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跟大師一起修行

7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懺悔是一種福分

有人以為,懺悔是做錯事的人的專利。懺悔是什麼?它是完全袒露內心,是靈魂從裡到外對每個細胞的審視,是站在宇宙之上思維廣闊的思考。懺悔是一種福分,是停下腳步仔細查看前後左右的條條道路。

懺悔的人容易陷入慚愧、恐懼之中,因為懺悔之時,他便如同一個突然睜開雙目的人,發現自己身無寸縷、發現自己置身於懸崖峭壁之前。懺悔過後,便是錦衣潔服、身處花海,便是生命的復活!

弘一大師曾說:「但我的過失也太多了,可以說是從頭至足,沒有一處無過失,豈只謝絕宴會,就算了結了嗎?尤其是今年幾個月之中,極力冒充善知識,實在是太為佛門丟臉。別人或者能夠原諒我,但我對我自己,絕不能夠原諒,斷不能如此馬馬虎虎地過去。所以我近來對人講話的時候,絕不顧惜情面,決定趕快料理沒有了結的事情,將『法師』、『老法師』、『律師』等名目一概取消,將學人、侍者等一概辭謝;孑然一身,遂我初服,這個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結束了。」

秋去冬來,不知不覺又到了歲末。佛陀讓弟子們在庭園中豎起一根大鐵柱。弟子們雖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還是照辦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來阿難,請他先去沐浴,然後換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難梳洗完後,穿著新裝來到佛陀面前時,佛陀慈愛地對阿難說:

「阿難!我要請你幫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阿難急忙問:「世尊,您要我給您做什麼事呢?」

佛陀微微一笑,指著那根豎立在不遠處的鐵柱對阿難說:

「你去敲一敲那根鐵柱,一定要用力地敲,用力地敲。」

阿難點頭答應後就匆忙走到那根鐵柱旁,他拾起地上一塊堅硬的石頭,對著那根鐵柱先試著比畫了幾下,隨後用力敲了一下。

猛然間,那根鐵柱發出了極響亮的聲音,這聲音幾乎傳遍整個舍衛國,連地獄裡的餓鬼和畜生道的畜生們也都聽見了。更奇怪的是,大家聽到這聲音後,所有的痛苦、煩惱都消失了。這些事阿難在敲擊鐵柱前並沒有想到,事實上,連阿難自己也被聲音震撼了。

這聲音將在僧房中休息的比丘們召喚了出來,他們都會聚到講經堂。佛陀對他們說:「眾位弟子,明天就開始新的一年,大家已學習了一年的佛法,現在你們應該反省一下自身,我也同樣需要反省。你們兩人一組,各自向對方檢討自己的過失,並要對自己所犯的過失作出懺悔,使自己的身心清淨不染雜念。」

所有弟子都遵從佛陀的吩咐,兩人一組,認真檢討自身,懺悔後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這一天中,有一萬個比丘感受到佛義,消除一切雜念,另有八千個比丘修成了阿羅漢。

懺悔,可以使八千比丘修成阿羅漢,可以使一萬比丘除卻雜念,這就是懺悔的力量!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常用常新,時時拂拭,才能綿綿若存,真照無邊。佛在每個人的心中,放下屠刀的立地成佛,苦海無邊的回頭是岸。敲響心靈的懺悔之鐘吧,以莫大的勇氣,來嚴肅而誠摯地展示自己的不為人知的瑕疵吧,腳下的便會是一條通向純潔、神聖的奇蹟之路。

喚醒沉睡的良知

弘一大師說:「我近來省察自己,覺得自己越弄越不像了!所以我要常常研究這一類的書: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夠改過遷善,做一個好人;又因為我想做一個好人,同時我也希望諸位都做好人!」

做一個好人,也希望別人做一個好人,這是好人們的夢想,也是實現桃源夢的唯一方式。如果,我們希望別人做一個好人,那麼,我們自己先成為一個好人吧!因為,使沉睡的良知蘇醒的,必是更強大的良知的召喚。

唐開元年間有位夢窗禪師,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禪師,又是當朝國師。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剛要離岸,這時遠處來了一位騎馬佩刀的大將軍,大聲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載我過去!」他一邊說一邊把馬拴在岸邊,拿著鞭子朝水邊走來。

船上的人紛紛說道:「船已開行,不能回頭了,乾脆讓他等下一趟吧!」船夫也大聲回答:「請等下一趟吧!」將軍非常失望,急得在水邊團團轉。

這時坐在船頭的夢窗禪師對船夫說道:「船家,這船離岸還沒有多遠,你就行個方便,掉過船頭載他過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器度不凡的出家師父開口求情,只好把船開了回去,讓那位將軍上了船。將軍上船以後便四處尋找座位,無奈座位已滿。這時他看到了坐在船頭的夢窗禪師,於是拿起鞭子就打,嘴裡還粗野地罵道:「老和尚,走開點,快把座位讓給我!難道你沒看見本將軍上船嗎?」沒想到這一鞭子下來,正好打在夢窗禪師的頭上,鮮血順著禪師的臉龐流了下來,禪師一言不發地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蠻橫的將軍。

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裡,大家心裡既害怕將軍的蠻橫,又為禪師的遭遇感到不平,紛紛竊竊私語:「將軍真是忘恩負義,禪師請求船夫回去載他,他還搶禪師的座位並且打了他。」將軍從大家的議論中,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心裡非常慚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為將軍,卻拉不下臉面,不好意思認錯。

不一會兒船到了對岸,大家都下了船。夢窗禪師默默地走到水邊,慢慢地洗掉了臉上的血污。那位將軍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譴責,上前跪在禪師面前懺悔:「禪師,我……真對不起!」夢窗禪師心平氣和地對他說:「不要緊,出門在外,難免心情不好。」

夢窗禪師用他的行為,詮釋了好人的定義。好人,不是隨口說說而已,好人,需要用行動去踐諾。一個好人,因為坦坦蕩蕩,因為充滿正直,所以永遠擁抱朝陽,永遠遠離陰霾。要使人成為一個好人,需要喚醒他沉睡的良知。這過程雖艱苦,但它對於這個世界的意義卻不可估量。因此,做人要做如春風般的好人,吹開他人冬眠的良心。

時常自省,掃卻心中塵埃

弘一大師在他的著作中這樣寫道:

「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閩南居住,算起來,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這十年之中,在閩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殘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覺得自己的德行,實在十分欠缺!因此,近來我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二一老人』。什麼叫『二一老人』呢?這有我自己的根據。記得古人有句詩:『一事無成人漸老。』清初吳梅村(偉業)臨終的絕命詞有:『一錢不值何消說。』這兩句詩的開頭都是『一』字,所以我用來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弘一大師是一位時刻自省的人。自省,簡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檢查,以能「自知己短」,從而彌補短處、糾正過失。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斷地自我反省中,達到水一樣的境界,在至柔之中發揮至剛、至淨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古代,一位官員被革職遣返,他心中苦悶無處排解,便來到一位禪師的法堂。禪師靜靜地聽完了此人的傾訴,將他帶入自己的禪房之中。禪師視禪房的桌上放著一瓶水,微笑著對官員說:「你看這瓶水,它已經放置在這裡許久了,幾乎每天都有塵埃、灰燼落在裡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這是何故嗎?」官員思索了良久,彷彿要將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地說道:「我懂了,所有的灰塵都沉澱到瓶底了。」

禪師點了點頭,說道:「世間煩惱之事數之不盡,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揮之不去,那就索性記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厭惡地振盪自己,會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寧,混濁一片;如果你願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這樣,心靈並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純淨。」官員恍然大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觀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時刻自省,還有什麼痛苦煩惱是不能排遣、擺脫的呢?佛說:「大海不容死屍。」水性是至潔的,表面藏垢納污,實質卻水淨沙明,至淨至剛,不為外物所染。若能時常自省,使心如水,那麼品德便會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幾百丈山澗而不懼。

觀水學做人,時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塵,愈深邃愈安靜;便能至柔而有骨,執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時常自省,便能激濁揚清,義無反顧;時常自省,便能靈活處世,不拘泥於形式,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因器而變,因機而動,生機無限;時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潔身自好,纖塵不染;時常自省,便能潤澤萬物,有容乃大,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說的正是自省啊!沒有自省的態度,即使銅鏡、史鏡、人鏡擺在面前,也是視而不見,視若無睹,何談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呢?」

弘一大師曾說:「既已學矣,即須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動,為善歟,為惡歟?若為惡者,即當痛改。除時時注意改過之外,又於每日臨睡時,再將一日所行之事,詳細思之。能每日寫錄日記,尤善。」你我的心靈便如同一間房屋,久不打掃就會沾染塵埃,為了保持它的潔淨,需要以自省為帚,經常打掃。如蓮般做人

弘一法師曾在他的一把扇子上畫了一朵白蓮,然後題詞解釋道:「只緣塵世愛清姿,蓮座現身月上時。菩薩盡多真面目,凡間能有幾人知?」

南宋詩人周敦頤,更是在他的《愛蓮說》一文中,對蓮花大加讚賞,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並將蓮喻為花之君子。蓮具有許多高潔的特質:「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其香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愛蓮的,多是品行如蓮的人。弘一法師愛蓮,因為蓮心如佛心,他渴望自己的內心能像蓮心一樣接近佛心。

佛是人,人人都是佛,只因執著妄想,迷失自我,如同淤泥。但自性如古蓮子,千年之後,仍舊生葉開花,香馥如故。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