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apter 4 讓「錯誤」變成寶貴的學習機會

──換個角度看待每一次「犯錯」
以身作則,是向孩子傳達「錯誤」是寶貴的學習機會的最佳辦法。當你犯錯時,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很羞愧、很失敗;或者,你也可以從中尋求學習的機會。

◎對「錯誤」感到興奮
錯誤何時變得如此聲名狼藉?錯誤本是成長與學習過程中一個自然的部分。我們何時開始有犯錯的自我意識?我們何時開始認為,犯錯就意味著我們不夠好,而不是去探索錯誤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意義?在很大的程度上,孩子從大人身上接受到的訊息,形塑了他們對於「錯誤」的認知。
有時,有關錯誤的負面訊息過度被凸顯:「壞女孩。妳不應該碰那個花瓶。妳不應該在幼兒園上課時講話。」我們很確定,你還能想出很多其他有關小心別犯錯的警告。事實上,她不會因為碰那個花瓶就是個「壞」女孩;如果她不想碰東碰西,那她也不算是個正常、還在蹣跚學步的幼兒。我們對於孩子在幼兒園裡因為講話而遭到「紅牌警告」這件事,感到十分震驚。當年幼的孩子對人際社交和書本知識的學習感到興奮時,想說話是很正常的發展。
有時這些訊息很微妙。當你將孩子送到學校,對他們開玩笑地說「要小心」或「要聽話」時,這些話究竟對孩子自信的培養和快樂的學習,造成多少傷害?因為這些話語背後隱含著犯錯的負面訊息。想像當你說「好好享受今天的冒險,看看你能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多少」,會向孩子傳達多麼不同的關於犯錯的訊息。這樣的說法為孩子創造一種可以在其中學習成長的自由氛圍,他們就算犯了無數的錯──犯錯永遠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會因此失去自信。
◎在孩子遇上困難時,當個啦啦隊長
不知父母們是從哪裡得來這個瘋狂的想法: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首先要讓孩子感覺更糟?人無法一邊感覺糟糕,一邊又學習樂觀。最好的學習都發生在人們感覺良好的時候。如果你苛責孩子的錯誤,他們只會覺得糟糕,但無法從中學到什麼。如果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將錯誤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再試試看,你的孩子也許在未來能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錯誤的問題在於,它們發生得毫無預警,所以你無法為它們做好準備,但你仍然可以從錯誤之中學點什麼。我們建議你展開一個常態性的儀式,讓家裡的每個成員在晚餐桌上分享一個自己犯的錯誤,以及他們從中學到了什麼──每天都要!
除非你對孩子和自己都有強烈的信心,要不然很難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犯錯,特別是嚴重的錯誤。當孩子把事情搞砸時,你相信自己能當一名給予孩子支持──而非排山倒海的罪惡感、羞辱、指責與懲罰──的父母嗎?
當孩子接連不斷地犯錯,要一直想辦法維持「來吧,你可以做到的!耶,真是太棒了!」的態度,並不是那麼容易。你不會興奮地在寶寶日記裡,記下兒子或女兒第一次酒醉回家的日子。在你花了一大筆錢幫孩子做牙套,而他們還不戴固定器時,你也很難提振起精神來。當青少年不做功課,有一科被當了,就因為花費太多時間在臉書或是Xbox(註:電子遊戲品牌)上,你大概不想打電話跟他們的祖父母炫耀──在他們小時候,即使從兒童椅上把食物丟給地上的狗狗吃,你都會馬上打電話告訴他們的爺爺奶奶。在當時,你不但不會責備孩子適齡的行為,還可能在她的椅子下放一個大大的塑膠盤。雖然這也是適齡行為的表現,但當青少年子女在睡醒的每一分鐘,都想給朋友發簡訊時,你大概不會覺得他們可愛。
你在青少年子女這個生命階段所要做的事,是以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以打耳光和懲罰──來幫助他或她從錯誤中學習。

如果他們確定自己不會遭受批評或懲罰,青少年也許還會願意跟你分享他們所犯的一些錯誤。若能感覺和父母一起探索未知是安全的,他們甚至能避免犯錯。不過,大部分的青少年學會掩飾錯誤,以避免父母的評斷和怒氣。也或許,他們學會掩飾的行為──他們自己並不認為是錯誤,卻可以避開父母的囉嗦與管控。◎好奇的提問

父母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不斷地說教、說教、再說教。當孩子犯了錯,大部分的父母會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應該怎麼感覺這件事,他們應該怎麼做。然後他們會加上某種懲罰,「給他們一點教訓。」如果父母能停止說教,而開始提問,這個溝通會更有效果。

關於好奇的提問,我(簡‧尼爾森)最喜歡提的例子之一,是當我最小的女兒瑪麗向我宣告,她計畫在九年級的畢業典禮上喝個爛醉。雖然我很想,但我忍住不這麼說,「喔!不,妳不行。妳知道這有多危險嗎?妳想毀掉妳的人生嗎?如果妳這麼做,妳會被禁足一個月,然後失去所有的特權。」
相反地,我深吸一口氣,然後說,「多跟我說說這個計畫。為什麼妳想這麼做呢?」

瑪麗:很多孩子都這麼做,他們看起來很開心。
我:因為妳不喝酒,他們現在都怎麼說妳?

瑪麗好好地思考了一下。(你知道,當你好奇的提問,而孩子明白你是真的好奇時,你可以看到他們思想轉動的樣子。)

瑪麗:他們總是告訴我,他們很崇拜我,很以我為榮。
我:他們不會給妳喝酒的壓力嗎?
瑪麗:他們不是真的給我壓力。他們有時確實會試著要我喝酒,但當我拒絕時,他們不會硬要我喝。我只是剛剛才決定自己想試試看。
我:妳覺得當妳喝醉之後,妳的朋友會怎麼說?
瑪麗:嗯……他們可能會對我感到失望。
我:妳覺得妳會怎麼看待自己?
瑪麗(經過漫長的思考停頓後):我可能會覺得自己像個「魯蛇」。(另一個停頓)我猜我不想這麼做了。
我:聽起來是個好決定。我對妳很有信心,妳能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盲從。(好吧,我這裡確實還是說了點教,但我想她不會當它是說教。)

好奇的提問幫助孩子探索自己做的決定的後果,而不是將後果(懲罰)強加在他們身上。許多年後,瑪麗告訴我,她仍然嘗試喝過幾次酒,但都不是很喜歡,她因此確定喝酒不會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朋友告訴她,她會慢慢習慣的;但她想,為什麼我需要習慣?幫助孩子學會為自己思考,比刺激他們偷偷摸摸和叛逆,要好得太多。不是所有的孩子會決定將喝酒完全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畢竟他們的父母大多會在社交場合喝酒(如果不酗酒)。幫助青少年思考負責任的喝酒和不負責任的喝酒之間的差別,豈不是更好嗎?

只有在你真正對孩子的思考、感受和學習好奇時,好奇的提問才會有用。當你生氣時,這點會很難做到;因此,在進行好奇的提問之前,最好先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樣對孩子說會有效果:「我現在對這件事太生氣了,但我愛你,等我冷靜下來時,再跟你當面談一談。」有時最好將問題留到家庭會議上,讓全家人都能參與討論,並共同腦力激盪出解決辦法。
◎以身作則──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當你逐漸增加身為父母的自覺,會發現自己過去做的許多事,不但無效,還可能讓孩子感覺很挫折。青少年子女不是唯一能從錯誤中學習的人──你也可以。基於他們自身的經驗、知識、支持系統,與發展過程等加總起來的條件,青少年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盡可能地從錯誤中學習。你也可以──以身作則,是向孩子傳達錯誤是寶貴的學習機會的最佳辦法。當你犯錯時,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很羞愧、很失敗;或者,你也可以從中尋求學習的機會。當你的錯誤涉及其他人時,以下這四個步驟可幫助你從錯誤中復原。

【四個從錯誤中復原的步驟】
1.承認
2.負責
3.和好
4.解決

承認:代表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把自己當作「魯蛇」,沉溺在自責與慚愧之中,對事情沒有任何助益,不如去簡單地意識到,自己所做的是無效的。
負責:意味著看見自己在這個錯誤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許你以某種方式刺激孩子的叛逆,或是讓他們感到挫折),並願意做點什麼來彌補這個錯誤。
和好:如果你對青少年子女不尊重,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傷害了他們,和好就意味著向孩子表達歉意。你難道沒注意到,一旦你道歉,孩子有多麼快地說:「沒關係啦!」他們非常懂得寬恕。
解決:代表和青少年子女共同想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一旦你承認自己的錯誤,為它負起責任,並道了歉,你通常已經打造好一個有利於解決問題的氛圍。
有一天,當我在髮廊裡做頭髮時,女兒瑪麗一直來煩我──她吵著跟我要錢;不斷問什麼時候才會好;每隔五分鐘就過來打斷我與設計師的談話。
當我們終於回到家,我實在是太生氣了,於是罵她是個被寵壞的小混蛋。她回嗆道,「哼,等一下不要跟我說妳很抱歉!」(她很熟悉那「四個從錯誤中復原的步驟」。)
我當時處在原始腦的狀態,於是我說,「妳放心,因為我不覺得抱歉!」
她氣沖沖地回到房間,用力地甩上房門。我意識到(承認)自己犯下一個錯誤──罵她是被寵壞的小混蛋。(我在這個事件裡犯了無數的錯誤,不過這個錯就足夠說明了。)我走進她的房間,向她道歉,但她還沒準備好聽我說話。她正忙著用《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書中的重點句反擊我。
她說,「妳是個騙子!妳教其他父母要尊重孩子,妳卻罵我是被寵壞的小混蛋。」
她是對的。我感到非常罪惡,不發一語地離開她的房間。剛開始,我沒有看出自己的錯誤正是個學習的機會;相反地,我在想放棄自己的事業──因為我沒有以身作則。
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裡,女兒走向我,給我一個擁抱,然後說,「我很抱歉。」
我說,「親愛的,我也很抱歉。當我罵妳是個被寵壞的小混蛋時,我自己就是個被寵壞的大混蛋(負責與和好)。我對妳真的很生氣,在我沒能控制好自己行為的時候,妳居然也暴走了。」
她說,「沒關係。我真的是個被寵壞的小混蛋。」
「是啦,」我說,「但我可以看出,那是因為我對妳不夠尊重,才會刺激妳出現這樣的行為反應。」
她說,「對,但是我不應該一直打擾妳、煩妳。」
當我們願意在浮現的問題中負起各自的責任,這通常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我們的孩子以我們為學習榜樣,並為自己負起該負的責任。我的女兒和我協議,在下次我進髮廊之前,先一起做好時間規劃,由此解決這個問題(解決)。我會告訴她,我預計要花多久的時間做頭髮,而她可以決定,她想在那段時間裡做些什麼,我們可以在各自的事情結束後再碰面。
我也可以因為沒有實踐自己倡導的教養,而繼續沉溺在罪惡感中。相反地,我的女兒和我都從中學到了寶貴的一課。
◎利用錯誤來理解後果與責任
不要將焦點放在錯誤本身,而讓自己沉浸在評斷與罪惡的感受裡。你可以教給孩子數不清的東西──如果你能幫助他們評估自己對所做決定的思考與感受,以及他們可以採取什麼樣不同的行動,以便在下次碰到類似情況時,得到不同的結果。你可以利用同樣的過程來評估自己的錯誤。
下列這份清單羅列的觀點與技能,可以幫助父母更理解青少年子女,並增進與他們溝通的能力──特別是當父母犯了這類足以導致權力衝突、子女叛逆與報復的錯誤時。
【六個修正錯誤的步驟】
1.回歸到規定的精神,而非拘泥於規定的字面含意。(這個規定所追求的精神是,幫助女兒進入她所選擇的大學。「規定」的字面含意則是,做功課,要不然就接受處罰。)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你想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孩子──以理解、尊嚴與尊重對待他們。(如果某人只因為你想做對自己來說最棒的事,就威脅著要懲罰你,你會作何感想?)
3.分享對你來說重要的事,並說明為什麼。(確實向孩子傳達愛與尊重的訊息。)
4.找出對孩子來說重要的事,並了解為什麼。
5.願意做出例外的規定。(這與溺愛不同。)
6.在不須形成例外模式的前提下,約個時間(家庭會議或其他任何時間),共同擬定一個計畫,以達成所有關係人的需求與願望。

當你發現自己陷入與青少年子女的衝突之中,而這個衝突導致你們疏遠時,問問自己,「我的行動是出自恐懼與憤怒,或是源自愛與信任?」然後使用上述的六個步驟來修正自己的錯誤,幫助你回想起,對雙方都具有鼓勵性的正向教養技巧。
【溫和堅定的父母力】
*教養守則
1.常常告訴青少年子女,錯誤是寶貴的學習機會。
2.相信青少年子女具有做決定,以及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3.透過友善的「什麼」與「如何」問句,幫助青少年子女探索自己做的決定的後果。
4.青少年是有感覺的年輕人,要以理解、尊嚴與尊重對待他們。
5.分享對你來說重要的事,並說明為什麼。(確實向孩子傳達愛與尊重的訊息。)
6.找出對孩子來說重要的事,並了解為什麼。
7.願意做出例外的規定。(這與溺愛不同。)
8.不要在問題發生的當下說教,訂下一個日期,或等到舉行家庭會議時,再共同擬定一個大家都同意的計畫。

*實用練習
1.深吸一口氣。請青少年子女幫忙。戴上你好奇的帽子,和一雙懂得傾聽的好耳朵。現在,請青少年子女給你一個例子──他們認為,你在父母角色上所犯過的錯誤。
2.運用「四個從錯誤中復原」的步驟,或是寫下你對這四個步驟的答案,抑或與青少年子女討論你的回答。這四個步驟是「承認」、「負責」、「和好」與「解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