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Part1 讓孩子學習FQ,能學到什麼?── 一堂學校沒有教的理財課

與許多孩子分享金錢觀念、從事兒童財商教學多年,我才驚覺,原來該上課的是父母!許多父母自己就沒有理財的知識,要怎麼在生活中落實家庭理財呢?
本書將協助你與孩子一起落實生活中的財商教育,鼓勵父母們把它當作是學習理財的工具書。書裡提及的方式,大部分是我多年教學課程裡實際教學的方法,父母可以輕鬆地運用在生活當中。希望這樣有系統的教學,讓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簡單學理財,在教導孩子的同時,也調整自身理財習慣,提升財務智商。

|本章課題|
★理解什麼是財務智商FQ
★如何跟孩子討論金錢
★父母的正確心態
■ LESSON 1 每個人都要作答的財商考卷

你知道財商(Financial Quotient,FQ)嗎?財商,即為財務智商,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與「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並列為現在社會不可或缺的三大成功要素!

◆你的第一堂理財課是在什麼時候?
你一定經歷過第一堂美術課,或許你也記得第一堂音樂課Do、Re、Mi的發聲練習,當然還有接踵而來的英文、數學、自然課⋯⋯我們窮盡兒少時光學習書本知識、課後才藝。但你知道嗎?所有才藝與知識,伴隨你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不過有一張名為「財務智商」的考試卷,在你還沒來得及學習前已經發下,而你也早已不知不覺地開始作答;考卷上的題目不是是非題,而是一連串的選擇題,每一個選擇都有蝴蝶效應般的影響,殘忍的是,你必須用一生的時間去作答──但幸運的是,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好好答題,贏得幸福!
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獨立自主,讓自己的生活有更多選擇。不過我們常常忽略,財富自由不只來自於賺錢的能力,更取決於理財的能力!透過這本書,和孩子一同學習財務智商吧,教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金錢啟蒙老師,更是影響他一生價值觀的「理財教練」,讓我們一起把這張財務智商的考試卷答得漂漂亮亮!

◆十七年真空的財商教育
在兒童財商課程中,我常常問父母一個問題:你的第一堂理財課在那裡上的?這時,通常會陷入一陣沉默,接著有人開始回答「大學時上過經濟課」,或是「我是學會計的」,也有人說是跟媽媽學的⋯⋯其實,我們在大學學到的這些課程可能稱為「財務知識」,但並非教你「理財」,若你出社會後不是從事相關工作,用到這些財務知識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
所以我說,這是真空的財商教育十七年,每個人從五歲到二十二歲的學齡歲月中,沒有人真正教過我們「理財」。而我們也可能放任我們的孩子自己去尋找,在這十七年中獨自建立孩子本身的金錢價值觀。
親愛的父母請仔細想想,雖然我們沒有在學校上過理財課,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都長出了自己理財及運用金錢的方式,也就是你自己的財務智商。這些養成可能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卻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我想跟父母分享,孩子的財商訓練其實跟大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就像我們大人有時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僅僅只是想要?在本書的分享中,父母也可以同步學習。

|兒童財商教養重點|
1.「財務智商」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重要課題!
2.父母就是孩子的金錢啟蒙老師,更是影響他一生價值觀的「錢教練」。
3.孩子的財商訓練其實跟大人並無太大不同,父母也可以同步學習。
■ LESSON 2該怎麼與孩子討論金錢

我家有兩個男孩,有一天,我聽見他們在餐桌上有段與外公的有趣對話:

大兒子:「請問外公,《國語日報》上寫,寫信投稿參加比賽,得獎者可以得到兩百元稿費,什麼是稿費啊?」
外公:「作者向報紙或出版社投稿所得到的報酬,就是稿費。」
小兒子:「那哥哥,你明天就開始早點起來寫作吧」!
我心裡想說,拜託,哥哥剛上小一,才會寫字沒多久好嗎!
外公聽了,疑惑地問孩子們的媽媽:「他們兩個怎麼這麼想要賺錢啊?」
全家哈哈大笑。

這個在我們家中習以為常的對話,在外公耳裡聽起來覺得奇怪(雖然沒有指責的意思):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想要去賺錢?

◆談錢,是培養孩子價值觀的好機會
大部分的父母在傳統文化的包袱下,會覺得談錢不自在。你有沒有這樣被提醒的經驗──「親朋好友間不要談錢,因為談錢傷感情」?
因為這種奇怪的觀念,讓很多父母不敢談錢,擔心進行金錢的討論會不會跟「自私」、「小氣」、「勢利」畫上等號。在這裡,我想請父母放心,和孩子討論金錢其實是建立孩子的品格、價值觀,以及培養正確管理金錢能力的好機會──一個可以控制金錢的人,他就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

◆何時開始跟孩子討論金錢?
那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跟孩子討論金錢,是比較恰當的時間呢?
其實,當孩子知道錢有支付的功能,或是會在物質上跟你討價還價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就該正視這個狀況,並且把握機會,與孩子進行溝通。
年紀小的孩子可能比較沒有完整的金錢概念,所以你一開始必須跟他溝通的是「這些東西不是免費的」,讓他知道沒有不勞而獲的概念,進而告訴他「有工作,才有所得」的想法,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如何跟學齡前兒童展開關於錢的對話?
「要怎麼開始跟幼兒談錢?」很多有著學齡前孩子的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
美國知名理財顧問、財經作者貝絲.柯林娜(Beth Kobliner),在其著作《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對話》〔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A Parents’ Guide for Kids 3 to 23,先覺出版〕中提到,未必要談那些具體的數字,而是先為孩子建立工作與金錢的連結,像是要求他們每天做點簡單的家務事,就算孩子只有一歲半,也可以幫忙收鞋子、掛外套;年長一點就可以開始擦拭碗盤、清潔桌面等等,用意在於將家事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貝絲.柯林娜建議父母可以找一天,帶孩子跟自己一起上班,認識父母的工作內容,向他強調──有工作,才有錢買房子、食物與玩具;有機會就跟孩子聊每天生活中看到的工作,如餐廳老闆、醫生、技師⋯⋯等,讓他們知道周遭這些人都是在工作賺錢,在心中種下自己以後要認真工作的念頭。
◆從生活出發,找出和孩子討論的各種素材
其實,生活中面臨的各種事件,像是油價與物價的浮動,都可以跟孩子進行相關的討論──將看似複雜的生硬新聞加以簡化,向孩子說明。而最近面臨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又名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縮寫為COVID-19),父母除了跟孩子說明為何要戴口罩、勤洗手之外,也可以聊聊這波疫情會對哪些產業造成影響?人們不敢出入公共場所、盡量少出門,是不是大大地影響旅遊、航空及餐飲業?如果你是這些產業的老闆,你有何因應之道?這些都是可以跟孩子談談的素材。
我們提倡「理財」就是「生活」,教孩子學習理財,其實不需要灌輸他們很生硬的知識,而應該從日常生活著手。我們重視這本書與生活的連結,讓財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培養、累積,讓孩子覺得金錢好有趣,他才會主動、自發地學習且成長。

◆越早開始,恐懼越少;越多練習,效果越好
你對於孩子的金錢提問感到害怕嗎?別擔心,在本書中你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回答孩子的疑問。
其實,恐懼就是怕,「怕」這個字拆開來看即是「心裡空白」。大多數人很容易對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就像我們可能很少有機會跟孩子討論金錢,對孩子關於錢的提問也總是感到不知所措。在我們的觀察中,許多父母不是不願意回應孩子的疑問,而是怕「回應錯誤」,也可能仍在找尋一個比較好的答案。
我們應該學會與孩子進行金錢上的溝通,將每一次孩子的提問,都視為「一個和孩子在金錢上取得共識的機會」,必須要好好把握。若父母在此時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就能夠好好地傳承關於財商的智慧。
其實,兒童理財教育「理」的不是財,而是對金錢的一種控制,這會是一個長遠的重要工程,若基礎建設做得好,長大後在財務上犯的錯當然會比較少。當你的孩子能控制欲望,接下來再學習理財,這才是正確的順序──記得,及早開始,恐懼越少。
我們也相信,財務智商的累積是需要練習的,就像學習語言一樣,練習的次數越多,當然效果也就越好。

|兒童財商教養重點|
1.一個可以控制金錢的孩子,未來就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
2.當孩子知道錢有支付的功能,或是會在物質上跟你討價還價的那一刻,父母就可以開始跟孩子開始進行金錢的討論。
3.正確順序是:先控制欲望,再學習理財。
■ LESSON 3自學財務智商,父母應具備的三種心態
自學教育在台灣越來越普及,關於非體制的教育也非常受到重視,很多家庭還需要移居到相關體制學校附近,以便就近照顧孩子,主要的目的是讓學校的學習跟生活學習能夠一致,學費亦所費不貲。
古時的孟母三遷,在現代社會看來變成了一種常見的現象;我很佩服父母的勇氣,這意味著父母要做出犧牲,大幅調整原有的生活形式。

◆財務智商的自學教育
無論是自學或是尋找就學上的新選擇,都可能意味著一件事,就是傳統的學校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所有的孩子──在我們的觀察中,金錢教育尤其如此。鄰近的國家無論是新加坡或是香港,早在十多年前就將金錢教育編進國小課綱,他們希望孩子對金錢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學習財務智商,即是學習對於使用金錢的控制能力,若能在孩提時代落實相關的教育,就能避免許多未來潛在的社會問題。
我們深深體會到,我們的孩子在就學的十七年間,會進出校門許多次,學習很多能力,來應付日後工作所需;可是當他進入社會那扇大門後,卻發現學校教會了他們技能、獲取報酬,但並沒有教會他如何處理工作換來的收入。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入──但可惜的是,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處理」那份得之不易的收穫。
用釣魚來比喻,這就像是學校給了孩子魚竿,也教會他釣魚的技術,日後他也釣到魚了──但是,孩子每餐只能吃生魚片,因為他根本無法料理。我認為,兒童財商就像是除了釣魚,更學會生火、刀工、火候,習得食材、器皿的挑選,最後還可以組織團隊、一起捕魚(系統式收入)⋯⋯讓孩子在學會維生的技能後,能夠更進一步,習得使用、管理、運用自己的所得。

◆三個基本教養心態
很多父母聽到「理財」或是「經濟」這些字眼,很容易就馬上關起耳朵。假設在你眼前,擺上《經濟日報》及《蘋果日報》兩份報紙,讓你選擇其中一份閱讀,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拿起後者吧?娛樂跟八卦總是比較能吸引人們的關注,且對於這些議題大腦也不必多加思考,對吧?
大多數人不選擇《經濟日報》的主要原因,是無法理解當中的內容,對於聽起來很嚴肅的經濟用語感到頭痛,也覺得當中的內容與自身無關,當然不願意花時間去瞭解。
我們來看看這則新聞,你的想法為何?

(中央社紐約17日綜合外電報導)
受到美中達成貿易協議以及美國經濟數據亮麗激勵,國際油價今天上揚。美國11月份新屋開工和營建許可以及工業生產數據亮麗,增加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信心。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明年元月交割價上揚1.2%,來到每桶60.94美元。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明年2月交割價上漲1.2%,來到每桶66.10美元。
1081218(中央社-2019-12-18)

是不是覺得內容生硬,難以理解?放心,布萊恩老師並沒有要在這裡解釋目前中美關係下的油價波動,也不是想嘗試教會你如何透過這樣的新聞買進相關的油價金融商品⋯⋯這些都不是我要告訴你的重點。
各位父母,看到這則新聞,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溝通。

爸爸:小朋友你知道嗎,下週爸爸去加油可能油價會變貴耶。
孩子:為什麼呢?
爸爸:因為美國有很多蓋房子的公司跟工業都表現得很好喔,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投入得多,很多人就對這個國家產生信心,也願意投資它,當然這裡頭有很多的工廠,他們在營業時跟石油就有關係,這樣公司或工廠就需要買更多的石油用來建造或生產,石油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那你覺得油價是越貴還是越便宜?
孩子:越來越貴,因為東西越多人買就越貴。
爸爸:答對了!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就能輕鬆地把困難的經濟知識帶進生活中?其實,理財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理財。父母們請放心,我們絕不談艱深的道理,而是要協助你用白話教孩子學會理財。
首先,我希望父母親能先建立三個基本的心態。
・1.把金錢當作一種教具,反覆練習
若你想及早用正確的方式帶領孩子建立觀念,第一步在心態上,你應該先把金錢當作是一種「教具」,這份教具是用來訓練孩子用錢的方式及其行為,而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金錢老師」──可從「練習」的心態開始。
還記得我們以前在玩大富翁時,手裡拿著遊戲鈔票,一棟一棟地買房子?還有翻開機會卡、命運卡的驚喜?當時你手中拿著的遊戲鈔票,就是遊戲裡的教具,若是在遊戲裡虧錢了,你也不會難過太久。
在真實世界裡,我們當然不會給孩子一大把鈔票讓他隨意購買,不過,我希望父母在這段期間,先把金錢視為一種教具,重點在於讓孩子練習──就算此時犯錯,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當然也有時間加以調整。
現在領取現金的地點相當多,試想一個畫面,當父母帶孩子到便利商店去領錢,但結帳時以信用卡或手機支付──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們是怎麼想的呢?──是否會誤以為大人出門就有錢可以拿,購物也不用支付就可以帶回家⋯⋯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少看到「錢實際被交易出去」,但是孩子卻很常看見「現金從自動提款機跑出來」。
所以,我們必須給孩子接觸金錢的機會,在心態上也必須把金錢當作教具看待,並耐心反覆地讓孩子操作它。

・2.FQ的建立,是用聊出來的
猶太人說過:「越早開始學習理財,就越早邁入獨立自主的人生。」
我猜父母害怕跟孩子談錢,可能是害怕孩子變得勢利、貪財或者其他負面品格或行為。其實,跟孩子談錢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是一個經濟社會,未來則將會是比現在更加發達的經濟社會。
我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部分都是在與錢打交道,若是父母不談錢,學校也不談錢,那孩子要從哪裡學習到和金錢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呢?所以,我們必須要跟孩子談錢;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談「價值觀」。
舉個例子,當孩子提出想買樂高(LEGO)的要求時,你該如何進行討論?是答應他?或是拒絕他?這需要一個對話的過程,而財商的智慧就在聊的過程中產生了。

・3.用遊戲的心態進行,並且容忍孩子犯錯
一位七歲的孩子可能犯的財商錯誤,無非就是亂買東西,然而我們成人會犯下什麼財商錯誤呢?
三十歲的成人犯的財商錯誤,可能是成為月光族、啃老族,沒辦法存到第一桶金;六十歲、已屆退休年齡之人犯的財商錯誤,可能是沒有足夠的退休金能夠安享晚年──越晚開始犯錯,錯誤就影響更鉅,你感受到差距了嗎?
孩子現在正是學習的好階段,他有大把時間犯錯,也有大把時間修正──最重要的是,孩子現在玩得起,對父母來說成本也較低。我們不要太介意或過早地介入孩子對於購買或是儲蓄的判斷,因為孩子現階段正處於犯錯及進行修正的階段,這個經驗會相當寶貴。
如果人的一生至少都要犯一次關於金錢的錯誤,我一定選擇在孩提之時。我深信兒商教育最大優點就是成本低,而父母用遊戲的心態帶領孩子進行,是很重要且具有價值的。

|兒童財商教養重點|
1.教孩子理財的觀念時,要把金錢當作一種教具,並給孩子反覆練習的機會。
2.FQ最好是建立在親子的對話上。
3.容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