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黃子嘉序

結出美善的果子

聖靈是三位一體真神的第三位格,祂是真神,是充滿神榮耀的生命與大能。祂希望把神豐盛的生命也充滿在人的裡面,並藉其大能使人活出神的榮美以致神得著榮耀。其實,此一彰顯神榮美的過程乃是漸進成全的,如同果樹漸漸成長,至終會結出可口的果子一般。

聖靈重生一個人之後,就長久內住在其心中,時時地感動他遵行天父的旨意,不斷地帶領他跟隨主耶穌的腳蹤,經常地促動他心意更新變化而不效法世界的價值觀,釋放他脫離罪和死的律,治死他身體的惡行⋯⋯,以至聖靈把神榮耀的生命如同果子一樣漸漸地落實長成在他身上。雖然是一個聖靈的果子,卻是充滿了至少九面美德之表現: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並且是愈來愈豐盛(約10:10),正如神兒子主耶穌的模樣(羅8:29)而榮耀神。

事實上,神創造人之基本目的就是如此:「要人像祂」─所以神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人(創1:26-28),當然不是指眼睛或鼻子等之物質形象;神是靈,是有完全的神性、靈性、理性與德性等等偉大的屬性,於是人也就成為具有被造的靈性、理性與德性的存在。神希望人滿有祂美善的德性,當世人愈來愈多的時候,能彼此活出慈愛、公義、聖潔、真理、誠實、善良⋯⋯之美德,好顯出神的榮耀而榮耀神。但是十分可惜,人違背了神旨而墮落,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責怪、嫉妒、紛爭、仇恨、兇殺、欺騙⋯⋯(如亞當、夏娃、該隱、亞伯等等之例),正如《聖經》所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世上眾人都「失去了」,也「達不到」神榮耀的情境,世人都不再像神,也更都不能榮耀神了。

然而神的崇高目的並不因人的墮落而停止,祂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斷地尋找真誠信靠祂的人來彰顯祂的榮耀,如: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約瑟、摩西、但以理⋯⋯,但最偉大又奇妙的乃是在二千多年前,神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在祂三十三歲多的時候,為了救贖世人的罪而被釘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替罪代罰,並且死後三天復活,進入榮耀,升天坐在聖父右邊,統管宇宙萬有;凡悔改信祂的人,不但得蒙赦罪,並要蒙賜聖父所應許的聖靈。聖靈重生人後,接著內住、感動、引導、釋放、治死、代禱、運行、充滿⋯⋯,以至漸漸結出聖靈美善的果子,並且愈來愈豐盛,愈來愈像神兒子的模樣,彰顯神的榮耀而榮耀神。

本書的二位作者,都是學富五車的知名學者,但更重要的乃是他們都已經親身經歷了神偉大的救恩及聖靈奇妙的作為,以致理解又體驗了聖靈果子的崇高與美好,並且不論是在教會中或社會上及家庭裡也都已經不斷地彰顯出來聖靈所結的果子,故他們所寫的內容不是懸空的教理,乃是生命的見證,是真知灼見、肺腑之言。在這世風日下,罪惡汜濫的世界中,凡期盼能出污泥而不染的人,都應當人手一冊,詳細閱讀。當然,更重要的是:明白如何能豐盛地得到這美好的「聖靈果子」,就如作者在開頭所強調的─心存謙卑,回歸真神,信靠並跟隨主耶穌吧!

(本文作者為若歌教會主任牧師)

前言

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

大物理學家薛丁格是個知名的無神論者,他曾說信神的人看不起無神論者的教條,而他認為他雖不信神,卻是能照著他所信的無神信條去做人,行事為人比那些信神的人(指基督徒)來得更高明,因為他所認識的基督徒行不出他們所認信的。對這位被尊稱為「量子之父」(之一)的科學家來說,「事實」是只能藉著觀察而得知的。這其實與耶穌基督所說的正相合:若要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先知」,只需用「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的原則來衡量。聖靈所結的果子並不是基督徒的自許,而是《聖經》描述一個人在基督裡,因聖靈的內住而漸漸彰顯的品格。

人若說有聖靈住在他裡面,有什麼可觀察的現象,是與聖靈內住有關的呢?具有「特殊能力」不見得是人有聖靈內住而產生的(有特殊能力的人可能很多,但不一定是出於聖靈的工作),然而一些生命中美善的新品質,是在信了耶穌之後就開始有了的。不但如此,這些美善品格的出現,是二千年前早就事先列下的(因為信主的人,不見得先知道這些新品格是什麼,所以這些品格的出現就不能歸功於心理作用或刻意操練的緣故)。在本書中所討論的品格,主要就是在《聖經》〈加拉太書〉五章中所列的「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筆者在信耶穌之前,常聽一些剛信主的基督徒說他們信主之後有喜樂平安,他們的家人有時也見證說他們改變了,他們的脾氣變好了等等。我起先並不以為意,直到當自己信耶穌以後似乎也有了同樣的經歷,心中不免有些好奇:為什麼這種主觀的感受,竟然是一個客觀的通例呢?是不是所有信耶穌的人,都會如此呢?

也許是從小受到先父的影響,中國的詩詞讀多了,染上一些多愁善感的氣質,尤其喜歡李清照、李後主、辛棄疾等詩人的詞句,後來連對古典音樂的嗜好也是如此,比方:對拉赫瑪尼諾夫「第2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樂」、「少女與死」弦樂四重奏、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等引發傷感的曲調情有獨鍾,聽了心中有著一種無法發抒的情懷。但是信了耶穌之後,不知不覺性情就開朗了起來,連音樂的偏好都有了改變:以前喜歡的還是喜歡,只是感覺不同了,同時開始對巴哈的一些變奏曲有了濃厚的興趣,對從前以為有些枯燥機械的旋律,感覺到一股高山流水的純淨清新。

另外有些人見證說他們從前喜歡吸菸,屢次都戒不掉,信了主後,一下就戒掉了,先父就是這樣的例子;也聽到些戒毒的例子,這些成癮的習慣是有其生理的因素使人難以改變,信耶穌顯然不只是一種世界觀的改變,而是一種生命的更新,正如《聖經》所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使徒彼得見證說:「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這「神的性情」是怎麼樣進入到人的生命中的呢?似乎不能用自然的過程來處理,也不能用人為的方式來處理。《聖經》也說:「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本乎」就是「出於」的意思),所以這是神自己的作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聖靈所成就的。人在信主之前,他的行為是在個人肉體本能的控制之下。肉體的放縱,《聖經》稱之為「情慾」,人得救之後,整個人就得以從肉體的轄制裡得到釋放,可以「脫下舊人,穿上新人」,因而順從聖靈,行事為人有了新生的樣式,是別人不難看得見的。

在〈加拉太書〉五章談聖靈的果子之前,保羅先提到人肉體的行為,說:「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這種出自肉體內心的情慾,是宗教禮儀所不能潔淨的。耶穌教訓門徒們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是另一個罪的清單,在《聖經》中這類的清單還有多處,不過都與〈加拉太書〉中提到的大同小異,就不仔細分解了。

重生得救的過程,先是真正認識並真心願意離棄自己敗壞的光景(這就是悔改),接受耶穌基督赦罪之恩,與基督一同釘在十字架上,叫罪身滅絕,讓我們在基督的復活上有份,叫神的聖靈進入人的生命中,改變人的生命,除去內裡的敗壞,叫他一舉一動可以有新的樣式,這就是聖靈工作的果效。〈加拉太書〉五章中代表性地列著:「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倪柝聲說得好:「『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不是聖靈分給我們的美德,乃是聖靈在我們身上結出來的果子。聖靈的果子的意思,就是基督在我們身上,因著聖靈工作的緣故,被我們消化吸收,變作我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點,這一個叫作聖靈的果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