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身為媳婦、妻子、媽媽的女人們,妳們過得好嗎?
女人婚前和婚後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婚前,女人跟男人關係對等,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過著自主的人生。一旦結婚,為了成為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女人只能是公婆的「媳婦」、先生的「妻子」、小孩的「媽媽」。不知不覺中,女人不只是失去了自己的聲音,甚至自我也遺失了。
現在女性在外工作的比例和時間急速增加,但男性參與家事的時間和過往並没有太大的差別。女人要賺錢、要照顧小孩、要準備早餐,還要代替先生孝敬公婆。每到了節日,對已婚女性來說,便是壓力大到會得「節慶症候群」的日子,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父權觀念束縛,讓女性在這些角色中無法逃脫。背負著這些角色的女人們,即便痛苦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因此即使想解開痛苦的線團,也只讓狀況更加混亂,挫折感倍增。
我並沒有女性學的專業背景。但我的夫家是個以男性為尊大家族。長年來,我的主婦生活讓我清楚瞭解,女性背負的壓力和不合理。於是我決心擺脫夫家的束縛。我跟公婆提交了媳婦辭職信,也對先生提出離婚的要求,還把大學畢業了的兒子和女兒送出家們,讓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當我做了這些事之後,事情開始發生變化了,而這些變化真可以用奇蹟來形容。我從順從和犧牲的角色中走出來,再次找回了自我的主導權。和夫家以及先生也從垂直的順從關係變成水平的平等關係,我再次找到我的鞋子,還有我的聲音。
我的力量源自於每天晚上做的夢。從小到大我幾乎不曾和人吵過架,並非因為我是個和平主義者,而是因為我很膽小,所以總是選擇逃避。不知不覺中,我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渺小又卑微的,總覺自己沒有用。但當我聽得懂夢的語言之後,我聽到了自己遺失許久的聲音。過去的夢告訴了我「我是誰」,在這裡遺失了什麼,又為什麼如此痛苦。找到問題並解決之後,我重新獲得力量,也開始付出行動。我通過夢這個內在的世界,學會了在現實世界活下去的智慧。 我的故事說起來極為慚愧。懵懵懂懂就步入了婚姻,婚後的日子,就像生活在黑暗漫長的隧道。我身在其中,來回徘徊不停,被困得喘不過氣來,但卻回不去也走不出來。當時,我真的很想聽聽那些曾走出來的人的故事。所以,我鼓起勇氣寫出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像過去的我那樣,在婚姻中感到寂寞痛苦的人。每個人都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不管現在的你,處境有多麼艱難,一定都可以改變,過著自在幸福的人生。我只是想傳遞這個想法。
這本書描述的是一個軟弱女人,在婚後所遭遇到不合理的事,以及改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我的女兒和兒子不知不覺已來到二十歲的後半段階段,不久的將來也要變成他人的妻子和丈夫。我希望他們各自結婚後,都能和另一半過著尊重且平等的夫妻生活。特別是一九九三年出生的女兒,我真心希望,即便是婚後,她也不會失去身為女性的聲音,過著平和的人生。我就是保持著這樣誠摯的心來描述我個人的慚愧故事。
再次表明,本書的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的經驗和解析。
2018年1月
瑛珠
對不起,我不要再當媳婦了
這已經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交給公婆一封不再當媳婦的辭職信。那時正好是中秋節前兩天。這個想法並非長時間深思熟慮後做的決定。其實當時的我,在某種程度上早就擺脫了所謂媳婦的過節壓力。但越靠近中秋節,我還是會感受到一股小小的壓迫感。在那一刻,我突然連這種壓迫感也想通通擺脫。當然我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貪心了。因為從好幾年前開始,過節或祭拜時需要的食物大多數都用買的,我也只需準備湯和飯而已。
就這樣,我獨自一人想了又想,在職場上不管工作再久都可以辭職,為什麼媳婦這個角色不想當的時候,卻不能那樣做呢?即使有離婚,也從沒聽說過「媳婦辭職」。難道不想當媳婦,只有離婚或死亡這兩種方法嗎?我不想通過這兩種方式結束媳婦的角色。我只是想脫下「媳婦」這件外衣。
我想:「從沒有人寫過媳婦辭職信也没關係,就讓我來做吧!」一有這樣的想法,我立刻寫封辭職信,決定不當媳婦了。那是中秋節兩天前的晚上。我拿著上頭寫著「媳婦辭職信」的信,就這樣去了公婆家。信封內什麼內容也沒有。我原本想寫上不想當媳婦的理由,後來就作罷了。因為原因就只有,再也不想當媳婦而已。 從我住到地方到公婆家,車程約十分鐘。因為是中秋節前,路上車子非常多。坐在公車上的我,因為害怕和緊張,雙手抖得不停。「妳身為長媳,有做了什麼嗎?妳怎麼可以這樣做……。」我可以想像自己將會如何被大聲斥責。我甚至還做好被公婆甩巴掌的覺悟。不,應該說不管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我都心甘情願接受。
我站在公婆家門時,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我先做了個深呼吸才走進走。公婆看到媳婦在中秋節前就來訪,極為訝異,他們問我:「這麼晚了,有什麼事情嗎?」我感覺公婆多少也有點緊張了。我走進客廳之後,馬上拿出那封寫著「媳婦辭職信」的信封交給他們。公公把信封裡裡外外看了看。
「這是什麼呢?」
「對不起,我不要再當媳婦了。」
公公好像忘記要說什麼話似的,陷入了沉默。我低著頭,就像脖子靠在刀刃上,正在等待處決的死囚。就這樣,一片寂靜過後,我聽到公公平靜的聲音:
「妳真的辛苦了。我只顧著妳的叔公跟姑婆他們,卻沒有好好照顧你們……。」
公公停了一下,又接著繼續說:
「妳就做妳想做的吧!你們過得好就行。我們自己會過得好,不用你們操心。過去真的讓妳受苦了,我身為爸爸真的很抱歉。」
聽到公公說出我讓完全意想不到的話後,緊繃的情緒一下子釋放開來,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不是的,我也沒做好……。」
我緩了緩氣後,鼓起了勇氣繼續說:
「長期以來,我都被長媳這個角色沉重的壓迫著。我不想再當媳婦了。爸爸、媽媽,真的非常抱歉。」
這時候,坐在旁邊的婆婆說話了。
「我們自己會過得很好。你們夫妻跟孩子們好好過就可以。我一直很感謝妳對我們的費心。從現在起,妳照顧好自己,不用擔心我們。」
公婆的寬容態度,讓我哽咽了。他們的心一定受傷了,我感到非常抱歉和內疚。
「不論什麼時候,妳想來的時候都可以來。不管是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妳內心沒有負擔的時候再來,不來也沒關係。」
就這樣,我們多聊了幾句之後,彼此也就無話可說了。於是,我起身離開。
「過去這段時間,真的非常感謝你們。我走了。」 放下擔任了二十三年的長媳角色,並沒有花很多時間。我走出公婆家時,感覺卸下了肩膀上扛著的巨大行李,但內心卻沒有變得輕鬆。不,反而還因為複雜的心情和緊張感同時釋放而感覺全身無力,異常空虛。
如此簡單,如此輕易,如此快速的就可以不用再當媳婦,令我感到空虛。同時,我也因為對公婆感到極為抱歉而痛苦。如果被他們罵或甩巴掌的話,或許我現在心情會好過些。我好像對八十高齡的公婆做了罪大惡極的事,一直無法擺脫罪惡感。
我走到大馬路上,看著正在為中秋節忙碌準備的人們,不知道該如何撫平內心的淒涼。
兩天後就是中秋節了,這是我婚後第一次不用到公婆家過節。但即使不去公婆家,也無法帶著老公跟小孩回娘家。得要告知娘家媽媽,短時間之內我不會回去了。我想我的母親不會認同我的做法,但她一定會站在我這邊,她一定會問我,過去是承受多少痛苦才決定這樣做?她一定可以理解我。
當初我要跟先生結婚的時候,母親是最反對的。因為先生是大家族的長男,公公那一輩有九個兄弟姊妹,還有祖父母。媽媽是長媳,她知道身為長媳有多辛苦,因此極力反對,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也受苦。最後,她是看到我對先生的信任和愛,以及公婆人很好,才答應這門婚事。
我就在對公婆罪惡感尚未消失的狀態下,打電話給母親。母親聽我說完後,嚇了一跳,突然提高音量說 :「妳怎麼可以那樣做?」母親的反應跟公婆截然不同,反而讓我不知所措。
「妳怎麼可以對那樣好的公婆做出這種事?」
母親的態度好像我犯了什麼大逆不道的罪一樣。
「妳不可以那樣做!」母親更加生氣的說。
她不聽我的解釋,也沒問我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只是充滿憤怒。音量越來越高,斥責的話没間斷。母親希望我去彌補,當這件事情從沒發生過。直到我對著母親說,如果她不停止發脾氣,也不聽我說的話,那我也不再當她女兒,母親才停止。她總算沒那樣生氣了,但依然重複著勸說的話:
「妳那樣不行,對親家實在太抱歉……。該怎麼辦呢?我實在沒臉見親家和女婿了。」
我向母親傳達我把信交給公婆後,他們對我說的話,希望她不用擔心。沒想到反而讓她更感到過意不去。
「為什麼媽媽要覺得抱歉呢?我公婆可以理解,還希望我能過得自在幸福。為什麼妳卻要我繼續忍耐和犧牲呢?」 「即使是那樣,他們對你那麼好,你怎麼能做出那些事?」
母親直到最後,還是希望可以說服我回心轉意。
「妳不可以那樣做啊!怎麼辦呢……?」
母親好像面臨世界上最難堪的事情似的,最後實在不知該如何解決的母親跟我說:「妳不去婆家的話,那也不要回娘家了。我沒臉見女婿。」
我只說知道了,就這樣掛了電話。
關於這件事情,不只是母親無法諒解。
我的先生把媳婦辭職信的事告訴了他的朋友。那位朋友偷偷勸先生:「你呀,乾脆離婚。」理由是,絕對不能跟對公婆做出這種事的女人一起生活。
甚至跟我一樣同為長媳,長久以來和我關係極為親密,是最能夠理解我的一位年長女性朋友聽到後,也是對我氣憤的說:「有誰是自己想當媳婦才當的嗎?」
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對媳婦辭職這件事。即使如此,我也不後悔。
身為媳婦、妻子、媽媽的女人們,妳們過得好嗎?
女人婚前和婚後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婚前,女人跟男人關係對等,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過著自主的人生。一旦結婚,為了成為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女人只能是公婆的「媳婦」、先生的「妻子」、小孩的「媽媽」。不知不覺中,女人不只是失去了自己的聲音,甚至自我也遺失了。
現在女性在外工作的比例和時間急速增加,但男性參與家事的時間和過往並没有太大的差別。女人要賺錢、要照顧小孩、要準備早餐,還要代替先生孝敬公婆。每到了節日,對已婚女性來說,便是壓力大到會得「節慶症候群」的日子,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父權觀念束縛,讓女性在這些角色中無法逃脫。背負著這些角色的女人們,即便痛苦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因此即使想解開痛苦的線團,也只讓狀況更加混亂,挫折感倍增。
我並沒有女性學的專業背景。但我的夫家是個以男性為尊大家族。長年來,我的主婦生活讓我清楚瞭解,女性背負的壓力和不合理。於是我決心擺脫夫家的束縛。我跟公婆提交了媳婦辭職信,也對先生提出離婚的要求,還把大學畢業了的兒子和女兒送出家們,讓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當我做了這些事之後,事情開始發生變化了,而這些變化真可以用奇蹟來形容。我從順從和犧牲的角色中走出來,再次找回了自我的主導權。和夫家以及先生也從垂直的順從關係變成水平的平等關係,我再次找到我的鞋子,還有我的聲音。
我的力量源自於每天晚上做的夢。從小到大我幾乎不曾和人吵過架,並非因為我是個和平主義者,而是因為我很膽小,所以總是選擇逃避。不知不覺中,我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渺小又卑微的,總覺自己沒有用。但當我聽得懂夢的語言之後,我聽到了自己遺失許久的聲音。過去的夢告訴了我「我是誰」,在這裡遺失了什麼,又為什麼如此痛苦。找到問題並解決之後,我重新獲得力量,也開始付出行動。我通過夢這個內在的世界,學會了在現實世界活下去的智慧。 我的故事說起來極為慚愧。懵懵懂懂就步入了婚姻,婚後的日子,就像生活在黑暗漫長的隧道。我身在其中,來回徘徊不停,被困得喘不過氣來,但卻回不去也走不出來。當時,我真的很想聽聽那些曾走出來的人的故事。所以,我鼓起勇氣寫出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像過去的我那樣,在婚姻中感到寂寞痛苦的人。每個人都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不管現在的你,處境有多麼艱難,一定都可以改變,過著自在幸福的人生。我只是想傳遞這個想法。
這本書描述的是一個軟弱女人,在婚後所遭遇到不合理的事,以及改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我的女兒和兒子不知不覺已來到二十歲的後半段階段,不久的將來也要變成他人的妻子和丈夫。我希望他們各自結婚後,都能和另一半過著尊重且平等的夫妻生活。特別是一九九三年出生的女兒,我真心希望,即便是婚後,她也不會失去身為女性的聲音,過著平和的人生。我就是保持著這樣誠摯的心來描述我個人的慚愧故事。
再次表明,本書的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的經驗和解析。
2018年1月
瑛珠
對不起,我不要再當媳婦了
這已經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交給公婆一封不再當媳婦的辭職信。那時正好是中秋節前兩天。這個想法並非長時間深思熟慮後做的決定。其實當時的我,在某種程度上早就擺脫了所謂媳婦的過節壓力。但越靠近中秋節,我還是會感受到一股小小的壓迫感。在那一刻,我突然連這種壓迫感也想通通擺脫。當然我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貪心了。因為從好幾年前開始,過節或祭拜時需要的食物大多數都用買的,我也只需準備湯和飯而已。
就這樣,我獨自一人想了又想,在職場上不管工作再久都可以辭職,為什麼媳婦這個角色不想當的時候,卻不能那樣做呢?即使有離婚,也從沒聽說過「媳婦辭職」。難道不想當媳婦,只有離婚或死亡這兩種方法嗎?我不想通過這兩種方式結束媳婦的角色。我只是想脫下「媳婦」這件外衣。
我想:「從沒有人寫過媳婦辭職信也没關係,就讓我來做吧!」一有這樣的想法,我立刻寫封辭職信,決定不當媳婦了。那是中秋節兩天前的晚上。我拿著上頭寫著「媳婦辭職信」的信,就這樣去了公婆家。信封內什麼內容也沒有。我原本想寫上不想當媳婦的理由,後來就作罷了。因為原因就只有,再也不想當媳婦而已。 從我住到地方到公婆家,車程約十分鐘。因為是中秋節前,路上車子非常多。坐在公車上的我,因為害怕和緊張,雙手抖得不停。「妳身為長媳,有做了什麼嗎?妳怎麼可以這樣做……。」我可以想像自己將會如何被大聲斥責。我甚至還做好被公婆甩巴掌的覺悟。不,應該說不管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我都心甘情願接受。
我站在公婆家門時,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我先做了個深呼吸才走進走。公婆看到媳婦在中秋節前就來訪,極為訝異,他們問我:「這麼晚了,有什麼事情嗎?」我感覺公婆多少也有點緊張了。我走進客廳之後,馬上拿出那封寫著「媳婦辭職信」的信封交給他們。公公把信封裡裡外外看了看。
「這是什麼呢?」
「對不起,我不要再當媳婦了。」
公公好像忘記要說什麼話似的,陷入了沉默。我低著頭,就像脖子靠在刀刃上,正在等待處決的死囚。就這樣,一片寂靜過後,我聽到公公平靜的聲音:
「妳真的辛苦了。我只顧著妳的叔公跟姑婆他們,卻沒有好好照顧你們……。」
公公停了一下,又接著繼續說:
「妳就做妳想做的吧!你們過得好就行。我們自己會過得好,不用你們操心。過去真的讓妳受苦了,我身為爸爸真的很抱歉。」
聽到公公說出我讓完全意想不到的話後,緊繃的情緒一下子釋放開來,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不是的,我也沒做好……。」
我緩了緩氣後,鼓起了勇氣繼續說:
「長期以來,我都被長媳這個角色沉重的壓迫著。我不想再當媳婦了。爸爸、媽媽,真的非常抱歉。」
這時候,坐在旁邊的婆婆說話了。
「我們自己會過得很好。你們夫妻跟孩子們好好過就可以。我一直很感謝妳對我們的費心。從現在起,妳照顧好自己,不用擔心我們。」
公婆的寬容態度,讓我哽咽了。他們的心一定受傷了,我感到非常抱歉和內疚。
「不論什麼時候,妳想來的時候都可以來。不管是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妳內心沒有負擔的時候再來,不來也沒關係。」
就這樣,我們多聊了幾句之後,彼此也就無話可說了。於是,我起身離開。
「過去這段時間,真的非常感謝你們。我走了。」 放下擔任了二十三年的長媳角色,並沒有花很多時間。我走出公婆家時,感覺卸下了肩膀上扛著的巨大行李,但內心卻沒有變得輕鬆。不,反而還因為複雜的心情和緊張感同時釋放而感覺全身無力,異常空虛。
如此簡單,如此輕易,如此快速的就可以不用再當媳婦,令我感到空虛。同時,我也因為對公婆感到極為抱歉而痛苦。如果被他們罵或甩巴掌的話,或許我現在心情會好過些。我好像對八十高齡的公婆做了罪大惡極的事,一直無法擺脫罪惡感。
我走到大馬路上,看著正在為中秋節忙碌準備的人們,不知道該如何撫平內心的淒涼。
兩天後就是中秋節了,這是我婚後第一次不用到公婆家過節。但即使不去公婆家,也無法帶著老公跟小孩回娘家。得要告知娘家媽媽,短時間之內我不會回去了。我想我的母親不會認同我的做法,但她一定會站在我這邊,她一定會問我,過去是承受多少痛苦才決定這樣做?她一定可以理解我。
當初我要跟先生結婚的時候,母親是最反對的。因為先生是大家族的長男,公公那一輩有九個兄弟姊妹,還有祖父母。媽媽是長媳,她知道身為長媳有多辛苦,因此極力反對,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也受苦。最後,她是看到我對先生的信任和愛,以及公婆人很好,才答應這門婚事。
我就在對公婆罪惡感尚未消失的狀態下,打電話給母親。母親聽我說完後,嚇了一跳,突然提高音量說 :「妳怎麼可以那樣做?」母親的反應跟公婆截然不同,反而讓我不知所措。
「妳怎麼可以對那樣好的公婆做出這種事?」
母親的態度好像我犯了什麼大逆不道的罪一樣。
「妳不可以那樣做!」母親更加生氣的說。
她不聽我的解釋,也沒問我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只是充滿憤怒。音量越來越高,斥責的話没間斷。母親希望我去彌補,當這件事情從沒發生過。直到我對著母親說,如果她不停止發脾氣,也不聽我說的話,那我也不再當她女兒,母親才停止。她總算沒那樣生氣了,但依然重複著勸說的話:
「妳那樣不行,對親家實在太抱歉……。該怎麼辦呢?我實在沒臉見親家和女婿了。」
我向母親傳達我把信交給公婆後,他們對我說的話,希望她不用擔心。沒想到反而讓她更感到過意不去。
「為什麼媽媽要覺得抱歉呢?我公婆可以理解,還希望我能過得自在幸福。為什麼妳卻要我繼續忍耐和犧牲呢?」 「即使是那樣,他們對你那麼好,你怎麼能做出那些事?」
母親直到最後,還是希望可以說服我回心轉意。
「妳不可以那樣做啊!怎麼辦呢……?」
母親好像面臨世界上最難堪的事情似的,最後實在不知該如何解決的母親跟我說:「妳不去婆家的話,那也不要回娘家了。我沒臉見女婿。」
我只說知道了,就這樣掛了電話。
關於這件事情,不只是母親無法諒解。
我的先生把媳婦辭職信的事告訴了他的朋友。那位朋友偷偷勸先生:「你呀,乾脆離婚。」理由是,絕對不能跟對公婆做出這種事的女人一起生活。
甚至跟我一樣同為長媳,長久以來和我關係極為親密,是最能夠理解我的一位年長女性朋友聽到後,也是對我氣憤的說:「有誰是自己想當媳婦才當的嗎?」
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對媳婦辭職這件事。即使如此,我也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