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熱情勝於能力
杜利奧定理
杜利奧定理是由美國自然科學家兼作家杜利奧所提出的。他強調的是熱情的重要性,並認為,只要精神狀態不佳,一切都將處於不佳的狀態。
的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熱情的人,如何能夠始終如一地維持高工作品質,更別說能否達成創造性的業績。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熱情真比能力更重要嗎?其實,只要稍作分析,便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一個有才幹的人,如果沒有熱情,他會什麼事都做不好;而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卻能做好他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
被稱作「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十分重視熱情的作用。他說:「熱情勝過才幹。責任感強的員工越多,公司就越有發展的可能。我希望松下企業的幹部,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不論有多高的才能,有多少知識,如果缺乏「熱情」,那就等於是紙上談兵,一事無成。可是如果智慧稍差,才能平庸,卻能夠認真奮鬥、滿腔熱情,「勤能補拙」,一定能達成很好的業績。
愛德華‧皮爾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協助發明雷達和無線電報,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時代雜誌引用過他的一句話:「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熱情的態度遠比專業知識來得重要。」
我們常看到一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卻在職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靠的是什麼?正是熱情。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佛萊德‧威廉生說過一句話:「我愈老愈加認定熱情是成功的祕訣。成功者和失敗者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大,既然各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熱情的人更能得償所願。一個人能力不足卻具有熱情,通常必定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欠缺熱情的人。」
拿破崙發動一場戰役只需要兩周的準備時間,換成別人會需要一年。中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正是因為他心中無與倫比的熱情。戰敗的奧地利人目瞪口呆之餘,也不得不稱讚這些跨越了阿爾卑斯山的對手:「他們不是人,是會飛行的動物。」
拿破崙在第一次遠征義大利的行動中,只用了十五天就打了六場勝仗,繳獲了二十一面軍旗,五十五門大炮,俘虜一萬五千人,並佔領了皮德蒙。
在拿破崙勝利之後,一位奧地利將領憤憤地說:「這個年輕的指揮官對戰爭藝術簡直一竅不通,用兵完全不合兵法,他什麼都做得出來。」但拿破崙的士兵正是以這種根本不知道失敗為何物的熱情跟隨著長官,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
我們敬佩拿破崙,但我們更應該讚美拿破崙手下那些具有無比熱情的士兵,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人。
對工作、生活的熱忱態度可以激發自身的活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一八七八年寫給妻子的一封信裡,就表現出這種思想:「我經常想,為一個人的品格下注腳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去找出他的精神或態度來,尤其是發生某些特別事件的時候,使他能感覺到自己最深刻、最活躍的生命。在這種重要時刻,通常會有一種聲音在他內心深處呐喊:『這是真正的我啊!』」也就是說,興奮時刻會把我們的真正面目呈現出來。因為,感覺到「最深刻、最活躍的生命」,正是最令人興奮的事!
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認為,熱情和積極的心態以及成功過程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汽油和汽車引擎之間的關係一樣──熱情是行動的動力。
熱情是一股力量,它和信心一起奮進,將逆境、失敗和暫時的挫折轉變為行動,指引著一個人去奮鬥、去成功。如果失去了熱情,那麼你就難以在社會中立足成長。熱情是激發潛能、戰勝所有困難的強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想比別人更成功,先比別人更瘋狂
滿懷激情就是對事業的全心投入。換句話說,就是對事業的「瘋狂追求」。
一九九二年九月,賈伯斯率領麥金塔小組來到離蘋果公司一百多英哩的加州帕哈婁沙丘城,舉行了一次進修大會。與會的成員有一百人左右,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八歲。
活動開始時,賈伯斯在黑板上寫下一句鼓舞士氣的口號:「做海盜比做正規海軍棒多了。讓我們一起做海盜吧!」緊接著,賈伯斯又寫下了一句充滿煽動性的口號:「熱愛你的工作,一周奮鬥九十個小時吧!」
藉著「海盜」的寓意,賈伯斯向麥金塔小組的成員們灌輸了一個理念:「你們所參與的工作,意義非凡。」霎時,掌聲和歡呼聲響徹整棟大樓,與會成員紛紛站起來向這位「海盜王」宣誓,他們都想成為特立獨行的海盜。
然後,賈伯斯就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一件印有「海盜」字樣的T恤,率先套在自己身上。很快,每位與會成員都得到了同樣的T恤,但所有的T恤並不是完全一樣的,只有少數幾件T恤衫的左胸下面印了一行小字「麥金塔菁英」。這樣一來,有的人成了擦甲板的普通海盜,有的人則成了陪同船長用餐的高級海盜。很明顯,賈伯斯是想透過這種差別待遇的方式,來刺激這群自命不凡的員工。
為了按計劃推出這台即將震驚世界的麥金塔電腦,賈伯斯可謂是煞費苦心。當時雖然已經完成了一些核心工作,但仍然有許多棘手的問題,所以賈伯斯需要激發出大家的熱忱與幹勁。他霸氣十足的領導力正是其中關鍵性作用。
賈伯斯藉著這次的進修大會,營造了一個士氣高漲的氛圍。「海盜」這個名詞是鼓舞團隊士氣的強力黏合劑,它讓所有參與其中的「海盜成員」感覺到:我們不是死板的程式設計師,我們是特立獨行的俠客,我們生產出來的電腦與蘋果公司其他部門設計出來的電腦是完全不同的。後來賈伯斯還在麥金塔大樓裡樹立起一面畫著白色頭骨圖案的海盜骷髏旗幟,以代表「麥金塔海盜軍團」的獨樹一格。
賈伯斯將麥金塔電腦研發小組命名為「海盜軍團」,而他則是這個「海盜軍團」的頭目。他積極說服蘋果公司內部最優秀的人才,邀請他們加入麥金塔電腦研發小組。他的海盜隊員們幾乎是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裡拼命工作,工作效率遠遠高於其他任何一家電腦公司,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麥金塔電腦小組就研發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電腦。此後,「海盜精神」成為凝聚整個蘋果團隊的靈魂,每一個蘋果員工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都確信自己正在從事一項意義非凡的工作。
賈伯斯不僅自己對工作充滿激情,還以建立「海盜軍團」的方式,把激情傳遞給團隊的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做好這件意義非凡的工作。
賈伯斯和蘋果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一個人如果能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火熱的激情,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管做什麼,他都不會覺得辛苦;如果一個人鄙視並厭惡自己的工作,那他一定會失敗。
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才能,不如說取決於激情。激情,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激情,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強!
杜利奧定理
杜利奧定理是由美國自然科學家兼作家杜利奧所提出的。他強調的是熱情的重要性,並認為,只要精神狀態不佳,一切都將處於不佳的狀態。
的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熱情的人,如何能夠始終如一地維持高工作品質,更別說能否達成創造性的業績。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熱情真比能力更重要嗎?其實,只要稍作分析,便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一個有才幹的人,如果沒有熱情,他會什麼事都做不好;而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卻能做好他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
被稱作「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十分重視熱情的作用。他說:「熱情勝過才幹。責任感強的員工越多,公司就越有發展的可能。我希望松下企業的幹部,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不論有多高的才能,有多少知識,如果缺乏「熱情」,那就等於是紙上談兵,一事無成。可是如果智慧稍差,才能平庸,卻能夠認真奮鬥、滿腔熱情,「勤能補拙」,一定能達成很好的業績。
愛德華‧皮爾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協助發明雷達和無線電報,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時代雜誌引用過他的一句話:「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熱情的態度遠比專業知識來得重要。」
我們常看到一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卻在職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靠的是什麼?正是熱情。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佛萊德‧威廉生說過一句話:「我愈老愈加認定熱情是成功的祕訣。成功者和失敗者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大,既然各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熱情的人更能得償所願。一個人能力不足卻具有熱情,通常必定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欠缺熱情的人。」
拿破崙發動一場戰役只需要兩周的準備時間,換成別人會需要一年。中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正是因為他心中無與倫比的熱情。戰敗的奧地利人目瞪口呆之餘,也不得不稱讚這些跨越了阿爾卑斯山的對手:「他們不是人,是會飛行的動物。」
拿破崙在第一次遠征義大利的行動中,只用了十五天就打了六場勝仗,繳獲了二十一面軍旗,五十五門大炮,俘虜一萬五千人,並佔領了皮德蒙。
在拿破崙勝利之後,一位奧地利將領憤憤地說:「這個年輕的指揮官對戰爭藝術簡直一竅不通,用兵完全不合兵法,他什麼都做得出來。」但拿破崙的士兵正是以這種根本不知道失敗為何物的熱情跟隨著長官,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
我們敬佩拿破崙,但我們更應該讚美拿破崙手下那些具有無比熱情的士兵,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人。
對工作、生活的熱忱態度可以激發自身的活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一八七八年寫給妻子的一封信裡,就表現出這種思想:「我經常想,為一個人的品格下注腳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去找出他的精神或態度來,尤其是發生某些特別事件的時候,使他能感覺到自己最深刻、最活躍的生命。在這種重要時刻,通常會有一種聲音在他內心深處呐喊:『這是真正的我啊!』」也就是說,興奮時刻會把我們的真正面目呈現出來。因為,感覺到「最深刻、最活躍的生命」,正是最令人興奮的事!
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認為,熱情和積極的心態以及成功過程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汽油和汽車引擎之間的關係一樣──熱情是行動的動力。
熱情是一股力量,它和信心一起奮進,將逆境、失敗和暫時的挫折轉變為行動,指引著一個人去奮鬥、去成功。如果失去了熱情,那麼你就難以在社會中立足成長。熱情是激發潛能、戰勝所有困難的強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想比別人更成功,先比別人更瘋狂
滿懷激情就是對事業的全心投入。換句話說,就是對事業的「瘋狂追求」。
一九九二年九月,賈伯斯率領麥金塔小組來到離蘋果公司一百多英哩的加州帕哈婁沙丘城,舉行了一次進修大會。與會的成員有一百人左右,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八歲。
活動開始時,賈伯斯在黑板上寫下一句鼓舞士氣的口號:「做海盜比做正規海軍棒多了。讓我們一起做海盜吧!」緊接著,賈伯斯又寫下了一句充滿煽動性的口號:「熱愛你的工作,一周奮鬥九十個小時吧!」
藉著「海盜」的寓意,賈伯斯向麥金塔小組的成員們灌輸了一個理念:「你們所參與的工作,意義非凡。」霎時,掌聲和歡呼聲響徹整棟大樓,與會成員紛紛站起來向這位「海盜王」宣誓,他們都想成為特立獨行的海盜。
然後,賈伯斯就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一件印有「海盜」字樣的T恤,率先套在自己身上。很快,每位與會成員都得到了同樣的T恤,但所有的T恤並不是完全一樣的,只有少數幾件T恤衫的左胸下面印了一行小字「麥金塔菁英」。這樣一來,有的人成了擦甲板的普通海盜,有的人則成了陪同船長用餐的高級海盜。很明顯,賈伯斯是想透過這種差別待遇的方式,來刺激這群自命不凡的員工。
為了按計劃推出這台即將震驚世界的麥金塔電腦,賈伯斯可謂是煞費苦心。當時雖然已經完成了一些核心工作,但仍然有許多棘手的問題,所以賈伯斯需要激發出大家的熱忱與幹勁。他霸氣十足的領導力正是其中關鍵性作用。
賈伯斯藉著這次的進修大會,營造了一個士氣高漲的氛圍。「海盜」這個名詞是鼓舞團隊士氣的強力黏合劑,它讓所有參與其中的「海盜成員」感覺到:我們不是死板的程式設計師,我們是特立獨行的俠客,我們生產出來的電腦與蘋果公司其他部門設計出來的電腦是完全不同的。後來賈伯斯還在麥金塔大樓裡樹立起一面畫著白色頭骨圖案的海盜骷髏旗幟,以代表「麥金塔海盜軍團」的獨樹一格。
賈伯斯將麥金塔電腦研發小組命名為「海盜軍團」,而他則是這個「海盜軍團」的頭目。他積極說服蘋果公司內部最優秀的人才,邀請他們加入麥金塔電腦研發小組。他的海盜隊員們幾乎是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裡拼命工作,工作效率遠遠高於其他任何一家電腦公司,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麥金塔電腦小組就研發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電腦。此後,「海盜精神」成為凝聚整個蘋果團隊的靈魂,每一個蘋果員工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都確信自己正在從事一項意義非凡的工作。
賈伯斯不僅自己對工作充滿激情,還以建立「海盜軍團」的方式,把激情傳遞給團隊的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做好這件意義非凡的工作。
賈伯斯和蘋果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一個人如果能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火熱的激情,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管做什麼,他都不會覺得辛苦;如果一個人鄙視並厭惡自己的工作,那他一定會失敗。
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才能,不如說取決於激情。激情,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激情,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