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五關斬六將
關羽接連多次出征,終於探聽到劉備在袁紹處的消息,劉備也得知了關羽的音訊,並讓人帶來書信。關羽感激曹操相待之恩,但更念結拜之情,於是決心辭別曹操,前去團聚。曹操多次在相府門前掛出迴避牌,不與關羽見面,關羽知道這是不放他走之意。但他心意已決,便封金掛印,留下一信,親自護送兩位夫人離開了許都。
曹操深深敬佩關羽的大義和為人,親自追去送上戰袍和路費,恨自己福分太淺,無法留住關羽,並制止隨從的追殺,親自為他送行。關羽帶著劉備家眷,辭別曹操,往洛陽方向而去。
關羽一行,走了一程,來到東嶺關。守關大將孔秀帶著五百士兵在嶺上把守。孔秀聽說關羽到來,出關迎接,關羽也下馬施禮問候。孔秀問:「請問將軍到哪裡去呢?」關羽說:「我辭別了丞相,專程到河北去尋找我兄長劉備。」孔秀說:「河北袁紹,正是丞相的死對頭。將軍此去,一定有丞相的通行證吧?」關羽說:「因為走得太匆忙,未及領取。」孔秀說:「既然沒有通行證,那就得等我派人前去請示過丞相,才能放行。」關羽說:「那樣就要耽誤我的行程了。」孔秀說:「這是法令制度,我是不得已的啊!」關羽又說:「看來,你是不讓我過關囉?」孔秀不肯讓步,說:「你要過去也行,但必須留下老小為人質。」
關羽大怒,舉刀就要斬殺孔秀。孔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親自殺下關來。關羽也不理會,縱馬提刀,直衝孔秀殺去。孔秀哪裡是關羽的對手,只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殺死。守關士兵見此,回身就跑。關羽大聲叫道:「你們都不要跑,我殺孔秀,實在是迫不得已,與你們無關。請你們轉告曹丞相,就說是因為孔秀想加害於我,所以我才殺了他。」說完,請兩位夫人上車,繼續朝洛陽行去。
洛陽太守韓福得知關羽前來,緊急召集眾將領商議。將領孟坦說:「既然沒丞相的通行證,就是私自逃跑;如果不加阻攔,一定會被加罪責罰。」韓福說:「關羽勇猛過人,顏良、文醜都被他殺了,我們又怎麼會是他的對手?我看我們不能夠和他硬拚,只能設計活捉他。」
孟坦說:「我有一計:先攔住關口,等關羽來時,小將領兵與他交鋒,然後假裝失敗。引誘他來追擊,你用暗箭射他。如果關羽落馬,我們立即活捉他,送往許都,必有重賞。」剛商量妥當,就聽說關羽已到。韓福彎弓搭箭,帶一千多人馬排列在關口。見關羽走近,故意問:「來者何人?」關羽略略欠一欠身,回答說:「我是漢壽亭侯關羽,從這裡路過。」
韓福又問:「有曹丞相的通行證嗎?」關公說:「事情太多,沒來得及領取。」韓福說:「我奉丞相之命,鎮守此地,專門盤問往來奸細,如果沒有通行證,就是私自逃跑。」關羽怒道:「東嶺孔秀不讓我過關,已經被我殺了。你難道也想找死嗎?」
韓福令孟坦出戰,關羽讓軍隊退後,就拍馬來迎。交戰不到三回合,孟坦回頭便跑。關羽緊追不捨,孟坦只想引誘關羽上當,沒想到關羽馬快,趕上來,一刀就把孟坦砍成兩段。
關羽勒馬往回走,韓福躲在門旁,盡力放了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關羽用口拔出箭,鮮血直流。關羽忍住傷痛,飛馬衝向韓福。韓福來不及逃走,關羽手起刀落,連頭帶肩把他砍死在馬下。關羽用帛絹束住傷口,因擔心再被人暗算,不敢久留,連夜奔向前面汜水關。
汜水關守將卞喜,原是黃巾義軍將領,後投靠曹操。聽說關羽快到,就設一計:在關前鎮國寺中,埋伏了二百多名刀斧手,準備把關羽引到寺中加以殺害。安排妥當後,他親自出關迎接關羽。關羽見卞喜親自來迎,就下馬與他以禮相見。卞喜對他說:「將軍名震天下,誰不敬仰!今天奔歸劉皇叔,足見其忠義了!」關羽於是把殺孔秀、韓福等事告訴了卞喜。卞喜說:「將軍殺得對,等我見了丞相,一定代為解釋。」關羽非常高興,同卞喜一起上馬進了汜水關。
來到鎮國寺前,寺內和尚都鳴鐘出來迎接。其中一位法名普淨的和尚,和關羽是同鄉。他已知卞喜想加害關羽,便藉故上前與關羽打招呼。關羽因離家將近二十年,也想敘敘鄉里之情,於是不顧卞喜阻擋,接受普淨邀請,到方丈室喝茶。普淨一邊和關羽說話,一邊用手按佩帶的戒刀,給關羽遞眼色。關羽會意,命侍從持刀緊緊跟隨。
不一會兒,卞喜請關羽到法堂吃飯,關羽說:「閣下請我,是好心,還是惡意呢?」卞喜還未回話,關羽早已瞅見帳幔後面的刀斧手,於是對卞喜大喝一聲:「我以為你是好人,原來你卻想害我!」卞喜見事已敗露,忙令隨從下手。隨從剛要舉刀,已被關羽拔劍砍死。卞喜趕快繞著廊柱逃跑,關羽丟下劍,手握大刀追趕。卞喜暗暗取出流星錘投向關羽,關羽一刀擋開,趕上前去,把卞喜劈成兩段。關羽轉身,殺散圍住劉備家眷的士兵,拜謝普淨,往滎陽進發。滎陽太守王植,與韓福是親家。聽說韓福被殺,就想暗害關羽,替韓福報仇。他暗中派人守住關口,等關羽一行到來。關羽來到滎陽,王植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出關迎接,關羽便把去尋劉備的事告訴了他。王植說:「將軍一路辛苦了,夫人坐車想必也疲勞不堪,請先到城中歇一宿,等明日再走不遲。」關羽見王植殷勤懇切的樣子,就住了下來。
王植安置關羽吃飯、休息以後,暗暗把部下胡班叫來說:「關羽背叛丞相私逃,又沿路殺了太守和守關將領,犯了死罪!但這人很難對付。你今晚帶一千人,手拿火把,圍住驛館,等三更時,一齊放火,不管是誰,統統燒死。我會親自引兵接應。」胡班領命,按王植的吩咐,安排妥當,只等三更放火。
因時間還早,胡班尋思:「我久聞關羽大名,卻不知他長得什麼模樣,先偷偷去看看再說。」於是到驛館問了關羽住處,悄悄走到正廳前面。只見關羽左手捋著鬍子,靠著桌子,正在燈下看書。胡班見了,不由脫口而出:「真是天神啊!」
關羽聞聲,便問是誰,胡班進門向關羽行禮說:「我是滎陽太守的部下胡班。」關羽聽到胡班的名字,忽然想起在許都城外告老還鄉的議郎胡華託自己給兒子胡班捎的書信,忙問道:「莫非你就是許都城外胡華的兒子嗎?」胡班說:「正是。」等胡班看完關羽帶來的家信,驚嘆道:「險些誤殺忠良!」於是,將王植的詭計告訴關羽,說:「情況緊急,我現在先去把城門打開,請將軍快快收拾出城吧!」
關羽大驚,忙招呼眾人收拾,出了驛館。到城邊時,只見城門已開,關羽一行急忙出城。
胡班照舊回到驛館,按時放火。
關羽一行走了沒多遠,忽然背後火把照耀,大隊人馬追趕而來。到了近前,王植大喝一聲:「關羽休逃!」關羽一聽,怒火上湧,等王植靠近,攔腰一刀,將他砍成兩段,追趕的人馬見此,紛紛退去。關羽趕緊催車急奔而去,一路上念念不忘胡班的救命之恩。關羽等人走了一段路,過了滑州,來到黃河渡口。渡口守將夏侯惇的部下秦琪上前盤問,硬要索取公文。關羽說:「我又不受丞相管制,哪有什麼公文?」秦琪說:「我奉夏侯惇將軍之命,把守關口,你就是插上翅膀也飛不過去!」關羽大怒,說:「你知道我沿路斬殺攔截者的事嗎?」秦琪說:「你只能殺無名小將,敢殺我嗎?」關羽譏諷道:「你同顏良、文醜相比算個啥?」秦琪一聽,怒不可遏,提刀就向關羽殺來。只一個回合,關羽刀起,秦琪便人頭落地。守關士兵也不再戰,趕緊用船送關羽一行渡過黃河,到了袁紹地盤。關羽歷經周折,終於在古城見到了張飛。劉備也以到荊州勸說劉表共伐曹操為名,離開冀州,與關羽相見。劉備見兄弟團聚、親人相會,又新得了趙雲,關羽又收關平為義子,還得了周倉,百感交集。眾人在古城大擺宴席,慶祝團圓。
詞語解釋
◎法堂:在此是指舊稱審案的公堂,也就是法庭。
◎瞅見:看。
◎驛館:官家在驛站上設的客舍。
關羽接連多次出征,終於探聽到劉備在袁紹處的消息,劉備也得知了關羽的音訊,並讓人帶來書信。關羽感激曹操相待之恩,但更念結拜之情,於是決心辭別曹操,前去團聚。曹操多次在相府門前掛出迴避牌,不與關羽見面,關羽知道這是不放他走之意。但他心意已決,便封金掛印,留下一信,親自護送兩位夫人離開了許都。
曹操深深敬佩關羽的大義和為人,親自追去送上戰袍和路費,恨自己福分太淺,無法留住關羽,並制止隨從的追殺,親自為他送行。關羽帶著劉備家眷,辭別曹操,往洛陽方向而去。
關羽一行,走了一程,來到東嶺關。守關大將孔秀帶著五百士兵在嶺上把守。孔秀聽說關羽到來,出關迎接,關羽也下馬施禮問候。孔秀問:「請問將軍到哪裡去呢?」關羽說:「我辭別了丞相,專程到河北去尋找我兄長劉備。」孔秀說:「河北袁紹,正是丞相的死對頭。將軍此去,一定有丞相的通行證吧?」關羽說:「因為走得太匆忙,未及領取。」孔秀說:「既然沒有通行證,那就得等我派人前去請示過丞相,才能放行。」關羽說:「那樣就要耽誤我的行程了。」孔秀說:「這是法令制度,我是不得已的啊!」關羽又說:「看來,你是不讓我過關囉?」孔秀不肯讓步,說:「你要過去也行,但必須留下老小為人質。」
關羽大怒,舉刀就要斬殺孔秀。孔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親自殺下關來。關羽也不理會,縱馬提刀,直衝孔秀殺去。孔秀哪裡是關羽的對手,只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殺死。守關士兵見此,回身就跑。關羽大聲叫道:「你們都不要跑,我殺孔秀,實在是迫不得已,與你們無關。請你們轉告曹丞相,就說是因為孔秀想加害於我,所以我才殺了他。」說完,請兩位夫人上車,繼續朝洛陽行去。
洛陽太守韓福得知關羽前來,緊急召集眾將領商議。將領孟坦說:「既然沒丞相的通行證,就是私自逃跑;如果不加阻攔,一定會被加罪責罰。」韓福說:「關羽勇猛過人,顏良、文醜都被他殺了,我們又怎麼會是他的對手?我看我們不能夠和他硬拚,只能設計活捉他。」
孟坦說:「我有一計:先攔住關口,等關羽來時,小將領兵與他交鋒,然後假裝失敗。引誘他來追擊,你用暗箭射他。如果關羽落馬,我們立即活捉他,送往許都,必有重賞。」剛商量妥當,就聽說關羽已到。韓福彎弓搭箭,帶一千多人馬排列在關口。見關羽走近,故意問:「來者何人?」關羽略略欠一欠身,回答說:「我是漢壽亭侯關羽,從這裡路過。」
韓福又問:「有曹丞相的通行證嗎?」關公說:「事情太多,沒來得及領取。」韓福說:「我奉丞相之命,鎮守此地,專門盤問往來奸細,如果沒有通行證,就是私自逃跑。」關羽怒道:「東嶺孔秀不讓我過關,已經被我殺了。你難道也想找死嗎?」
韓福令孟坦出戰,關羽讓軍隊退後,就拍馬來迎。交戰不到三回合,孟坦回頭便跑。關羽緊追不捨,孟坦只想引誘關羽上當,沒想到關羽馬快,趕上來,一刀就把孟坦砍成兩段。
關羽勒馬往回走,韓福躲在門旁,盡力放了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關羽用口拔出箭,鮮血直流。關羽忍住傷痛,飛馬衝向韓福。韓福來不及逃走,關羽手起刀落,連頭帶肩把他砍死在馬下。關羽用帛絹束住傷口,因擔心再被人暗算,不敢久留,連夜奔向前面汜水關。
汜水關守將卞喜,原是黃巾義軍將領,後投靠曹操。聽說關羽快到,就設一計:在關前鎮國寺中,埋伏了二百多名刀斧手,準備把關羽引到寺中加以殺害。安排妥當後,他親自出關迎接關羽。關羽見卞喜親自來迎,就下馬與他以禮相見。卞喜對他說:「將軍名震天下,誰不敬仰!今天奔歸劉皇叔,足見其忠義了!」關羽於是把殺孔秀、韓福等事告訴了卞喜。卞喜說:「將軍殺得對,等我見了丞相,一定代為解釋。」關羽非常高興,同卞喜一起上馬進了汜水關。
來到鎮國寺前,寺內和尚都鳴鐘出來迎接。其中一位法名普淨的和尚,和關羽是同鄉。他已知卞喜想加害關羽,便藉故上前與關羽打招呼。關羽因離家將近二十年,也想敘敘鄉里之情,於是不顧卞喜阻擋,接受普淨邀請,到方丈室喝茶。普淨一邊和關羽說話,一邊用手按佩帶的戒刀,給關羽遞眼色。關羽會意,命侍從持刀緊緊跟隨。
不一會兒,卞喜請關羽到法堂吃飯,關羽說:「閣下請我,是好心,還是惡意呢?」卞喜還未回話,關羽早已瞅見帳幔後面的刀斧手,於是對卞喜大喝一聲:「我以為你是好人,原來你卻想害我!」卞喜見事已敗露,忙令隨從下手。隨從剛要舉刀,已被關羽拔劍砍死。卞喜趕快繞著廊柱逃跑,關羽丟下劍,手握大刀追趕。卞喜暗暗取出流星錘投向關羽,關羽一刀擋開,趕上前去,把卞喜劈成兩段。關羽轉身,殺散圍住劉備家眷的士兵,拜謝普淨,往滎陽進發。滎陽太守王植,與韓福是親家。聽說韓福被殺,就想暗害關羽,替韓福報仇。他暗中派人守住關口,等關羽一行到來。關羽來到滎陽,王植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出關迎接,關羽便把去尋劉備的事告訴了他。王植說:「將軍一路辛苦了,夫人坐車想必也疲勞不堪,請先到城中歇一宿,等明日再走不遲。」關羽見王植殷勤懇切的樣子,就住了下來。
王植安置關羽吃飯、休息以後,暗暗把部下胡班叫來說:「關羽背叛丞相私逃,又沿路殺了太守和守關將領,犯了死罪!但這人很難對付。你今晚帶一千人,手拿火把,圍住驛館,等三更時,一齊放火,不管是誰,統統燒死。我會親自引兵接應。」胡班領命,按王植的吩咐,安排妥當,只等三更放火。
因時間還早,胡班尋思:「我久聞關羽大名,卻不知他長得什麼模樣,先偷偷去看看再說。」於是到驛館問了關羽住處,悄悄走到正廳前面。只見關羽左手捋著鬍子,靠著桌子,正在燈下看書。胡班見了,不由脫口而出:「真是天神啊!」
關羽聞聲,便問是誰,胡班進門向關羽行禮說:「我是滎陽太守的部下胡班。」關羽聽到胡班的名字,忽然想起在許都城外告老還鄉的議郎胡華託自己給兒子胡班捎的書信,忙問道:「莫非你就是許都城外胡華的兒子嗎?」胡班說:「正是。」等胡班看完關羽帶來的家信,驚嘆道:「險些誤殺忠良!」於是,將王植的詭計告訴關羽,說:「情況緊急,我現在先去把城門打開,請將軍快快收拾出城吧!」
關羽大驚,忙招呼眾人收拾,出了驛館。到城邊時,只見城門已開,關羽一行急忙出城。
胡班照舊回到驛館,按時放火。
關羽一行走了沒多遠,忽然背後火把照耀,大隊人馬追趕而來。到了近前,王植大喝一聲:「關羽休逃!」關羽一聽,怒火上湧,等王植靠近,攔腰一刀,將他砍成兩段,追趕的人馬見此,紛紛退去。關羽趕緊催車急奔而去,一路上念念不忘胡班的救命之恩。關羽等人走了一段路,過了滑州,來到黃河渡口。渡口守將夏侯惇的部下秦琪上前盤問,硬要索取公文。關羽說:「我又不受丞相管制,哪有什麼公文?」秦琪說:「我奉夏侯惇將軍之命,把守關口,你就是插上翅膀也飛不過去!」關羽大怒,說:「你知道我沿路斬殺攔截者的事嗎?」秦琪說:「你只能殺無名小將,敢殺我嗎?」關羽譏諷道:「你同顏良、文醜相比算個啥?」秦琪一聽,怒不可遏,提刀就向關羽殺來。只一個回合,關羽刀起,秦琪便人頭落地。守關士兵也不再戰,趕緊用船送關羽一行渡過黃河,到了袁紹地盤。關羽歷經周折,終於在古城見到了張飛。劉備也以到荊州勸說劉表共伐曹操為名,離開冀州,與關羽相見。劉備見兄弟團聚、親人相會,又新得了趙雲,關羽又收關平為義子,還得了周倉,百感交集。眾人在古城大擺宴席,慶祝團圓。
詞語解釋
◎法堂:在此是指舊稱審案的公堂,也就是法庭。
◎瞅見:看。
◎驛館:官家在驛站上設的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