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快速與人結緣的處世藝術

每個人在處世時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希望跟別人相處融洽,溝通意見,互助互信。人緣好的人,往往是那種在第一次交往中就能與對方結緣的人,這也是成功處世的基礎,可以使自己左右逢源,神采奕奕。其實,這也並不難,一個微笑、一束鮮花、一句問候、一聲稱讚、一次幫助,都能為你贏來好人緣。
氣質的好壞決定交往的深淺
一個人具備什麼樣的氣質,對其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響。人的容貌如同一朵花,季節性很強,它總有凋零之時,而人的氣質所帶來的風采,則是與日俱增的。俗話說,風韻猶存,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那麼,究竟什麼是氣質呢?所謂氣質,一般而言是指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風格和氣度。
氣質美首先表現在豐富的內心世界。理想則是內心豐富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理想是人生的動力和目標,沒有理想和追求,內心空虛貧乏,是談不上氣質美的。品德是氣質美的又一重要方面,為人誠懇,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家庭生活的氣氛和後代的成長,此外,還要胸襟廣闊。
氣質美看似無形,實為有形。它是通過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個性特徵、言語行為等表現出來的。
氣質美還表現在舉止,一舉手、一投足,走路的步態,待人接物的風度,皆屬此列。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刻產生好的形象。這個好感除了言談之外,就是舉止的作用了。要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不造作。
氣質美還表現在性格上。這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涵養,要忌怒、忌狂,能忍讓,體貼人。溫柔並非沉默,更不是逆來順受,毫無主見,相反,開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天真爛漫的氣息,表現內心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更能引起共鳴。
高雅的興趣也是氣質美的一種表現:愛好文學並有一定表達能力,欣賞音樂且有較好的樂感,喜歡美術並有基本的色彩感等等。
有許多人相貌並不出眾,但在他們身上卻溢露著奪目的氣質美:如工作的認真、執著;聰慧、灑脫、敏銳;精明、幹練。這是真正的美,和諧統一的美。
追求美而不褻瀆美,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熱愛美、追求美的人都要從生活中悟出美的真諦,把美的形貌與美的氣質、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美。
氣質是不能用簡單的標準來評價的,正像食物中的調味劑,酸、甜、鹹、香各有妙用,不能否定任何一種。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是由他的需要、興趣、理想和信念等多種因素決定的,而氣質則只能在生活中培養。
內在的氣質是最寶貴的。一個真正懂得與他人相處的人,絕不會因場合或對象的變化而放棄自己的內在特質,盲目地迎合、隨從別人。保持一個真實的自我並不等於要使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或標新立異,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仍固執不改。保持真實的自我是保持自己區別於他人的獨特、健康的個性。
女子的氣質美,是女子美的全部表現。用培養氣質來使自己變美的女子,比用服裝和打扮來美化自己的女子,具備更高一層的精神境界。前者使人活得充實,後者把人變得空虛。而最完美的恰恰是兩者的結合。其實男子也是這樣。
那麼怎麼樣才能有良好的氣質呢?
首先要通過自我修養。自我修養就是實踐,就是自我投資,就是敢於與自我作挑戰。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修養的品質,即使他具備其他一切良好的素質條件,也是毫無價值的,根本不可能成為有良好氣質的人。因為,即使你有自我促進的願望,即使你自己處於最佳狀態,即使你設想登上南極,如果沒有百折不撓的修煉,那你將永遠不能達到自己所訂的目標。
自我修養能培養或打破一種習慣。它能使你的自我意象或思想產生持久的變化,幫助你達到目標。自我修養反覆地用語言、圖畫、觀念和情緒告訴你,你正在贏得每一個重要的個人勝利。歸根結底,自我修養是一種自我暗示,是一種思想的實踐。
自我修養的作用,可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讀者文摘》雜誌前幾年曾報導過一個中學籃球隊的故事。他們做了一個實驗,把程度相似的隊員分為兩個小組,告訴第一個小組停止練習自由投籃一個月;第二組在一個月中每天下午在體育館練習一小時;第三組在一個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像中練習一個小時投籃。結果,第一組由於一個月沒有練習,投籃平均水準由39%降到37%,第二組由於在體育館堅持了練習,平均水準由39%上升到41%;第三組在想像中練習的隊員,平均水準卻由39%提高到42%。這真是很奇怪!在想像中練習投籃怎麼能比在體育館中練習投籃要提高得快呢?很簡單,因為在第三組隊員的想像中,投出的球都是投中的!成功者就是這樣,在辦公室、運動場不斷地鍛煉著自己,他們創造或模擬每一個他們想要獲得的經歷,他們模擬成功,彷彿他們是第一名。
調查資料表明,世界上許多有氣質的人都是心理模擬方面的大師。他們懂得讓自我修養處於不斷的提高中。他們雖然有時沒有工作,但他們在不停頓的練習中使自己對待艱苦的工作更為堅強了。他們知道想像是最好的工具,想像是有氣質的人的天地。
其次就是懂得與人交往的分寸,也就是要掌握讓別人與你愉悅相處的藝術。努力做到舉止文雅,為人隨和,寬宏大量。有了這種品質,所有的大門都會向你敞開了。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暢行無阻,大受歡迎。
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信任程度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這裡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應徵、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具有良好的氣質。良好的氣質造就了第一印象,因此,有人說氣質是人的最外一層衣服。
那麼如何給人留下氣質美的第一印象呢?
第一,注意外表和身體語言。
中國有句俗話,叫人靠衣裝馬靠鞍。確實,得體的衣著、打扮在交往中很容易給人留下一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但是,衣著打扮要以得體為前提。所謂得體,就是要符合個人的年齡、性別、性格、職業、社會角色等特徵,還要注意時間、地點與場合。曾經有一個中學畢業生,在某商場招工面試的第一天,特意去高級髮廊做了一個時髦的髮型,並且化了淡妝。在刻意打扮一番之後,滿懷信心地去參加面試。儘管這位女學生在校時的成績不錯,可是結果還是被淘汰了。問題恰恰出現在她新做的髮型上。面試的主考官對不錄用這位女生的理由解釋很簡單:「她打扮得不像個學生,讓人看了不舒服。」由此可見,打扮得體是多麼重要。
身體語言是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內容。外表討人喜歡是一項很寶貴的資本,這種人很容易獲得他人的關心和信任。因此,在交往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首先檢查自己的外表,注意自己的身體語言,努力排除一切干擾良好印象形成的因素。比如,握手時的手部無力和目光偏離,聽人說話時的注意力分散等等,都會影響良好第一印象的建立,而這些表現都是可以通過事先的注意而加以避免的。同時,我們還要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對方的特點,並根據對方的特點設計自己的身體姿勢和說話的內容、方式,使自己在交往的一開始就被對方以一種喜歡、接納的態度所對待。如果交往的一開始就被對方不喜歡或不接納,那麼以後的交往就很難以和諧的方式繼續了。
第二,學會傾聽。
善於聽別人說話有時比注意自己講話更重要。在交往過程中,擅長聽的人,在別人的心目中都會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做到「會聽」,首先要有正確的「聽」的態度,專心地聽對方談話,態度謙虛,始終用目光注視對方。其次,在聽的過程中,要善於通過身體語言和語言給對方以必要的回饋,做一個積極的「聽眾」。
例如,聽話時適當的點頭,用「嗯」、「噢」、「是嗎?」、「真的嗎?」等表示自己確實在聽和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思考對方所說的話以填補停頓時間;重新說一遍自己聽對方提到的內容等等。最後,還要能夠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堅持與對方明顯不合的意見。因為幾乎所有的說話者都希望別人聽他說話,或者希望聽的人能夠設身處地為他著想,而決不是給他提意見。
同時,還要注意,不要輕易打斷或試圖打斷別人的談話。很多接受過心理諮詢的人都會體驗到,一個好的心理醫生就是一個最好的「聽眾」。他們總是積極關注著你的發言,並且從不將自己的觀念強加到你的頭上。他們積極地誘導你、鼓勵你說出心中的苦悶、迷惘。他們為你的悲傷而悲傷,為你的快樂而快樂。你必然在與他們短暫的交流中對他們產生好感。一個不會聽的心理醫生是不稱職的。
總之,我們在與別人說話時要注意積極傾聽,在初次交往的很短時間內就能加入對方的談話中,並且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三,善於處理各種情境。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各式各樣出乎意料的情境,比如說窘境,對這些情境處理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和交往的發展。我們應該注意積累別人有效地處理尷尬情境的經驗,運用你的智慧和幽默感,隨時將出現的尷尬局面化解。
很多專門研究人際關係的人都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增加自己良好印象的技術。比如,有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最初的交往中有效地表現自己的「SOLER技術」。SOLER是五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分別代表五個技巧:
S:坐要面對別人。
O:姿勢自然開放。
L:身體微微前傾。
E:目光接觸。
R:放鬆。
事實證明,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在適當場合運用SOLER技術,改變其他一些不適當的自我表現,顯示出自己良好的氣質,可以有效地增加別人對我們的好感,增加別人對我們的接納,形成良好的印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