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美和のCOLUMN-1 日本飲食文化之花──和菓子
監修/全國和菓子協會

和菓子距今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現今所吃的和菓子當中,大多數是誕生於江戶時代。在不同的地域創造出不同的和菓子,種類眾多數都數不清呢。

◎御萩
紅豆外皮像花瓣般置於豆沙團之上,看起來就像是小小萩花盛開的模樣,因此被稱為「萩餅」(萩の餅)、「萩花」(萩の花),古代宮女又稱其為「御萩」。據說紅豆的紅色具有驅除邪氣的效果,秋季、春季的彼岸時分,有以御萩當成供品來供奉先祖的習慣,因為看起來有點神似牡丹花,所以春天時被稱作「牡丹餅」,秋天則稱作「御萩」。

◎櫻餅
江戶時代有一位名叫新六的人,在現今東京向島地區的長明寺當門衛。每到春天,新六就苦惱於紛落櫻葉的掃除。後來他想出利用醃漬後的櫻花葉包覆麻糬製成點心,據說這就是櫻餅的起源。各地的櫻餅製法不太相同,關東是以麵糊烤成薄皮後包覆內餡;關西則是以糯米蒸熟後乾燥壓碎的「道明寺粉」為原料製成。

◎柏餅
柏餅是於5月5日端午節時吃的食品,由於槲櫟(柏)葉有「在新芽生出前,老葉不會掉落」這種特性,象徵子孫繁榮昌盛。而在將內餡包入麻糬時的手勢,看起來像是雙手合十參拜(柏手を打つ)的樣子,也帶有吉祥之意。除了常見的豆沙餡、豆粒餡外,也有味噌餡及以草餅製成的柏餅,口味依據地域性而有不同。

◎粽子
雖然在日本的端午節是以吃柏餅為固定傳統,但許多日本人也有吃粽子的習慣,包括有以竹葉包著糯米後,以水煮熟的新潟縣三角粽子,或流傳於鹿兒島等地,以竹葉等包著浸泡一夜的糯米,再以鹼水煮熟而製成的「灰汁卷」(あくまき)等。不論是哪一種粽子,都是以混和砂糖跟黃豆粉的粉末來沾著吃。

◎丸子
丸子的歷史可追溯至繩文時代。當時將橡子、櫟木的果實、七葉樹的果實等磨成粉狀,再加入水中,去除澀味後作成粥狀或小球狀來吃。此外,竹籤串丸子的數量也存在各式說法,像是在關東地方通常4個丸子為一串,據說這樣算錢較方便;關西地方則大多為5個一串,象徵人的頭和手足,將其當成供品。◎羊羹
據說羊羹的根源是從中國傳來的點心「羹」而來。在當時日本並不盛行吃獸肉,使用麵粉及紅豆做成仿照羊肉的素材放入湯裡,為蒸羊羹的起源。其中洋菜凍(寒天)量較多,口感較硬的為煉羊羹;洋菜凍量較少,口感較軟的為水羊羹;也有加入麵粉或葛粉等蒸製的蒸羊羹。根據地域而有不同特色。

◎最中
最中的原型是日式乾點心,最早只有現在最中餅外面那層皮的部分而已,之後才演變成中間夾入餡料的形態。最中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拾遺和歌集》中所出現藤原定家的詩歌,有中秋的明月之意。為了讓外皮的部分不受濕氣影響,製作內餡時為了調整水分會加入較多的砂糖,使內餡較為黏稠。

◎大福
據說因易有飽足感而被稱為「腹太餅」。江戶時代有位名為玉(お玉)的女性將它命名為「大腹餅」後,當作商品販售。之後將「腹」字換掉成為「大福餅」。因大福放置一段時間就會變硬,昔日會先以火烤軟後再食用。由於烤後芳香誘人,即使進入昭和時期,日本人仍習慣烤過後再食用。

◎草餅
古時候的草餅並不是使用艾草,而是使用鼠麴草(ハハコグサ)來製作,後來無論是香氣、味道、顏色、藥效等都較優良的艾草從中國傳入,才使用至今。草餅的起源最早是為了祈求女子能健康成長與幸福,而將藥草加入麻糬中製成禮品分送。

◎蕨餅
蕨餅的起源可溯自距今約1300年前的奈良時代。為製作蕨粉,必須在山中來回尋找,將深入地中的蕨根挖起,且10公斤的蕨根只能萃取出約70克的蕨粉,精製蕨粉的時間約花費數十天,相當珍貴。現在的蕨餅幾乎是以番薯粉或樹薯粉中取得的澱粉為主要原料,真正使用蕨粉製作而成的蕨餅其實非常少見。

■美和のCOLUMN-6 挑選你喜歡的味噌風味
資料提供/全國味噌工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味噌健康製作委員會

味噌主要是以黃豆為原料,再混入鹽與麴菌發酵製成。根據區域不同,加上各地特色與氣候影響,有赤味噌、白味噌、混合味噌等,種類十分豐富。另外,依照不同比例、發酵及熟成過程,風味也各有不同。像是使用的鹽巴較多、熟成時間較長的鹹味噌,味道濃厚,有著發酵熟成後的特有芳香;另外,使用麴菌量較多的甜味噌,富有甜味,有麴菌特有的香氣;而麥味噌亦有其特有的香氣及味道;若是習慣豆味噌的味道,就能品嚐出其特有的高雅澀味及濃厚。不妨從種類豐富的各式味噌當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味噌吧。

◎米味噌
以大豆及米麴發酵、熟成後製成。約佔日本味噌總產量的8成左右,自北海道到本州、四國等區域皆有生產,有著各式顏色及風味。
· 信州味噌(長野縣):約佔日本味噌產量40%以上,為淡色鹹味噌的代表,具有清爽口味及清新香氣。
· 仙台味噌(宮城縣):鹹口味的紅味噌,味道濃厚,特徵是經過長時間熟成而產生的芳香,適合用於蛤蠣湯、蜆湯、豬肉湯等料理。
· 西京味噌(京都府):熟成時間較短,帶有甜味及高雅香氣。常使用於製作醋味噌,使用西京味噌醃漬魚肉及肉類的西京漬也十分出名。
· 江戶甘味噌(東京都):甜口味紅味噌。帶有蒸過黃豆所發出的濃厚香氣,以及與麴菌甜味調和的獨特濃厚甜味。
· 越後味噌(新瀉縣):鹹口味紅味噌。使用經過碾米加工的圓米為原料,特徵為留有米粒的形狀,鹽分濃度較高,味道十分濃厚。

◎麥味噌
由黃豆加上麥麴菌發酵、熟成後製成,主要生產於九州地區,又被稱作田舍味噌。
· 薩摩味噌(鹿兒島縣):甜口味且顏色較淡,特徵為留有小麥的顆粒。
· 瀨戶內麥味噌(愛媛、山口、廣島):富有小麥獨特香氣,帶有清爽的甜味。

◎豆味噌
由黃豆發酵、熟成後製成,主要生產於東海地區。
· 八丁味噌(愛知縣):有著濃厚的味道及高雅的澀味,略帶苦味,常被用來製作懷石料理。

除此之外,也有將各種味噌混合製成的「混合味噌」,種類十分豐富。

■美和のCOLUMN-8 番外編!加油啊,全日本的逗趣吉祥物

各地吉祥物在日本掀起一陣熱潮,其中也出現一些「有點怪怪有點可愛」的吉祥物,或是看起來充滿無力感的角色。讓人看一眼就印象深刻,衝擊性十足!◎岡左衛門
臉上寫著「岡」,身上寫著「崎」,是愛知縣岡崎市的吉祥物。本名為岡崎衛門之介,最初只是插畫圖案,當其實體化變成真人吉祥物登場時,讓全日本的國民都覺得非常驚愕,可說是怪怪吉祥物中的先驅者。據說「本人」離過一次婚,更讓人驚訝的是竟然還有一個孩子。
URL:okazaemon.co

◎納豆妖精黏黏君
讓人想不注目也難的吉祥物登場!為了行銷茨城名產納豆而誕生的「納豆妖精黏黏君」,是茨城縣非官方的吉祥物。父親是黃豆,母親是納豆菌,可從嘴巴伸出延伸好幾公尺的舌頭。聽到有人說出「噁心」等冷淡話語時,會忍不住流下眼淚,但聽到有人說「最喜歡納豆了」時,會高興地長到3公尺以上,溫柔且甜美的聲音讓民眾著迷。官網中以離奇好笑的動畫介紹納豆食譜,意外地有效果。
URL:nebaarukun.info

◎啊啦伊呸
身體覆蓋著的一條條生物是特產魩仔魚,嘴巴由蛤蜊構成,是首次現身就讓全國網友嚇呆的茨城縣大洗町代表吉祥物。長寬2公尺的巨大身材靠近時,雖然有些小朋友會因此嚇哭,但是被他慢慢移動過來的樣子給迷住的人也不在少數。據說因受傷漂流到大洗的海邊時,受到當地漁民的幫助,為了報恩才肩負起行銷大洗魅力的重責大任。
URL:www.oarai-info.jp

◎城堡機器人
以岐阜城為原型誕生,各地吉祥物中的最終兵器!3公尺55公分的巨大模樣,一點也不像吉祥物呢。特技是走路及橫著走,在各地吉祥物集結的活動上,雖然拍照時總是因為太巨大而被安排在最後,還是很有存在感。在全國的小小朋友中,人氣很旺。
URL:graphmary.com/oshirorobo.html

◎侵略者USASAMA
以「侵略」茨城縣龍崎市佐貫車站西口,及為地方「帶來活力」而登場的吉祥物。在電視節目中被票選為「噁心吉祥物No.1」,鬆懈的外貌讓人不禁懷疑他是否有幹勁。已成功以武力鎮壓商店街,據說下一個目標是佐貫車站西口。最近的煩惱,是胸前的領結常常會被誤認為是胸罩。

◎象頸鹿
埼玉縣新座市的形象吉祥物「象頸鹿」,外表看起來像是大象,身體上的花紋又像是長頸鹿的不可思議生物。療癒系的外型讓人想多多親近,據說因為新座市的雜木林住起來很舒適,所以住在裡面。官方網站上有以「週刊象頸鹿」為主題的動畫,可以觀賞喔。
URL:www.niiza.net/zoukirin/◎UZULUCKY
為了行銷豐橋產的鵪鶉蛋與鵪鶉肉的幸運鵪鶉「UZULUCKY」,職業是愛知縣豐橋市的農業營業本部長。年紀是永遠的4歲,個性天真爛漫喜歡惡作劇,非常怕冷,容易與人打成一片。第一眼看到可能會對這謎樣的外表感到疑惑,但慢慢地愈看愈覺得可愛呢。
URL:www.city.toyohashi.lg.jp/7519.htm

◎老虎老爹
受到大阪玉造地區喜愛的非官方吉祥物「老虎老爹」,是離開家人隻身前往玉造工作的謎樣上班族,專長於忘年會表演,平日會在玉造周邊閒逛,據說會偷偷販售暗藏在公事包中的道具商品。為了帶給玉造區活力而努力奮鬥中!
URL:www.tora-tochan.net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