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好湯上桌
跟著季節喝養生
一年四季都能喝補湯養生,並非冬天才適合進補。
只要依照季節轉換,選擇當季食材來燉湯,
便能調整體質、預防疾病,使全家人都擁有健康的身體。

1 春天元氣湯
春天是萬物復甦、植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人體也正是新陳代謝、肝臟活動開始旺盛之時,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十分活躍,此時宜多吃能滋陰養血的食物,如豆類、紅蘿蔔、薏仁、牡蠣、瘦豬肉、豬肝等有益肝臟的食材。

清淡溫補、養肝補血
春季須注意「防寒、防溫熱」,選擇清淡溫和的進補方式,別吃太油膩、燥熱的食材,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中醫認為,肝有調暢氣機、調節情志、促進脾胃功能的作用,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新鮮蔬果,如菠菜、花椰菜、萵苣等,能活化肝細胞,加強肝臟功能。
春天體內排毒功能旺盛,多吃加強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芹菜、韭菜,有助排除冬天積存體內的毒素。

2 夏季涼補湯
夏季炎熱,心火旺盛,常使人食慾不振、煩燥無力、多夢難眠,如何消暑清熱、補氣養心成為養生重點。宜多吃綠豆、薏仁、冬瓜等食材,幫助祛熱消暑,化解體內濕氣。

清心降火、健脾益胃
依據中醫順時養生的觀念,夏季應多保護體內的陽氣,宜選用清淡、涼性的食材養生,才能使身體與自然達到和諧的狀態。
為了補充流失的津液,可多吃紅棗、白木耳、番石榴。此外暑濕之氣易阻礙脾胃運化;喝過多冷飲也會傷害脾胃,多吃玉米、南瓜、彩椒可健脾益胃。
而苦味食物入心涼血,具有消暑退熱、解悶提神的功效,夏季食用苦瓜、苦茶,可解暑去熱、增進食慾。當胃口不佳時,可適量使用天然調味,如大蒜、蔥、薑,以提升食慾。

3 金秋滋養湯
秋季空氣乾燥,易導致身體缺水,當體內津液不足,身體就容易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肌膚乾燥等秋燥症狀。應選用南瓜、黑豆、水梨、核桃燉湯,以加強肺部功能。

滋陰潤燥、補肺益氣
中醫認為秋氣與肺臟相通,秋天的燥氣易影響肺臟運作,燥氣太強會引發乾咳、喉嚨不舒服等呼吸道疾病,食用白木耳、桂圓、紅棗、花生,有助調補脾胃、益氣養血。還可選用西洋參、枸杞、冬蟲夏草、淮山、茯苓等養陰潤肺藥材,以強化呼吸道、保濕肌膚。
飲食中添加辣椒、胡椒、酒類等調味料,對舒緩秋天的燥氣也頗有良效。適量吃些奶蛋豆類等高蛋白食物,則能消除抑鬱的情緒,增強體質。

4 冬日暖身湯
冬天須注意生活和作息正常,應早睡早起、適度運動。冬令滋補應多吃溫、熱性食物,尤其是溫補腎陽的食材,如黑芝麻、黑豆、何首烏、黑米等,以提高耐寒力。且冬季利於吸收、儲存,不妨善加利用活血補氣的藥材,如人參、當歸、黃耆,以加速代謝。

祛寒保暖、壯陽補腎
中醫認為,冬季是陽氣潛藏、陰氣轉盛之時,若能對腎臟加強調理,身體自然強健康泰。而冬天的湯水則著重禦寒、增強代謝、加速血液循環、維持心血管暢通。
由於冬季嚴寒,可增加火鍋、濃湯、燉肉等飲食;或添加辣椒、蔥、蒜等辛辣物調味。體質虛弱的銀髮族,可食用燉雞、瘦肉;或常喝牛奶、豆漿,以增強免疫力。為避免水分和維生素攝取不足,亦須適量補充生鮮蔬果。
須特別注意的是,冬令進補應針對個人情況選用補品,不可盲目進補。若代謝旺盛者亂補,會導致陽氣上升,反而無益身體健康。


煮好湯祕訣大公開~
Q&A專家解惑
煮湯是一門學問,從選材用料、準備工作,
到烹調時間及火候,甚至鍋具的使用,都會影響到湯品的美味。
只要用點小技巧,就能增添湯品好滋味,溫暖全家人的胃。

Q1 哪些食材適合燉補湯?
一般來說,可以用來燉湯的肉類材料有很多種,例如雞肉、豬肉、牛肉,以及羊肉、鴨肉,甚至鮮魚、田雞等,都是適合的食材。
至於蔬菜的種類就更多了,雖然各個季節盛產的蔬菜瓜果不盡相同,只要選擇得宜,一年四季都能喝到美味健康的蔬菜湯。
中藥材方面,最常用的就是紅棗、枸杞、淮山(山藥)、芡實、百合等,這些藥材都非常滋補,幾乎能添加到任何補湯中。

Q2 用紅肉或白肉燉補,何者較營養?
紅肉、白肉皆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一般燉補湯較常使用紅肉,如牛肉、羊肉、豬肉或鴨肉,因其脂肪較多,適合長時間熬煮,但其腥味也比較重。
就滋補的效果而言,紅肉的鈣、鋅、鐵含量較為豐富,具有補血、強筋健骨和補充體力等功效。
雞肉則為白肉的代表食材,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食用後能發揮補氣養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由上述可知,以紅肉或白肉燉補,營養價值各有千秋,可視自身需求做選擇。

Q3 用電鍋燉湯,哪些食材須先汆燙?
用電鍋燉湯很簡單,按下開關後,便無須掀蓋翻動。為了維持食材的鮮嫩度,以下情形須先汆燙:
1 食材太過肥厚:如牛腱或九孔,直接蒸煮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容易導致肉質過老,唯有事先汆燙,才能縮短蒸煮的時間,維持Q彈口感。
2 食材腥味較重:如腸肚等內臟類食材,或會釋出血水的帶骨肉類,事先汆燙可去除腥味。
3 食材熟度不同:同時烹煮多種食材時,有些比較快熟、有些比較慢熟,最好事先汆燙,再用電鍋蒸熟。

Q4 用冷水煮湯料,湯頭更濃郁好喝?
煮湯時,一般的習慣是等湯水滾了再放入湯料。其實,有些體積較大、肉質較肥厚的材料,如牛筋、牛腩、豬小排等,通常已用滾水汆燙過,再次下鍋時,比較適合用冷水開始煮,隨著水溫升高,能慢慢釋出肉骨中的營養和鮮醇香味。
如果用熱水熬煮湯料,反而不容易釋出食材的甘美滋味,而且所需料理的時間也比較長,湯頭喝起來也不如前者濃郁鮮美。

Q5 燉補湯時,調味料最後加入才好喝?
熬煮補湯時,太早加鹽會使肉類的蛋白質凝固,使肉類的鮮味和營養無法完全釋放到湯中;此外,也會影響口感和食材的原始美味。
為了保持湯頭清澈,大鍋煲湯中可以不加任何調味料,等到煲湯完成後,再撈出湯料,將湯盛入碗中單獨調味,以保持湯頭的原味。

雞肉小檔案
雞肉 補腎調血+強筋健胃
種類:土雞、烏骨雞
食療功效: 增強體力、消除疲勞、維護皮膚、促進生長發育
營養成分: 蛋白質、醣類、維生素A、B群、鈣、鉀、鐵、磷

如何挑選雞肉?
1 觀察肉質顏色
新鮮雞肉的肉質光滑,表皮呈黃白色,毛孔突出無黏液,用手按壓後,肉會立刻彈回來;外觀沒有出水現象,腥味較不強烈。

2 政府認證合格
最好選擇貼有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屠宰衛生合格」標章的雞肉,表示宰殺過程通過政府的衛生檢驗;或貼有「CAS」標誌者,以免買到不安全的肉品。

如何處理雞肉?
1 雞肉的清洗很簡單, 只要用清水將血水沖掉即可;若不想食用脂肪,可將多餘脂肪摘除。
2 如果想要快炒,可選擇肌肉纖維長的雞胸肉;若想燉煮或油炸,可選擇脂肪含量較高的雞腿肉。

如何保存雞肉?
儲存前,先將雞肉洗淨,吸乾多餘水分後放入密封袋中。如置於冰箱冷藏,溫度要設定在5℃以下,且放在最下層,並在下面放一盤子接住滴下的水滴,以免血水汙染冰箱,滋生細菌;冷凍溫度則要設定在零下18℃以下。

雞肉食療效果
Q1> 只喝雞湯無法攝取完整的營養?
燉煮雞湯時,雞肉本身的營養成分如鈣質、蛋白質、維生素等,也會溶解於湯中,容易為人體吸收、利用,所以雞湯是很營養的食品。但如果只喝湯不吃肉,仍然無法攝取完整的營養成分。
由於雞肉中所富含的蛋白質經由燉煮後,只有一部分溶於湯中,光喝湯不吃肉等於丟棄絕大多數的蛋白質。喝湯雖然可以品嚐美味,仍須連同雞肉一起食用,才能幫助人體獲得完整的營養素。

Q2> 為何雞肉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有幫助?
以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來看,青少年必須攝取熱量、蛋白質,以及大量的鈣質,方可供給成長所需。
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熱量低,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益於兒童與青少年成長發育;相對來說,如果日常飲食中缺少蛋白質,不僅會導致成長發育減緩,還可能出現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Q3> 吃雞胸肉有利於減肥?
雞肉的脂肪含量低,且多為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減肥菜單中多選擇雞肉取代其他肉類,然而並非雞肉的所有部位都有利於減肥。
例如,三節翅的熱量和脂肪含量,較其他部位來得高,正在減重的人應避免食用。而如果想擁有飽足感,又不願意攝取太多熱量,就可以選擇雞胸肉。
此外,相同重量的雞肉,其熱量為牛肉的1/2。所以,在減重時適量食用雞肉,既不易導致營養失衡,也不會有變胖的疑慮。

食材圖鑑
雞肉部位大解析
料理雞肉前,須先對於雞肉的各部位有所認識,不同的部位,搭配不同的烹調方式,會呈現出不同的口感,以下為您介紹常料理的雞肉部位。

雞翅
1 食療功效:雞翅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能強化血管、肌肉和肌腱。
2 烹調技法:雞翅適合以炸、烤、滷的方式烹調,因帶有一層皮質,易產生腥味,須先去腥再料理,才能保有美味的口感。

雞腿
1 食療功效:雞腿富含鐵質,可改善貧血。
2 烹調技法:雞腿肉多、筋多,一般常切丁爆炒。使用雞腿料理時,通常會先去骨,切下來的骨架也是燉湯的好材料。

棒棒腿
棒棒腿為雞腿的下半部位,無論燒、烤、煮、燉、炸都很適合。

雞胸
1 食療功效:雞胸含有較多維生素B群,能消除疲勞、保護肌膚。
2 烹調技法:連皮不帶骨的雞胸,可順著肉的紋路剝開,撕成雞絲,用來涼拌或快炒;帶骨雞胸適合熬高湯;有點筋肉的雞胸較不乾澀,適合做滷肉。

雞柳
雞柳指的是雞胸中間較嫩的一塊組織,口感鮮嫩多汁,
常做煎、炸、炒料理。

雞湯美味祕訣
1 燉雞湯時,可選擇肉質較緊密的土雞;在燉湯前,須先將土雞塊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血水,避免湯汁混濁不清澈。
2 雞胸肉可剁成肉末煮成蔬菜濃湯,營養可口又容易消化,放入電鍋時須讓肉末散開,勿黏成一團,以免肉末沉澱造成黏鍋,產生焦味,影響美味。
3 汆燙雞肉時,可加入一點檸檬汁去除腥味,提升湯頭的風味。

營養師小叮嚀
1 雞湯中雞油的含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須慎食,避免增加體內脂肪,影響心血管的健康。
2 雞湯普林含量高,不適合痛風患者進補,以免加重病情。
3 飲食必須低蛋白、少鹽的急性腎炎、腎功能不全患者,因雞湯的鉀離子含量高,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病情加重,故不宜食用。

美味知識小專欄
1 雞肉營養豐富,想攝取較多蛋白質,卻害怕脂肪的人,可以吃雞胸肉;需要補充蛋白質、脂肪者,可吃雞腿肉、雞皮。
2 欲多吸收膠原蛋白的人,可食用雞軟骨、雞腳;想多攝取鐵質者,可吃雞肝、雞心。總之,可根據自身需求食用不同部位,以獲取所需營養。
3 烏骨雞比肉雞含有更豐富的鐵、鋅,且脂肪、熱量更低,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或病後、產後較好的蛋白質補充品。
4 烏骨雞含維生素B群;蘋果富含維生素C,兩者搭配同食能消除疲勞、防止動脈硬化,並維護髮膚健康。烏骨雞若和富含膳食纖維的竹笙一起燉湯,則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精選燉補湯食譜料理
(一) 鮮筍香菇雞湯
增強免疫力+預防骨鬆
熱量:874大卡 醣類:20克 脂肪:39.1克 膳食纖維:10.7克
材料:烏骨雞1/2隻,竹筍200克,乾香菇8朵,金針菇50克,鹽1小匙,米酒1/2大匙
作法
1 食材洗淨。烏骨雞切塊,汆燙瀝乾。
2 金針菇剝散;香菇泡發;竹筍切塊。
3 所有食材和水放入電鍋內鍋,外鍋加1½杯水煮熟,加鹽、米酒拌勻即可。

湯品保健功效:
烏骨雞含有能提升免疫力的硒、鋅元素,且富含鈣質,能預防骨質疏鬆。

(二) 猴頭菇牛蒡雞湯
清熱解毒+整腸通便
熱量:2202.2大卡 醣類:61.3克 脂肪:98.4克 膳食纖維:18.5克
材料:雞1/2隻,牛蒡片200克,猴頭菇5朵,薑片5克,淮山3片,陳皮1片,枸杞15克,鹽1小匙
作法
1 食材、藥材洗淨。雞汆燙,沖淨瀝乾;猴頭菇泡軟;陳皮泡軟,去白色苦瓤。
2 所有食材、藥材和水放入電鍋內鍋,外鍋加1½杯水煮熟,加鹽拌勻即可。

湯品保健功效:
猴頭菇能清熱解毒、維護心血管健康;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能整腸通便。

(三) 蓮子百合竹笙雞湯
養心安神+健脾開胃
熱量:3562.2大卡 醣類:57.7克 脂肪:166.3克 膳食纖維:8.8克
材料:全雞1隻,蓮子70克,蜜棗2顆,乾竹笙4條,百合20克
調味料:鹽1小匙

作法
1 食材、藥材洗淨。雞汆燙,沖淨瀝乾。
2 乾竹笙泡軟,切小段;蓮子、百合、蜜棗泡水。
3 所有材料和水放入電鍋內鍋,外鍋加2杯水煮熟,加鹽拌勻即可。

湯品保健功效:
蓮子健脾益腎、養心安神;百合潤肺止咳;竹笙能鎮痛補氣、降低血壓。此道湯品健脾開胃,適合體虛者食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