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只讀一首詩是不過癮的,大量的讀,一次好幾首的讀,讀者對於什麼是好的譬喻,如何用另一雙眼睛看世界的竅門,將不言而喻。願意的話,可以從〈雨之一〉、〈阿姑是大將軍〉、〈閱兵大典〉三首詩中選一首跟孩子聊聊詩人獨特的看見,然後邀請小讀者從詩集裡找找,哪些詩也帶給他們相同的閱讀樂趣,這個對話將有機會帶領孩子打開詩人的眼睛。
突然
讀故事的樂趣之一就是察覺了作者安排了一個有趣、巧妙的轉折,把故事推向了新的發展。没想到,在這本詩集裡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樂趣。
〈聞香〉
上個星期
樓下搬來一位
很會做菜的阿姨
只要晚餐時間一到
陣陣香味就從後陽台傳上來
星期一的晚上
嗯——
好香!
是紅燒肉嗎﹖
星期二的晚上
嗯——
好香﹗
是糖醋魚吧﹖﹗
星期三的晚上
嗯——
好香﹗
是蝦醬炒空心菜囉﹗
星期四的晚上
嗯——
好香﹗
一定是麻油雞﹗﹗
讀到這裡,你猜,接下來會是什麼呢?要我說啊,很有可能是告訴讀者星期五的晚上,樓下的阿姨又會端出什麼香氣誘人的美食。你說,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因為前面就是這樣安排的,從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個晚上都有一道新料理。當我們喜滋滋的以為掌握詩人創作的規律時,往下讀,才驚覺事情没那麼簡單,你看:
星期五的晚餐時間:
嗯—咦?
好……
臭!
哇﹗阿姨﹗﹗燒焦啦﹗﹗﹗﹗﹗
讀完這五句,我啊,好似鼻子也嗆進焦味,腦裡盡是孩子捏鼻慌亂驚呼的畫面時,忍不住對詩人這「突然」的安排,拍手叫好。
所以,如果想帶孩子體驗「没想到會是這樣」的意外之喜,那麼我會以〈聞香〉這首詩為例,再佐以〈妺妹最討厭〉、〈雨之一〉,透過「讀‧停‧預測‧續讀」的方式,讓孩子試著在讀者之外,加以作者身分閱讀詩,思考一下,接下來會怎麼安排,再分享彼此的想法之後,續讀詩,體會、比較一下作者的安排和自己的安排有什麼異同?或許他們可以探索出這一類型的詩之所以有趣味的幾種原因哦!
這本詩集鼓舞了我,即使没想過成為詩人,也可以為自己而寫;即使没想過成詩的評論家,也可以有自己窺探詩的角度。好希望詩人願意一隻鳥接著一隻鳥的創作,用她獨特的眼光帶我們看見;好希望,更多的讀者可以一隻鳥接著一隻鳥的閱讀,誦讀,談論,我相信這也是讓世界更美麗、更溫暖的方式,邀你一起。
(范姜翠玉老師:新北市新店區雙峰國小教師,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新北市國語文領域輔導員,致力於不同文本閱讀與讀寫結合的教學嘗試。)
作者的話
泡泡現形記石麗蓉
嗨!
請問
你,愛說話嗎?
愛說話的人喜歡跟別人分享大大小小的事
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熱鬧極了
但是,有些人天生不多話
不多話的人
時常靜靜地看
靜靜地聽
靜靜地感覺
看到一張亮晶晶的蜘蛛網
聽到人家說一句有趣的話
遇到一隻迷路的鴨子
在巷口等垃圾車
被青蛙吵得睡不著覺
……………
不多話的人
頭腦裡常常冒出奇奇怪怪的想法
這些想法有的說得出來,有的說不出來
說不出來的想法
在頭腦裡
咕嚕咕嚕……繞來繞去
變成了一顆顆的泡泡
泡泡愈來愈多,愈來愈多
快滿出來了
怎麼辦呢?
這不多話的人想到一個好法子
拿起筆,讓一個個泡泡從筆端跑出來
變成一首首的小詩
日子一天天過去
小詩一首一首的誕生
它們躺在抽屜裡
有的,都快要變黃﹑發霉了……
有一天
一位好心的編輯發現了
覺得它們應該出來晒晒太陽
答應將它們做成詩集
於是
泡泡變成的小詩
和你見面了!
可是
這本詩集為什麼叫《送你一個三角形》呢?
讓我告訴你一個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小小孩,她剛學會拿剪刀
東剪西剪
不小心剪下信封的一個角
發現它竟然是個「三角形」耶!
她很高興像寶貝一樣地,拿去送給媽媽
是的,那個媽媽就是我
我覺得很有趣
很珍惜這個小小的三角形
更珍惜這樣純真的心
如果你喜歡童詩
一定也擁有一顆這樣的心
好好保護,不要讓它們遺失喔!
歡迎你與我分享這些小詩
在這本小詩集裡
會不會有哪一首詩,也讓你腦中冒出泡泡呢?
小心,別讓泡泡飛走
拿起紙筆,寫一寫
看看它們可以變成什麼
然後好好地收在抽屜裡
說不定有一天
突然
讀故事的樂趣之一就是察覺了作者安排了一個有趣、巧妙的轉折,把故事推向了新的發展。没想到,在這本詩集裡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樂趣。
〈聞香〉
上個星期
樓下搬來一位
很會做菜的阿姨
只要晚餐時間一到
陣陣香味就從後陽台傳上來
星期一的晚上
嗯——
好香!
是紅燒肉嗎﹖
星期二的晚上
嗯——
好香﹗
是糖醋魚吧﹖﹗
星期三的晚上
嗯——
好香﹗
是蝦醬炒空心菜囉﹗
星期四的晚上
嗯——
好香﹗
一定是麻油雞﹗﹗
讀到這裡,你猜,接下來會是什麼呢?要我說啊,很有可能是告訴讀者星期五的晚上,樓下的阿姨又會端出什麼香氣誘人的美食。你說,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因為前面就是這樣安排的,從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個晚上都有一道新料理。當我們喜滋滋的以為掌握詩人創作的規律時,往下讀,才驚覺事情没那麼簡單,你看:
星期五的晚餐時間:
嗯—咦?
好……
臭!
哇﹗阿姨﹗﹗燒焦啦﹗﹗﹗﹗﹗
讀完這五句,我啊,好似鼻子也嗆進焦味,腦裡盡是孩子捏鼻慌亂驚呼的畫面時,忍不住對詩人這「突然」的安排,拍手叫好。
所以,如果想帶孩子體驗「没想到會是這樣」的意外之喜,那麼我會以〈聞香〉這首詩為例,再佐以〈妺妹最討厭〉、〈雨之一〉,透過「讀‧停‧預測‧續讀」的方式,讓孩子試著在讀者之外,加以作者身分閱讀詩,思考一下,接下來會怎麼安排,再分享彼此的想法之後,續讀詩,體會、比較一下作者的安排和自己的安排有什麼異同?或許他們可以探索出這一類型的詩之所以有趣味的幾種原因哦!
這本詩集鼓舞了我,即使没想過成為詩人,也可以為自己而寫;即使没想過成詩的評論家,也可以有自己窺探詩的角度。好希望詩人願意一隻鳥接著一隻鳥的創作,用她獨特的眼光帶我們看見;好希望,更多的讀者可以一隻鳥接著一隻鳥的閱讀,誦讀,談論,我相信這也是讓世界更美麗、更溫暖的方式,邀你一起。
(范姜翠玉老師:新北市新店區雙峰國小教師,台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新北市國語文領域輔導員,致力於不同文本閱讀與讀寫結合的教學嘗試。)
作者的話
泡泡現形記石麗蓉
嗨!
請問
你,愛說話嗎?
愛說話的人喜歡跟別人分享大大小小的事
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熱鬧極了
但是,有些人天生不多話
不多話的人
時常靜靜地看
靜靜地聽
靜靜地感覺
看到一張亮晶晶的蜘蛛網
聽到人家說一句有趣的話
遇到一隻迷路的鴨子
在巷口等垃圾車
被青蛙吵得睡不著覺
……………
不多話的人
頭腦裡常常冒出奇奇怪怪的想法
這些想法有的說得出來,有的說不出來
說不出來的想法
在頭腦裡
咕嚕咕嚕……繞來繞去
變成了一顆顆的泡泡
泡泡愈來愈多,愈來愈多
快滿出來了
怎麼辦呢?
這不多話的人想到一個好法子
拿起筆,讓一個個泡泡從筆端跑出來
變成一首首的小詩
日子一天天過去
小詩一首一首的誕生
它們躺在抽屜裡
有的,都快要變黃﹑發霉了……
有一天
一位好心的編輯發現了
覺得它們應該出來晒晒太陽
答應將它們做成詩集
於是
泡泡變成的小詩
和你見面了!
可是
這本詩集為什麼叫《送你一個三角形》呢?
讓我告訴你一個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小小孩,她剛學會拿剪刀
東剪西剪
不小心剪下信封的一個角
發現它竟然是個「三角形」耶!
她很高興像寶貝一樣地,拿去送給媽媽
是的,那個媽媽就是我
我覺得很有趣
很珍惜這個小小的三角形
更珍惜這樣純真的心
如果你喜歡童詩
一定也擁有一顆這樣的心
好好保護,不要讓它們遺失喔!
歡迎你與我分享這些小詩
在這本小詩集裡
會不會有哪一首詩,也讓你腦中冒出泡泡呢?
小心,別讓泡泡飛走
拿起紙筆,寫一寫
看看它們可以變成什麼
然後好好地收在抽屜裡
說不定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