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
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生活中,心理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心理學家指出,壓力過大是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幫孩子減輕壓力已經成了當務之急。為了讓孩子能健康成長,家長們請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望子成龍也要從實際出發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一般父母的普遍心態。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們就對孩子有一大串的期望,期望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都出類拔萃,最後再出國深造,成為博士,期望孩子功課好、分數高、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期望孩子有特長,能在數學競賽中獲獎、能在英語大賽中獲獎、能在書法比賽中獲獎、能在鋼琴比賽中獲獎、能在體育比賽中獲獎……這些期望就像一副重擔,狠狠地壓在了孩子的肩膀上。
其實,父母期望孩子成才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也應該以現實為基礎,如果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悖離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那麼就可能帶給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的發展。
小雨是從一路頂尖中走過來的,她上小學時,是台北市的心算冠軍,還曾屢次在高手如雲的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她的英語非常好,上國中時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全省的英語朗讀大賽……上高中後,媽媽告訴她「以你的水準、實力,上高中一定要在班上拿第一!這樣將來才有希望考上台大。」
小雨覺得很痛苦,她覺得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經到了極限,明星高中裏人才濟濟,自己哪有那麼容易考第一,媽媽看出了她的煩躁,但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還斥責她:「整天心浮氣躁,你要是不拿第一,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小雨在日記中寫道:「爸爸媽媽永遠也不會真正為我著想,他們有要做成功者的願望,我就得成為過河的卒子,拼命向前。」
期末考試結束了,小雨拿到了她的成績單,她離第一名還很遙遠。那天下午,小雨沒有上課,趁父母不在家她收拾好東西,帶上一些錢離家出走了。
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類拔萃,這種心情本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否認,任何事物都應該掌握好分寸,要根據實際狀況,採取客觀的方法,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懷著不合實際的「期望」,走向極端。
父母總是用成人的心態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內心世界和能力,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情緒狀態、心智方面都有過高的期盼。父母在這種自我沉迷的狀態下不能清醒地看待問題,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為成了一種慣性和教條。最終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使孩子對受教育的感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沒興趣和信心,甚至還導致孩子心態失衡,走上極端。
因此,該到了給孩子減輕壓力的時候了,不要總是給孩子太多壓力、負擔,對孩子的期望要合情合理,要讓孩子能夠看到成功的希望,輕裝上陣不是更有利於遠行嗎?
濤濤上國二了,成績中等偏上一點,這讓他的爸爸很著急,再這樣下去,明星高中絕對考不上。於是夫妻倆齊上陣,一起督促濤濤讀書,還不斷給他講一些「考不上明星高中,將來就很難考上國立大學」的道理,不過這樣做似乎完全沒效果,期中考的成績一點也沒進步,老師還反應說,濤濤變得內向了許多,夫妻倆只好帶著兒子去看心理醫生。
幾天後,心理醫生告訴這對望子成龍心切的夫妻,他們的兒子有憂鬱症的傾向,主要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那怎麼辦呢?醫生開給他們一帖特效藥,並要他們按處方箋上所寫的去做,處方上寫著「減輕孩子的壓力」。
回家後,夫妻倆找兒子談了一次話,爸爸說:「濤濤,我們是為你好,但似乎是給了你太大的壓力,現在我們認為應該按你現在的成績對你提出要求。你現在的成績是中等偏上,那就加把勁考上省立高中吧!省立高中雖不是明星高中,但聽說師資也不錯。
「爸爸,你說的是真的嗎?」濤濤眼睛亮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了!不過,你不可以因為我們降低了要求就不認真學習,知道嗎?」濤濤連忙點頭。
從那以後,濤濤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需要父母督促著學習。高中聯考結束了,當父母準備送兒子去唸省立高中時,卻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折──濤濤的分數超過明星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十七分,濤濤竟然考上了明星高中!
爸爸好奇地問濤濤是怎麼考上的,孩子笑著說:「沒有壓力、輕裝上陣自然發揮得好!」有了這次經歷,濤濤的父母決定今後要將減輕孩子的壓力進行到底。教育孩子,應當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顧及孩子的愛好與特長。如果只根據家長的興趣和願望,那麼孩子只會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往往會嚴重失衡。孩子教育的成敗也多以考試分數或指令孩子所學的一門特長的成效來衡量。這實際上是家長自己背上的一個錯誤而沉重的包袱。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注意給孩子減輕壓力而不是加壓。不要以為孩子在很大的壓力下才會出人頭地。教子成功的父母一般絕不給孩子太多的期望壓力,因為讓他放鬆身心、緩和情緒反而會更好。
給孩子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因壓力過大而崩潰;降低你的期望,為孩子減去過重的負擔,卻可以使孩子輕鬆自如地前行。
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生活中,心理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心理學家指出,壓力過大是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幫孩子減輕壓力已經成了當務之急。為了讓孩子能健康成長,家長們請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望子成龍也要從實際出發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一般父母的普遍心態。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們就對孩子有一大串的期望,期望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都出類拔萃,最後再出國深造,成為博士,期望孩子功課好、分數高、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期望孩子有特長,能在數學競賽中獲獎、能在英語大賽中獲獎、能在書法比賽中獲獎、能在鋼琴比賽中獲獎、能在體育比賽中獲獎……這些期望就像一副重擔,狠狠地壓在了孩子的肩膀上。
其實,父母期望孩子成才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也應該以現實為基礎,如果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悖離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那麼就可能帶給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的發展。
小雨是從一路頂尖中走過來的,她上小學時,是台北市的心算冠軍,還曾屢次在高手如雲的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她的英語非常好,上國中時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全省的英語朗讀大賽……上高中後,媽媽告訴她「以你的水準、實力,上高中一定要在班上拿第一!這樣將來才有希望考上台大。」
小雨覺得很痛苦,她覺得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經到了極限,明星高中裏人才濟濟,自己哪有那麼容易考第一,媽媽看出了她的煩躁,但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還斥責她:「整天心浮氣躁,你要是不拿第一,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小雨在日記中寫道:「爸爸媽媽永遠也不會真正為我著想,他們有要做成功者的願望,我就得成為過河的卒子,拼命向前。」
期末考試結束了,小雨拿到了她的成績單,她離第一名還很遙遠。那天下午,小雨沒有上課,趁父母不在家她收拾好東西,帶上一些錢離家出走了。
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類拔萃,這種心情本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否認,任何事物都應該掌握好分寸,要根據實際狀況,採取客觀的方法,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懷著不合實際的「期望」,走向極端。
父母總是用成人的心態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內心世界和能力,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情緒狀態、心智方面都有過高的期盼。父母在這種自我沉迷的狀態下不能清醒地看待問題,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為成了一種慣性和教條。最終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使孩子對受教育的感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沒興趣和信心,甚至還導致孩子心態失衡,走上極端。
因此,該到了給孩子減輕壓力的時候了,不要總是給孩子太多壓力、負擔,對孩子的期望要合情合理,要讓孩子能夠看到成功的希望,輕裝上陣不是更有利於遠行嗎?
濤濤上國二了,成績中等偏上一點,這讓他的爸爸很著急,再這樣下去,明星高中絕對考不上。於是夫妻倆齊上陣,一起督促濤濤讀書,還不斷給他講一些「考不上明星高中,將來就很難考上國立大學」的道理,不過這樣做似乎完全沒效果,期中考的成績一點也沒進步,老師還反應說,濤濤變得內向了許多,夫妻倆只好帶著兒子去看心理醫生。
幾天後,心理醫生告訴這對望子成龍心切的夫妻,他們的兒子有憂鬱症的傾向,主要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那怎麼辦呢?醫生開給他們一帖特效藥,並要他們按處方箋上所寫的去做,處方上寫著「減輕孩子的壓力」。
回家後,夫妻倆找兒子談了一次話,爸爸說:「濤濤,我們是為你好,但似乎是給了你太大的壓力,現在我們認為應該按你現在的成績對你提出要求。你現在的成績是中等偏上,那就加把勁考上省立高中吧!省立高中雖不是明星高中,但聽說師資也不錯。
「爸爸,你說的是真的嗎?」濤濤眼睛亮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了!不過,你不可以因為我們降低了要求就不認真學習,知道嗎?」濤濤連忙點頭。
從那以後,濤濤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需要父母督促著學習。高中聯考結束了,當父母準備送兒子去唸省立高中時,卻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折──濤濤的分數超過明星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十七分,濤濤竟然考上了明星高中!
爸爸好奇地問濤濤是怎麼考上的,孩子笑著說:「沒有壓力、輕裝上陣自然發揮得好!」有了這次經歷,濤濤的父母決定今後要將減輕孩子的壓力進行到底。教育孩子,應當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顧及孩子的愛好與特長。如果只根據家長的興趣和願望,那麼孩子只會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往往會嚴重失衡。孩子教育的成敗也多以考試分數或指令孩子所學的一門特長的成效來衡量。這實際上是家長自己背上的一個錯誤而沉重的包袱。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注意給孩子減輕壓力而不是加壓。不要以為孩子在很大的壓力下才會出人頭地。教子成功的父母一般絕不給孩子太多的期望壓力,因為讓他放鬆身心、緩和情緒反而會更好。
給孩子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因壓力過大而崩潰;降低你的期望,為孩子減去過重的負擔,卻可以使孩子輕鬆自如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