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節選一】
「老師所說的正是我這段時間的心境,表面上人前人後我很風光,媒體經常都有消息報導,但實際上我的個性不喜歡拋頭露面、交際應酬,以及南北到處奔跑,如果只是拍戲需求也就算了,但這些日子以來贊助者的要求、廠商的要求愈來愈多,經常要安排飯局,有些人其實很市儈,我滿心地不歡喜,但又得強顏歡笑,滿肚子的牢騷,卻又要壓抑、按捺,事後其實心中的壓力非常地大。這陣子家中又有一些問題發生,回去又要處理無數的雜事,日夜顛倒……其實我早已經喘不過氣來,但好勝的個性告訴自己不能屈服,要忍耐,於是才勉強支持了一段時間。我從原來滴酒不沾,但為了解除心中的煩悶,我現在已經有染上酗酒的毛病,剛開始我喝紅酒,微醺的時候勉強可以入睡,漸漸地喝一整瓶也會睡得迷迷糊糊,我不甚苦惱,後來改喝酒精較強的威士忌也是如此。私底下助理幫我介紹了家庭醫生,醫生建議我要吃劑量輕一點的鎮定劑,但一段時間後還是睡得不好,白天根本渾渾噩噩、昏昏默默如同行屍走肉,機械式地應付外界的人士和飯局,但其實有時自己在講些什麼,事後卻毫無記憶。現在我開始心悸,講話容易大聲,手容易顫抖,伴隨著頭暈、噁心⋯⋯這些症狀時不時地佔據著我的生活,我害怕、我恐懼,我該怎麼辦……」
【內文節選二】
「我和她每次都會在波麗露喝咖啡,我會知道這家老咖啡廳也是當時演藝圈裡面一名演員每次拍完戲我們都會相約來這裡吃西餐,我特別喜歡喝他們沖泡的咖啡,當其他人在聊天說八卦時,我習慣手持著咖啡靜靜地欣賞著波麗露它那獨特的音響所流瀉出來的不同的樂器,波麗露是台北早期很多藝文圈的文人畫家特別喜歡在那裡聚會的場所,這家咖啡屋擁有極老的歷史據說從三零年代就已經存在,這裡孕育了許多文壇的明日之星,我去過幾趟也曾碰過熟識的一些作家朋友,靜謐的舒適環境是令人不斷重返主要的理由,我和玫初次見面便是在這裡用餐,還記得那一天我們從一開始的人聲鼎沸大滿堂一直聊天聊到若大的空間僅存我們這一桌,服務人員客氣地來說了兩次營業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才一一不捨的離開波麗露。
「玫當時雖然是一名剛剛才嶄露頭角的新人,但由於清新秀麗的外型跟氣質,已經是各台爭取和各廠商聘請代言的女藝人,雖然才拍了幾部新的連續劇但人氣極旺,她是我讀書時期好友的表妹,在一次聚會中看到了玫,我深深地被她身上所散發出來那股質樸中卻又亮眼的外型深深吸引住,個子不挺高纖細的身材,一對明亮耀眼的雙眸如月牙又似剪水秋瞳,雖然在夜晚仍然遮掩不住她的閃亮動人習慣性的嫣然一笑明顯可見的梨渦,編織緊密的一口貝齒令人忍不住一看再看,那晚回去以後心中整個腦海中盈盪的都是她的倩影,到了第二天早上,也不管阿偉睡醒沒有打電話把他從睡夢中吵起來『當兄弟這麼久從沒拜託過你,這回你一定要幫忙,從前雖然和幾個女人交往過,但卻從來沒有像昨晚這般寢不聊寐輾轉無法入眠,我知道這一次是對的人,雖然昨天有彼此交換了電話也看得出來她對我也不討厭,但是還需要你的臨門一腳、濡沫相助、貫徹底成,你們是親戚她也信你,只有你可以幫忙,拜託啦⋯⋯』阿偉也是圈內人,世新畢業以後就一直在一家傳播公司上班,那時他也還沒有在影視圈站穩腳步,但口條清楚人又熱心風趣幽默的個性還蠻討長官的歡心,因為和他熟識已久已成無所不談的莫逆,他迷迷糊糊地被我喚醒之後又聽了我炮珠般的轟炸,他一下子要甦醒隨即他告訴我『雖然她是我的親戚,但有一件事我必須得告訴你,她在幾年前曾經為了一名男子差點輕生救不回來⋯⋯這你能接受嗎?』我當時哪裡會在意這些,整個腦海中只想著如何可以擄獲她的心,也就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多作琢磨……」
【內文節選三】
「我和小竹其實是在幾年前的一場表演節目認識的,那時我已經有男朋友,但是情感並不是那麼融洽,經常會為了細故而起爭執。男朋友是圈內人,是位導演,他有家庭,但是並不和諧,和老婆多年來一直貌合神離,但介於某些因素一直無法簽字離婚。早年我因為拍戲,仰慕他的才華,心甘情願和他在一起,但其實內心是蠻糾葛的,我不想成為第三者。原來認為自己是很理性的,過去未碰到這段感情之前,始終很不屑介入別人的家庭,但是沒想到自己最後也背叛了自己的信條。他一直表示會給我一個交代,但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給我的理由如出一轍。他對我唯一的好,可能就是為我在東區購置了一套房子,但他一個月也難得來個一兩次,他除了拍戲外景在外地,他也要扮演好當父親的角色,這種偷情的日子起初還覺得挺新鮮、刺激又甜蜜,漸漸地我會有比較心,會覺得不受重視,也會有種女性天生欲求不滿的精神需求。看到身旁許許多多的閨蜜好友都有美滿的歸宿,聚會時那股陶醉、甜蜜而又滿足的神情,經常會撩起我內心底處的界線,漸漸地我有了不同的念想,我開始挑剔,我開始要求,我慢慢地看到了他個性上原來有不少的缺點。這些缺點過去我總認為是特別,是別的男人身上看不到的特質,隨著時光的遷逝和流轉,我漸漸看清楚了在他背後潛藏的其實就是男性特有的占有慾、自私,漸漸地我開始喝酒,從在家裡等待時,為排遣寂寞,偶爾喝杯葡萄酒,漸漸地現在必須要喝威士忌和高粱這種烈酒,心境才可以稍稍平靜下來,有時還會追酒酒醉。經紀人已經跟我談過很多次形象的問題,但我很苦惱,心靈沒有一個落處,礙於面子、自尊,也不好向其他圈內人訴說,漸漸地我失眠了,睡夢中常常有莫名的恐懼,有時夢到一個人孤伶伶地走在灰暗的樹林裡迷失了方向哭泣著……有時也夢到自己從一處遼闊的沙灘漸漸地往海底邊遊走,愈走愈深,愈走愈遠,最後完全陷入在深邃的海底當中無法自拔,四肢狂亂地掙扎,攀游直到筋疲力倦,醒來時已經滿身的虛汗……。
「在一次盛大晚宴受邀的表演裡,我碰到了小竹,過去和小竹其實也有幾次的合作,但是並不是那麼熟稔,那次在晚宴結束後,她主動過來和我寒暄說她今天有開車,可以順道送我一程。就這麼一回,在車上彼此聊了一下生活狀況,或許那段時間我處於低潮和脆弱的緣故吧!小竹在開車的三四十分鐘車程裡,駕駛座旁邊微開的窗戶,呼嘯而過的風吹拂在她俊俏的臉龐,酷似男性陽剛的線條,及一頭柔細飄逸的短髮,不時側過臉來淺淺地微笑和幽默風趣的口吻,一時之間我迷惑了,我閃神了,我竟然把她看成了我心儀的一位男性,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內文節選四】
「孫老那時在文壇上和報業裡,事業如日中天,此人文思敏捷,飽讀諸子經史諸要,對於中西文化又有深入博大見聞。我那時年紀尚輕,他經常帶著我出入當時上海有名的茶樓,茗茶聽戲。孫老平日裡對平劇有迷戀的傾向,他和當時梨園行裡的名伶多有互動,關係極深,例如梅蘭芳和孫老晚年就過從甚密,那段時期梅蘭芳還介紹了名畫家齊白石予孫老認識。因為孫老自小家學淵源,也頗好丹青,時有小品贈與好友,有時也請齊氏給予畫作建議,孫老由於和梨園諸派名票往從之故,自己有時也票戲,幾乎每旬二至三次流連於茶樓之間,樂不思蜀,也在那段時間裡結交了不少當時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因此他所掌握的八卦新聞幾乎都是第一手獨家,在我年少時的眼裡,我對他是極為崇拜的,而他也不會因為我和他在年紀上或輩份上有著天冠地履的霄壤之別而輕忽我,反而不斷地鼓勵我有任何不解要多開口。他常對我說:『知識和智慧是自己給自己最好的餽贈,但重點在於眼口並用。』因為這個緣故,我從他身上得到了很多料想不到的常識和做人處事的細節,例如當時剛闖出名號的名旦——著名的青衣程硯秋,最初剛出道時年紀還不到二十歲,而孫老已經年屆花甲,只因為程氏的一張請柬拜帖,孫老就號召了近百名的報界相關同業和票友為其站台打氣,沒多久名聲鵲起,早年程硯秋由於喉嗓沒有梅氏得天獨厚的條件,孫老就經常拿些秘方並且私底下多次打氣,這對年輕的出道藝人來講是極大的鼓舞⋯⋯此外,他和藝文圈的關係極好,也頗受尊重,例如旅法畫家徐悲鴻,著名國學大師梁漱溟等,在他們年輕時也都曾經受過孫老的鼓舞。」
「年輕時喜好內家、外家各類丹道之術,因此也結識了不少武術中之大家。我早年還參加過慈善機構,黃金榮、杜月笙等上海聞人所舉辦的擂台大賽,也為了習武跑遍大江南北尋訪明師。當年和呂紫劍也有數面之緣,受其點撥練武竅訣,後來好友推介面晤了一代武術大師杜心五,所謂自然門。杜老民族氣節很高,心直口快,完全一副英雄豪傑、氣勢赫奕的神韻,至今印象深刻,他的門徒眾多,名震南北。由於自然門練武也講究氣功吐納,運氣升降,所以學來頗覺有緣。他的師承是起源於武當派,可說是內家、外家集結之後,自有其獨特之處。因此初時頗受變化無形的體架所吸引。我欣賞杜老,不單單只是他的輕功了得,主要是他有武德及俠義之心,他曾經用他的武功救過無數人,以及為了解救被綁架的無辜婦女,挑戰黑幫老大,獨自救出了那批婦女⋯⋯總之當時我仰慕杜老之處頗多,從武術界前輩處聽聞了諸多杜老早年以及在日本時期所經歷的種種傳聞,心中更是仰慕異常。在未來的歲月裡雖然忝列門牆,但由於生性不敏、所學有限,旦受杜老晚年學習佛道、勸人為善、廣結善緣的影響,自然對人世間的無常多有體悟。後來又碰到了李八百的弟子傳予丹道之術,漸漸地便學起了煉丹之術。」
【內文節選五】
話說陳竇因為姐姐生產期間,進入古董店之後便經常有機會和圈仔共事,有時有外國客戶來訪詢價,往返之間也需要有精通外語者從中斡旋談價,於是陳竇的語言能力恰好也派得上用場,也常常陪伴著在外用餐應酬,也許正應了那句「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由於陳彌很放心地讓陳竇交接她平日所負責的業務,不知不覺中短短的時日,陳竇的叛逆及外放的個性吸引了圈仔,於是圈仔便有意無意地與外商吃飯後,刻意把陳竇留下來繼續攀談,陳竇也不是一個傻子,多年的情場經驗,對男人的心思拿捏得極為精準,經過一番的假意矜持之後,兩人便開始暗渡陳倉、送暖偷寒起來。這陳竇也許暗地裡對圈仔早已有了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她自小便對自己的親姐姐陳彌有著暗妒之心,總覺得父母偏愛陳彌,為了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從小便會耍些小聰明,引起父母的注意,但也因為如此,讓父母傷透了腦筋。現在她已年過三十,父母也漸趨老邁,無力去關注她的私生活,種種複雜的心理因素……這回陳竇玩的火也著實太大,大到足以把親情完全焚毀掉,先天的叛逆再加上好強挑戰的個性,她顧不了那麼多,就在一次的拍賣會之後,圈仔和陳竇因為彼此都喝了一些酒,由於酒精的催作力之下把兩人帶到了賓館,那晚,兩人便徹底背叛顛覆了陳彌。
圈仔內心裡其實還深愛著陳彌,第二天的早上,一方面酒精消褪人也清醒的情況下,圈仔心中有著深深的歉意,但男人一旦跌入到溫柔鄉裡,往往感情會超越理智,自己也會給個合理的藉口,在這種狀態下,心裡一方面遭受良心的譴責,一方面又要照顧陳竇的想法,相信這種心理狀態應該也不好受吧!但在我所了解的男性當中,大部分都有著虛榮心和征服感,多重矛盾心態支使之下,昧地謾天地兩方欺騙,最後我所看到的結果都是沒有太好的結局,就如同眼前的陳竇和陳彌兩姐妹對待圈仔一般。我常常跟一些男學生講,快樂只有幾分鐘,但痛苦可以陪伴一輩子,值得嗎?短暫的歡愉及男女相處時的雲朝雨暮,是否可以保證兩人之間可以風月常新?
【內文節選六】
「我講一些我的事情給你聽,我從小雖然成長在文人的家庭,但是我的家族是武士的背景,為什麼我的思維和行事都會和茶道相關,這就跟我的家族淵源有關係。一個人幼小的庭訓足以左右日後人生的行為和人格模式,我相信這是對的,你還太年輕,我想你對日本禪茶的歷史及思想未必很清楚,我簡單地跟你說明。我的家族可以遠溯至日本的茶聖利休,但是你知道利休當年受到豐臣秀吉身旁的讒臣陷害,導致豐臣秀吉懷疑利休有毒害之心。利休禪師雖然和豐臣秀吉有著不可抹滅的君臣之誼,但是利休選擇了默然禁語,用最光榮自重的儀式,在臨終之前把最重要的一些弟子糾集在他的茶室裡,當日做為茶主的他沒有臨死前的任何畏懼,瀟灑自若的氣度感染了原本悲痛懷憂的弟子群眾,利休展現出一代茶聖所有的風華氣派。火爐上上等鐵壺滾燙發出的聲音,就如同林園中群鳥發出的悲鳴之聲,此起彼落地似乎在哀慟著即將遠離人寰的一代茶聖。利休在整個點茶的過程中,始終沒有顯露出任何的不滿或瞋恨,在這裡他始終訓示大家,對於茶道的尊重必須要做到「和敬清寂」。當利休把他一生所寫的百首詩句當中的幾首令弟子吟唱時,突然間虛空中雷電交加,似乎也在為一代茶聖忿怒不平。這是利休一生中最後一次的茶宴,利休藉由這一次的茶宴把他一生中所得到的一切賞物,一一地贈送給與會大眾。在分贈完他所有生平器皿之後,他最後的一個動作便是把他日日夜夜抱在囊中的天目碗摔得粉碎,這令在場所有的賓客同時驚呼,齊聲地深感惋惜。最後利休跟大眾話別,送走了大眾,這天他全身上下身著潔白無瑕的茶服,雙手持著鋒利耀眼的匕首,慷慨從容地往自己的腹部橫切下去,慘白的臉伴隨著一抹微笑,似乎在為世人闡釋著他的一生雖然短促又遭受冤屈,但為了避免以外的人再蒙受其害,他寧可慷慨赴義,選擇緘默無語,這就如同他一生所主張的和敬清寂的道理。」
賈媽媽邊述說著她自幼所承襲的茶道思想和對茶聖的孺慕之情,臉上閃爍著光輝,眼裡波光瀲含之中彷彿她也置身在那場訣別的茶宴……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在我失去兒子的那段時間,我為何沒有像平常人家的父母哀痛逾恆?我實在地告訴你,中國人講哀莫大於心死,也許是我那一段時間的寫照。但是由於我從小在父母的濡染之下,以及個人在茶道上和佛教、儒道的思想啟迪,我還是度過了那段平生中最艱難的歲月。中衛往生前半年,我的母親也才剛離開人世,我那時想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詩〈慈烏夜啼〉,我當時的心境的確也是如此。我自從結婚後,便很少與家人常聚,偶爾會打電話和媽媽聊聊天,從小母親就對我特別地照顧,母女的感情極為深厚,所以母親的離開對我而言就如同詩中的那隻鳥,雖然兩地相隔,身處異鄉,但是每每想到母親慈暉的身影,我還是會悲痛逾常地淚流滿面,心想父母的恩德至今連反哺的機會都沒有,愈想就愈傷心。但是後來想到了母親在我年少時期所曾講過的,這世上的一切都如同朝露,如同晚霞,如同空中的閃電,如同水中的水漚,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包含親情都是如此。母親說如果有一天她離開了我們,我們切莫難過,也不要做任何的儀式,只要記住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有個母親,很自然和善地和我們結了一段善因緣,不要有任何的執著,去留隨意,不要在心中有絲毫的罣礙……」賈媽媽很平和地如同在講述著一樁故事般,把她的母親生前所提點她的往事娓娓侃侃地描述著,看不到有任何的情緒起伏和變化……
「老師所說的正是我這段時間的心境,表面上人前人後我很風光,媒體經常都有消息報導,但實際上我的個性不喜歡拋頭露面、交際應酬,以及南北到處奔跑,如果只是拍戲需求也就算了,但這些日子以來贊助者的要求、廠商的要求愈來愈多,經常要安排飯局,有些人其實很市儈,我滿心地不歡喜,但又得強顏歡笑,滿肚子的牢騷,卻又要壓抑、按捺,事後其實心中的壓力非常地大。這陣子家中又有一些問題發生,回去又要處理無數的雜事,日夜顛倒……其實我早已經喘不過氣來,但好勝的個性告訴自己不能屈服,要忍耐,於是才勉強支持了一段時間。我從原來滴酒不沾,但為了解除心中的煩悶,我現在已經有染上酗酒的毛病,剛開始我喝紅酒,微醺的時候勉強可以入睡,漸漸地喝一整瓶也會睡得迷迷糊糊,我不甚苦惱,後來改喝酒精較強的威士忌也是如此。私底下助理幫我介紹了家庭醫生,醫生建議我要吃劑量輕一點的鎮定劑,但一段時間後還是睡得不好,白天根本渾渾噩噩、昏昏默默如同行屍走肉,機械式地應付外界的人士和飯局,但其實有時自己在講些什麼,事後卻毫無記憶。現在我開始心悸,講話容易大聲,手容易顫抖,伴隨著頭暈、噁心⋯⋯這些症狀時不時地佔據著我的生活,我害怕、我恐懼,我該怎麼辦……」
【內文節選二】
「我和她每次都會在波麗露喝咖啡,我會知道這家老咖啡廳也是當時演藝圈裡面一名演員每次拍完戲我們都會相約來這裡吃西餐,我特別喜歡喝他們沖泡的咖啡,當其他人在聊天說八卦時,我習慣手持著咖啡靜靜地欣賞著波麗露它那獨特的音響所流瀉出來的不同的樂器,波麗露是台北早期很多藝文圈的文人畫家特別喜歡在那裡聚會的場所,這家咖啡屋擁有極老的歷史據說從三零年代就已經存在,這裡孕育了許多文壇的明日之星,我去過幾趟也曾碰過熟識的一些作家朋友,靜謐的舒適環境是令人不斷重返主要的理由,我和玫初次見面便是在這裡用餐,還記得那一天我們從一開始的人聲鼎沸大滿堂一直聊天聊到若大的空間僅存我們這一桌,服務人員客氣地來說了兩次營業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才一一不捨的離開波麗露。
「玫當時雖然是一名剛剛才嶄露頭角的新人,但由於清新秀麗的外型跟氣質,已經是各台爭取和各廠商聘請代言的女藝人,雖然才拍了幾部新的連續劇但人氣極旺,她是我讀書時期好友的表妹,在一次聚會中看到了玫,我深深地被她身上所散發出來那股質樸中卻又亮眼的外型深深吸引住,個子不挺高纖細的身材,一對明亮耀眼的雙眸如月牙又似剪水秋瞳,雖然在夜晚仍然遮掩不住她的閃亮動人習慣性的嫣然一笑明顯可見的梨渦,編織緊密的一口貝齒令人忍不住一看再看,那晚回去以後心中整個腦海中盈盪的都是她的倩影,到了第二天早上,也不管阿偉睡醒沒有打電話把他從睡夢中吵起來『當兄弟這麼久從沒拜託過你,這回你一定要幫忙,從前雖然和幾個女人交往過,但卻從來沒有像昨晚這般寢不聊寐輾轉無法入眠,我知道這一次是對的人,雖然昨天有彼此交換了電話也看得出來她對我也不討厭,但是還需要你的臨門一腳、濡沫相助、貫徹底成,你們是親戚她也信你,只有你可以幫忙,拜託啦⋯⋯』阿偉也是圈內人,世新畢業以後就一直在一家傳播公司上班,那時他也還沒有在影視圈站穩腳步,但口條清楚人又熱心風趣幽默的個性還蠻討長官的歡心,因為和他熟識已久已成無所不談的莫逆,他迷迷糊糊地被我喚醒之後又聽了我炮珠般的轟炸,他一下子要甦醒隨即他告訴我『雖然她是我的親戚,但有一件事我必須得告訴你,她在幾年前曾經為了一名男子差點輕生救不回來⋯⋯這你能接受嗎?』我當時哪裡會在意這些,整個腦海中只想著如何可以擄獲她的心,也就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多作琢磨……」
【內文節選三】
「我和小竹其實是在幾年前的一場表演節目認識的,那時我已經有男朋友,但是情感並不是那麼融洽,經常會為了細故而起爭執。男朋友是圈內人,是位導演,他有家庭,但是並不和諧,和老婆多年來一直貌合神離,但介於某些因素一直無法簽字離婚。早年我因為拍戲,仰慕他的才華,心甘情願和他在一起,但其實內心是蠻糾葛的,我不想成為第三者。原來認為自己是很理性的,過去未碰到這段感情之前,始終很不屑介入別人的家庭,但是沒想到自己最後也背叛了自己的信條。他一直表示會給我一個交代,但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給我的理由如出一轍。他對我唯一的好,可能就是為我在東區購置了一套房子,但他一個月也難得來個一兩次,他除了拍戲外景在外地,他也要扮演好當父親的角色,這種偷情的日子起初還覺得挺新鮮、刺激又甜蜜,漸漸地我會有比較心,會覺得不受重視,也會有種女性天生欲求不滿的精神需求。看到身旁許許多多的閨蜜好友都有美滿的歸宿,聚會時那股陶醉、甜蜜而又滿足的神情,經常會撩起我內心底處的界線,漸漸地我有了不同的念想,我開始挑剔,我開始要求,我慢慢地看到了他個性上原來有不少的缺點。這些缺點過去我總認為是特別,是別的男人身上看不到的特質,隨著時光的遷逝和流轉,我漸漸看清楚了在他背後潛藏的其實就是男性特有的占有慾、自私,漸漸地我開始喝酒,從在家裡等待時,為排遣寂寞,偶爾喝杯葡萄酒,漸漸地現在必須要喝威士忌和高粱這種烈酒,心境才可以稍稍平靜下來,有時還會追酒酒醉。經紀人已經跟我談過很多次形象的問題,但我很苦惱,心靈沒有一個落處,礙於面子、自尊,也不好向其他圈內人訴說,漸漸地我失眠了,睡夢中常常有莫名的恐懼,有時夢到一個人孤伶伶地走在灰暗的樹林裡迷失了方向哭泣著……有時也夢到自己從一處遼闊的沙灘漸漸地往海底邊遊走,愈走愈深,愈走愈遠,最後完全陷入在深邃的海底當中無法自拔,四肢狂亂地掙扎,攀游直到筋疲力倦,醒來時已經滿身的虛汗……。
「在一次盛大晚宴受邀的表演裡,我碰到了小竹,過去和小竹其實也有幾次的合作,但是並不是那麼熟稔,那次在晚宴結束後,她主動過來和我寒暄說她今天有開車,可以順道送我一程。就這麼一回,在車上彼此聊了一下生活狀況,或許那段時間我處於低潮和脆弱的緣故吧!小竹在開車的三四十分鐘車程裡,駕駛座旁邊微開的窗戶,呼嘯而過的風吹拂在她俊俏的臉龐,酷似男性陽剛的線條,及一頭柔細飄逸的短髮,不時側過臉來淺淺地微笑和幽默風趣的口吻,一時之間我迷惑了,我閃神了,我竟然把她看成了我心儀的一位男性,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內文節選四】
「孫老那時在文壇上和報業裡,事業如日中天,此人文思敏捷,飽讀諸子經史諸要,對於中西文化又有深入博大見聞。我那時年紀尚輕,他經常帶著我出入當時上海有名的茶樓,茗茶聽戲。孫老平日裡對平劇有迷戀的傾向,他和當時梨園行裡的名伶多有互動,關係極深,例如梅蘭芳和孫老晚年就過從甚密,那段時期梅蘭芳還介紹了名畫家齊白石予孫老認識。因為孫老自小家學淵源,也頗好丹青,時有小品贈與好友,有時也請齊氏給予畫作建議,孫老由於和梨園諸派名票往從之故,自己有時也票戲,幾乎每旬二至三次流連於茶樓之間,樂不思蜀,也在那段時間裡結交了不少當時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因此他所掌握的八卦新聞幾乎都是第一手獨家,在我年少時的眼裡,我對他是極為崇拜的,而他也不會因為我和他在年紀上或輩份上有著天冠地履的霄壤之別而輕忽我,反而不斷地鼓勵我有任何不解要多開口。他常對我說:『知識和智慧是自己給自己最好的餽贈,但重點在於眼口並用。』因為這個緣故,我從他身上得到了很多料想不到的常識和做人處事的細節,例如當時剛闖出名號的名旦——著名的青衣程硯秋,最初剛出道時年紀還不到二十歲,而孫老已經年屆花甲,只因為程氏的一張請柬拜帖,孫老就號召了近百名的報界相關同業和票友為其站台打氣,沒多久名聲鵲起,早年程硯秋由於喉嗓沒有梅氏得天獨厚的條件,孫老就經常拿些秘方並且私底下多次打氣,這對年輕的出道藝人來講是極大的鼓舞⋯⋯此外,他和藝文圈的關係極好,也頗受尊重,例如旅法畫家徐悲鴻,著名國學大師梁漱溟等,在他們年輕時也都曾經受過孫老的鼓舞。」
「年輕時喜好內家、外家各類丹道之術,因此也結識了不少武術中之大家。我早年還參加過慈善機構,黃金榮、杜月笙等上海聞人所舉辦的擂台大賽,也為了習武跑遍大江南北尋訪明師。當年和呂紫劍也有數面之緣,受其點撥練武竅訣,後來好友推介面晤了一代武術大師杜心五,所謂自然門。杜老民族氣節很高,心直口快,完全一副英雄豪傑、氣勢赫奕的神韻,至今印象深刻,他的門徒眾多,名震南北。由於自然門練武也講究氣功吐納,運氣升降,所以學來頗覺有緣。他的師承是起源於武當派,可說是內家、外家集結之後,自有其獨特之處。因此初時頗受變化無形的體架所吸引。我欣賞杜老,不單單只是他的輕功了得,主要是他有武德及俠義之心,他曾經用他的武功救過無數人,以及為了解救被綁架的無辜婦女,挑戰黑幫老大,獨自救出了那批婦女⋯⋯總之當時我仰慕杜老之處頗多,從武術界前輩處聽聞了諸多杜老早年以及在日本時期所經歷的種種傳聞,心中更是仰慕異常。在未來的歲月裡雖然忝列門牆,但由於生性不敏、所學有限,旦受杜老晚年學習佛道、勸人為善、廣結善緣的影響,自然對人世間的無常多有體悟。後來又碰到了李八百的弟子傳予丹道之術,漸漸地便學起了煉丹之術。」
【內文節選五】
話說陳竇因為姐姐生產期間,進入古董店之後便經常有機會和圈仔共事,有時有外國客戶來訪詢價,往返之間也需要有精通外語者從中斡旋談價,於是陳竇的語言能力恰好也派得上用場,也常常陪伴著在外用餐應酬,也許正應了那句「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由於陳彌很放心地讓陳竇交接她平日所負責的業務,不知不覺中短短的時日,陳竇的叛逆及外放的個性吸引了圈仔,於是圈仔便有意無意地與外商吃飯後,刻意把陳竇留下來繼續攀談,陳竇也不是一個傻子,多年的情場經驗,對男人的心思拿捏得極為精準,經過一番的假意矜持之後,兩人便開始暗渡陳倉、送暖偷寒起來。這陳竇也許暗地裡對圈仔早已有了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她自小便對自己的親姐姐陳彌有著暗妒之心,總覺得父母偏愛陳彌,為了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從小便會耍些小聰明,引起父母的注意,但也因為如此,讓父母傷透了腦筋。現在她已年過三十,父母也漸趨老邁,無力去關注她的私生活,種種複雜的心理因素……這回陳竇玩的火也著實太大,大到足以把親情完全焚毀掉,先天的叛逆再加上好強挑戰的個性,她顧不了那麼多,就在一次的拍賣會之後,圈仔和陳竇因為彼此都喝了一些酒,由於酒精的催作力之下把兩人帶到了賓館,那晚,兩人便徹底背叛顛覆了陳彌。
圈仔內心裡其實還深愛著陳彌,第二天的早上,一方面酒精消褪人也清醒的情況下,圈仔心中有著深深的歉意,但男人一旦跌入到溫柔鄉裡,往往感情會超越理智,自己也會給個合理的藉口,在這種狀態下,心裡一方面遭受良心的譴責,一方面又要照顧陳竇的想法,相信這種心理狀態應該也不好受吧!但在我所了解的男性當中,大部分都有著虛榮心和征服感,多重矛盾心態支使之下,昧地謾天地兩方欺騙,最後我所看到的結果都是沒有太好的結局,就如同眼前的陳竇和陳彌兩姐妹對待圈仔一般。我常常跟一些男學生講,快樂只有幾分鐘,但痛苦可以陪伴一輩子,值得嗎?短暫的歡愉及男女相處時的雲朝雨暮,是否可以保證兩人之間可以風月常新?
【內文節選六】
「我講一些我的事情給你聽,我從小雖然成長在文人的家庭,但是我的家族是武士的背景,為什麼我的思維和行事都會和茶道相關,這就跟我的家族淵源有關係。一個人幼小的庭訓足以左右日後人生的行為和人格模式,我相信這是對的,你還太年輕,我想你對日本禪茶的歷史及思想未必很清楚,我簡單地跟你說明。我的家族可以遠溯至日本的茶聖利休,但是你知道利休當年受到豐臣秀吉身旁的讒臣陷害,導致豐臣秀吉懷疑利休有毒害之心。利休禪師雖然和豐臣秀吉有著不可抹滅的君臣之誼,但是利休選擇了默然禁語,用最光榮自重的儀式,在臨終之前把最重要的一些弟子糾集在他的茶室裡,當日做為茶主的他沒有臨死前的任何畏懼,瀟灑自若的氣度感染了原本悲痛懷憂的弟子群眾,利休展現出一代茶聖所有的風華氣派。火爐上上等鐵壺滾燙發出的聲音,就如同林園中群鳥發出的悲鳴之聲,此起彼落地似乎在哀慟著即將遠離人寰的一代茶聖。利休在整個點茶的過程中,始終沒有顯露出任何的不滿或瞋恨,在這裡他始終訓示大家,對於茶道的尊重必須要做到「和敬清寂」。當利休把他一生所寫的百首詩句當中的幾首令弟子吟唱時,突然間虛空中雷電交加,似乎也在為一代茶聖忿怒不平。這是利休一生中最後一次的茶宴,利休藉由這一次的茶宴把他一生中所得到的一切賞物,一一地贈送給與會大眾。在分贈完他所有生平器皿之後,他最後的一個動作便是把他日日夜夜抱在囊中的天目碗摔得粉碎,這令在場所有的賓客同時驚呼,齊聲地深感惋惜。最後利休跟大眾話別,送走了大眾,這天他全身上下身著潔白無瑕的茶服,雙手持著鋒利耀眼的匕首,慷慨從容地往自己的腹部橫切下去,慘白的臉伴隨著一抹微笑,似乎在為世人闡釋著他的一生雖然短促又遭受冤屈,但為了避免以外的人再蒙受其害,他寧可慷慨赴義,選擇緘默無語,這就如同他一生所主張的和敬清寂的道理。」
賈媽媽邊述說著她自幼所承襲的茶道思想和對茶聖的孺慕之情,臉上閃爍著光輝,眼裡波光瀲含之中彷彿她也置身在那場訣別的茶宴……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在我失去兒子的那段時間,我為何沒有像平常人家的父母哀痛逾恆?我實在地告訴你,中國人講哀莫大於心死,也許是我那一段時間的寫照。但是由於我從小在父母的濡染之下,以及個人在茶道上和佛教、儒道的思想啟迪,我還是度過了那段平生中最艱難的歲月。中衛往生前半年,我的母親也才剛離開人世,我那時想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詩〈慈烏夜啼〉,我當時的心境的確也是如此。我自從結婚後,便很少與家人常聚,偶爾會打電話和媽媽聊聊天,從小母親就對我特別地照顧,母女的感情極為深厚,所以母親的離開對我而言就如同詩中的那隻鳥,雖然兩地相隔,身處異鄉,但是每每想到母親慈暉的身影,我還是會悲痛逾常地淚流滿面,心想父母的恩德至今連反哺的機會都沒有,愈想就愈傷心。但是後來想到了母親在我年少時期所曾講過的,這世上的一切都如同朝露,如同晚霞,如同空中的閃電,如同水中的水漚,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包含親情都是如此。母親說如果有一天她離開了我們,我們切莫難過,也不要做任何的儀式,只要記住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有個母親,很自然和善地和我們結了一段善因緣,不要有任何的執著,去留隨意,不要在心中有絲毫的罣礙……」賈媽媽很平和地如同在講述著一樁故事般,把她的母親生前所提點她的往事娓娓侃侃地描述著,看不到有任何的情緒起伏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