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揭開打光的神祕面紗

不止是客戶會執著於器材而已,每當我在網路上的熱靴或棚燈討論區看一些照片,不管它的圖床是放在Flickr上或500px,我都覺得很納悶。為什麼?因為我一再地看到一群人一再的貼出相類似的照片,然後用錯誤的方式去解讀影像;這些討論區裡的攝影師總是不斷的爭辯,該用什麼器材設備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但這些作品拍攝對象淨是一些看起來很不自在的素人模特兒,打光也很糟)。

有次我甚至看他們討論的主題,是看看照片需要多少支燈光,以及使用什麼控光設備來拍的,貼出來的照片少則使用五盞燈,多則到七支,但這樣的效果卻明明只需要一兩盞燈來打光就足夠的。顯然,這些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器材的能力極限在哪(他們只想著:越多越好)。我時常看到某些照片,明明用了柔光罩或反光傘,但卻因為擺位不當,打出來的光線很醜或是很硬;也曾看過有些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僅止於「尚可」的程度,從不曾仔細思考明明就能在打光上下功夫,讓照片變得更棒一些!我希望讀者們在閱讀完本書之後,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為何要使用兩支閃燈來打光,為什麼不是只用一支;或是為什麼會選擇高俯角構圖拍攝,而非正常直視的角度。希望你能學會以更為客觀的方式來觀看照片,而不是以身為拍攝者的心態去審視作品。

我時常告訴我的學生,假如拍攝時總是不斷的在調整打光情況,也許就該是時候把燈光給關掉,試著使用現場光來拍攝;如果棚燈忽然間罷工,而又一時找不出問題所在,千萬別忙著搞定它,你大可直接把它關掉,改變一下曝光設定,運用你所擁有的能力,直接使用現場光來拍攝。另外也別光顧著打光,記得一定要讓被拍攝者在現場覺得自在,試著跟她聊聊天,閒話家常一下,像是她今天過得如何,或是拍完照片之後還有什麼活動之類的,而在你們閒聊之間,記得隨手拍幾張照片,你可以說只是在試一下曝光和打光設定而已;有時候,藉由這樣隨興的方式,反而會拍到很不錯的照片。當你準備好正式開拍後,可以每拍個半分鐘到一分鐘就停下來,看看這一階段所拍到的照片(而不是每拍一張就急著停下來檢查);照片的打光看起來如何?是否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呢?有需要就進行調整,然後再拍個半分鐘一分鐘。只要打光對了,你可以把所拍的照片給模特兒快速瀏覽一下,這個小動作能讓模特兒放鬆,也能提升一下她的自信心;模特兒也可能在瀏覽過所拍照片後,自己決定要改變擺姿或呈現的方式,無論如何,這些正式拍攝前的動作,能夠讓工作更加順利,也可以減少一再重拍的情況。

當拍照順利進入狀況後,記得把技術性細節先擺一邊,只專注在觀察模特兒的動態,並適時地引導她一下。你可以試試看拍攝她眼睛張開和閉上的不同效果,不要只顧著緊盯觀景窗;用比較抽象的形容來說,就是盡量和主角並行在同一個時空裡,如果現場能配合拍攝的主題,在背景環境中輕柔地播放音樂也是很好的方法,盡可能不要急於想趕快拍完照片,當拍攝工作接近尾聲時,你一定能感覺得到,主角也會準備好進行收尾的部分了。

我的建議是,如果剛進這一行,仍算是個新手的話,最好是先付費請相對來說較沒經驗的模特兒來進行練習拍攝,這樣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裝備,不會備感壓力;而等到你開始接到付費客戶的專案時,你的打光技巧應該早就駕輕就熟,這樣子拍攝時的注意力也自然是放在主角身上了。

我最近還學到一個心得,那就是即使你覺得已經拍完了,仍然要再多拍個一兩分鐘。還記得當我開始熟悉打光技巧時,一旦我找到近乎完美的打光效果,通常就急著開始拍照,但我卻忘了再仔細檢查看看主角的擺姿以及表情,這樣只顧著打光,卻忘了其他同樣重要元素的失誤,讓我錯失了不少原本可以更完美呈現主角的機會。旅行拍照時的打光

當你外出旅行拍照時,如果能避免攜帶任何多餘的器材裝備,所獲得的好處可不只是負擔減輕而已;假如你接到國外的拍攝專案,但卻沒有目的地國的工作或拍照許可證明,那麼基本上你有兩種選擇。你可以老實地去申請一張工作許可,這通常需要花上不少時間,也會多出一筆相當的開銷;或者只帶最精簡的器材裝備,以免讓海關人員起疑,這個選擇不止方便又便宜,而且能減輕你在旅行時的重量負擔,更可以避免被攔下來檢查行李。我曾經前去過巴西、日本、坦尚尼亞、約旦以及冰島進行拍攝工作,沒有一次被海關攔下來檢查行李!由於我很清楚自己器材可以發揮到什麼樣的程度,所以即使面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場景,都能有自信可以拍到所需的照片效果。

航空公司通常允許旅客除了一個隨身包之外,還可以多帶一個拖行的小行李箱,像是用來裝電腦的公事包,這等於每個人可以帶兩件行李,原則上我所有的器材都可以塞進Lowepro的Flipside 300背包中,通常會帶的裝備有兩台機身、兩支定焦鏡、兩支閃燈、幾張記憶卡、好幾組三號電池以及13吋的MacBook Pro筆電。Flipside平常就是我的萬能電腦背包,我會再放進一個小型燈架(這是支LumoPro LP605的小燈架,收起來只有19英吋長,展開時卻可達到7.5英呎高),有時會帶一支反光傘,而在附件包裡還可再塞進我的外套以及個人衛生用品等小東西。

在我前往坦尚尼亞進行拍照工作時,多帶了一樣額外的器材,因為我在當地停留時,參與了一項為期兩天(每天各只有半天的時間)、名為「幫忙拍人像照」的公益活動,在這個慈善活動中,攝影師們會花上半天的時間,與化妝師和造型師一起合作,提供免費的高品質人像拍攝服務,讓那些原本無法負擔這種照片拍攝的人,也有機會擁有一張漂亮的個人寫真照。由於這個活動的現場沒有任何團隊可以協助幫忙,當地也沒有任何沖印店可以立刻幫忙把照片給印出來,因此我帶了一台Canon的Selphy隨身印表機,它可以印出無邊的4x6照片,而且一次可以裝上足夠的相紙,去印出全部所需的人像照片(就算多了這台印表機,我還是沒被攔下來檢查背包)。很刻意的打光

我會在旅行拍攝時攜帶的控光器材,就只有一支反光傘而已,而我還很少會用到它。之所以很少用到控光裝備,是因為我常在戶外拍照,這就表示現場可能會有風,而在有風的情況下,一支帶著反光傘的燈架,基本上跟風帆差不多是一樣的東西!很不巧,我這個人是打死不帶沙包出門的(當然是因為太重了),旅行拍照也從沒有助理跟場,當然也不會有人幫忙扶著燈架。基本上,我只有在室內拍照時,才會使用控光裝備,不過,就算是在室內拍照,我也是盡可能利用光影形狀、反射打光、光線的平衡等手法,讓沒有控光裝備的燈頭打出我需要的光線,這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室內,我還是很少用反光傘!這種習慣,讓我永遠擺脫了沉重的沙袋負擔。

想製作出漂亮的打光,特別是使用未加以修飾的硬光時,通常有兩個重點,那就是適當的擺位以及與環境光取得平衡點。基本的大原則,當然是不要從低角度來打光,這種光我們常戲稱叫「恐怖光」;你可以先擺上一盞位在主角前方四分之三角度位置的打光,高度要稍高於主角的眼睛水平線。

我曾接到一個拍攝專案,是幫一位專注於廁所文化作家拍照,他的部落格名稱也夠詭異,就叫「Help Me Poop」(大號幫幫忙),理所當然,拍攝場景就直接讓他坐在發光的馬桶上。是的,你沒聽錯!

我希望讀者們能夠從本書裡學到一些技巧,然後加以發揮,最終建立起自己一套獨特的手法;替主角打光時要有策略性的思考,善用閃燈小體積的優勢,你就能把打光擺在更為巧妙的位置,打光可以更刻意一點,更富創意一些,然後大玩特玩一場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