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了,哪些技能是老師不教,但非常重要?
大學和高中最大的區別,就是高中時老師手把手地教你,教你走每一步路,大學後,老師給你指一個方向,剩下的,你要自己走完。
人到了社會後,才發現沒有任何人給你指明方向,世界很大,你要自給自足,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長大。
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高手,都有著超強的自學本領。很多重要的技能,也得靠自學,這些能力,老師不講,你只能靠自己。
1.演講和寫作的能力
之前有人問過我,大學四年哪些能力是老師不教,但你覺得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從來沒有變過:演講和寫作。
因為,這是能讓你在短時間裡最快提升影響力的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是一對多為基礎,從自己出發,影響到更多人。
演講能讓人思路清晰,寫作能讓人更有智慧。演講不僅僅是口才,更是思路的表達;寫作不僅僅是表述,更是思考的傳遞。無論你以後做什麼工作,想要做大,都會涉及到寫作和演講,好的演講者讓人舒服,好的文章也讓人心曠神怡。
那麼,該怎麼練習呢?長話短說:
(1)演講和寫作都是輸出的過程──在此之前,你應該大量的閱讀,廣泛的涉獵。大學四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雖然一無所有,但你有大把的時間去圖書館讀書,不要問該讀什麼書,答案是什麼都該讀,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應該是立體的。一個人的閱讀時間,能讓你變成更好的自己。只有讀得夠多,看得夠多,才有內容可以說,得到別人的認可。
(2)熟能生巧──每一個演講者都曾經遇到過上台前極度緊張的時刻,每個寫作者都曾經寫著寫著就離題了。能清楚表達自己,並且在幾千字中不離題,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必須學會一個人每天都寫點東西,或者時常一個人對著牆講一段話。更重要的是,加強每一個上台演講的機會,畢竟,這種機會很難得。你可能會覺得誰會怎麼做,我就是這麼做的。
2.英語口語的能力
我們的英語教育一直是一個應付考試的過程,考試很多時候是不考聽力的,學生學著學著就變成了啞巴英語。只能比劃,卻聽不懂,說不出。
上了大學後終於開始考聽力,可學生們學了這麼多年英文,看見外國人依舊無法耀武揚威的開口,那學英文有什麼用?還學了這麼多年。我們都有著一個看世界的夢,大多數人站在國際視角上,活在網路平台中,這樣的一代人,眼光一定是盯著世界的。
可惜的是,口語不好,怎麼看世界?大多數學校的英文課就上到大二,課上能讓你張口講英語的機會,也屈指可數,所以,學好英語口語的任務就交給你自己了。
怎麼自學口語呢?
(1)晨讀英文──不要小看晨讀英文,那些每天都晨讀英文的人,英語口語穩定提升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每天的精神也有明顯的改善;長期晨讀英文的人,口語一定不會差,每一天的時間也都長了許多。
(2)看劇學英文──你可以選擇下載一部美劇一部英文電影,中英文字幕,然後一句句的複誦,一部電影、美劇看第一遍都是看劇情,你可能哭得要死,笑得一塌糊塗,早就忘了練習口語這麼一回事,但只有看第二遍,而且不停地按暫停鍵複誦,才是提升口語最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持續。
(3)多參加考試──你可以去報考托益、托福、BEC、雅思等,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當你決定考試時是有短期目標的,人只有擁有短期目標時,才不會放棄前進的道路,考試是結果,提升英文才是目的。英語口語也是一樣。
3.練習一項體育技能
上高中時,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體育課,上大學後,蹺得最多的也是體育課。
我見過無數學生在體育課的時候找各種理由蹺課。後來,我開始工作,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人拚到最後,拚的全是體力。
所謂天賦、家庭背景、學校在市場經濟下都不能迅速的區分兩個人,無論一個人天賦多差、家庭背景多不好,教育多一般,只要有好的身體,磨都可以把對手磨死。
那你肯定會問,既然身體這麼重要,難道不行畢業後再鍛鍊嗎?
畢業後,朝九晚五往往已經耗費了自己最精華最有效率的時光,晚上回到家,不是想睡覺就是想看看電視就趕緊睡了,哪來運動的閒心。
好的身體,往往都是大學四年養成的。身體好的人,都有自己固定喜歡的體育運動,並且每周都會有幾天飛馳在操場上、健身房裡,大汗淋漓的感覺,永遠比床上更能讓青春無悔。4.領導力、交流能力
有一本書叫作《領導力21法則:領導贏家》(The 21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作者約翰.麥克斯威爾,裡面講了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做到的二十一條,我看完後發現其實大可不必每條都遵守,因為理論知識再怎麼清楚,也不如當一回主管來的直接。
學生會和社團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參加的,不是為了名利,而是有這麼一個平台,能鍛鍊自己的交流能力、領導能力。在大學畢業後,你會發現同班、同宿舍同學的關係往往沒有一個共同努力過的社團成員關係好。為什麼呢?
我得說,想要真正交上一個好朋友,就和他共同做一件事情吧,你們之間的合作、共謀和挫折,都會很快昇華成友誼,變成彼此的連接與回憶。而當一個人走進社會後,你會發現,交流能力、交朋友的能力以及領導力、合作能力,都能讓你在公司裡閃著光芒。
但多說兩句:不要把學生會當成你發展勢力,拉幫結派的搖籃,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別讓校園成為藏汙納垢的地方〉,這裡就不多說了。
也更不要因為參加許許多多的學生會、社團,而忘記了念書和學習,這樣更累更沒用,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該退的時候,抓緊時間,別留戀,往前看。
5.抗擊挫折的能力
教育制度只告訴了學生如何爭得第一,卻沒有告訴他們遇到挫折之後該怎麼辦,只告訴了他們冠軍重要,卻沒有人告訴你跌倒後如何處理傷口,摔倒後如何站起來。
而走入社會後,天之驕子們總會滿滿的迷惘:我在學校品學兼優,為什麼走入社會卻頻頻受挫?原因很簡單,生活嘛,不如意的十有八九。
只是長期在象牙塔,習慣了養尊處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挫折罷了。
所以,你要學會有一個好心態,當遇到麻煩,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你要做一些什麼,思考一些什麼,怎麼解脫,怎麼迎接下一次戰鬥。
我一般會仔細分析失敗案例,然後想下次會怎麼辦,列出一二三,如果遇到心情不好時,我會去寫字讀書,難受得不行時,跑步、聽音樂更是一個好選擇。
無論如何,這個技能應該是大學四年裡,老師沒有教,但對你來說最重要的。
祝你們青春無悔,變成自己最好的模樣。
大學和高中最大的區別,就是高中時老師手把手地教你,教你走每一步路,大學後,老師給你指一個方向,剩下的,你要自己走完。
人到了社會後,才發現沒有任何人給你指明方向,世界很大,你要自給自足,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長大。
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高手,都有著超強的自學本領。很多重要的技能,也得靠自學,這些能力,老師不講,你只能靠自己。
1.演講和寫作的能力
之前有人問過我,大學四年哪些能力是老師不教,但你覺得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從來沒有變過:演講和寫作。
因為,這是能讓你在短時間裡最快提升影響力的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是一對多為基礎,從自己出發,影響到更多人。
演講能讓人思路清晰,寫作能讓人更有智慧。演講不僅僅是口才,更是思路的表達;寫作不僅僅是表述,更是思考的傳遞。無論你以後做什麼工作,想要做大,都會涉及到寫作和演講,好的演講者讓人舒服,好的文章也讓人心曠神怡。
那麼,該怎麼練習呢?長話短說:
(1)演講和寫作都是輸出的過程──在此之前,你應該大量的閱讀,廣泛的涉獵。大學四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雖然一無所有,但你有大把的時間去圖書館讀書,不要問該讀什麼書,答案是什麼都該讀,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應該是立體的。一個人的閱讀時間,能讓你變成更好的自己。只有讀得夠多,看得夠多,才有內容可以說,得到別人的認可。
(2)熟能生巧──每一個演講者都曾經遇到過上台前極度緊張的時刻,每個寫作者都曾經寫著寫著就離題了。能清楚表達自己,並且在幾千字中不離題,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必須學會一個人每天都寫點東西,或者時常一個人對著牆講一段話。更重要的是,加強每一個上台演講的機會,畢竟,這種機會很難得。你可能會覺得誰會怎麼做,我就是這麼做的。
2.英語口語的能力
我們的英語教育一直是一個應付考試的過程,考試很多時候是不考聽力的,學生學著學著就變成了啞巴英語。只能比劃,卻聽不懂,說不出。
上了大學後終於開始考聽力,可學生們學了這麼多年英文,看見外國人依舊無法耀武揚威的開口,那學英文有什麼用?還學了這麼多年。我們都有著一個看世界的夢,大多數人站在國際視角上,活在網路平台中,這樣的一代人,眼光一定是盯著世界的。
可惜的是,口語不好,怎麼看世界?大多數學校的英文課就上到大二,課上能讓你張口講英語的機會,也屈指可數,所以,學好英語口語的任務就交給你自己了。
怎麼自學口語呢?
(1)晨讀英文──不要小看晨讀英文,那些每天都晨讀英文的人,英語口語穩定提升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每天的精神也有明顯的改善;長期晨讀英文的人,口語一定不會差,每一天的時間也都長了許多。
(2)看劇學英文──你可以選擇下載一部美劇一部英文電影,中英文字幕,然後一句句的複誦,一部電影、美劇看第一遍都是看劇情,你可能哭得要死,笑得一塌糊塗,早就忘了練習口語這麼一回事,但只有看第二遍,而且不停地按暫停鍵複誦,才是提升口語最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持續。
(3)多參加考試──你可以去報考托益、托福、BEC、雅思等,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當你決定考試時是有短期目標的,人只有擁有短期目標時,才不會放棄前進的道路,考試是結果,提升英文才是目的。英語口語也是一樣。
3.練習一項體育技能
上高中時,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體育課,上大學後,蹺得最多的也是體育課。
我見過無數學生在體育課的時候找各種理由蹺課。後來,我開始工作,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人拚到最後,拚的全是體力。
所謂天賦、家庭背景、學校在市場經濟下都不能迅速的區分兩個人,無論一個人天賦多差、家庭背景多不好,教育多一般,只要有好的身體,磨都可以把對手磨死。
那你肯定會問,既然身體這麼重要,難道不行畢業後再鍛鍊嗎?
畢業後,朝九晚五往往已經耗費了自己最精華最有效率的時光,晚上回到家,不是想睡覺就是想看看電視就趕緊睡了,哪來運動的閒心。
好的身體,往往都是大學四年養成的。身體好的人,都有自己固定喜歡的體育運動,並且每周都會有幾天飛馳在操場上、健身房裡,大汗淋漓的感覺,永遠比床上更能讓青春無悔。4.領導力、交流能力
有一本書叫作《領導力21法則:領導贏家》(The 21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作者約翰.麥克斯威爾,裡面講了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做到的二十一條,我看完後發現其實大可不必每條都遵守,因為理論知識再怎麼清楚,也不如當一回主管來的直接。
學生會和社團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參加的,不是為了名利,而是有這麼一個平台,能鍛鍊自己的交流能力、領導能力。在大學畢業後,你會發現同班、同宿舍同學的關係往往沒有一個共同努力過的社團成員關係好。為什麼呢?
我得說,想要真正交上一個好朋友,就和他共同做一件事情吧,你們之間的合作、共謀和挫折,都會很快昇華成友誼,變成彼此的連接與回憶。而當一個人走進社會後,你會發現,交流能力、交朋友的能力以及領導力、合作能力,都能讓你在公司裡閃著光芒。
但多說兩句:不要把學生會當成你發展勢力,拉幫結派的搖籃,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別讓校園成為藏汙納垢的地方〉,這裡就不多說了。
也更不要因為參加許許多多的學生會、社團,而忘記了念書和學習,這樣更累更沒用,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該退的時候,抓緊時間,別留戀,往前看。
5.抗擊挫折的能力
教育制度只告訴了學生如何爭得第一,卻沒有告訴他們遇到挫折之後該怎麼辦,只告訴了他們冠軍重要,卻沒有人告訴你跌倒後如何處理傷口,摔倒後如何站起來。
而走入社會後,天之驕子們總會滿滿的迷惘:我在學校品學兼優,為什麼走入社會卻頻頻受挫?原因很簡單,生活嘛,不如意的十有八九。
只是長期在象牙塔,習慣了養尊處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挫折罷了。
所以,你要學會有一個好心態,當遇到麻煩,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你要做一些什麼,思考一些什麼,怎麼解脫,怎麼迎接下一次戰鬥。
我一般會仔細分析失敗案例,然後想下次會怎麼辦,列出一二三,如果遇到心情不好時,我會去寫字讀書,難受得不行時,跑步、聽音樂更是一個好選擇。
無論如何,這個技能應該是大學四年裡,老師沒有教,但對你來說最重要的。
祝你們青春無悔,變成自己最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