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1 新世紀新學習]
你如何面對新的世紀?積極面對,惶恐不安,或是無動於衷?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請不要忘了,時間不會因你而停留;不管你的背景如何,請不要小看自己,你也是推動人類歷史向前走的一份子。不管你目前正忙於什麼現實問題,請不要忽略未來,能及早作準備的人,才能穩紮穩打。而你自己要作何選擇?
新世紀的面貌如何呢?如果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答案可能不下數十個。但可以確信的是,21世紀將是資訊化社會。影響所及,將使你我的生活更方便、簡單、快捷、精準。資訊化社會的最大特色是,資訊科技的應用將更加普遍化及生活化,拉近了你我的距離,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應用資訊媒體與工具,變成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知識的創造與傳遞,也將變得更多、更快、更多樣化。在此情況下,學習於是成為你我最佳的出路。
在新世紀的資訊化社會,舊有的學習態度、內容、方式、媒介、管道、場所及歷程將不足以適應新的需要。學習目的不是只為了考試、升學或是就業;學習內容不是只限於教科書;學習方式不是只有背誦;學習媒介不是只有黑板上的文字;學習管道不是只限於學校;學習場所不是只有在教室;學習歷程不是只有當學生的時候。新世紀的新學習觀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新世紀資訊化社會所追求的願景是「處處是教室,時時在學習,人人有學習」的終身學習社會。
新學習觀的最大特質是,學習的主要動力來自於自己,學習成為個人極自然的活動,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其它的生活能力一樣,學習可以自己來,也應該自己動手做,不必也不需倚賴他人。不論年紀與教育程度如何,都應該具有符合個人條件的學習技能。因此,學習可以自己來─DIY(Do It by Yourself);學習必需DIY!
你是否已具備了邁向新世紀所需的新學習觀?你是否已經可以DIY學習?不管你的答案如何,先讓我們一起來─DIO(Do It by Ourselves)吧!

▌學習新語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02 學習,痛苦呀?!]
很多人可能都有不少痛苦的學習經驗,從小到大,痛苦的學習好像跟很多人一起長大。尤其是面對無法逃避的學習,例如國中小、在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必修課程,只好被動、消極、打混地痛苦學習著。學習變得沒有樂趣,成為去之而後快的厭惡感受。於是畢業多麼令人期待,成為可歌可賀的喜事。好像一畢業,痛苦的學習就可以消失無蹤,畢業變成解決痛苦的特效藥。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如果從學校教育來看,我們就可發現以下普遍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幼稚園小朋友已開始拿筆寫字,除學國語外,也學英語,於是所謂「雙語幼稚園」蔚為風潮。幼稚園不再是遊戲的園地,而是小朋友的第一所「學校」。小學生的書包愈來愈重,除了平常上課,晚上及假日還排滿了各種才藝課程的學習,成為日夜「上學」的忙碌學生。國中生更可憐了,在青春期不僅缺乏應有的身心運動,為了考試升學還得校內輔導,校外補習,幾乎天天「讀翻天」。結果,我們國中生的體力及耐力比不上日本及美國。為減輕痛苦,到了國二,缺課、逃學及輟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還要有勞教育部要找回中輟生。高中生或高職生也樂不到那裡去,不是為升大專院校而埋首書堆,就是一日過一日,學些不踏實的技能,過著慘淡青少年的日子。連台南女中的資優生都因自認考得不夠好,而以跳樓結束生命的方式求家人原諒,我們的高中生怎麼會快樂?好不容易熬到大專院校,就好像剛結束刑期,初嘗自由空氣,恨不得能「由我玩四年」。於是蹺課或舞會成為共同話題,對必修課更是往往避之猶恐不及。你是否覺得這些現象一直重演著?
學習變成痛苦,其主要原因是因學習是被動的,個人是為考試、為父母、為老師、為社會期望、為社會價值,以及不是出自自己意願的外在因素而學習。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學習的動力來自外在動機,是由外在因素所促成,而不是出自個人的內在動機。一旦促成的外在因素不見,學習動力也將隨之消退。出自內在動機的學習比較能持久,也比較能獲得樂趣。顯然地,我們傳統的學習主要是來自外在動機,所以學習變得被動、消極與痛苦。不過,有外在動機至少還比一點動機都沒有來得好!
學習要能夠DIY,必須讓學習不再是痛苦的。否則當促成學習的外在因素消失,個人的自學動機將非常薄弱。因此,先讓自己的學習快樂起來,是學習DIY的基本條件。你是否已做好準備向痛苦的學習說Bye Bye,儘早讓快樂的學習卡位?
▌學習新語 ▌學習是沒有時空限制的良好休閒。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