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世界上最沒用的三句話

1. 「我仔細想過了」

我用很短的時間以客觀的角度思考過,但覺得好像不該是這樣。朋友跟我說「我正在投資比特幣,我想試試看,雖然我仔細想過,但這也沒辦法很清楚解釋,總之一個比特幣是約八千元」的時候,當然我也可以對他提出一些很沒意義的問題,不過那時我什麼也沒問,因為正好我們點的辣炒章魚上桌了,於是我只有說:「聽說這家的炒章魚很好吃」。

那位朋友不久前才邀請我一起去抓章魚,然後買了一艘打發時間用的小船,我很酷地回說:「章魚幹嘛要自己抓來吃啊,買來吃就好啦」,然後跟他相約下次見面。

我今天也要加班,所以就在公司的地下餐廳點了份泡麵套餐,還另外加點了兩顆煎蛋,這真的是過度消費,但沒關係,因為加班的時候公司會付餐費。我以像在簽空白支票一樣的高貴姿態,熟練地在飯捲店櫃檯的部門加班帳本上,寫下泡麵套餐加煎蛋的價格,並簽上我的名字,就在這時,櫃臺阿姨頭上的電視傳來新聞主播的聲音:

「今天比特幣突破三十一萬元。」

如果那傢伙真的仔細想過,肯定會自己靜靜地買,怎麼可能會好心地跟我說這種投資的事呢?

2. 「啊……這個真的是祕密……」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祕密到底多有價值,但身邊總是會有一些人,一邊說著:「啊……這個真的是祕密……,」一邊開啟話匣子,並真心誠意地將祕密鉅細靡遺說給大家聽。同事中有一兩個這種人,讓我還蠻開心的,這些人真的很有用。

要利用這些人時,就需要用到很細膩的演技。首先是支支吾吾,然後只要再多補上一句話:「啊……這個真的是祕密……不,我下次再說吧。」然後對方肯定會咬我丟出去的

魚餌,百發百中屢試不爽,接著這個剛才還頂著一頭亂髮, 帶著好像被誰惹怒的表情的人,很快就會像被邀請進入青瓦臺,甘願去打大蒜針讓自己恢復活力一樣活過來,眼睛變得非常有精神。「什麼?跟我說就好!」對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神真的是清澈無比,接著你隨便說點什麼都好,畢竟對方只會注意你說的內容有多煽情、多八卦。這時候只要把自己想要散播出去的事情,變成幾個主要的關鍵字,讓對方可以做各式各樣的改編。

有天早上我意外早起,清晨就到公司上班,雖然明顯可以看到我坐在位置上在掏耳朵,但金代理跟許專員真的不知道有多急,竟然當場問對方「都沒人在吧」,然後帶著羞赧的表情說了幾句話,接著就來了個火熱的吻,最後就在我的推波助瀾之下,他們比我預期的更快結婚。不過據說不久之前, 金代理喝得醉醺醺地,還一邊抱怨結婚生活是否都這麼辛苦。

3. 「你不要覺得不開心」

這句話其實是在宣告:「我就是要說給現在開始覺得不開心的你聽,所以你就『看是要防禦還是要準備跟我吵,自己看著辦』。」這種人真的很壞,因為這句話根本就是大剌剌

告訴對方來吵架吧的意思。如果對方是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被挑釁,那別人可能還會覺得被挑釁的那方很無辜,但這種說法根本就是在說:「來,來打一場吧,你也趕快準備一下」,然後跟對方開戰,這就使得對方陷入「不能輸但也不能贏」的尷尬狀態,所以如果覺得會讓對方心情不好,不如乾脆不要說。

如果說世界的法則是供需平衡,那供需最不平衡的就是「你不要覺得不開心」這句話了,因為雖然世界上有很多人想要說這句話,但幾乎沒有人想要聽到別人說這句話。

「我仔細想過了……」


「啊……這真的是個祕密……」


「你不要覺得不開心,聽我說。」


只要不說這三句話,世界應該就會變得比較幸福吧?

對了,順帶一提,這篇文章只是「我仔細思考過」的內容, 不是要寫給別人看的,是一篇「加密的文章」,如果有人覺得不舒服,那讀的時候「請不要覺得不開心」。

#不要誤會聽我說_就是髒話
#我說這話沒有惡意_就是有惡意
#我不是想要給你添麻煩_就是添麻煩
上班族只需要遇見好的「搭檔」, 其他都不需要

應該要有人阻止我的。

進公司第一年,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在人資給我的勞動合約上蓋章後約三個月左右,我短暫地喪失自我。

當時應該要有人來阻止我才對。

我們組的人也好,或是工作表現優異的前輩也罷。但那位前輩卻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是公司內相當知名的「加班專業戶(用來比喻經常加班的上班族)」。

觀察他的一天,會發現他就像無法在白天行動的吸血鬼一樣,在上班時間大剌剌地上網、抽菸,經常不在位置上。或是以無法持續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表情,不停地滾動滑鼠滾輪,就這樣度過一天,到了大家一一下班的時間,他才終於活過來變成一般上班族的樣子,看起來比白天更有精神,雙眼也充滿生氣,然後才正式開始工作。

也因此,我是個不幸的上班族,因為他就是我的搭檔。

韓國職場有「搭檔制」這樣的制度,就像在藝術領域要成為大師級的工匠一樣,職場上也有這種「師徒制教育」,所以無論公司規模大小,組織文化如何,這都是一定會存在的制度。我的結論是,上班族必須遇到一個好的「老手搭檔」。經歷幾個月這種扭曲的職場生活後,我很快去對公司的主管發火:「部長,我沒辦法跟白天不工作,只在晚上工作的搭檔一起做事。」

我竟然越過我的搭檔,直接對部長說了新進社員不能說的, 甚至可能是被視為禁忌的事情。那一瞬間我感覺空氣凍結,

大家的視線全部都集中在我身上。短暫的靜默之後,我才了解到自己做錯了什麼,背上流下一顆冷汗的同時,我也終於恢復正常,但已經覆水難收了,我這種野蠻行為所造成的傳言,就像空氣一樣很自然地在公司裡擴散開來,那天之後, 我就成了一尾既美味又有嚼勁的乾魷魚,瞬間變成大家嚼舌根時的最佳選擇。

從結論說起,這件事情最後有了一個充滿戲劇性的超現實好結局。其實大家都知道我的搭檔工作的方式很特別,而且他是個很大方的人,他很酷地跟我說:「欸,我哪有叫你加班啊?我本來就是這樣,你就在上班時做你的事情就好,不必管我」。而我也很好運地只聽到人家說我「最近的新人真的很誇張」,沒聽到人家罵我什麼「沒前途的傢伙(至少沒人在我面前這麼說)」。幸好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同事們對我的評價也是「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可理喻,工作表現比想像中要好很多」。

雖然職場(尤其是加班)文化好像改變了……
大韓民國的職場文化確實是慢慢改變著,但只是改變而已, 並不是往好的方向改變,還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但大家對這種改變的認知,卻擴散地比想像中要快很多。

職場文化改變究竟是從哪裡開始的呢?我覺得這種改變是源自「創造成果的方法」。因為上班這件事的意義,其實在於創造「成果」,但現在創造成果的方法和過去大大不同。過去是要大家一起喊口號、所有人同心協力才能創造成果,但現在一個人就能夠達到公司所需的成績。事實上,馬克‧祖克柏或賈伯斯等一個人所創造的成果與改變,其影響力遠大於任何集團所創造出的成績。而且創造成果的方法變得非常多元,現在已經不像過去,是可以只靠幾個勝利方程式或過往的經驗,來一決勝負的單純世界了,現代社會的答案實在太多,令人不知從何提示起,於是「過去的作法」便再也行不通。

忍不了一時,只想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人
從結論來說,韓國職場工作文化的改變起因於「創造成果的方法」改變,但這時候就會有人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了。總會有些人,擺出一副好像社會有這種改變,是他們放棄了自己理所當然的權利所致。

社會之所以會改變,並非有這些說話總以「想當年啊~」開頭,搞不清楚現在與過去的人,正是因為應該做出改變的那些人不思長進,現在的我們才會辛苦地促進社會改變。


如果你有一個一副自己非常大方,會對下屬說:「今天大家就不要在意我,早點下班吧」的上司,那就對他這樣說吧:

「我自己會看著辦啦!」


#來來大家現在下班吧!
#喂金專員不下班在幹嘛!
#嗯?你剛剛不是叫我做事嗎?
#有看到嗎?黃部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