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
為什麼比你「差」的人混得比你好
1/
每年到了「金三銀十」這兩個招聘旺季,我的微信、微博等都會收到不少關於找工作方面的問題。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經歷不同,但是大家混跡於職場,很多事情是可以找到共通點的。說白了,你一直以來大惑不解的問題,往往也是大多數人的疑惑所在。比如,為什麼能力不如我的人工作比我好?為什麼我完全匹配招聘要求,卻拿不到面試機會?為什麼面試過程中我明明很實在,反而卻被刷掉了?為什麼我拚死拚活工作,卻連好的機會都碰不上?
總而言之,大多數求職者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資訊不對稱」。除非你是某個行業的大咖,或者是非常了不起的名人,在業內聲名顯赫,不用自己表達,求才若渴的老闆就會伸出橄欖枝。
對於大多數人,你的能力和價值或許你自己知道,或許你前老闆和前同事知道,但是你應聘的用人單位根本不認識你。能力不如你的人工作比你好,擁有高薪厚職,這是用人單位的遺憾,錯失了你這個人才。可問題是,你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才能讓對方知道你的價值?沒有做好這一點,就是自己的失職。
你覺得自己完全匹配招聘要求,但沒有拿到面試機會,原因就是面試過程中存在很多變數,你擁有無數競爭對手。好的職位本來就少,但是應聘者眾多,你如何確保企業HR在海量的求職簡歷中一定會被你吸引,而不是被別人吸引?
你覺得面試過程中自己很「實在」,卻沒想到被刷掉。或許是因為別人的某些特質打動了面試官,而你的「實在」卻會讓別人感覺你不懂職場規則,你的魯莽容易得罪人,不利於跟團隊成員相處。
你覺得自己拚死拚活工作,很努力、很用心,卻沒有得到上天的垂青和眷顧,好的機會都跟你擦肩而過了。我想說的是,我們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仰望星空。機會不是你想要的時候就能突然降臨到你面前,而是需要你長期地留意和觀察,不斷去爭取。在職場上,我們要把自己當成一件商品,保證品質的同時也需要口碑,包裝、文案、宣傳同步到位,才能打動潛在客戶。
2/
招聘方瞭解你的第一途徑就是閱讀你的簡歷。如果你既非名人,又非業內響噹噹的人物,對方不認識你很正常,所以在看你簡歷的過程中,對方不會對你另眼相看,也不會突然發現你身上的閃光點。
我也看過不少人的簡歷,但說實話都非常一般,根本沒有讓人瞭解或者進一步溝通的欲望。現在的HR一天能看無數份簡歷,早就練就了火眼金睛,我自己也一度親自負責過公司的招聘工作,所以在這方面還是有些經驗的。
坦白說,大多數人的簡歷,如果把名字和個人資訊蓋上,內容往往大同小異,根本認不出來誰是誰。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毫無亮點,只是簡單地記錄自己在哪裡工作過,做過什麼職位,具體負責哪些事情,順便灌個水,吹噓一下自己。
既然大多數人的簡歷都差不多,那你憑什麼會認為自己應該被選中,而不是別人被選中?這就是為什麼爭取一個好公司的面試機會很難,因為你連第一關都沒有闖過。哪怕你能力很好,但是你不會表達,別人就無法很好地瞭解你,因此就會錯失英才。
簡歷究竟該怎麼做,這是一門大學問,關係到簡歷的內容架構、文案編排、邏輯順序、視覺效果、文字處理、要點綜述,以及應聘者核心能力的展示、差異價值等,豈是網上一抄一籮筐的所謂簡歷範本能搞定的?哪怕有簡歷模版特別精緻,內容特別好,特別有參考價值,也不會很輕易地在網上找到。如果你能找到,那麼別人也能,這樣的話,就會有鋪天蓋地的同款簡歷出現,你又如何能脫穎而出呢?
由此可見,萬能的範本是不存在的,要把簡歷做好,就要做出價值和差異化來,做得讓人心動,讓人恨不得找你來當面聊聊。千萬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否則純屬浪費時間。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朋友已經明白我要表達的觀點:很多時候不是你的能力不行,不是你的工作經驗不夠,而是你根本不會做簡歷,你把珍珠當成白菜在推銷了。
正因你的簡歷沒有亮點,才讓人在點開你簡歷的瞬間就有關掉或刪掉的衝動。你根本不會推銷自己,所以被淘汰的機率自然是非常高的。
你的實力、價值、能力,是已經存在的東西,你要做的就是把八○%的精力放在簡歷的製作和面試技巧上,而剩下的二○%就靠運氣,憑藉良好的心態和出色的臨場發揮來影響最後的結果。
3/
在我的觀念裡,要做好一份出色的簡歷,首先,簡歷內容一定要高度匹配應聘的職位;其次,必須將之前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能力突出和量化,讓人一眼就能抓住主題,而不是平鋪直敘,還要指望看的人從中領悟和發掘出東西來。
不少朋友寫簡歷時,尤其是寫最需要著墨的工作經歷時,根本不會寫,或者寫得慘不忍睹。
下面這種例子就是常見的錯誤寫法,卻被很多所謂的範本當成範例。
上海××有限公司,外貿業務員,二○一七年九月到二○二○年六月。
負責公司外貿訂單的開發,能獨立跟單、採購,完成相關單據、憑證工作,得到長官的一致好評。能操作Alibaba(阿里巴巴)和Globalsources(環球資源)等相關B2B(企業到企業)電商平臺,能熟練使用Office軟體,能用Photoshop處理簡單的圖片……
很多人都會這麼寫,但是,大多數應聘者都操作過這些電商平臺,會用Office軟體處理工作,這其中唯一的亮點或許就是會一點Photoshop,但是這看起來依然很單薄。這個人應聘的是外貿業務員或者外貿業務經理的崗位,如果我是用人單位,我根本看不出我有招聘這個員工的必要,也無法從他過往的經歷裡看出他的能力和價值。也就是說,他究竟取得了什麼成績?不知道;他的成長經歷和能力是什麼?不知道;他是否勝任這份工作?不知道;他的平臺操作能力如何?不知道。所以這就註定了這是一份失敗的簡歷,是很典型的反面教材。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從用人單位的角度思考問題,思考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有什麼有說服力的東西,如何把過去的工作用幾句話或者幾個關鍵詞濃縮,如何一層一層地展現自己的優勢和特質,如上一份工作成交了多少業績、開發了多少新客戶等。
有朋友曾經跟我說,他的工作經驗很少,上一份工作僅僅做了九個月,能力和經歷都很單薄,也沒有開發出像樣的客戶,覺得簡歷不管怎麼寫都不好看。
我詳細瞭解了他的情況,跟他反覆溝通後,給他的簡歷做了一次徹底的改變,在工作經歷模組我是這麼改的。
在××公司擔任業務助理和業務員兩百七十三天;
擔任業務助理十七天就被迅速提拔,可以獨立工作;
工作三十五天,接到第一個樣品單;
工作四十四天,獨立開發了第一個客戶;
工作六十六天,接到了第一張試訂單;
工作一百零六天,拿下了第一張正式訂單,金額為一萬三千五百美元;
……
提煉主要內容和價值,然後做整合,把內容一條一條量化,視覺上的衝擊力比平鋪直敘要強烈許多。原本只有九個月的工作經驗,運用完全不同的描述方法,就立刻變得十分飽滿了。
這樣一份簡歷,工作成績和相關經歷一目了然,在一大堆無趣的簡歷中很容易脫穎而出,被用人單位發現。
最後,他成功入職業內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收入比原先增長了大約二.五倍,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是有更多經驗的業務員,如已經工作兩三年的,那麼可以寫的就更多了。關鍵在於如何總結和架構,如何突出要點,如何分析優缺點,如何跟大多數人做得不一樣。
4/
一旦過了簡歷這一關,接下來就是面試了,這也是找一份好工作的重中之重,屬於臨門一腳的環節。面試談得好、表現出色,老闆會在談判過程中調整薪酬方面的預期,也調整你的工作方向。但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過度吹噓自己。
做銷售的或是做採購的,往往喜歡把業績作為吹噓的籌碼,以為這樣做就能讓人高看一眼,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很多東西經不起推敲,越是吹噓,反而漏洞越多,只會引起別人的猜疑,讓人對你的誠信產生懷疑。
面試官或許會想:「你一年那麼多訂單,那為什麼要跳槽來我們公司?」「既然你收入不錯,幹得好好的,那為什麼要離職?」「就算業績是真的,那是不是因為你品行有問題才離開了原來的公司?」
只要是編造出來的謊言,基本上是經不起驗證的。稍微有點經驗的面試官根本無須對你做背景調查,只需拿幾組開放式的問題來提問,過不了幾個回合,你就會露餡。
還有一種人,簡歷做得很好,面試表現不錯,形象和談吐也不差,說的也都是實話,經驗和能力都比較實在,照理說,被錄用是很自然的事情,可他們有一個特質,這也往往是被大多數公司拒絕的原因,就是「太實誠」了。
談到前公司時,有些人將各種不滿掛在嘴上,把自己的抱怨、憤怒和盤托出。這樣做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你抱怨前東家多麼苛刻,前老闆不守承諾,剋扣分紅,前公司加班無數,也不會因此而得到面試官的同情。因為你來面試是為了贏得這份工作,而不是獲取別人的同情,這一點必須要弄清楚。
你越是大吐苦水,越容易適得其反,讓面試官對你必生厭煩。對方會覺得你這樣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一旦被招進公司,將來說不定也會在別人面前抱怨現就職公司,把公司風評弄得很差。綜合考慮下來,即使你的能力不錯,業績也不差,各方面的經驗都匹配,但有可能成為團隊中的攪局者,甚至成為問題製造者,反而會讓整個團隊的氛圍變得不和諧。
最終的結果就是放棄你。
5/
再說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當年我從原公司辭職,去面試一家外企。離職的真正原因是原公司老闆剋扣工資,到了年底,許諾的分紅一分錢都不給。
我對前老闆的言而無信自然非常失望,也很受傷。縱使我有再多的不滿,也絕對不會在面試的時候向面試官抱怨這些。面試官不是我的鐵杆兄弟,沒有義務聽我這些抱怨。他是給公司招人的,不是做心理醫生來安慰人的。
我的目的是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證明我的能力和價值。所以當面試官問我為什麼離開原公司的時候,我用了另一個策略——捧!
對,就是「捧」,大力誇獎我的前公司,極力吹捧我的前老闆,同時順帶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我當時是這麼對HR說的:
前公司對我非常好,在我還沒有工作經驗的時候給了我不少機會學習和試錯,給我時間積累和發展。
老闆教了我很多東西,只要他去國外參展或拜訪客戶,都會帶上我。所以我在過去的三年裡我總共參展二十三次,去過十六個國家,老闆一路栽培我做到了業務經理。
除此之外,他還給了我極大的支持,我可以放手去開發客戶,制定業務管理制度,並在現實中修正和磨合,這幾年的工作經驗直接提高了我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我有信心坐在這裡,應聘這個經理職位。
不過十分遺憾,我不得不離開原公司,是因為公司前幾年的過度擴張,給了很多客戶非常優厚的付款方式,為公司埋下了很大隱患。而荷蘭兩個大客戶突然倒閉,導致公司的經營情況十分地艱難。
也正因如此,我這兩年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分紅。我本應該跟公司共渡難關的,但我也有我的現實困難,我也需要生存,需要賺錢養家。為了感謝老東家過去對我的栽培,我離開公司前也給予了他們最後的支持,過去兩年的分紅我都不要了,就當最後再幫老闆一把。
我希望他可以儘快好轉,東山再起,我會像兄弟一樣給他祝福。
這就是虛實結合,坦白說出自己要多賺錢的目的,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所以換工作,重新開始,邏輯上順理成章。
說白了,面試也是一種談判,也要看個人的表達水準和溝通能力。只有職業技能是不足以在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的,還需要有相應的情商才行。
6/
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二○○八年,當大多數人還在用Word文檔做簡歷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用PPT,將簡歷做成精緻的展示幻燈片,去應聘五百大企業了。
因為我曾經發現,跟客戶接觸時,我們需要用幻燈片來做專案展示,讓客戶多方位、多角度地瞭解我們的公司和優勢,那為什麼不能把這套思路放到自己身上,把簡歷也做成幻燈片形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順便再秀一把自己的PPT底子,讓外企招聘方刮目相看呢?
當時很多背景好、學歷高、能力比我強的應聘者都一輪一輪地被刷下來了,我成為被留下的幸運兒。是我真的很厲害嗎?不是的。其實大多數人都能勝任這份工作,只是我用了一些技巧,在平平無奇中展示出那麼一點不同,引起了面試官的興趣罷了。
很多事情你覺得簡單,如寫簡歷這回事,一頁紙或者兩三頁紙就能搞定,網上隨便找找範本,然後照搬過來修修改改就行。錯了,大眾化的東西往往缺乏個性,缺乏說服力。一些免費的、大家都能看到的東西,反而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去修改,在一開始就給你設了不少限制,甚至嚴重影響了你的思維方式。
如果你是超級人才,那麼你的簡歷怎麼寫都行,不美觀、沒特點都沒問題,甚至沒空寫簡歷,郵件裡隨便寫幾句話都可以被順利錄用。但如果你還沒到這個層次,就請用心、用心、再用心,好好包裝自己,至少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專注和誠意,這樣總比隨意和將就強得多。
正如梁啟超所言:「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