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防癌保健Q&A名醫解答
Q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何不同?
一般在談論癌症時,會從腫瘤的角度來討論。細胞發生變異時,會改變生長週期,所以與周圍的細胞無法協調而形成腫塊;腫塊是許多癌症早期發生時出現的症狀,不過腫塊未必就是癌症,必須進一步透過病理切片,才能分辨腫塊是良性或惡性。
良性與惡性腫瘤都是因為細胞異常生長所造成的腫塊,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擴張的性質。
良性腫瘤由於有一層薄膜包覆,和周圍的細胞組織有所區隔,因此其生長有局限性,雖然會對周圍產生壓迫,但並不會發生侵襲或破壞其他組織的現象,也因此並無血管化情形,與正常細胞組織沒有牽連,只是一個單純的腫塊。一般若沒有造成壓迫,並不會馬上造成生命危險。
但惡性腫瘤則不然,惡性腫瘤即屬癌症,惡性腫瘤在外觀上與原細胞組織不同,因為無薄膜包覆,它會侵入周圍組織,還滿布血管,產生血管化現象,對正常的組織造成破壞。更駭人的是,它會藉由人體的淋巴組織、血液或體液蔓延擴散,先從周圍的組織、器官開始,逐漸波及到較遠端的組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這也是癌症治療上最困難的部分。
在治療的成效上,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由於與周圍的細胞有所區隔,治療癒後良好,通常不會再有復發的情況。但就惡性腫瘤而言,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混雜在組織當中,增加治療的困難,需要連同周圍可能受侵害的組織一併切除,或是進行化學治療,才能收到成效。並且其治療的癒後狀況較差,也比較容易有復發的情況。
Q 癌症會遺傳嗎?
我們常可看到癌症聚集在同一個家族的現象,但是癌症卻不一定經由遺傳而產生,因為癌症的成因複雜,不是單一的先天或後天環境條件,就可以解釋清楚。
但癌症的發生確實與基因遺傳密切相關,因為生殖細胞上基因的突變,會經由上一代遺傳至下一代,使其後代罹患癌症的機率,遠高於一般人。
乳癌患者的後代罹癌率高
些類型的癌症受基因遺傳的影響比較大,例如大家一般所熟知的乳癌。若母親罹患乳癌,其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2~3倍,屬於乳癌的高危險族群。雖然癌症基因會自上一代遺傳給下一代,但是因為每一種癌症發生基因變異的機率,以及染色體自體顯性或是隱性遺傳特質的差異,使得產生的遺傳傾向,也各有所不同。
因此醫生建議,如果家族中只有1人罹患癌症,不必過度焦慮;但若有2~3個人罹癌,而且是同一種癌症,就要懷疑是否有基因關係;例如家族中有多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這幾類比較相關的癌症,則建議要多加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近來發現罹癌主因並非遺傳
不過近年發現的癌症患者,因遺傳造成的罹癌比例並不高,反而是後天體細胞基因變異,以及環境因子(如病毒細菌感染、環境汙染)的雙重影響,才是造成癌症的主因。
Q 吃過貓、蕨菜易得胃癌、食道癌和腸癌?
蕨類就如同菇類,種類眾多成分各異,也有分可食與不可食。一般市場所販售的過貓(過溝菜蕨),雖然也是蕨類的一種,但它屬於雙蓋蕨屬,而具致癌性的蕨菜屬於碗蕨亞科蕨屬,兩種為不同屬,大家無須過於驚慌。
一直以來老祖宗就視過貓為滋補食物,其富有黏液,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鐵質、維生素A、C及B2、B6等和菸鹼酸,不僅有助穩定血壓,也對皮膚及神經系統有益,可以安心吃。當然,也不建議過量食用,飲食要以均衡為首要。
根據動物實驗發現,蕨類若含有「原蕨」成分,確實會使得老鼠罹患胃癌、腸癌、食道癌等。但其毒性屬於水溶性,一遇熱就會遭到破壞,就算誤食含有原蕨成分的蕨類,只要避開生食,且不是長期大量食用,大家也無須過度擔憂。
Q 多吃秋葵、納豆可預防大腸癌?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統計顯示,大腸癌已經連續7年蟬連國人癌症排行榜首位,為此,諸多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原則,在媒體、網路大量分享流傳。「多吃秋葵、納豆可防癌」正是其一,而這說法是正確、有根據的。
秋葵、納豆口感黏滑,其「黏」來自於食材中的高纖維與高酵素,這2種成分不僅能幫助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量並幫助排便,還能增加腸道益生菌的數量,讓腸道更健康,進而預防大腸癌。另外,也可減少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吸收,幫助調節血糖,讓血糖更穩定。除了秋葵、納豆之外,海藻、昆布、山藥、木耳等口感滑潤的食物,都具有預防大腸癌的作用,不妨適量食用。另外,特別提醒納豆經攪拌黏性越強、酵素含量越高,營養成分更上層樓。
Part 2 吃對食物不生病
綠花椰菜 Gauliflower
Point 有助人體產生抗癌酵素,抑制癌症
別名:青花菜、西蘭花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葉酸、鈣、鋅、鐵
防癌有效成分:吲哚、葉酸、維生素C、硫配醣體、胡蘿蔔素
防癌原因:維生素C可增進免疫力;吲哚能抑制癌細胞生長
O宜食者: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
X忌食者:血友病患者、腎臟病患者
花椰菜為什麼能防癌養生?
1 花椰菜中的吲哚,有極佳的抗氧化力,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可降低乳癌及胃癌的發生率。
2 花椰菜富含葉酸,經研究發現,血液中含葉酸濃度較高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低。
3 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可增進抗癌能力,所含的硫配醣體,能協助產生抗癌的酵素。
4 花椰菜含β-胡蘿蔔素,能產生強大的抗氧化作用,有效預防各種癌症,亦能保護化療中的癌症病人,減輕化療及放射線破壞正常細胞的程度。
花椰菜保健功效
●預防動脈硬化
●美容養顏
●保護眼睛
●抗氧化
●預防癌症
●降低血壓
●調節血糖
花椰菜營養含量(每100克)
膳食纖維 1.98克 維生素B1 0.42毫克
鉀 230毫克 維生素B2 0.39毫克
鈣 25.2毫克 維生素B6 0.2毫克
鎂 11.4毫克 葉酸 50微克
磷 40.8毫克 維生素C 63毫克
鋅 0.33毫克 維生素E(α-TE) 0.02毫克
維生素A(RE) 0.58微克 菸鹼酸 0.51毫克
Tips 花椰菜煮熟比生吃較能保留營養?
花椰菜生吃容易脹氣,並引起消化不良,若長期生吃,其中有種物質會引起甲狀腺腫大,長期烹煮又容易流失營養,最好用蒸、快炒的方式,最能保留營養。
<食譜>
腰果椰菜蛋沙拉
分解致癌物+預防癌症
材料:熟腰果20克,花椰菜200克,雞蛋1顆
調味料:鹽1/2小匙,美乃滋1小匙
作法:
1 花椰菜去老莖切小朵,梗的部分切小塊,汆燙後拌鹽。
2 雞蛋洗淨,放入湯鍋加冷水(蓋過雞蛋),以中小火煮滾再燜5分鐘,取出雞蛋沖涼,去殼切碎。
3 將作法1、2的食材混合,撒上熟腰果,淋上美乃滋即可。
為什麼腰果椰菜蛋沙拉能預防癌症?
腰果中的油酸、亞麻油酸,可預防癌症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花椰菜含異硫氰酸鹽,能分解致癌物質。綠茶 Green Tea
Point 可作為抗氧化劑,有助對抗癌症
別名:不發酵茶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維生素A、C、E、K、鉀、磷、鐵、葉酸
防癌有效成分:兒茶素、綠原酸、維生素C、多酚類、槲皮素
防癌原因:兒茶素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多酚類可減少自由基
O宜食者:一般人、三高患者、糖尿病患者
X忌食者:腎功能不良、便祕者、孕婦
綠茶為什麼能防癌養生?
1 綠茶中的兒茶素,對體內致病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益菌繁衍,因此具備整腸功能,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的皮膚癌。
2 茶多酚可抗氧化、抗衰老,以及保護各種退化性疾病,並能防止低密度膽固醇氧化,可減少體內形成自由基,提高抗發炎能力,進而預防癌症。
3 綠原酸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降低致癌率,預防包括肝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癌症。
綠茶保健功效
●抗氧化
●保護肌膚
●祛脂降壓
●提神除煩
●防癌抗老
●解熱止渴
●消食除膩
●殺菌消炎
綠茶營養含量(每100克)
熱量 21.35 kcal 鎂 0.68毫克
碳水化合物 5.38克 磷 2.6毫克
膳食纖維 0.9克 鐵 4.4毫克
鈉 24毫克 鋅 0.07毫克
鉀 0.6毫克 維生素B2 0.01毫克
鈣 0.43毫克 維生素B6 0.02毫克
Tips 大餐後為什麼不要立刻喝綠茶?
吃完牛排大餐後,如果立即飲用大量綠茶,茶葉中的鞣酸會抑制鐵質吸收。因此若想防癌又可完整吸收鐵質,飲茶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以上。
<食譜>
茶香糖醋蝦
防細胞癌化+降低血脂
材料:綠茶茶葉50克,蝦子250克
調味料:米酒、醋各3小匙,香油、鹽、砂糖、玉米粉各1小匙
作法:
1 茶葉洗淨,泡鹽水,瀝乾備用。
2 蝦剝殼,去腸泥後洗淨。
3 熱油鍋,將蝦子炒至變紅色,加鹽、砂糖、米酒、醋和茶葉翻炒。
4 起鍋前用玉米粉加水勾薄芡,淋上香油即可。
為什麼茶香糖醋蝦能降低血脂?
茶葉所含抗氧化物多為多酚類,可抑制基因細胞突變,進而抗癌;也具降血脂之效,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Part 3 中醫養生食療祕訣
中醫對癌症的看法
傳統中醫記載許多類似癌症的病症,不若今日分不同器官論之,中醫將癌症視為全身性疾病,而「外在環境不良」與「內在失調」便是主要成因。
傳統中醫沒有「癌症」或「惡性腫瘤」這些名詞,但早在殷商時代,古人就對腫瘤有所認識,並將其定義為「瘤」,因此現代醫學所說的「癌症」,即屬於「瘤」的範疇。中醫很早就注意到癌症對健康的影響
古代中醫認為腫瘤是全身性的疾病,並不只出現在特定器官,因此不把某一種疾病以「癌」為名。但從許多文獻紀錄可知,中醫很早就觀察發現到「癌症」這個疾病的存在,並且意識到它對身體健康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例如名為「噎膈」的疾病,其症狀是:「唇腫重出如繭,或本細末大,如繭如瘤……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反為翻花敗症。」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唇癌」;名為「噎膈」的疾病,其症狀是:「噎枯在上,咽喉壅塞,飲雖可入,食不能下;膈枯在下,胸臆否悶,食雖可入,至胃復出。」類似「食道癌」。
環境中的毒素、飲食不當、情緒不佳都是致病原因
根據歷代學家對腫瘤的記錄和論述,中醫認為外在條件不良和內在環境失調,都是誘發癌症的原因。所謂外在條件指的是環境的汙染、病毒的入侵、和飲食起居不當;而內在環境失調,則是指免疫功能下降、情緒不佳。
消除對健康不利的因素,就可遠離癌症
在中醫的觀點,預防癌症並不難,盡量不去汙染嚴重的地方、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時定量,飲食清淡,早睡早起不熬夜、戒除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保持正面樂觀的情緒,消除不利因素等。
癌症手術期的中醫調理
癌症雖然並非和「絕症」畫上等號,但「聞癌色變」者所在多有,除採取西醫治療,患者也多半會尋求其他治療方式,最常見的莫過於中醫治療。
中西醫合作,發揮所長、互補不足
在治療癌症方面,「精準」是西醫的強項,西醫多採「快、狠、準」的處理方式,手術摘除腫瘤;「溫和全面」則是中醫特色,以「扶正固本」為基礎,藉由改善免疫力和體質,達到對抗腫瘤的目的。
西醫治療癌症效果明顯,但手術的進行確實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中醫對抗腫瘤效果較慢,但不傷身且能調整體質,加上持之以恆、長期治療,還可能杜絕癌症復發和轉移。因此目前經常可見癌症手術前後,採中藥調理,一方面降低術後風險,一方面加快復原速度。術前增強體質,術後恢復元氣
麻醉、出血、創傷等這些手術過程中必須採取的措施,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為使手術順利進行,並降低過程中的風險,和減輕術後的不適以及併發症,中醫在癌症術前常用四君子湯、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方藥為患者益氣補血、健脾、滋補肝腎、增強免疫力,以期增強患者的體質。
全身虛弱、說話無力、食慾不振、噁心等,是術後常見的現象,因此中醫主張「恢復元氣」為術後最高指導原則,常以人參、黃耆、當歸等調理脾胃和補氣,並以沙參、麥門冬、玉竹等養陰生津,必要時用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緩解患者疼痛難耐的狀況。
Q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何不同?
一般在談論癌症時,會從腫瘤的角度來討論。細胞發生變異時,會改變生長週期,所以與周圍的細胞無法協調而形成腫塊;腫塊是許多癌症早期發生時出現的症狀,不過腫塊未必就是癌症,必須進一步透過病理切片,才能分辨腫塊是良性或惡性。
良性與惡性腫瘤都是因為細胞異常生長所造成的腫塊,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擴張的性質。
良性腫瘤由於有一層薄膜包覆,和周圍的細胞組織有所區隔,因此其生長有局限性,雖然會對周圍產生壓迫,但並不會發生侵襲或破壞其他組織的現象,也因此並無血管化情形,與正常細胞組織沒有牽連,只是一個單純的腫塊。一般若沒有造成壓迫,並不會馬上造成生命危險。
但惡性腫瘤則不然,惡性腫瘤即屬癌症,惡性腫瘤在外觀上與原細胞組織不同,因為無薄膜包覆,它會侵入周圍組織,還滿布血管,產生血管化現象,對正常的組織造成破壞。更駭人的是,它會藉由人體的淋巴組織、血液或體液蔓延擴散,先從周圍的組織、器官開始,逐漸波及到較遠端的組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這也是癌症治療上最困難的部分。
在治療的成效上,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由於與周圍的細胞有所區隔,治療癒後良好,通常不會再有復發的情況。但就惡性腫瘤而言,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混雜在組織當中,增加治療的困難,需要連同周圍可能受侵害的組織一併切除,或是進行化學治療,才能收到成效。並且其治療的癒後狀況較差,也比較容易有復發的情況。
Q 癌症會遺傳嗎?
我們常可看到癌症聚集在同一個家族的現象,但是癌症卻不一定經由遺傳而產生,因為癌症的成因複雜,不是單一的先天或後天環境條件,就可以解釋清楚。
但癌症的發生確實與基因遺傳密切相關,因為生殖細胞上基因的突變,會經由上一代遺傳至下一代,使其後代罹患癌症的機率,遠高於一般人。
乳癌患者的後代罹癌率高
些類型的癌症受基因遺傳的影響比較大,例如大家一般所熟知的乳癌。若母親罹患乳癌,其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2~3倍,屬於乳癌的高危險族群。雖然癌症基因會自上一代遺傳給下一代,但是因為每一種癌症發生基因變異的機率,以及染色體自體顯性或是隱性遺傳特質的差異,使得產生的遺傳傾向,也各有所不同。
因此醫生建議,如果家族中只有1人罹患癌症,不必過度焦慮;但若有2~3個人罹癌,而且是同一種癌症,就要懷疑是否有基因關係;例如家族中有多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這幾類比較相關的癌症,則建議要多加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近來發現罹癌主因並非遺傳
不過近年發現的癌症患者,因遺傳造成的罹癌比例並不高,反而是後天體細胞基因變異,以及環境因子(如病毒細菌感染、環境汙染)的雙重影響,才是造成癌症的主因。
Q 吃過貓、蕨菜易得胃癌、食道癌和腸癌?
蕨類就如同菇類,種類眾多成分各異,也有分可食與不可食。一般市場所販售的過貓(過溝菜蕨),雖然也是蕨類的一種,但它屬於雙蓋蕨屬,而具致癌性的蕨菜屬於碗蕨亞科蕨屬,兩種為不同屬,大家無須過於驚慌。
一直以來老祖宗就視過貓為滋補食物,其富有黏液,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鐵質、維生素A、C及B2、B6等和菸鹼酸,不僅有助穩定血壓,也對皮膚及神經系統有益,可以安心吃。當然,也不建議過量食用,飲食要以均衡為首要。
根據動物實驗發現,蕨類若含有「原蕨」成分,確實會使得老鼠罹患胃癌、腸癌、食道癌等。但其毒性屬於水溶性,一遇熱就會遭到破壞,就算誤食含有原蕨成分的蕨類,只要避開生食,且不是長期大量食用,大家也無須過度擔憂。
Q 多吃秋葵、納豆可預防大腸癌?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統計顯示,大腸癌已經連續7年蟬連國人癌症排行榜首位,為此,諸多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原則,在媒體、網路大量分享流傳。「多吃秋葵、納豆可防癌」正是其一,而這說法是正確、有根據的。
秋葵、納豆口感黏滑,其「黏」來自於食材中的高纖維與高酵素,這2種成分不僅能幫助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量並幫助排便,還能增加腸道益生菌的數量,讓腸道更健康,進而預防大腸癌。另外,也可減少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吸收,幫助調節血糖,讓血糖更穩定。除了秋葵、納豆之外,海藻、昆布、山藥、木耳等口感滑潤的食物,都具有預防大腸癌的作用,不妨適量食用。另外,特別提醒納豆經攪拌黏性越強、酵素含量越高,營養成分更上層樓。
Part 2 吃對食物不生病
綠花椰菜 Gauliflower
Point 有助人體產生抗癌酵素,抑制癌症
別名:青花菜、西蘭花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葉酸、鈣、鋅、鐵
防癌有效成分:吲哚、葉酸、維生素C、硫配醣體、胡蘿蔔素
防癌原因:維生素C可增進免疫力;吲哚能抑制癌細胞生長
O宜食者: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
X忌食者:血友病患者、腎臟病患者
花椰菜為什麼能防癌養生?
1 花椰菜中的吲哚,有極佳的抗氧化力,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可降低乳癌及胃癌的發生率。
2 花椰菜富含葉酸,經研究發現,血液中含葉酸濃度較高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低。
3 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可增進抗癌能力,所含的硫配醣體,能協助產生抗癌的酵素。
4 花椰菜含β-胡蘿蔔素,能產生強大的抗氧化作用,有效預防各種癌症,亦能保護化療中的癌症病人,減輕化療及放射線破壞正常細胞的程度。
花椰菜保健功效
●預防動脈硬化
●美容養顏
●保護眼睛
●抗氧化
●預防癌症
●降低血壓
●調節血糖
花椰菜營養含量(每100克)
膳食纖維 1.98克 維生素B1 0.42毫克
鉀 230毫克 維生素B2 0.39毫克
鈣 25.2毫克 維生素B6 0.2毫克
鎂 11.4毫克 葉酸 50微克
磷 40.8毫克 維生素C 63毫克
鋅 0.33毫克 維生素E(α-TE) 0.02毫克
維生素A(RE) 0.58微克 菸鹼酸 0.51毫克
Tips 花椰菜煮熟比生吃較能保留營養?
花椰菜生吃容易脹氣,並引起消化不良,若長期生吃,其中有種物質會引起甲狀腺腫大,長期烹煮又容易流失營養,最好用蒸、快炒的方式,最能保留營養。
<食譜>
腰果椰菜蛋沙拉
分解致癌物+預防癌症
材料:熟腰果20克,花椰菜200克,雞蛋1顆
調味料:鹽1/2小匙,美乃滋1小匙
作法:
1 花椰菜去老莖切小朵,梗的部分切小塊,汆燙後拌鹽。
2 雞蛋洗淨,放入湯鍋加冷水(蓋過雞蛋),以中小火煮滾再燜5分鐘,取出雞蛋沖涼,去殼切碎。
3 將作法1、2的食材混合,撒上熟腰果,淋上美乃滋即可。
為什麼腰果椰菜蛋沙拉能預防癌症?
腰果中的油酸、亞麻油酸,可預防癌症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花椰菜含異硫氰酸鹽,能分解致癌物質。綠茶 Green Tea
Point 可作為抗氧化劑,有助對抗癌症
別名:不發酵茶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維生素A、C、E、K、鉀、磷、鐵、葉酸
防癌有效成分:兒茶素、綠原酸、維生素C、多酚類、槲皮素
防癌原因:兒茶素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多酚類可減少自由基
O宜食者:一般人、三高患者、糖尿病患者
X忌食者:腎功能不良、便祕者、孕婦
綠茶為什麼能防癌養生?
1 綠茶中的兒茶素,對體內致病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益菌繁衍,因此具備整腸功能,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的皮膚癌。
2 茶多酚可抗氧化、抗衰老,以及保護各種退化性疾病,並能防止低密度膽固醇氧化,可減少體內形成自由基,提高抗發炎能力,進而預防癌症。
3 綠原酸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降低致癌率,預防包括肝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癌症。
綠茶保健功效
●抗氧化
●保護肌膚
●祛脂降壓
●提神除煩
●防癌抗老
●解熱止渴
●消食除膩
●殺菌消炎
綠茶營養含量(每100克)
熱量 21.35 kcal 鎂 0.68毫克
碳水化合物 5.38克 磷 2.6毫克
膳食纖維 0.9克 鐵 4.4毫克
鈉 24毫克 鋅 0.07毫克
鉀 0.6毫克 維生素B2 0.01毫克
鈣 0.43毫克 維生素B6 0.02毫克
Tips 大餐後為什麼不要立刻喝綠茶?
吃完牛排大餐後,如果立即飲用大量綠茶,茶葉中的鞣酸會抑制鐵質吸收。因此若想防癌又可完整吸收鐵質,飲茶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以上。
<食譜>
茶香糖醋蝦
防細胞癌化+降低血脂
材料:綠茶茶葉50克,蝦子250克
調味料:米酒、醋各3小匙,香油、鹽、砂糖、玉米粉各1小匙
作法:
1 茶葉洗淨,泡鹽水,瀝乾備用。
2 蝦剝殼,去腸泥後洗淨。
3 熱油鍋,將蝦子炒至變紅色,加鹽、砂糖、米酒、醋和茶葉翻炒。
4 起鍋前用玉米粉加水勾薄芡,淋上香油即可。
為什麼茶香糖醋蝦能降低血脂?
茶葉所含抗氧化物多為多酚類,可抑制基因細胞突變,進而抗癌;也具降血脂之效,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Part 3 中醫養生食療祕訣
中醫對癌症的看法
傳統中醫記載許多類似癌症的病症,不若今日分不同器官論之,中醫將癌症視為全身性疾病,而「外在環境不良」與「內在失調」便是主要成因。
傳統中醫沒有「癌症」或「惡性腫瘤」這些名詞,但早在殷商時代,古人就對腫瘤有所認識,並將其定義為「瘤」,因此現代醫學所說的「癌症」,即屬於「瘤」的範疇。中醫很早就注意到癌症對健康的影響
古代中醫認為腫瘤是全身性的疾病,並不只出現在特定器官,因此不把某一種疾病以「癌」為名。但從許多文獻紀錄可知,中醫很早就觀察發現到「癌症」這個疾病的存在,並且意識到它對身體健康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例如名為「噎膈」的疾病,其症狀是:「唇腫重出如繭,或本細末大,如繭如瘤……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反為翻花敗症。」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唇癌」;名為「噎膈」的疾病,其症狀是:「噎枯在上,咽喉壅塞,飲雖可入,食不能下;膈枯在下,胸臆否悶,食雖可入,至胃復出。」類似「食道癌」。
環境中的毒素、飲食不當、情緒不佳都是致病原因
根據歷代學家對腫瘤的記錄和論述,中醫認為外在條件不良和內在環境失調,都是誘發癌症的原因。所謂外在條件指的是環境的汙染、病毒的入侵、和飲食起居不當;而內在環境失調,則是指免疫功能下降、情緒不佳。
消除對健康不利的因素,就可遠離癌症
在中醫的觀點,預防癌症並不難,盡量不去汙染嚴重的地方、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時定量,飲食清淡,早睡早起不熬夜、戒除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保持正面樂觀的情緒,消除不利因素等。
癌症手術期的中醫調理
癌症雖然並非和「絕症」畫上等號,但「聞癌色變」者所在多有,除採取西醫治療,患者也多半會尋求其他治療方式,最常見的莫過於中醫治療。
中西醫合作,發揮所長、互補不足
在治療癌症方面,「精準」是西醫的強項,西醫多採「快、狠、準」的處理方式,手術摘除腫瘤;「溫和全面」則是中醫特色,以「扶正固本」為基礎,藉由改善免疫力和體質,達到對抗腫瘤的目的。
西醫治療癌症效果明顯,但手術的進行確實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中醫對抗腫瘤效果較慢,但不傷身且能調整體質,加上持之以恆、長期治療,還可能杜絕癌症復發和轉移。因此目前經常可見癌症手術前後,採中藥調理,一方面降低術後風險,一方面加快復原速度。術前增強體質,術後恢復元氣
麻醉、出血、創傷等這些手術過程中必須採取的措施,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為使手術順利進行,並降低過程中的風險,和減輕術後的不適以及併發症,中醫在癌症術前常用四君子湯、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方藥為患者益氣補血、健脾、滋補肝腎、增強免疫力,以期增強患者的體質。
全身虛弱、說話無力、食慾不振、噁心等,是術後常見的現象,因此中醫主張「恢復元氣」為術後最高指導原則,常以人參、黃耆、當歸等調理脾胃和補氣,並以沙參、麥門冬、玉竹等養陰生津,必要時用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緩解患者疼痛難耐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