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靠衣裝馬靠鞍
宋朝人穿什麼?|宋朝人的穿戴
與唐朝那種風姿妖嬈的穿衣風格不同,宋朝的穿衣風格素雅了許多。無論是從服裝的配色上,還是樣式上,都沒有唐朝的色彩明豔,風情萬種,然而卻別有一番韻味。在宋朝,更流行的是清新淡雅。說到這一點,宋朝人,特別是宋朝女人的穿衣風格,與我們今天在某個特定的圈子中流行的日系小清新風很相似。
秦觀在他的《南歌子》中寫道: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雲。
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整首詞讀下來,就有一種清新的風撲面而來的感覺,從這首詞中我們也能看出來宋朝女子喜歡的服裝搭配,上身著揉藍的衫子,下身著杏黃裙,懶散地倚在欄杆上,在自己的嘴唇上塗胭脂。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啊,馬上會給人一種清涼如水的感覺。
在宋詞中有很多描寫服飾的句子,很多詞牌名也是根據衣服來起的,比如「濕羅衣」「翻翠袖」等。各路詞家也非常喜愛用句子來寫這種柔情,如晏幾道《鷓鴣天》中的「歌漸咽,酒初醺。盡將紅淚濕湘裙」,歐陽修《解仙佩》中的「有個人人牽繫,淚成痕,滴盡羅衣」,無不婉約可愛。
看起來,用和服飾相關的詞句來描寫人物的心態,在宋朝是十分流行的,這或許正是因為宋朝的穿衣風格清新淡雅——衣裙的穿著有時候讓人如沐春風,有時也能透露出人心態的慵懶。
從以上所說的種種,我們也對宋代的女子服飾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可以說宋朝的穿衣風格與以往的任何朝代都不太一樣,特別是拋棄了唐朝時期的寬鬆變為細長,在配色上也由唐朝的紅、紫、綠等豔麗的顏色轉變成粉紫、蔥白、銀灰、沉香等淡色,黃藍等小清新顏色也頗為盛行。
說了這麼多關於宋朝服裝的顏色,其實我們更應該來看一看宋朝服飾的樣式和種類,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那個時期的流行服飾,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抹胸?百褶裙?我們已經out了|宋朝流行的裝扮
說到最有影響力的宋朝服飾,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抹胸」。
眾所周知,「抹胸」即使在現代的時裝界也是一個十分流行的元素。比如抹胸裙,抹胸小禮服,即便在今天,很多新娘的婚紗也會選擇抹胸款式。但你恐怕不知道,早在宋朝,抹胸就已經出現在女子們的生活中,並且流行了很長的時間。在展覽館,我們常常能看到古代出土的文物,而在有關宋朝的歷史文物展覽上,常常會展出長方形的印花絲織品,如果你問展覽館的工作人員,他會為你介紹說,這就是宋朝時期女子穿的抹胸。
宋朝無論是官宦人家的小姐,還是尋常人家的姑娘,都喜歡在裡面穿一個「抹胸」,然後外面穿一個類似於今天的「外搭」的上衣,據說這樣可以襯托出女性完美的曲線。
但你可別以為人家的內衣就只有抹胸這麼一種,那樣的話,宋朝女人的愛美生活得多單調啊。人家宋朝人還研究出了一種叫作「腹圍」的東西。
這種腹圍的長度很長,長到什麼程度呢?綜合多方資料來看,這個叫作「腹圍」的東西長三尺有餘。在顏色上,又以黃色為最流行,因此,也有人稱它為「腰上黃」。
怎麼樣?是不是聽到人家給「腹圍」取的名字,就能知道人家對內衣也有很大的追求?和我們今日的女性相比,宋朝女性的愛美之心可是絲毫不遜色的。
說到流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流行一時的裙褲。就是兩條褲腿特別寬大,雖然是褲子,但穿上以後看起來又像裙子的一種服飾。
說到這種裙褲,其實它早在宋朝就已經出現,而且也流行過一陣。那個時候,女人們都是上身著大袖的衫襦,下身穿寬鬆的裙褲,可以說為當時的街頭平添了一份美麗。
不過,我們都知道「時尚」這個東西,真的是誰都沒辦法觸及到它的精髓,今天還流行的東西,明天可能就已經過時了。別以為只是現在的我們才會緊跟流行趨勢,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就已經會「趕時髦」了。因此,像裙褲這種寬鬆款的服裝樣式,在宋朝的「時尚界」只是流行了一小段時間後,就退出了那時的時尚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後來一直在宋朝流行的瘦長款服飾,而這種交替用我們今天的時尚術語來說就是「修身款」取代了「休閒款」。這種款式的衣服在宋朝真的是流行了很多年,直到宋朝滅亡。「修身款」也一直是宋朝人最喜歡的款式。
既然講到了下身服飾,有一種服飾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百褶裙。1975年,在黃升墓出土了一件褶襇裙,這件褶襇裙的兩邊沒有打褶,但其他地方都很細緻地打了很多褶子,顏色是褐色。這個可以說是我們今日流行的百褶裙鼻祖了,那個時候草綠、水藍這種小清新的顏色是流行色,甚至可以說是主流色。和今天的百褶裙不大相同的是,現在的百褶裙都是樣式比較簡單,除了褶襇皺之外,很少有其他裝飾。但宋朝時不是這樣,古代人的刺繡水準非常高超,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高,因此,宋朝的百褶裙基本上都會有十分精緻的刺繡,還會有人在上面加上珍珠或者翡翠來作為裝飾品。最主要的是,那個時候的珍珠、翡翠雖然是作為裝飾之用,但卻都是貨真價實的珍珠、翡翠,而不是我們現在常用來裝飾的人造珠子。
上身穿著抹胸或腹圍,下身有了裙褲或者百褶裙,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出門了。
宋朝人穿什麼?|宋朝人的穿戴
與唐朝那種風姿妖嬈的穿衣風格不同,宋朝的穿衣風格素雅了許多。無論是從服裝的配色上,還是樣式上,都沒有唐朝的色彩明豔,風情萬種,然而卻別有一番韻味。在宋朝,更流行的是清新淡雅。說到這一點,宋朝人,特別是宋朝女人的穿衣風格,與我們今天在某個特定的圈子中流行的日系小清新風很相似。
秦觀在他的《南歌子》中寫道: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雲。
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整首詞讀下來,就有一種清新的風撲面而來的感覺,從這首詞中我們也能看出來宋朝女子喜歡的服裝搭配,上身著揉藍的衫子,下身著杏黃裙,懶散地倚在欄杆上,在自己的嘴唇上塗胭脂。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啊,馬上會給人一種清涼如水的感覺。
在宋詞中有很多描寫服飾的句子,很多詞牌名也是根據衣服來起的,比如「濕羅衣」「翻翠袖」等。各路詞家也非常喜愛用句子來寫這種柔情,如晏幾道《鷓鴣天》中的「歌漸咽,酒初醺。盡將紅淚濕湘裙」,歐陽修《解仙佩》中的「有個人人牽繫,淚成痕,滴盡羅衣」,無不婉約可愛。
看起來,用和服飾相關的詞句來描寫人物的心態,在宋朝是十分流行的,這或許正是因為宋朝的穿衣風格清新淡雅——衣裙的穿著有時候讓人如沐春風,有時也能透露出人心態的慵懶。
從以上所說的種種,我們也對宋代的女子服飾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可以說宋朝的穿衣風格與以往的任何朝代都不太一樣,特別是拋棄了唐朝時期的寬鬆變為細長,在配色上也由唐朝的紅、紫、綠等豔麗的顏色轉變成粉紫、蔥白、銀灰、沉香等淡色,黃藍等小清新顏色也頗為盛行。
說了這麼多關於宋朝服裝的顏色,其實我們更應該來看一看宋朝服飾的樣式和種類,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那個時期的流行服飾,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抹胸?百褶裙?我們已經out了|宋朝流行的裝扮
說到最有影響力的宋朝服飾,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抹胸」。
眾所周知,「抹胸」即使在現代的時裝界也是一個十分流行的元素。比如抹胸裙,抹胸小禮服,即便在今天,很多新娘的婚紗也會選擇抹胸款式。但你恐怕不知道,早在宋朝,抹胸就已經出現在女子們的生活中,並且流行了很長的時間。在展覽館,我們常常能看到古代出土的文物,而在有關宋朝的歷史文物展覽上,常常會展出長方形的印花絲織品,如果你問展覽館的工作人員,他會為你介紹說,這就是宋朝時期女子穿的抹胸。
宋朝無論是官宦人家的小姐,還是尋常人家的姑娘,都喜歡在裡面穿一個「抹胸」,然後外面穿一個類似於今天的「外搭」的上衣,據說這樣可以襯托出女性完美的曲線。
但你可別以為人家的內衣就只有抹胸這麼一種,那樣的話,宋朝女人的愛美生活得多單調啊。人家宋朝人還研究出了一種叫作「腹圍」的東西。
這種腹圍的長度很長,長到什麼程度呢?綜合多方資料來看,這個叫作「腹圍」的東西長三尺有餘。在顏色上,又以黃色為最流行,因此,也有人稱它為「腰上黃」。
怎麼樣?是不是聽到人家給「腹圍」取的名字,就能知道人家對內衣也有很大的追求?和我們今日的女性相比,宋朝女性的愛美之心可是絲毫不遜色的。
說到流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流行一時的裙褲。就是兩條褲腿特別寬大,雖然是褲子,但穿上以後看起來又像裙子的一種服飾。
說到這種裙褲,其實它早在宋朝就已經出現,而且也流行過一陣。那個時候,女人們都是上身著大袖的衫襦,下身穿寬鬆的裙褲,可以說為當時的街頭平添了一份美麗。
不過,我們都知道「時尚」這個東西,真的是誰都沒辦法觸及到它的精髓,今天還流行的東西,明天可能就已經過時了。別以為只是現在的我們才會緊跟流行趨勢,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就已經會「趕時髦」了。因此,像裙褲這種寬鬆款的服裝樣式,在宋朝的「時尚界」只是流行了一小段時間後,就退出了那時的時尚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後來一直在宋朝流行的瘦長款服飾,而這種交替用我們今天的時尚術語來說就是「修身款」取代了「休閒款」。這種款式的衣服在宋朝真的是流行了很多年,直到宋朝滅亡。「修身款」也一直是宋朝人最喜歡的款式。
既然講到了下身服飾,有一種服飾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百褶裙。1975年,在黃升墓出土了一件褶襇裙,這件褶襇裙的兩邊沒有打褶,但其他地方都很細緻地打了很多褶子,顏色是褐色。這個可以說是我們今日流行的百褶裙鼻祖了,那個時候草綠、水藍這種小清新的顏色是流行色,甚至可以說是主流色。和今天的百褶裙不大相同的是,現在的百褶裙都是樣式比較簡單,除了褶襇皺之外,很少有其他裝飾。但宋朝時不是這樣,古代人的刺繡水準非常高超,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高,因此,宋朝的百褶裙基本上都會有十分精緻的刺繡,還會有人在上面加上珍珠或者翡翠來作為裝飾品。最主要的是,那個時候的珍珠、翡翠雖然是作為裝飾之用,但卻都是貨真價實的珍珠、翡翠,而不是我們現在常用來裝飾的人造珠子。
上身穿著抹胸或腹圍,下身有了裙褲或者百褶裙,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