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偶像們究竟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
好的,且聽我道來。
假設今天妳買了一張偶像的CD。
仔細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妳會買下它?
是因為歌唱得好聽嗎?
剛才也提過了吧,歌聲比偶像動聽的人滿街都是。
但妳會去買一張唱卡拉OK唱到被機器評分為滿分,有絕妙歌藝的不知名大叔錄的CD嗎?
不會買對吧。
那若是音樂大學聲樂系畢業,完美演繹正確歌唱技巧的大嬸出的CD呢?
應該也不會買吧。
那麼妳為什麼會出手購買那張偶像的CD呢?
沒錯!
妳是因為「喜歡」才買的。
就是這樣。
偶像就是一份讓人們「喜歡」自己的工作。
也可以說是一份藉由人們的「喜歡」,進而掏出荷包支持自己的工作。
通常以CD、寫真集,或是演唱會的形式來呈現。
即便演唱者歌唱技巧再高明、詮釋方式再完美,只要無法被「喜歡」,就不會有人去買那張CD。
這就是偶像。
選擇她的理由我擔任過「全日本國民美少女選拔」的評審。第七屆比賽那年,參賽者人數超過一萬五千人,其中有二十位女孩站上舞台進入決選。
審查會議上評審們決定了冠軍和其他各獎項的得獎者。
但我始終對結果無法由衷認同。
因為有個參賽者一直讓我十分掛心。
她是個個頭份外嬌小的女孩。
歌沒唱得特別好,演技也有待加強,臉蛋及身材在參賽者中亦不突出。
但……她就是莫名地掀起我胸口一股騷動。
她就像一隻被遺棄在路邊的小狗。
我無法對她視而不見。就這樣眼睜睜丟下她的話,事後一定會後悔莫及的。我得想辦法為她做點什麼才行。
坦白說,我就是「喜歡」上她了。
我強烈地要求大會必須頒個什麼獎給她,卻得不到其他評審們的贊同。
除了一個人之外──主辦這場選拔賽的演藝經紀公司的社長。
「這個嘛……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多的獎狀和得獎肩帶了耶……」
「社長!獎狀那些根本不重要。要是那孩子成為遺珠的話,我們絕對會後悔的!!」
於是大會急忙為評審特別獎追加一個名額。
從司儀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女孩一臉驚訝地站起身。她踏上階梯,走向舞台中央。
是的,她就是那位宛如棄犬般的女孩。
她的臉上綻出一朵笑靨。
啊,太好了。我就是想看到她這樣的笑容。
照著強烈耀眼光線的舞台中心,站著一個孤伶伶的嬌小身影。
她,就是十一歲的上戶彩。在不公平裡生存
這個社會充斥著不公平與不平等。這當然很不合理,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得在這樣的社會裡生存下去。然而那些一路以來聽信漂亮場面話的孩子──那些大人眼中的乖小孩,在遭遇現實後,立刻被打擊得意志消沉。他們一下子就失去幹勁,落於人後。
這世間是不公平的。
也許妳早就知道這件事。但是「知道」和「了解」是不一樣的,就像妳應該知道什麼是鯨魚吧?然而妳是否曾親眼見過活生生的鯨魚,是否曾真正觸摸過鯨魚的肌理?
妳得碰觸過真正的鯨魚,才夠格說是「了解」。
聽說現在很多國中小學禁止學生在情人節的時候送同學巧克力,理由是「沒收到巧克力的孩子會受傷難過」。是啊,的確會受傷。然而一旦出了社會,多的是會讓妳受傷的事物。我們實在該從小就開始練習受傷才對,唯有實際受過傷害,記得傷口有多痛,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不公平。
運動場上有競賽規則可以遵循,然而仍會出現誤判、偏頗地修改規則等問題。而演藝圈卻連像那樣可以依循的規則都沒有,不公等、不公平、不公正的情事氾濫橫行。這些或許照理不應存在,然而,這就是時下的演藝圈,一如現實社會。
我至今遇過的多位偶像和藝人中,能成功的類型有兩種。
一種是不去思考平不平等、公不公正的問題,只是一個勁兒地相信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另一種是明知世上存在著不平等與不公正,仍想盡辦法克服困難,脫穎而出。
然而我聽到最多的,還是那些憤怒抱怨著的人:「世界上怎麼可以存在那些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事!」、「我一路走來這麼坎坷不順遂,都是這些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錯!」、「這樣的世道叫人怎麼過下去!」這些忿忿不平者,通常都會拂袖退出演藝圈。只要妳熟識那些曾稍微涉入演藝圈,但最後放棄離開的人,絕對少不了聽到這些怨言。
所謂政治,理應要導正社會上出現的不平等或不公正。然而直到今日,我們依然日日夜夜一邊舔拭傷口,一邊在這個既不平等又不公正的社會裡生活著。
這就是「生存」。
演藝圈是一個「以相對極端的方式生存著」的人們聚集的所在。在這裡,抱持著「在這個不公平、不公正的圈子裡生活也無所謂……」的想法才能存活下來。
松田聖子登場
七○年代完結,糖果合唱團和粉紅淑女解散,號稱那個年代首席偶像的山口百惠,也在二十一歲時結婚,退出演藝圈。
放眼當時的新人歌手,嶄露頭角的都是新音樂派的女歌手。
偶像熱潮明顯陷入衰退。
此時一位女孩橫空出世,她開啟了偶像史嶄新的一頁。
松田聖子登場了。
一九八○年四月一日,她以〈裸足的季節〉一曲出道,並從此揭開八○年代偶像熱潮的序幕!
有人說「偶像來自南方」。沖繩少女南沙織成為日本第一號偶像;七○年代尾聲,偶像榮景褪色之際,解開這個困境的,是出身九州福岡的松田聖子;九○年代中期,又有一位來自沖繩的少女安室奈美惠引領風騷。很有趣吧。
松田聖子的登場,是偶像史上多麼重大的一頁開展啊!
她出道的兩年後,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堀智榮美(堀ちえみ)、早見優、石川秀美與松本伊代等一票新人偶像接續登台,人稱「花之82年組」。
參照她們當時的照片,就會發現每個人都頂著「聖子頭」!!
松田聖子為偶樣界帶來了新的面貌。
不,不只是偶像,就連走在街頭的女子,也無人不以聖子頭為自己的髮型範本。
山口百惠婚後引退,回歸家庭。其後再也不曾站上演藝舞台。
而松田聖子歷經結婚、生女,仍一直以偶像的身分活躍於線上,有「媽媽偶像」的稱號。
她的行徑雖然在當時引發女性週刊雜誌、談話性節目,以及新聞媒體的撻伐,但卻為八○年代的女性們帶來相當大的啟發。
偶像們究竟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
好的,且聽我道來。
假設今天妳買了一張偶像的CD。
仔細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妳會買下它?
是因為歌唱得好聽嗎?
剛才也提過了吧,歌聲比偶像動聽的人滿街都是。
但妳會去買一張唱卡拉OK唱到被機器評分為滿分,有絕妙歌藝的不知名大叔錄的CD嗎?
不會買對吧。
那若是音樂大學聲樂系畢業,完美演繹正確歌唱技巧的大嬸出的CD呢?
應該也不會買吧。
那麼妳為什麼會出手購買那張偶像的CD呢?
沒錯!
妳是因為「喜歡」才買的。
就是這樣。
偶像就是一份讓人們「喜歡」自己的工作。
也可以說是一份藉由人們的「喜歡」,進而掏出荷包支持自己的工作。
通常以CD、寫真集,或是演唱會的形式來呈現。
即便演唱者歌唱技巧再高明、詮釋方式再完美,只要無法被「喜歡」,就不會有人去買那張CD。
這就是偶像。
選擇她的理由我擔任過「全日本國民美少女選拔」的評審。第七屆比賽那年,參賽者人數超過一萬五千人,其中有二十位女孩站上舞台進入決選。
審查會議上評審們決定了冠軍和其他各獎項的得獎者。
但我始終對結果無法由衷認同。
因為有個參賽者一直讓我十分掛心。
她是個個頭份外嬌小的女孩。
歌沒唱得特別好,演技也有待加強,臉蛋及身材在參賽者中亦不突出。
但……她就是莫名地掀起我胸口一股騷動。
她就像一隻被遺棄在路邊的小狗。
我無法對她視而不見。就這樣眼睜睜丟下她的話,事後一定會後悔莫及的。我得想辦法為她做點什麼才行。
坦白說,我就是「喜歡」上她了。
我強烈地要求大會必須頒個什麼獎給她,卻得不到其他評審們的贊同。
除了一個人之外──主辦這場選拔賽的演藝經紀公司的社長。
「這個嘛……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多的獎狀和得獎肩帶了耶……」
「社長!獎狀那些根本不重要。要是那孩子成為遺珠的話,我們絕對會後悔的!!」
於是大會急忙為評審特別獎追加一個名額。
從司儀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女孩一臉驚訝地站起身。她踏上階梯,走向舞台中央。
是的,她就是那位宛如棄犬般的女孩。
她的臉上綻出一朵笑靨。
啊,太好了。我就是想看到她這樣的笑容。
照著強烈耀眼光線的舞台中心,站著一個孤伶伶的嬌小身影。
她,就是十一歲的上戶彩。在不公平裡生存
這個社會充斥著不公平與不平等。這當然很不合理,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得在這樣的社會裡生存下去。然而那些一路以來聽信漂亮場面話的孩子──那些大人眼中的乖小孩,在遭遇現實後,立刻被打擊得意志消沉。他們一下子就失去幹勁,落於人後。
這世間是不公平的。
也許妳早就知道這件事。但是「知道」和「了解」是不一樣的,就像妳應該知道什麼是鯨魚吧?然而妳是否曾親眼見過活生生的鯨魚,是否曾真正觸摸過鯨魚的肌理?
妳得碰觸過真正的鯨魚,才夠格說是「了解」。
聽說現在很多國中小學禁止學生在情人節的時候送同學巧克力,理由是「沒收到巧克力的孩子會受傷難過」。是啊,的確會受傷。然而一旦出了社會,多的是會讓妳受傷的事物。我們實在該從小就開始練習受傷才對,唯有實際受過傷害,記得傷口有多痛,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不公平。
運動場上有競賽規則可以遵循,然而仍會出現誤判、偏頗地修改規則等問題。而演藝圈卻連像那樣可以依循的規則都沒有,不公等、不公平、不公正的情事氾濫橫行。這些或許照理不應存在,然而,這就是時下的演藝圈,一如現實社會。
我至今遇過的多位偶像和藝人中,能成功的類型有兩種。
一種是不去思考平不平等、公不公正的問題,只是一個勁兒地相信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另一種是明知世上存在著不平等與不公正,仍想盡辦法克服困難,脫穎而出。
然而我聽到最多的,還是那些憤怒抱怨著的人:「世界上怎麼可以存在那些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事!」、「我一路走來這麼坎坷不順遂,都是這些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錯!」、「這樣的世道叫人怎麼過下去!」這些忿忿不平者,通常都會拂袖退出演藝圈。只要妳熟識那些曾稍微涉入演藝圈,但最後放棄離開的人,絕對少不了聽到這些怨言。
所謂政治,理應要導正社會上出現的不平等或不公正。然而直到今日,我們依然日日夜夜一邊舔拭傷口,一邊在這個既不平等又不公正的社會裡生活著。
這就是「生存」。
演藝圈是一個「以相對極端的方式生存著」的人們聚集的所在。在這裡,抱持著「在這個不公平、不公正的圈子裡生活也無所謂……」的想法才能存活下來。
松田聖子登場
七○年代完結,糖果合唱團和粉紅淑女解散,號稱那個年代首席偶像的山口百惠,也在二十一歲時結婚,退出演藝圈。
放眼當時的新人歌手,嶄露頭角的都是新音樂派的女歌手。
偶像熱潮明顯陷入衰退。
此時一位女孩橫空出世,她開啟了偶像史嶄新的一頁。
松田聖子登場了。
一九八○年四月一日,她以〈裸足的季節〉一曲出道,並從此揭開八○年代偶像熱潮的序幕!
有人說「偶像來自南方」。沖繩少女南沙織成為日本第一號偶像;七○年代尾聲,偶像榮景褪色之際,解開這個困境的,是出身九州福岡的松田聖子;九○年代中期,又有一位來自沖繩的少女安室奈美惠引領風騷。很有趣吧。
松田聖子的登場,是偶像史上多麼重大的一頁開展啊!
她出道的兩年後,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堀智榮美(堀ちえみ)、早見優、石川秀美與松本伊代等一票新人偶像接續登台,人稱「花之82年組」。
參照她們當時的照片,就會發現每個人都頂著「聖子頭」!!
松田聖子為偶樣界帶來了新的面貌。
不,不只是偶像,就連走在街頭的女子,也無人不以聖子頭為自己的髮型範本。
山口百惠婚後引退,回歸家庭。其後再也不曾站上演藝舞台。
而松田聖子歷經結婚、生女,仍一直以偶像的身分活躍於線上,有「媽媽偶像」的稱號。
她的行徑雖然在當時引發女性週刊雜誌、談話性節目,以及新聞媒體的撻伐,但卻為八○年代的女性們帶來相當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