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3明天,太陽依舊昇起——海明威的潘普洛納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不過後來,那些曾經受過的傷,終將長成我們最強壯的所在。』——《戰地春夢》

--

熾烈的陽光,將街上的人潮蒸發了。空氣中飄浮著某種欲振乏力的慵睏,即使是過動的吉娃娃,在這樣的午后也顯得無精打采。

過度操勞的肌肉,休息一晚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時不時就抽筋,疼痛時,連多走兩步都是苦難。我討厭這種,放冷箭式的抽搐,這是身體對自己的背叛。

不得已,我只好躲到主教座堂大門旁陰影中,逃避充滿惡意的陽光,不遠的另一邊,一位衣衫襤褸的吉普賽老太太(或阿爾巴尼亞?)跪在地上乞討。

我走過去,放了一把零錢,道聲午安。她則用鄙夷的眼神看著我。

我,做錯什麼了嗎?

****************

沿著筆直的石板道走下去,盡頭就是潘普洛納鬥牛場。

没有舉辦活動時,這裡是一般市民溜狗溜小孩的循常所在,不過下午三點實在是太熱了,本地人都乖乖去睡午覺,只剩下我這個突兀的外地人,到處閒逛。

拖著半殘的腳,我走向安置在鬥牛場門外的雕像,台階上多到髪指的菸蒂讓人提不起勁按下快門。

我漫不經心地讀著基座上的銘文:

「致厄尼斯特.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城市之友及欽慕者,因為他的發現讓潘普洛納的名聲遠播。」

就是海明威,讓這座友善的古老小城,變成觀光客前仆後繼的遊樂園。

****************

我鍾愛的兩位小說家

海明威與三島由紀夫,是我年少時特別鍾愛的小說家。他們各自以文學及生命,深刻詮釋人性內在的瘋狂與渴望。

不過,一開始時並不是因為欣賞了他們的作品,而是一知半解地聽過他們的傳奇:海明威打過仗、攀登非洲最高的山、在大草原獵殺獅子、抓最大的魚、轟轟烈烈的戀愛、摔飛機、得過炭疽病與諾貝爾文學獎。男人與大自然博鬥的極致,海明威大都做過。

另一位被稱為「東洋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也不遑多讓,除了也是大文豪外,在戲劇界也佔有一席之地,集編、導及演於一身,出版個人全裸寫真、搭船出海環遊世界、偶爾參加刺激的賽車,男人想做的事,海明威與三島都嘗試過,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生提供了某種浪漫,某種追求,某種放手一搏的快感與自由。我讀他們的書,認真地以為,青春就該如此地驕縱蠻橫、放浪形骸。另一位被稱為「東洋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也不遑多讓,除了也是大文豪外,在戲劇界也佔有一席之地,集編、導及演於一身,出版個人全裸寫真、搭船出海環遊世界、偶爾參加刺激的賽車,男人想做的事,海明威與三島都嘗試過,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生提供了某種浪漫,某種追求,某種放手一搏的快感與自由。我讀他們的書,認真地以為,青春就該如此地驕縱蠻橫、放浪形骸。

****************

懷著朝聖的心情,我亦步亦趨地踏著海明威的腳步,走回一九二○年代的西班牙,也走回我遺忘許久的青春歲月。

許多年前,我是個扁平矮小的男孩,小學三年級戴上近視眼鏡後,更顯得天真可欺。不僅成為同學嘲弄取笑的對象,連老師也對我的耐性也相當有限,畢竟,連看著鏡中的自己都生厭的小孩,有誰會喜歡呢?

「孤僻、木訥、冷漠、不合群、學習意願低落」是家庭聯絡簿上反覆出現的紅字,「你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好嗎?」現在回想,爸爸媽媽當時一定也很傷腦筋吧!

「兒子,如果没有辦法出類拔萃,那就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之中……越不起眼越好。」

父母親的叮嚀,除了出自於不捨的疼愛外,同時,也混雜著「没辦法出人頭地的話,就要甘於平凡」的焦慮與不信任。如果刻意讓自己被忽視,在團體中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没有人注意你,自然而然,就不會受到傷害。

前提是,你必須要夠堅強、夠孤獨,才能抵擋外界刀刀見骨的流言蜚語,及令人意馬心猿的奉承阿諛。

因為可笑的自卑自憐,因為怕脆弱的自尊再受到傷害,我刻意地疏遠學校與人群,與世界保持安全的距離,我不需要你們,你們也別來找我,就讓我安安靜靜地畢業、工作、生活。

漸漸的,習慣了獨來獨往的生存形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當然,我仍保持最低度的人際互動,不過,太過親密的互動接觸仍讓我不自在。我在生活中築起一道看不見的長城,將禮尚往來的人際關係,視為非我族類的蠻夷戎狄。

海明威教會我寫一隻雞下樓梯

海明威小說的出現,第一次,讓年少的我意識到:人擁有多少渴望,就有多少衝動。隱藏在溫良恭儉讓的面具後的我,實際上,一直壓抑著嫉俗憤世的血氣方剛。

想要的,很多,它們都在可望而不可及的遠處發光,所以,我只能用孤僻的真空,包裝失望與不安。海明威向年少的我,展示了生活的無限可能。

一生追求刺激,極致感官經驗的海明威,高中畢業後,選擇不唸大學,先在報社工作半年,然後不顧老爸反對,興沖沖地跑到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想以美軍觀察員的身份貼近殺戮現場。可能是近視的緣故,小厄尼斯特被戰鬥單位以體檢不合格的理由刷了下來,最後以紅十字會救護員的身份趕上一戰的最終階段。

開著醫療卡車迎來送往的無聊生活,想必令海明威十分苦悶。正當他怨嘆自己的男子氣慨無用武之地時,「幸運」女神眷顧了,海明威在大戰結束前三個月,在奧地利的戰壕被迫擊炮彈擊中左腿,然後再被掃射中的機關槍打傷。儘管自身負傷,他仍把一名義大利傷兵拖回安全地帶,戰場上英勇表現,後來義大利政府授予他銀質勳章。

後來證明這場意外,為海明威人生帶來豐厚利潤,不僅在文字作品中反覆提到,也讓他在人前有了膨風吹噓的真實經歷。更重要的是,他被後送米蘭療養期間,熱烈追求一位姊姊級修女,不過在被拒絕打臉後,海明威痛定失痛,將這段不了了之的戀情,轉化成文學上的報復,寫下了公認他最棒的小說《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一般相信,書中的凱薩琳,就是作家苦戀未果的修女姊姊,與被發好人卡的現實不同的是,海明威對女主角可說是予取予求:浪漫約會、死心塌地的迷戀、粗暴性愛、懷孕,最後難產而死……不甘心不放手,過不去的小心眼,作家用小說挾怨洩憤,扭曲力不從心的堅硬現實,這種文學模式,接下來也在其他作品反覆出現。

當然,身為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必定有他了不起的本事:簡潔、清𥇦、明亮的書寫方式,帶有晴空朗朗的直爽舒坦。「把單純的事練到盡,就是絕招」,不管你喜不喜歡,單就這項優點就足以讓海明威名留青史。

就是海明威教會我,怎麼描寫一隻雞下樓梯。

****************

海明威與潘普洛納

我坐在Café Iruña,對著雕工太過繁複的圍欄發呆。當年,海明威也是坐在相同的位置,開始構思《太陽依舊昇起》(The Sun Also Rises)。那是一九二五年的夏天,海明威與第一任妻子海德莉,三度拜訪潘普洛納,參加著名的聖費爾明節(San Fermín),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奔牛節。同行的友人,是一群行為不檢的英美僑民。以團體旅行的內容來說,很精采——毫無節制的狂飲、頭痛欲裂的宿醉、理直氣壯的出軌、惡意的偷情背叛……應有盡有,現實人生比小說更加荒誕不經。

海明威樂在其中,並將這群朋友的放浪形駭通通紀錄下來,披上崇高的文學偽裝。於是,這些會教壞小朋友的惡行惡狀得到昇華,同時也撼搖了世界。

就此,《太陽依舊昇起》定義出海明威的寫作風格與「失落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後來,作家又發表了《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與《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等長篇小說。在百年一遇的大時代中,在蠻荒的自然與戰爭的廢墟上,他以文字建立小說家的不朽名聲。疏遠遼闊、大言不慚、大眾媚俗、青春無敵、熱血激昂,海明威小說給了我大千世界的視野與想像。「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如果辛棄疾有機會認識海明威,大概也會視為知己吧!

但人生是這樣的,有些事因為太近,因為年輕,容易對喜愛的人事物,陷入不假思索的盲從,不明事理的崇拜;也因為太近,因為年輕,所以看不到缺點與局限。不過當你我越過歲月的里程碑,生命閱歷也更加成熟圓融時,這些事就很難再唬弄或誘惑我們的目光。

海明威小說,就是如此。

終其一生,海明威竭盡所能地反抗不斷向前的世界,反抗逐漸衰老的自己,逃避人生種種不可承受的輕,與應盡的責任,只為了保留心中碩果僅存的浪漫與自由。但他始終停留在後青春期的文學心智,小說中虛張聲勢的狂暴、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傷,以及美式老派硬漢的衝鋒陷陣,是很難再打動久經紅塵磨損的你我。

卡爾維諾說得没錯:當生命世故之後,喜愛海明威這件事,就很難成為終生不渝的志向。

我坐Café Iruña,對著雕工太過繁複的圍欄,感傷地回憶,那些與海明威曾經結伴同行的青春。

廣場另一頭,瓦片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我看見,吉力馬札羅的雪。

我在坦尚尼亞仰望皚皚白頭的吉力馬札羅,當然,也是把我帶到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峰頂的海明威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馬賽人稱西高峰為『鄂阿奇—鄂阿伊』,意思是『上帝的聖殿』。而在西高峰的附近,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欲振乏力的哈利與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內容敘述著一名江郎才盡的作家哈利,在彌留之際回首自己的一生,最終走入死亡的故事。如果你看過小說,不難發現海明威又把自身經歷投射其中:主角哈利參加過戰爭,看盡戰爭的殘酷,心靈也受到兵燹的摧殘;他的女性關係複雜,在妻子與情人之間來來去去,偶爾還會去酒吧與青樓尋找一夜情……海明威透過哈利,凝視、回顧、審判未來的自己。

故事中的哈利,娶了崇拜他的富孀海倫為妻。夫婦倆到坦尚尼亞打獵旅行,在荒野卡車拋錨,哈利在無意中被荊棘刺傷膝蓋,因而得了壞疽,躺在帆布床上等待救援。

哈利看見在上空盤旋的禿鷹,預告他正走向死亡;緊接著,他對於自己大限將至這件事情感到十分憤怒。哈利是名作家,在過去的日子裡收集了許多素材,並準備將它們寫成小說,但他從未付諸行動,任由歲月蹉跎。而此時此刻,哈利意識到自己沒有機會去完成這些計劃了。

他回顧自己毫無建樹的一生,過去的經歷一件接連著一件,以毫無邏輯方式浮現腦海,而每件事都直指死亡。內心澎湃洶湧的小劇場令哈利心煩意亂,他選擇傷害海倫,深愛他的女人。

正因為海倫,讓哈利能夠進入上流社會,與那些他曾經嫌棄的富豪名流往來,並沉溺在放蕩糜爛的生活之中,養尊處優的安逸,使得他不需再提筆寫作也能舒適度日。自然而然,哈利將自己的墮落,歸罪於給予他一切的女人,認為是妻子扼殺了自己的才華。

但實際上,哈利明白,自毁前程的,正是他不敢正視的自己。

人總是慣性地選擇,對自己最舒適的生活型態,並不自覺地深陷其中,這可以說是身而為人的原始動物性。當你我深陷其中時,雖然當下不思進取的日子多少會讓人感到心虛,但比起大刀闊斧的改變,這樣躺在泥濘裡打滾,多少還是比較愜意。頁數 6/9

正因為對眼前的安樂眷戀,哈利裹足不前,下意識地對自己的一事無成卻感到驚慌。他藉由酒精不斷麻痺自己,無能及失落,讓他變得焦躁、多慮、易怒、專斷。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曾說過:當一個人越是缺乏情感時,金錢這種東西就越顯重要。哈利也意識到了,這也没什麼可寫的。畢竟,一個對自己懷抱惡意與失望的男人,還會有什麼作為呢?

有人曾說,死亡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肉體上的死亡,這正是哈利所經歷的;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死亡,這種則在很久以前,就在他身上發生了。

他墜落到安樂的泥沼中,一方面對怠惰的自己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離不開它。但他仍然下定決心改變,於是,哈利前來攀登吉力馬札羅,想要藉由肉體上的操勞,迫使精神委糜的自己重新活過。這時海明威小說最動人的所在,男子漢自始至終他都必須保有向上的積極能量。

這股昂揚奮發的精神動能,反而為自己帶來了肉體上的死亡。

當他一步步地走向終點時,哈利才發現自己的無能:對於文字的無能為力,對於生活的無以為繼,對於死亡的無可奈何。到頭來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鋒銳,對於一個行屍走肉,索然無味活著的人,死亡,或許是最適得其所的結局。

因為,在海明威眼中,死亡從來就不是可憐的悲劇。

故事的最後,哈利還是走了,但在最後一刻,他看見了吉力馬札羅的山頂,在太陽下閃爍著光,像是與世界合而為一。就在那一瞬間,他明白了,這才是他生命最終極的嚮往與歸宿。追求燦爛輝煌的執著,企及功成名就的渴望,到頭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張揚輕狂,只剩下「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的無奈,原來我想追求的,是激昂澎湃後,聽雨僧廬下的了然自若。

讀海明威的通體舒暢快感

回想自己,十六歲的暗淡晦澀的青春,渴望被異性關注的患得患失,想要被同儕重視的焦慮苦悶,想什麼都錯,做什麼都不對,我痛恨那個無能為力,弱不禁風的自己。在讀了海明威後,有種通體舒暢的快感,好想趕快告別那個慘不忍睹,窩囊無用的自己,希望自己也可以掙脫家庭與課業的束縛,趾高氣昂的活著。「我的前方没有路,但我的身後都是路」的豪情霸氣,驅策著我奔向遠方。很明顯的,我一直踏著海明威(當然,還有三島由紀夫)的足跡,從小心翼翼的亦步亦趨,到頭也不回的披荆斬棘,即使黑夜藏去方向,只要有放歌縱酒的狂妄,「此心安處,便是吾家」。

不過,終有一天,你會看穿失落一代的浮誇、虛假、光鮮亮麗的背後,是聲勢虛張的色厲內荏、是對平凡的莫名恐懼。真正的生活,是跳脫錯亂荒唐的文學誇飾,勇敢走入瑣碎日常,甘於無味平淡的堅定信念。

於是,我放下了海明威,繼續向前走。

召喚記憶中的海明威

原本以為遺忘的年少青春,又在潘普洛納的街頭與他久別重逢。原來,他不曾離去,只是靜靜地躲在生命的角落,等待我的召喚。

回頭再看看海明威,浪漫的憧憬如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滿佈貝殼與珊瑚的沙灘。我開心地在沙灘上,撿拾光陰的碎片,採集人生過往的風和日麗。

與生命搏鬥大半輩子的海明威,最終的挑戰,是面對老病殘弱的自己。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小說家朝自己的額頭開了最後一槍。這一槍結束了他的生命,也粉碎了海明威長久樹立的強者神話。

終其一生,海明威以海克力斯的英雄姿態迎戰生命的狂暴與荒涼,對於老病殘弱,他向來是鄙夷且欠缺同情的。如此蠻横驕縱的生命哲學,當然無法面對自己的老病殘弱,海明威的人生結局,似乎是他無可規避的宿命。

或許是坐太久了,冷掉的咖啡變得又酸又苦。

在回憶海明威的同時,其他的朝聖者一拐一拐地從我面前走過,四目相接的同時,我們都笑了。那是種「我知道你從哪裡來,要前往何方」的默契。

吉普賽老太太從左手邊走過來,她似乎忘記了我們不久前才在教堂前見過。再一次,以濃厚的口音咕噥著,我把身上唯一的銅板給了她,老太太則給我一個感激的笑。

慧而有情,時常保持一顆柔軟的心。

這是多年以後,海明威回來告訴我的事。不管今天多麼黑暗,請繼續保持信念。

因為明天,太陽依舊昇起。

04 疼痛的宮殿——苦痛的存在意義 

『身體繼承載著悲傷。』
——美國小說家/羅麗・摩爾(Lorrie Moore)

「腳拖地是步態,是下層階級的特色。」
——德國人類學家.沙夫豪森(Hermann Schaaffhausen)女性朋友們大概很難想像,過去大男孩們在進行兵役身體檢查的真實情形到底如何?數以百計的十九歲男生,被剝得只剩下底褲一條,在偌大的體育館內魚貫而行。空氣中凝結著某種不安與尶尬,男孩們就在這樣不自在的氣氛下,接受一連串稀鬆平常的例行檢查:身高、體重、視力、詢問是否有精神或生理的異常病史。

在兵役檢查前,很多人都跟我說:「以你的條件狀況,可能不用當兵喲!」

「真的嗎?」

「那還用說!你看看你……」

在KTV打工的同事一臉篤定,彷彿他就是醫檢官,正式宣告國家不需要我一樣。

我懷著期待又羞愧的心情,走入最後的診查室。

期待的是,如果真的不用當兵,就多賺了兩年自由……「兩年吔!」雖然還没想過多出來的時間要來做什麼,不過想到不用在烈日下出操就很爽;羞愧的是,如果如願發生了,身體就好像被打上「不良品」的印記,一輩子都要背負「你是有瑕疵」的十字架。

日後,如果有人問起:「蛤!你没有當兵哦!!」我似乎聽見他們內心的OS:「是不是哪裡有毛病!」

我低下頭來,端詳那不斷帶給我恥辱與痛楚的腳底板。

根據西方醫學診療的拉丁術語,稱之為「PES PLANUS」,意思是「平緩的腳」,運動員則稱它為「內旋足」(pronate),意思是在行走及跑步時,腳踝內旋的程度會比一般人多。東方醫學則稱為「足部勞損」,不過一般則稱之為「扁平足」。

據說,《長阿含經・大本經》是最早提到它的文獻:「大人足安平。足下平滿,蹈地安隱。」佛教把這種缺陷視為福相,而古希臘醫生蓋倫(Galen),則是第一位把「腳掌平緩」(liopothes)視為疾病的人。

我的腳,從小就為生活帶來某種緊張,扁平足在台灣被稱為「鴨母蹄」,意思是走路會像鴨子,正因如此,打從有記憶來就不斷地遭受嘲笑、譏諷:「你看他走路像企鵝一樣一擺一擺的,好可愛哦!」。

我才不要被別人當作可愛。

我的妻子,總是說我走路姿態很奇怪。有時她故意走在我後頭,偶爾我還會聽見她噗嗞的竊笑,那種帶有優越感的揶揄。娃娃天生高足弓,是跳芭蕾舞的腳、仙杜瑞拉的腳、貴族的腳,她的腳步,總是優雅地舞動、飄然的滑行。

回頭再看看自己,扁平足把我貶成人盡可欺的低階種姓。頁數 9/9

我懷著忐忑的心,走入最後的小房間,不苟言笑的醫官草草翻過先前的檢查表,再端詳我那可悲的足弓。最後,醫官輕蔑地說:「別以為扁平足就不用當兵蛤!」

我拿著上面蓋著大大的「乙等」體檢報告回家,心中又悲又喜:「兩年兵役看來是逃不掉了!」

****************

扁平足所帶來的痛苦

我拖著沉重的腳步繼續往下走,一整個星期從早到晚的疾走,所造成的生理損傷逐一浮現,尤其以扁平足帶來的傷害最大:足底筋膜發炎、腳踝的阿奇里斯腱僵直,像是被硬拉開來的皮帶扯著後腳脛。膝蓋也因為舊傷而隱隱作痛,更不用提背部與大腿肌肉的無以名之的疼痛。

在文明生活中養尊處優的身體,原來回歸原始時是如此不堪,一週上健身房六天的效果去哪了?當年負重三十公斤縱橫百岳的自信哪去了?一個人揹著行囊環遊世界的豪情又去哪了?

此時此刻,什麼走路帶來的「省思、覺查、體悟、沉澱」,早就拋到九霄天外,當下,只剩下扁平足所帶來的痛苦。每踏一步,腳底都像是踩在針氈上痛楚不已;每踏一步,腰及背部肌肉像是有一道又一道的電流竄過;每踏一步,我又聽見那些訕笑的耳語,毫不遮掩的捉弄。

年少時的羞愧又回來了,只不過這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嘲笑自己。

當晚,我在皇后橋鎮(Puente la Reina),狠狠地將雙腳上九個水泡全部刺破。

****************

退伍之後,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那種感覺就好像剛還完債贖身,從今以後,人生就是自己的。我迫不及待地離開台灣,將目光投向看不見的遠方,享受君問歸期未有期的漂泊。我踏過丹巴吉林的旱,興都庫什的寒,走過從新疆到伊斯坦堡的大絲路,走過喀什米爾到瓦拉納西的繁華與悲涼。

我在約旦Wadi Rum的山谷沙漠中咬牙行走,只為了追隨愛德華・勞倫斯的腳步,想親眼目睹當年阿拉伯大起義時,各宗族所起誓的「智慧七柱」。我在南美洲的雨林中披荊斬棘,只為了捕捉切・格瓦拉的身影,想瞭解什麼樣的壯志與悲憫,可以讓一位可能坐擁名利的年輕人投向革命的懷抱。在咆哮的北風中,我用雙腳踏遍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科林斯、奧林匹亞、斯巴達、阿爾戈斯,神話與歷史的現場是否依舊神奇呢?

十多年的經驗,我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怯生生、蒼白孱瘦的扁平足小子。

我是有經驗的旅行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