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小米

別名:粟米、稷

性味:味甘、鹹,性涼

功效: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利小便,可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或脾虛腹瀉、煩熱消渴

■營養價值

小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煮粥食用可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味鹹淡,氣寒下滲,可補腎,腎病最宜食用,對虛熱消渴、瀉痢、脾胃虛弱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小米中脂肪含量高,在糧食作物中,其含量僅次於黃豆,而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於白米,其所含的維生素E也較高,有益於調節人體內分泌。

■保健作用

改善消化不良:小米中豐富的維生素B群,可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對口角生瘡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養胃安眠:小米含有豐富的色胺酸,進入人體後,可轉變為血清素,有助於養胃安眠。

有利於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小米中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對高血壓、高血脂的影響極小,適宜此類人群 食用。

滋陰養血:小米容易糊化,非常容易吸收,有滋陰養血、健脾消食的功效。

補氣健脾:燜煮小米飯時產生的鍋巴,拿來食用,可消積止瀉、補氣健脾,對消化不良有非常好的作用。

■食用方法

小米適合熬粥、煮飯,或者磨成小米麵,單獨或與其他麵粉摻和製作餅、窩窩頭、絲糕等食物食用。小米粥中有米油,最滋補腸胃。由於小米中胺基酸種類不足,可以與豆類、白米、麵粉等食物搭配著吃,最有營養。

■不宜這樣吃

小米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糊化後非常易於人體吸收。不過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易導致餐後血糖快速升高。

虛寒、氣滯體質,以及胃冷者不宜多食。小米性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多用。虛寒、氣滯體質的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大便稀薄,女性乳房脹痛等。

小米忌與杏仁同食,有可能導致嘔吐、腹瀉。
地瓜二米粥

原料:小米、白米各50克,地瓜150克。

做法:

1.小米、白米分別淘洗乾淨;地瓜洗淨,去皮,切片或塊。

2.白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放入小米,小火煮20分鐘。

3.放入地瓜塊,燒開後,改小火煮至地瓜熟爛即可。

小米富含維生素B2、穀胱甘肽等營養素,有養胃健脾的功效;白米含有種類豐富的胺基酸,可以彌補小米胺基酸種類缺陷;地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三者搭配可刺激腸胃蠕動,緩解便祕,適合春季食用。

大棗香糯米糊

原料:小米、糯米各80克,大棗4個,紅糖適量。

做法:

1.小米、糯米淘洗乾淨;大棗洗淨,去核,切成片。

2.將小米、糯米、大棗與適量水一同放入豆漿機中,按「米糊」鍵。

3.將米糊煮25分鐘左右,調入紅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小米可緩解脾胃虛熱、反胃嘔吐;糯米養胃,再加上具有滋陰補血功效的大棗,營養豐富、全面,尤其適合病弱體虛的人食用。

小米南瓜餅

原料:小米、南瓜各100克,麵粉200克,發酵粉、蜂蜜、油各適量。

做法:

1.小米洗淨,按照1:5的比例加水,入鍋蒸20分鐘;南瓜洗淨,去皮,切塊,入鍋蒸熟,分別壓成糊;麵粉中加發酵粉,拌勻(此時不要加水)。

2.在麵粉中放入小米糊和南瓜糊,調入適量蜂蜜,按所需程度加水,揉成麵團,放置溫暖處直至麵團中都是氣泡。

3.把麵團揉勻,分成大小合適的團,擀成餅。

4.鍋置火上,倒少許油燒至五分熱,放入餅,煎至餅熟即可。

小米味甘,有清熱和胃的功效;南瓜有潤肺益氣,治療便祕與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兩者搭配,配上蜂蜜,是一道完美的潤腸和胃的餐點。

黑豆

別名:烏豆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有補脾腎,行水活血,調營,祛風邪,解毒的功能

■營養價值

黑豆有蛋白質含量高、品質好,易於消化吸收的特點,常被人當作鈣、蛋白質的補充劑。臨床實驗也證明,黑豆有補腎陰之長的作用,可治療腎虛陰虧、腎氣不足,對糖尿病、小便頻繁、頭暈目眩、鬚髮早白,以及腰疼、貧血等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黑豆中所含的皂素、染料木苷等物質,還有解表清熱,滋養止汗的 作用。
■保健作用

控制血糖:黑豆含有豐富的鉻,可調節人體血糖,有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緩解高血壓、高血脂:黑豆所含的鉀、磷,以及花青素等元素,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它含有的大量皂素,有清潔血管,促進血液流通的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人群非常有益。

潤腸通便:黑豆富含膳食纖維和寡糖,可刺激腸胃蠕動,有潤腸通便功效。

預防白斑:黑豆含有煙酸,可擴張微血管,增強微循環,使氣血暢通,有利於黑色素原轉變為黑色素。

■食用方法

黑豆可與其他糧食搭配煮粥,也可單獨加工成豆卷、豆豉、黑豆皮等,還可以煮汁,製成豆漿飲用。黑豆宜與白米、小米等穀物搭配,不但味道好,還可彌補穀類食物蛋白質不足的缺點,使營養更加均衡。黑豆與核桃、花生、黃豆、白米一起熬粥,具有補脾養胃、養血安神的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 不宜這樣吃

黑豆不宜炒食。黑豆性平,經火炒之後,易傷脾,致壅熱,虛弱之人不可食用。

痞滿者(脾胃功能失調)應少食或不食。因為黑豆質地較硬,不易消化。

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黑豆,會加重其消化不良症狀。

不宜不經細細咀嚼就整粒吞食。

黑豆小麥合歡飲

原料:黑豆15克,小麥18克(去殼),合歡花30克。

做法:

1.黑豆、小麥、合歡花分別洗淨。

2.以上材料加清水6碗,放入砂鍋中,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成1碗。

3.臨睡前飲用。

黑豆有補脾腎、行水活血的作用;小麥有補心除熱的功效,兩者搭配,能寧心安神,輔助治療失眠。

三豆飲

原料:紅豆、綠豆、黑豆各3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三種豆類洗淨,分別放於冷水中浸泡6~8小時。

2.泡好的豆加適量清水,一起放入豆漿機中,製成豆漿即可。

3.食用前加入少許白糖調勻,口味更佳。

紅豆能利濕消腫;綠豆可解暑去熱;黑豆能補腎養陰,三者搭配,營養更為豐富。

黑豆小米雞蛋湯

原料:黑豆、小米各50克,雞蛋1個。

做法:

1.黑豆、小米分別洗淨;雞蛋打散。

2.黑豆加足量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至豆體胖大,放入小米。

3.繼續熬煮,煮至米熟豆爛,滑入雞蛋液即可。

黑豆、小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雞蛋與黑豆中優質蛋白含量豐富,三者搭配能緩解維生素缺乏,輔助治療口腔潰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