好書試閱

【電子書】愛的共時校準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摘文

 

二、擁有你的時間

誰擁有你的時間,就擁有你的心智。

當你擁有時間,你就會知曉你的心智。

──荷西.阿圭列斯,《論述時間》

 

我們每天使用的日曆是怎麼來的?

現行通用的曆法「陽曆或新曆」,是天主教宗格里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所以又稱為格里曆,是目前國際上最被廣泛使用的曆法。但大部分的人甚至不知道,這套曆法只不過使用了四百多年而已。

格里曆並不是個「自然」曆法,雖然是依據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週期而訂,以365天均分為12個月份,但每個月的時間並不等長。在格里曆之前,歐洲使用儒略曆,是個複雜的月亮曆法,但因為有計算上的失誤,使得誤差越來越大,所以教宗格里戈利十三世,就決定採用新的曆法。但是在當時為了修正之前儒略曆的錯誤,所以在宣布改換成格里曆時,有10天的時間就消失了!當新的格里曆在1582年10月4日正式運作時,人們隔天醒來的新日期不是10月5日,而是10月15日!但是在歷史上這並不是唯一一次日子在日曆裡消失。當英格蘭於1752年9月2日轉換成格里曆時,人們醒來時發現日期變成了9月14日。後來也還有幾個類似的例子,在在說明了現行大家在使用的曆法,是個備受干預的「人工」曆法。

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採行格里曆,有幾個是二十世紀才開始使用格里曆的國家,像中國(1912)是在民國之後才開始採用,還有保加利亞(1916)、俄羅斯(1917)、希臘(1923)以及土耳其(1926)。最近一個採用格里曆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一直到2016年才開始使用。

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就是金錢」的意思是:某個事物或某人的價值,等同於要完成或得到它所需要的時間。日曆(Calendar)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意思是帳簿。在格里曆之前的儒略曆,每個月第一天被稱為「calends」,這天是人們付帳單的日子。無怪乎「時間就是金錢」是如此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意識與文化裡,而且這似乎是使用這個曆法的主要目的,讓我們得以追蹤自己的帳戶、付帳單,設定好各種約定。曆法就像是一種程式設定,我們的生活就被設定在曆法裡。

由於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覺得時間變得越來越快速。當科技越進步,就有更多的金錢產生,而由於「時間就是金錢」,你就需要做更多的事來追上金錢的速度,所以我們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你是否注意到,當一切都快速運轉時,一些重要的小細節似乎被忽略了?

當「時間就是金錢」造成了速度以及物質上「量」的成長,「時間就是藝術」則產生了品質。想像「時間品質」遠比「時間就是金錢」來得重要的世界,那是個優雅、彈性與溫暖的世界。「時間就是金錢」與我們現有的曆法息息相關,一個新的曆法能否使「時間就是藝術」成為主導的價值呢?

曆法是一種程式設定

曆法的本質,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本質。

現在世界通用的格里曆是抽象與不規則的,在使用這套曆法時,很難去感受到任何的自然元素,因為它與任何的自然現象都沒有關係,你不會跟四季交替、月相盈虧產生關聯,這個曆法彷彿就是為了讓你遠離自然。

一個曆法應該是個測量的工具,讓你可以和地球、日、月、星辰有和諧的關係。

格里曆確實是一年365天,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圈所需要的時間,但是格里曆裡的月份,並不是個標準的測量單位,月份跟週很少會同步,通常都是隨機的。時間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我們很容易忽略了以這樣無規律的方式測量時間所造成的影響。但如果用一把刻度不平均的量尺去蓋房子,建造出來的建築物不會很容易出問題嗎?我們對於實體的物品會堅持精確的尺寸,對於無形無相的時間,卻覺得無所謂?如果說空間影響我們的感官,那麼時間就會影響我們的心智。相較於實體的歪斜空間對五感的影響,心智歪斜的時間觀對人們的影響可能更為巨大!

曆法是一個程式化的工具,以一整年的順序記錄各種事項的發生。比方說1月1日這一天,人們就要固定做一些事來慶祝新年,二月份的程式設定就是情人節,五月有母親節,十月有國慶日⋯⋯等,所有這些活動的回憶都是根據發生的日期累積的。每個人還會有引發個人情緒的日期,像是生日、紀念日等等,所以當你改變曆法的時候,你就改變了集體意識的程式。

那麼我們有可能將金錢與時間分開來嗎?現行的曆法是不可能的。但是金錢與真實時間並無相關。你無法以金錢來衡量你的靈魂,如果可以的話,那就是將之賣給了惡魔。

和平時間Vs.戰爭時間

為何會有現在這個每個月長度不一致、「刻度不平均」的曆法呢?記得小時候為了要記清楚每個月份各有幾天,總要從頭開始算起: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然後七、八月一樣大?

在現行格里曆之前的儒略曆,是由羅馬帝國的凱薩大帝在西元前45年1月1日開始執行。當時羅馬人使用的曆法錯誤百出,凱薩大帝身為羅馬帝國首位皇帝,決定要改變曆法。為了要在西元前46-45年間施行,有一年的時間長度必需是445天,那年被稱為「困惑的一年」。在凱薩之後,奧古斯都繼位。他看到凱薩將7月改成自己的名字(從Quintilius變成Julius,也就是July),所以他也將8月的名稱改為他的名字(從Sextilius 變成Augustus,也就是August),而且因為原本的8月只有30天,但7月有31天,這樣不就代表凱薩比他更厲害?為了要與凱薩齊名,奧古斯都決定8月也必須是31天,多出來的一天,就從只有29天的2月抽出一天,從此7月和8月都是31天,2月變成28天。

這就是這個曆法的開始:蠻橫的動機、帝國的權力,是這個曆法形成的背景。

基督教徒在西元321年開始使用儒略曆,當時加上了1週7天的制度,這是源自於希伯來人的月亮曆,而希伯來人則是學習巴比倫人的方式。但是1週7天一直都無法完美地與任何月份配合在一起,除非剛好2月1日是週日,這樣的話整個2月就會剛好有四個完美的一週7天。

羅馬教廷從那時開始就使用儒略曆,希臘與俄羅斯的東正教也是。在好幾個世紀之後,這些教徒們開始了航海世代,發現了新世界。在一個叫做猶加敦(Yucatan)的地方,他們遇到了馬雅人,發現他們也有曆法,而這個「異教徒」的工具竟然比儒略曆還要準確!他們這時發現,原來儒略曆的日期竟然短少了10天!於是他們在1562年燒毀了馬雅所有的書籍。

10年之後的1572年,新教宗格里戈利十三世繼位。繼位後他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更正儒略曆,於是在10年之後的1582年,格里戈利十三世完成了他的目標。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格里曆成為世界的標準,當時因為歐洲帝國主義已盛行超過三百年,所以格里曆就被接受為世界通用的曆法。

二十世紀初期,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爆發,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到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因為兩顆原子彈而結束。從那之後,整個世界就不斷地有戰事發生,一直到現在仍然如此。

你知道格里曆以28年的週期不斷重複嗎?每隔28年,就會有七個閏年。

我們可以從1945年開始看,這一年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之前的28年,是1917年,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1945年後的第一個28年週期,1973年4月4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子星大樓啟用。再過28年之後,就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所以⋯⋯這是巧合嗎?也或者這樣的時間週期其實隱含了戰爭意識?

如果不和諧的曆法引起了戰爭,那麼和諧的曆法,是否能帶來和平?

自然時間Vs.人工時間

由現行曆法的演變,可以知道我們所習慣的「時間」並不是自然的韻律,而是人為所制定。絕大部分的人活在曆法決定的生活裡,卻從來都不知道這套曆法的由來,以及對我們產生的影響。也可以說,格里曆是個充滿陽性能量的曆法,為了政治或宗教目的而產生。

但曆法就是時間,時間就在我們的生活裡。誰操縱了時間,就操縱了我們的生活。有意識地感知時間,就是有意識地生活。

荷西博士在他的《停止時間》(Stopping Time)這本小書裡說:「時間是個靈性的事⋯⋯事實上,時間是全然靈性的。這就是為何你無法看見、品嚐或觸摸時間。你只能感覺它。」

每種曆法都有適用的方法與時機,我們現在通用的曆法制定了人們在陽性的人造時間流裡,以機械的、段落分明的方式運作。但人體的運行、自然的遞嬗、生命的律動,都是圓滑的、曲線的,是流動與循環的,在過程中累進與演變。過程中的變數,就像太極圖裡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在流動變化中產生無限的可能。

如果我們願意開始採行新的和諧曆法,我們就可以改變時間的程式,改變我們的心智模式。而13月亮共時曆,就是個陰性能量品質的曆法,可以平衡現在過於陽性的能量,將不和諧的戰爭意識,調整為和諧的和平意識。

13月亮共時曆以連續脈動的時間之流看待時間,而不是切割分明的起跑點與死線。我們每天過的日子,不是與自然分離的人工時間,而是與萬事萬物共振連結的生活。

想像一下這樣的一個世界:

☆每個月都是28天,每個月都有4週,而每一週都是7天。

☆1年有13個完美的月,52個完美的週。時間開始和諧。

☆每年會有一天無時間日,這一天不屬於任何月或週,也因為有這麼一天的存在,每年每月的同一天都會是一樣的。

這才是真正的萬年曆。

13月亮共時曆,是光體的曆法

占星是「從地球看太陽系」,研究太陽系的星體與地球之間的關係,如何影響人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比方說在水星逆行期間,我們特別會感覺到溝通上的誤解、交通運輸的混亂,通訊設備也時常出狀況。13月亮共時曆,則是「從銀河源頭連結地球」,宇宙源頭將訊息(頻率、能量、波)從其他星系,經過太陽轉譯後傳送到地球。與發展歷史悠久的占星學相較,可能在初接觸時會覺得不易理解,主要是因為13月亮共時曆是以圖騰與數字來表達,但只要明白曆法的架構與呈現方式,這套曆法其實是用來校準與宇宙源頭共時的導航儀。

圖騰與數字是宇宙共通的密碼,人類的各種語言則是地球巴別塔獨有的方式。要與多次元的浩瀚宇宙連結,學會宇宙的共通密碼就像拿到入場券,可以開始參加這場盛大的共時派對。

13月亮共時曆,就是以圖騰與數字為基礎的宇宙密碼。這是一個充滿陰性能量、共時順流的曆法,就像武功祕笈的精髓在於心法,當我們校準內在狀態後,就能由內而外、從心出發的共時生活。

地球被包覆在一層帷幕裡,被阻絕與宇宙源頭相連,自成一個系統,就像電影《駭客任務》裡,那個虛擬卻感覺真實的電腦機器人世界,這個世界裡有其規則與生活方式,人們試著活出正常的樣貌,但內心卻充滿衝突與混亂。13月亮共時曆,是清除「腦霧」的校準工具,直接與來自帷幕另一邊的信息校準,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見真相。它是生活的導航儀,但主要不是規範外在的物質世界,而是內在量子世界的指引與知曉。當我們接通「天線」開始連結帷幕另一邊的世界,透過共時性的發生,才會明白原來我們一直都在同一場域裡,原來我們與源頭其實從未分離過。

地球,就像一口井,而人類是井底之蛙。一直以來,我們以管窺天,以自我為中心去詮釋外在世界,曾經我們以為地球是平的、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唯有透過連結水井外的信息,井底之蛙才有可能感知到外面廣大的世界,許多高靈與通靈訊息都是為此而來。

13月亮共時曆亦是如此。荷西博士經歷了33年的追尋,透過心電感應下載信息,到後繼者的研究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被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共時性可以證明。投生在地球的我們,早已在人間遊戲場裡試煉無數次,你想要拿回自己的力量,一起來改變遊戲規則嗎?

 

四、如何使用本書

你不需要依照傳統的線性方式閱讀,可以依著自己的需要選擇所需的篇章。你可以依序閱讀波符與太陽圖騰(第二章),也可以先學習13月亮曆的基礎(第三章),在找到自己的星系印記組合後,再回到第二章,查閱跟自己相關的章節。

如果你從沒學過13月亮共時曆,或者已經知道一些概念,建議可以從第二章「生命的二十個面向」開始閱讀,去慢慢感受每個太陽圖騰的質地,或者從我在每個圖騰所經歷到的生命經驗,去連結到你個人的感受。你可以按照次序,也可以從你喜歡的主題開始,或者是依循著現在的日期去對照相應的波符,實際在生活裡去感受相關圖騰的能量。這裡沒有固定規則與順序,就像在量子場域裡,由你自己來形塑,依你覺得適合的方式都好。

如果你已經學過13月亮共時曆,那麼這本書也許會給你不一樣的啟發。若從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去看見曆法,你會怎麼將曆法運用到生活裡?這不僅只是與個人有關,而是關乎地球上的人類,如何與宇宙源頭的頻率校準一致。透過曆法,以及各種生活中的覺知練習,更有意識的提升自己與整體,匯入宇宙宏大的意識之流裡。

本書以波符的順序來介紹20個太陽圖騰,而不是以圖騰的順序來介紹,這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容易地從目前慣用的格里曆、農民曆,甚至是占星學之外,再加上13月亮共時曆,以不同的觀點去感知生活。我們可以同時使用好幾種曆法,彼此之間相輔相成並不衝突。馬雅長老洪巴茲曼曾說過,他同時使用17種曆法,因為每種曆法都有其重要的功能。

比方說,我們的農民曆是中國古老智慧的傳承,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飲食、穿著與生活大小事,都是隨著二十四節氣流轉。而凱爾特人的樹曆、台灣阿美族原住民的飛魚曆,對他們來說都有特定目的,而這些曆法都與自然息息相關,是觀察生活裡最重要的事物而產生的曆法。

可喜的是,目前有許多13月亮曆的公開資源可以運用,而本書則是以自己的個人故事,加上13月亮曆的基礎知識,希望讓更多的人開始對曆法產生共振,就如我當年因為旅伴的分享而聽出興味,而開啟了奇妙的共時學習。

那麼何不將自然時間的13月亮共時曆,和現在使用的格里曆、農民曆,甚至任何你覺得想要參考的曆法,都一起拿來當作校準生命的方式呢?我們正處於大蛻變的時代,地球逐漸從3D物質世界,轉換進入到第五次元,人類也將成為五次元的存有。13月亮共時曆,就是讓我們用來校準五次元生活的座標。

共時校準,可以在每個13天的波符、或是特定圖騰的日子裡,依照所建議的校準練習,讓生活充滿儀式感。去感知看看,最適合你的方式是什麼,並創造出自己的校準方式──時間就是藝術,「創造」正是這場時間革命的精神!

以下是幾個可以運用的方式:

當日星系印記靜心

沉思每日星系印記的能量,讓你從宇宙源頭的觀點來看見日常生活的事件。除了依當日的主印記與波符來進行校準外,在計算出自己的主印記之後,將當日的kin與自己的kin相加,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天的合日能量(請參閱第三章)。

寫共時日記

準備一個筆記本,或是購買你喜歡的13月亮曆手帳本,每天運用一些時間寫共時日記。你越是聚焦於共時性,它們就越常出現。

繪製圖騰

20個太陽圖騰與13個銀河音調描述了宇宙創造的過程。你可以練習繪製這些原型符號,它們充滿了啟發性,並且啟動許多層面。

(還有更多練習與應用方式,請參閱第二章與第三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