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做好三件事,讓自己「做得更少、成就更好」
第一個要做的是接受。
「接受」意味著你做出這樣的承諾:「今天我將接受人、形勢、環境和發生的事件。」意思是,我知道「此時此刻理該如此」,因為整個宇宙理該如此。此時此刻─—你正在經驗的當下─—是你過去時時刻刻經歷的最高點。
此時此刻理該如此,因為整個宇宙就是如此。如果你與此時此刻作爭鬥,實際上你是在和整個宇宙作爭鬥。然而,你可以做出選擇,今天你決定不與此時此刻爭鬥,你也就不會與整個宇宙爭鬥。
這意思是,你通盤且完整地「接受」了此時此刻。你接受事情的「原本模樣」,而非你希望它們此刻是什麼模樣。了解這點相當重要,因為你可以「希望」事情在未來有所不同,但在「此一」時刻,你必須接受它們現在這樣。
當你因為人或形勢感到挫折不安時,記住你反應的對象不是人或形勢,而是你對人或形勢的感受。這些是「你的」感受,而你的感受並不是別人的錯。
當你徹底地認清和理解這點時,你就準備好可以對自己的感受負責並且加以改變;如果你能夠接受事情的原本模樣,你就準備好可以對自己的處境負責,也對你視為問題的所有事件負責。
由此,我們看到了第二件事:負責。
「負責」的意義是什麼呢?負責意指不為自己的處境責怪任何人或任何事,包括你自己。接受了這個環境、這個事件、這個問題後,負責接下來意味著,有「能力」對「現在理當如此」的形勢做出創造性的「反應」。所有的問題都內含機會的種子,覺察這點能讓你把握此時此刻,將之轉化成更好的形勢或局面。
一旦你做到這點,任何所謂令人不安的形勢,全都會成為創造美好新事物的機會;任何所謂磨人精或暴君的人,全都是你的老師。現實是種詮釋,如果你選擇用這種方法詮釋現實,你的周遭就有許多老師,你也將得到許多進化的機會。
每當遇到暴君、磨人精、老師、朋友或仇敵(它們全都是同義詞)時,提醒自己:「此時此刻理該如此。」在你生命中的此時此刻吸引你的任何關係,完完全全就是你的生命在此時此刻需要的關係。
任何事件的背後都隱含著意義,正是這隱含的意義,造就了你自身的進化。
第三個要做的是「不防衛」。
意思是,你能不帶防備地覺察,你已不再需要說服或勸說他人相信你的觀點。如果你觀察周遭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在捍衛自己的觀點。光是不再捍衛自己的觀點,在棄守的過程中, 你就有機會獲得從前浪費掉的巨大能量。
如果你變得防衛、責怪他人,不接受也不降服於此時此刻, 你的生活就會遇到阻礙。任何時候只要一遇到阻礙,你必須先認清:如果你強行使力,阻礙只會增加。你不會希望自己像高大的橡樹般直挺挺地立著,一遇到暴風雨就崩塌折斷,相反的,你會希望自己像蘆葦般有彈性,遇到暴風雨時能彎身安然度過。
請徹底地打消捍衛自己觀點的念頭,當你不需要捍衛自己的觀點時,你就不會縱容任何爭端發生。如果你持續地這麼做,如果你停止爭鬥和抗拒,你將全然地體驗當下這份禮物。
有人曾告訴我:「過去是歷史,未來是個謎,而當下是禮物。這就是為什麼英文的present 這個單字,除了『當下』的意義, 同時也指稱『禮物』。」如果你悅納當下、融入當下,與當下合為一體,你就能體驗到天地間一切的有情萬物,在狂喜瞬間迸發的火花、閃耀和萬丈光芒。
當你開始體驗到萬物生靈的無上歡欣時,隨著你越來越熟悉的歡欣,喜悅將由內而生,你也將卸下防衛、憤恨與傷害的恐怖重擔和負擔。唯有如此,你才能變得輕鬆愉快、無憂無慮、興高采烈和自由自在。
在這樣單純、喜悅的自由中,你的心將毫無疑問地知道,你想要的隨時可以得到,因為此時你的想望是來自幸福快樂的層次,而不是焦慮恐懼的層次。你不需要為自己辯護,只要向自己宣告意圖,然後在生命中的每時每刻,你都將體驗到滿足、快樂、喜悅、自由和自主。
 
※真正的富裕意識
財富、豐饒或物理世界的任何一切,來源都是「本我」,而本我是知道如何滿足所有需要的意識。任何其他的物質都只是象徵的符號,如汽車、房子、紙幣、服飾、飛機等等,而象徵符號都很短暫,來來去去並不久留。追逐象徵符號,就像是勉強接受地圖,而不是接收領土。這樣只會製造焦慮,最終讓內心感到虛無空洞,因為你把「本我」交換成「象徵符號」了。
執著來自於貧困意識,因為執著的對象永遠都是象徵符號。超然則是富裕意識的同義詞,因為超然─—不被執著綑綁─—於是就有創造的自由。唯有出自超然的投入,才能體驗真正的喜悅和歡笑。
然後,富裕的象徵符號也將跟著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地創造出來。沒有了超然,我們就會成為無助、無望、世俗需要、瑣碎擔憂、絕望死寂和冷硬嚴峻的囚犯,監禁我們的這些,全都是日常平庸生活和貧困意識的獨具特徵。
真正的富裕意識,是有能力在所希望的任何時間,擁有想要的任何一切,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如果想落實這樣的體驗,你必須奠基於無常的智慧,而你將在無常中找到創造想要的任何一切的自由。
人們不斷地尋求安全感,但是你會發現,尋求安全感實際上如流沙般轉瞬即逝,就連對金錢的執著,都是沒有安全感的徵象。
你或許會說:「當我有幾百萬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安全。這時我經濟獨立,於是我可以退休。接下來,我能做自己真心想做的所有事情。」然而,這種情況絕對不會發生,「絕對不會」! 
尋求安全感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但卻從來沒有找到。不管怎麼追求,安全感永遠難以捉摸,而且轉瞬即逝,因為它絕不可能光靠金錢來獲得。無論你在銀行的存款有多少,一旦對金錢執著,永遠只會製造出不安全感。事實上,某些有錢的人往往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人。
尋找安全感是個幻覺,古老的傳統智慧告訴我們,這個兩難的解答就藏在不安全的智慧或無常的智慧裡,意思是尋找安全和必然,實際上就是對已知的「執著」。
那什麼叫做已知呢?已知就是我們的過去。已知完全就是過去制約的牢籠。在已知裡,沒有進化,絕對一點都沒有。既然沒有進化,那就只剩下停滯、失序、紊亂和衰敗了。
另一方面,無常是純粹創造力和自由的肥沃土壤,意味著在存在的每時每刻踏入未知之地。
未知是各種可能之地,永遠新鮮,永遠嶄新,永遠對創造新的顯化保持開放。少了無常和未知,生命只不過是陳舊記憶的無聊重複,而你將變成過去的受害者,讓你痛苦折磨的今天,是你自己的昨天的殘渣。
放掉對已知的執著、踏入未知,由此你也將踏入各種可能之地。只要你願意踏入未知,你就納入了無常的智慧。這意思是, 在生命中的每時每刻,你將經歷刺激、冒險和神秘。
你將體驗生命的樂趣:靈性的魔力、歡慶、愉悅和狂喜。
每天你都能在各種可能之地,尋找到可能發生的刺激驚喜。當你體驗到無常時,你就是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所以,千萬不要放棄!
 
※在寂靜中你的意圖將得以顯化
有條路能夠進入「純粹潛能」境地,那就是每天練習靜默、冥想和不批判。
花時間親近大自然,也讓你有機會接近此一境地固有的美好特質:無限創造力、無拘無束,以及極樂至福。
練習靜默,意指承諾花一段時間完全地「心無雜念」;而體驗靜默,意味著定期地保持安靜不語,同時也表示,定期地不看電視、不聽廣播或不閱讀。如果你從來不讓自己有機會去體驗靜默,你的內在對話就會產生擾動。
時不時地空出一點點時間來體驗靜默,或者對自己承諾,每天在特定時段保持靜默。你可以每次練習兩個小時,如果覺得太久,那就練習一個小時。另外,偶爾體驗一次長時間的靜默,例如一整天、或兩天,甚至是一個星期。
當你進入靜默的體驗時,會發生什麼事呢?一開始,你的內在對話會變得更加騷動,你覺得自己需要強烈地說些什麼。
我知道有人在承諾進行長時間的靜默時,最初一兩天真的幾近瘋狂。
迫切和焦慮的感受會突然的來襲,但隨著持續的練習,內在對話會開始漸漸沉寂下來,不久後,靜默將變得相當深刻。
這是因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心智決定放棄了,它意識到, 如果「你」—─「本我」、靈性、決策者──不打算說話,繼續掙扎下去也沒有意義,所以就算了吧。
接下來,隨著內在對話逐漸沉寂,你也將開始體驗到純粹潛能場域的寂靜。由此,因方便而定期練習靜默,確實是一種體驗「純粹潛能法則」的方法。
每天花時間冥想則是另一種方法。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天早上至少冥想三十分鐘,然後到晚上再冥想三十分鐘。
透過冥想,你將學習體驗到純粹靜默和純粹覺察的場域境地。純粹靜默的場域是無限關聯之地、無限組織力量之地,更是創造的終極根基,萬物在此,密不可分地相互連結。
在第五個靈性法則「意圖與慾望法則」中,你將了解如何把微弱的意念脈衝引入這個境地,自然而然地產生你的慾望。但首先,你必須能體驗寂靜(stillness)。寂靜是將你的願望顯化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因為在寂靜中,你才能與純粹潛能之地有所聯繫, 而純粹潛能也才可以為你精心編排無窮無盡的細節。
想像你把一顆小石頭丟入靜止的池塘,看它掀起一陣陣漣漪。經過一段時間後,當漣漪沉靜下來時,或許你再丟入另一顆石頭, 引起另一陣波動。當你進入純粹靜默境地,並引入你的意圖時, 幾乎就是在做同樣的事。
在這樣的靜默中,即便是最微弱的意圖,都能掀起漣漪,掠過宇宙普遍意識的潛在基礎,由此串連起萬事萬物。然而,如果你沒有體驗到意識的寂靜,你的心智像波濤洶湧的大海一樣,那麼,就算你把帝國大廈丟入海裡,你還是無法會去注意到發生了什麼事。聖經中有一段經文這樣表達的:「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而唯有通過冥想,才能達到這一點。
 
※具體實踐靈性法則
我們之中的許多人都確信一件事,想要達致成功幸福的人生, 需要不懈的努力、堅定的決心,以及強烈的抱負。
但結果呢?我們可能已經奮鬥了多年,甚至達到了預定的一些目標,但這樣的結果卻讓人感覺疲憊不堪,甚至讓生活失去了平衡。
其實,正如狄帕克.喬布拉在他轉型工作中所觀察到的,這種絕望的努力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可取的。在自然界中,創造輕輕鬆鬆就出現了,要知道,種子不會掙扎成為一棵樹,它只是在恩典中舒展開來。
七個靈性法則,是你可以透過輕鬆且快樂的理解應用,來滿足最深慾望的有力原則。如果你把它們都付諸實踐,就會意識到, 你所夢寐以求的一切都將一一呈現。
幸運的是,成功的規律並不困難或神秘,且易於理解和應用。你還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了解更多關於使用七個靈性法則的方法,吸引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裡所提供的一週應用方式,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星期日:純粹潛能法則]
花時間保持沉默,或只是冥想三十分鐘。默默地見證每一個生物的智慧。練習不批判。
[星期一:施予法則]
今天,帶上禮物贈送給你將遇到的人,一句恭維的話或一朵花都好。也心存感恩地接收禮物。透過給予和接受關懷、感情、欣賞和愛,來保持財富的流通。
[星期二:因果法則]
每個動作都會產生一種能量,並以類似的方式返回給我們。所以,選擇能給他人帶來快樂和成功的行動,這將可以確保獲得快樂和成功。
[星期三:最省力法則]
接受所有人、形勢、環境和發生的事件,並對自己的處境和視為問題的所有事件「負責」。另外,不再捍衛自己的觀點,不需要說服或勸說他人接受我的觀點。
[星期四:意圖與慾望法則]
每一個意圖與慾望本身就是實現幸福成功的機制。列出你所有的慾望,同時相信,當事情似乎沒有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時, 都有其原因與理由。
[星期五:超然法則]
允許自己和身邊的人有做自己的自由,也不強迫性地去解決問題。不確定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對無限的選擇保持開放的同時, 也期盼可能發生的各種刺激驚喜,這將是你走向自由的道路。
[星期六:達摩法則]
今天特別注意內在的靈性,同時賦予身體和心智生命的靈性, 以尋求更高的本我。列出自己的獨特天賦,發現你獨特的才華。問問自己該如何幫助他人、造福人群?利用你獨特的才能去服務他人,以此帶來無限的幸福和豐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