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引言
讓我們從最重要的問題開始說起:網紅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重要?一般來說,網紅就是某個有影響力的人。我知道、我知道,用同一個詞來定義一個詞不太有幫助,但有時候,事情真的就是那麼簡單。口碑行銷不是新玩意,而且很可能是大部分消費行為背後的驅動力,不管是買一個產品、追劇,或是下載一個應用程式。
但是,在如今這個數位世界裡,「網紅」一詞最常指的是透過個人數位頻道——或如有些人喜歡稱之為「數位貨幣」——而擁有影響力的人。無論他是有很多人追蹤或真的互動頻繁,當他說話時,他的觀眾會傾聽,他們會採取行動,然後——對品牌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購買。
過去這幾年,影響力行銷突然大行其道,而「網紅」一詞逐漸指每個人以及他們自己那擁有部落格、影像部落格或Instagram檔案的媽媽。它用來形容每個人和每件事,次數多到「網紅」一詞實際上已是個不受歡迎的髒話。這讓我很傷心,因為影響力行銷不是壞事,只是被誤解了。誤解得很慘。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過一篇文章討論網紅,花了大約1000字談坎達兒.珍娜(Kendall Jenner)、賽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和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她們就定義上而言都是「網紅」,因為她們擁有數百萬名追蹤者。但實際上,她們是A咖名人,這和我們對擁有同樣多追蹤者的內容創作者此一看法截然不同。概念不同的原因之一在於如何變得有影響力。內容創作者必須拍攝影片、照片並創作貼文,讓人們願意信任他且想要看更多內容。他必須運用不同的行銷戰術來增加觀眾人數,並讓觀眾持續參與互動。他也必須為每個平台調整內容,因為,適合放在YouTube上的內容,不適合放在Instagram上。傳統的名人透過他們在網路之外的活動(歌手/演員/運動員/模特兒)而成名,那種影響力隨著他們登上網路進入每個平台,他們不需要做太多,只要發個上面有他們使用者名稱的新聞稿就行了。
不是要減損那些因才能與商業敏銳度而讓他們成名的名人,但每次有人稱名人是「網紅」時,都讓我很難受。老實說,這顯示出完全漠視使內容創作者成為網紅的核心。這些人的創作內容骨幹是真實性,而他們的觀眾指望他們提供專家意見。名人是拿錢為酒品公司宣傳,即使他們不喝酒,或就算他們不知道怎麼開車,也來促銷汽車。一位好的網紅——就是你讀完本書後會成為的人——就算品牌付錢給他,也絕不會促銷某個自己不想主動分享的東西。我見過創作者因為某個東西和自我形象不符而拒絕了2萬5000美元。如果,那不叫把觀眾看得比你自己還重要,我不知道什麼才是。

內容創作者 VS. 生活直播主

網紅實際上應該分成兩類:內容創作者和生活直播主。內容創作者是那些憑空創作出部落格、影像部落格和Instagram照片的人。生活直播主是那些只是過著他們的最好一面,你因為他們的動態消息顯露出十足令人驚嘆的生活而開始追蹤。
網紅有十種,每一種不是歸在內容創作者,就是生活直播主陣營。他們是:

內容創造者
1. 部落客:有個定期更新的部落格。他會透過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和Instagram宣傳部落格。
例子:@margoandme、@hapatime、@hangtw。
2. 影像部落客:有個上傳影片的YouTube頻道。不管貼的是影像日誌還是教學影片,都可以在他的社交頻道上得到更多愛心。
例子:@ellarie、@sunkissalba、@alexcentomo。
3. 專家:專營某個特定行業,如健身、美妝或室內設計。她可能也是個部落客或影像部落客,但她有證書和專業訓練做後盾。有時候,專家會歸類為生活直播主,但由於她們非常專注於美學,且通常有高畫質的照片,因此,我們會把她們留在這一類裡。
例子:@ohjoy、@justinablakely、@deepicam。
4. 動物、幼兒、無生命的物體和迷因(meme):意思相當明白,這些帳號設法擁有許多追蹤者,並且在自己無法真正連上網路的情況下,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打字的方式,創造風趣、詼諧的內容。
例子:@jiffpom、@honesttoddler、@omgliterallydead、@beigecardigan。

生活直播主
5. 有特殊才能者:主廚、舞者、喜劇演員或其他花很多時間鍛鍊技能的人。他會發布關於自身技藝的貼文,而你喜歡看,因為他是他那一行的頂尖高手,而你想要搭順風車,沾個光。
例子:@joythebaker、@ingridsilva、@dopequeenpheebs。
6. 創業者:他創立了一家公司或一項服務,並讓你看到幕後的狀況。你希望他可以成功,因此開始追蹤他,看遍他推出產品的最新進度,以及他在頻道上分享的商務會議內容。
例子:@jessicaherrin、@alexavontobel、@zimism。
7. 頂尖模特兒:她那麼地耀眼,那麼地美麗,因此,你追蹤她好補充你的每日驚嘆劑量。不管是#完美髮型、#身材標的、#死黨行動,還有#模範情侶都可以。
例子:@marthahunt、@ashleygraham、@chaneliman。
8. 名人:無論他是音樂家、演員、運動員或多種身分混合,他世界知名,而你因為愛他而追蹤他。
例子:@issarae、@serenawilliams、@florence。
9. 重要人士:通常是女企業家、政治家或社運人士,而你追蹤他,以便在他改變局勢的人生中,坐在第一排觀看。
例子:@badassboz、@gretchencarlson、@michelleobama。
10. 真人:不見得能歸類於這張清單上任一類的人,但他們還是照樣貼文,因為,那是2019年的人會做的事。
例子:@你媽、@你的中學好友、@你男友。

提醒:由於本書的目的所需,大部分的時間會將焦點放在內容創作者上,但你如果剛好是生活直播主,歡迎你!你也會發現很多非常寶貴的內容。我也假定你是女性。不是因為男性網紅不多(@iamgalla、@wallstreetpaper、@timmelideo,只是幾個例子),而是因為我聘用過的網紅,95%都是女性,所以我談論的是她們。但是,男士們,歡迎,歡迎,歡迎。你在這裡讀到的一切,也都適用於你!
為什麼竟然有人想要成為網紅?

現在,既然我們已經解釋了網紅的意義以及不同的類型,接下來,我們可以探究為什麼人們會想要成為網紅。

為你的職業生涯加值
如果你是個專家、有特殊才能者或重要人士,擁有高追蹤人數會擴展你在現實生活中所做的所有工作。一個很棒的例子是喜劇演員、演員或模特兒。他每天花很多時間改善技藝並接下表演,但卻不斷被問到他的Instagram追蹤狀況。這是因為,企業總是在尋找更輕鬆、更便宜和更快的方式來行銷它們的產品和服務。一個有十萬個追蹤者的喜劇演員,可以宣傳他即將進行的表演,增加人們買票來看他表演的機率。這會降低喜劇俱樂部必須花在宣傳表演上的費用,讓它們更可能選他而不是另一個喜劇演員,就算另一個演員更會搞笑。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一個能讓他出演的舞臺劇或電影相關訊息很快傳出去,也能傳給真正喜愛他作品的觀眾的女演員。模特兒也有類似的情境:選角指導會喜歡選一個事後會把自身在拍攝現場的照片貼在Instagram上的模特兒。更多人會看到服裝或美妝產品,而客戶會免費得到額外的置入性廣告。
許多人對於追蹤人數似乎比才能更重要而感到不舒服,但是,重點在於要火力全開。今天的娛樂產業,生意是在網路上談成的。你也許不喜歡這種追蹤人數可能比真正技能重要的概念,但你必須調整心態,因為那些不調整的人撐不了太久。你不該因為努力營造社會臨場感(social presence)而覺得把自己賣了,你應該感到你是在線上講自己的故事,並建立一個人們想要支持你的社群。如果你能和品牌合作賺些錢,那更好。

推銷你的公司
你有個點子,但你沒有只是把它放在一邊,等有人先做出來時又生氣,反而採取行動。恭喜,你有了事業!不管是一個產品還是一項服務,如果人們不知道就無法購買,因此你上網尋找顧客。
你一旦建立了在網路上的據點,就可以利用你的平台來展示新產品和服務,讓你的追蹤者看到新愛牌背後的樣貌,當然,還能招攬到新顧客。在試著聯絡網紅尋求合作時,這也有幫助。他們想要知道自己是和誰合作,並確保這個品牌的美學和他們相符。當人們看到你公司的廣告時,他們首先會查看檔案,因此,維護那個社交頻道應該是你行銷計畫裡的重要部分。
身為企業的創辦人,你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成為網紅,而這本書對你有兩種用途。它不但會告訴你如何管理並從你的個人檔案獲利,而且,在你斷定該啟用網紅為行銷策略時,你也會了解負面的狀況。

賺更多錢
對有些人來說,創作內容不只是個嗜好而已,那是他們的「副業」。他們白天上班,但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Instagram。很多時候,這些網紅從一個類別開始,如美妝或風格,隨著他們的影響力增加並開始賺更多錢後,他們向外擴展並涵蓋了所有的生活風格類事物。
這是你可以嘗試新事物並犯錯的階段。一旦有更多品牌注意到你,而且你有了更多追蹤者後,你所做的任何改變都會受到詳細檢視,而且會有人主動提出回饋意見。如果你運氣好,這個階段只會持續大約一年,所以,在你還能做的時候,進行所有的實驗吧。

辭職
無論你是全職經營你的部落格/影像部落格,或打造你自己的化妝品或服飾系列,當你賺進足夠的錢,讓你可以辭職後仍能維持你先前的大部分舒適條件(穩定的收入、健康保險、存款)時,你已來到樂園。
這一點也不容易辦到,長夜漫漫,金錢上的豐厚回報並非必然,但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你成功的可能性會增加十倍,因為,你會擁有內行人在過去十年內累積的知識,以及要極力避免犯下的錯誤清單。我們開始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