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緣起

1971年,我剛開始在大學主修自然覺察(nature awareness)時,第一次帶領二十二位來自加州山麓一所小學校的二年級小朋友進行自然導覽活動。而不久前我才在內華達山脈荒野中,體驗到自然壯麗輝煌的美景――我希望孩子們也能體驗到使我深受感動的美景――這其實是個崇高的目標,因為我完全沒有教學經驗。

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帶著孩子們走入舊的林道時,而沒有一套如何使孩子們雀躍的精力變得專注的明確計畫。這群孩子到了戶外就興奮不已,對自然環境視若無睹,把林道當作跑道,一路往前衝,而我只能緊追在後。最後,我們停下來吃午餐,然後孩子們就又精力旺盛地奔回教室。

我原本期望孩子們能真實地感受並欣賞存在於周遭的樹木和動物。我明白這趟戶外之行並未達到目標,同時我心中還有一股感覺,知道確實有某種能使人們與自然有深層連結的方式,我只是還沒找到而已。

當時大多數戶外教學採取的模式是「行進—暫停—講解」:引導者在某個主題前停下,對團體解說,再帶他們前進到下一站。一群人只是被動地聆聽而已。我記得在俄亥俄州參加過這種森林導覽活動,在某個片刻,我無聊到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心想要成為自然學家。後來我發現那一整天,我不曾靠近任何棵一樹三公尺範圍之內。

1970年代初期,自然體驗活動的概念正開始發展。我從中找到了我尋尋覓覓的――能幫助人們全心全意、歡喜地投入於大自然的活動。

我發現如何利用自然活動使學習變得更專注、活潑、愉快後,立即開始創造自己的活動,也很快地發現我能成功地與他人分享。看見玩這些遊戲的大人小孩變得活力充沛、神采奕奕,與大自然和自己最美好的部分產生深層共鳴時,我感到滿心歡喜。

我於1979年出版了《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一書,為自然活動開創先鋒,也使之成為國際間的流行風潮。世界各地的父母與教育人士對這些活動相當熱衷,就如美國奧杜邦學會教育部副主席杜爾雅‧摩頓(Duryea Morton)所說:「透過這些活動,孩子們能真正體驗到身處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什麼感覺。」

目前擔任麻州奧杜邦學會專員的露西‧葛爾茲(Lucy Gertz),於2002年談到《與孩子分享自然》在1980年代對自然教育領域的巨大影響:《與孩子分享自然》這本書出現在我們之間時,老師/自然學家們莫不像禿鷹啄肉般,大家都搶著要。我們大都是環境教育新手,手上只有生態學教科書和圖鑑手冊,除了滿腔熱血外,幾乎沒有其他東西能教導我們該怎麼做。但在這本書裡,我們找到了一切――哲理、活動及引導孩子們獲得有意義環境教育經驗的方法。這本小書對我們來說意義浩大,它是我們的指引、我們的指南針。

如今,幾乎每個國家的教師、自然學家、家長、青少年和宗教領袖們都熱衷地運用這些活動。單是日本就有超過三萬五千多人受訓成為「分享自然」的引導員。

現在我為了紀念這本書出版三十五週年,而將原版手冊全部改寫更新。其中還加入了我在舉辦了數百場訓練課程後獲得的洞見。《共享自然,珍愛世界:給各年齡層的自然覺察活動》(Sharing Nature: Nature Awareness Activities for All Ages)除了收錄了《與孩子分享自然》第一及第二冊*中最受人們最喜愛、歡迎的遊戲以外,還加入許多新的遊戲內容。書中也納入擴充版的「心流學習法」,一種使教導自然成為愉悅的戶外學習策略。

《共享自然,珍愛世界》中的五十四種活動,每一種都能促使人們對自然有深度的認識,與自然產生更深刻的關係。祝福您與大、小朋友分享親近自然的愉悅時,擁有極美好難忘的時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