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有一種生活叫淡定

7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願解眾生倒懸苦––南懷瑾小傳
大凡傳奇之人,總有一段傳奇的人生!
南懷瑾,這位世人眼中的「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與佛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詩中說:「前因後果問如何,眼闊心空且放歌。浮海十年家國事,閒情留取付梨渦。不二門中有髮僧,聰明絕頂是無能。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山河亦要人。」他是一個不出家的出家人,在紅塵中修行,不求出世的風姿,只做入世的事業。
年少輕狂的歲月,於每個人都是難忘的記憶。南懷瑾出生於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他遍讀經書,兼及書法,但極其嗜好武俠小說,常於無人處偷偷練武。直到被父親發現,為他聘請武師。他不像別人一樣進入中學接受教育,而是在離家不遠的家廟中自修。家廟裡沒有玩伴,只有一位又呆又瘸的公公。在這清幽的環境裡,能做的事只有讀書、練武、靜思。結果,幾年之後,南懷瑾遍覽經史,涉獵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對文學書法、詩詞歌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頗有心得。更重要的是,幾年的靜思,使他對人生有了不同於常人的體會。
當他從自修中學得各種知識,因緣際會,進入浙江國術館,使自己在武術和文化上更進一步,這時抗日戰爭爆發。於是,他投入了救國的洪流大潮中,組建了一支小小的隊伍,在因為某些原因不得已放棄後,他考入了國民黨的「中央軍校」。畢業後,當了一段時間的少校。後來目睹國民黨官場的混亂和黑暗,便悄然身退,開始對學佛訪道產生了極大興趣。
他曾拜在名重一時的禪宗大德袁煥仙門下,專心致志地學佛參禪。後來,他為了深究佛法,一個人悄然上峨眉山閉關修煉,埋頭閱讀《大藏經》。再往後,他前往五通橋多寶寺閉關潛修。這期間,他除在禪修打坐外,還批閱了全套《永樂大典》等經史典籍。漸漸的,他已經完全無意於政治,對佛道的興趣卻與日俱增。於是,他又遠走西藏、西康,參訪密宗各派大師,歸來後便隱於杭州天竺寺,批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在天池寺附近結茅廬清修。
內戰結束後,南懷瑾離開家鄉,遠赴台灣。在貧寒困厄中仍不改樂觀的心態,寫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著作––《禪海蠡測》。後來,他又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和《楞伽大義今釋》。當台灣逐漸穩定下來後,南懷瑾開始大力宣講傳統文化,傳播文、史、哲及佛學等。為了把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南懷瑾成立了「東西精華協會」,旗下有「禪學進修班」、「美術進修班」、「國樂進修班」、「國醫進修班」等,開設了國學、國畫、書法、太極拳等課程。這期間,他出版了名著《論語別裁》,結果在台灣出版界引起巨大轟動。不久,南懷瑾再次閉關修煉,歷時三年之久。當他再次出關時,他的聲望已經越來越高。他到各地講學,內容極廣,除了儒、道、釋三家外,還包括歷代謀略學、中華醫藥、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企業管理以及詩詞、書畫、星相、堪輿、卜易等。聽他講課的人,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各界高層,他的名聲顯於海內外,成為當世大家。他的佛學著作《如何修證佛法》、《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等,深受各地僧俗大眾的歡迎。
喜好佛法的南懷瑾,雖然不出家,卻以出家人「自度度人」的精神,從事著「自利利他」的事業。他成立教育基金會,為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捐款,投資創建十幾家合資企業,在故鄉溫州成立醫藥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捐資修建禪堂,還投資助建金溫鐵路。現今九十多歲的他,仍然講學不輟,不斷地弘法度人。他說:「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山河亦要人。」解眾生倒懸之苦是他的願望,他以自己的方式,收拾著世人內心的山河,他的每一步,都利益著天下眾生,他雖然不是穿僧衣的出家人,卻是一個真正的慈雲化雨作春風的佈道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