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備受矚目的商業模型,是由號稱世界最強的顧問公司麥肯錫與同業、學者等一起想出的分析思考工具。
只要使用模型彙整資訊,即可輕鬆俯瞰整個業務,發現課題、制訂策略,更能明確提升決策的精確度和速。
麥肯錫出身的大嶋祥譽嚴選、監修商務人士應該知道的46種基本模型,透過插圖,淺顯易懂的解說。從邏輯思考、構思點子、解決問題、行銷到組織管理,介紹平常商務中常用的模型。只要學會模型思考,之後就可以花最少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果。
六頂思考帽:用六大觀點激發腦力
使用法:
將六個任務分配給參加者,從新的觀點提出意見。想刺激僵化的腦力或讓會議變得熱絡時,就可以運用這個方法。
這是怎樣的模型?──活用六種顏色的帽子強制改變立場
假如,總是由相同的成員不斷進行腦力激盪,往往再怎麼構思,想法也是千篇一律,導致思考僵化。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要以六頂思考帽,時時以靈活且新穎的角度創造點子。
這個方法是由提倡水平思考的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從多元而廣泛的觀點設想事情,不被既成概念左右。做法是準備六種顏色的帽子或卡片,每個顏色各有代表的任務,眾人依顏色上的任務來陳述想法。
藉由強制參加者從不同於平常的立場發言,就可以排除常規思考,進而獲得嶄新的觀點,有效做到自由構思。
怎麼運用?──途中交換角色,切換視點
六種顏色的任務如下:白色為中立、客觀;紅色為情感、主觀;黃色為積極、樂觀;黑色為消極、否定;綠色為創造、革新;藍色為綜觀、管理。
首先,分配顏色給要參加會議或簡報的人,決定發言的順序。當討論開始後,參加者要從獲得的顏色立場發言。也可以做些改變讓討論變得熱絡,像是隔段時間就交換參加者的顏色等。既然目的是讓討論變得熱絡,就要設法讓人不斷提出意見。
假設,最後全體成員肩負藍色任務,那麼,彙整內容後就可以結束了。
就算沒有多位參加者,一個人推敲想法時,也可以使用六頂思考帽,當成多元化的研究工具。
報酬矩陣:以可行性和成效來決定優先順序
使用法:
將多個點子套進兩項評估標準中,核對位置關係後,再比較和研究,查出實現門檻最低且具有成效的點子。
這是怎樣的模型?──以二元對立的圖式鎖定點子
要比較想出來的幾個點子,研究哪個最容易實現,且效果最大時,報酬矩陣就會很管用。
報酬矩陣是用可行性(簡單/困難)和功效(效果大/小)兩條軸線來製作表格(矩陣),再將好幾個點子套進去。
可行性高且功效大的點子是最佳方案。反觀可行性低且成效小的點子,光是處理就會浪費時間。功效大卻可行性低的點子要花時間妥善處理,有時也需要思考哪裡不足(有沒有解決方案)。重點是,解決方案要盡量提出具體的辦法。
怎麼運用?──改變評估軸後就可以順利選擇
報酬矩陣的評估軸只有兩條,所以容易忽略其他的評估標準。因此必要的討論可能會草率了事、發展出錯誤的結論。
這時不妨使用評估軸不同的矩陣來評估點子。除了成效和可行性,也可以改成可行性和成本、新穎性和發展性……只要選擇兩個評估軸,並從中選擇最好且優先順序最高的點子,就能增加選擇的說服力。
要比較的點子少,就用前文提到的優缺點表;如果點子多,就用報酬矩陣,各盡其用也不錯。
3C分析:分析市場與競爭者,找出成功主因
使用法:
將經營環境套進
3C(按:即市場和顧客、競爭者、企業自身),並加以分析。這是既簡單且通用性最高的模型。
這是怎樣的模型?──從三個觀點,分析企業自身的商務環境
3C分析是透過三個觀點來分析現狀,了解企業自身處於什麼經營環境中,進而擬訂策略,發現經營課題、商品分析及其他各程度的疑難雜症。
怎麼運用?──別花太多時間蒐集資料
做3C分析時,要先分析市場和顧客。要是市場和顧客的定義不明確,就算分析競爭者或企業自身,也無法得出明確的資料。要注意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以宏觀視角分析商務環境;用微觀視點,分析業界及顧客。
其次是競爭者分析,重點則在於競爭者如何因應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具體來說,就是分析競爭者品牌的定位、形象策略和資源,重點驗證以下兩件事:競爭者在商業上的結果和導致結果的理由。
最後為企業自身分析,根據市場分析和競爭者分析,探討自己的立場、策略以及資源。藉由分析來尋找自身生意成功的因素,像是擷取競爭對手的優點,或競爭者進入了不擅長的市場等。
許多人使用3C分析時,往往會陷入一個情況:把蒐集資訊當作主要目的,花費許多時間和勞力,來蒐集和解析資料。然而,3C分析的目的,充其量只是推導企業自身的成功因素。
因此,做3C分析之前要釐清目的,專注焦點,才能變得有效率。
只要使用模型彙整資訊,即可輕鬆俯瞰整個業務,發現課題、制訂策略,更能明確提升決策的精確度和速。
麥肯錫出身的大嶋祥譽嚴選、監修商務人士應該知道的46種基本模型,透過插圖,淺顯易懂的解說。從邏輯思考、構思點子、解決問題、行銷到組織管理,介紹平常商務中常用的模型。只要學會模型思考,之後就可以花最少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果。
六頂思考帽:用六大觀點激發腦力
使用法:
將六個任務分配給參加者,從新的觀點提出意見。想刺激僵化的腦力或讓會議變得熱絡時,就可以運用這個方法。
這是怎樣的模型?──活用六種顏色的帽子強制改變立場
假如,總是由相同的成員不斷進行腦力激盪,往往再怎麼構思,想法也是千篇一律,導致思考僵化。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要以六頂思考帽,時時以靈活且新穎的角度創造點子。
這個方法是由提倡水平思考的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從多元而廣泛的觀點設想事情,不被既成概念左右。做法是準備六種顏色的帽子或卡片,每個顏色各有代表的任務,眾人依顏色上的任務來陳述想法。
藉由強制參加者從不同於平常的立場發言,就可以排除常規思考,進而獲得嶄新的觀點,有效做到自由構思。
怎麼運用?──途中交換角色,切換視點
六種顏色的任務如下:白色為中立、客觀;紅色為情感、主觀;黃色為積極、樂觀;黑色為消極、否定;綠色為創造、革新;藍色為綜觀、管理。
首先,分配顏色給要參加會議或簡報的人,決定發言的順序。當討論開始後,參加者要從獲得的顏色立場發言。也可以做些改變讓討論變得熱絡,像是隔段時間就交換參加者的顏色等。既然目的是讓討論變得熱絡,就要設法讓人不斷提出意見。
假設,最後全體成員肩負藍色任務,那麼,彙整內容後就可以結束了。
就算沒有多位參加者,一個人推敲想法時,也可以使用六頂思考帽,當成多元化的研究工具。
報酬矩陣:以可行性和成效來決定優先順序
使用法:
將多個點子套進兩項評估標準中,核對位置關係後,再比較和研究,查出實現門檻最低且具有成效的點子。
這是怎樣的模型?──以二元對立的圖式鎖定點子
要比較想出來的幾個點子,研究哪個最容易實現,且效果最大時,報酬矩陣就會很管用。
報酬矩陣是用可行性(簡單/困難)和功效(效果大/小)兩條軸線來製作表格(矩陣),再將好幾個點子套進去。
可行性高且功效大的點子是最佳方案。反觀可行性低且成效小的點子,光是處理就會浪費時間。功效大卻可行性低的點子要花時間妥善處理,有時也需要思考哪裡不足(有沒有解決方案)。重點是,解決方案要盡量提出具體的辦法。
怎麼運用?──改變評估軸後就可以順利選擇
報酬矩陣的評估軸只有兩條,所以容易忽略其他的評估標準。因此必要的討論可能會草率了事、發展出錯誤的結論。
這時不妨使用評估軸不同的矩陣來評估點子。除了成效和可行性,也可以改成可行性和成本、新穎性和發展性……只要選擇兩個評估軸,並從中選擇最好且優先順序最高的點子,就能增加選擇的說服力。
要比較的點子少,就用前文提到的優缺點表;如果點子多,就用報酬矩陣,各盡其用也不錯。
3C分析:分析市場與競爭者,找出成功主因
使用法:
將經營環境套進
3C(按:即市場和顧客、競爭者、企業自身),並加以分析。這是既簡單且通用性最高的模型。
這是怎樣的模型?──從三個觀點,分析企業自身的商務環境
3C分析是透過三個觀點來分析現狀,了解企業自身處於什麼經營環境中,進而擬訂策略,發現經營課題、商品分析及其他各程度的疑難雜症。
怎麼運用?──別花太多時間蒐集資料
做3C分析時,要先分析市場和顧客。要是市場和顧客的定義不明確,就算分析競爭者或企業自身,也無法得出明確的資料。要注意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以宏觀視角分析商務環境;用微觀視點,分析業界及顧客。
其次是競爭者分析,重點則在於競爭者如何因應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具體來說,就是分析競爭者品牌的定位、形象策略和資源,重點驗證以下兩件事:競爭者在商業上的結果和導致結果的理由。
最後為企業自身分析,根據市場分析和競爭者分析,探討自己的立場、策略以及資源。藉由分析來尋找自身生意成功的因素,像是擷取競爭對手的優點,或競爭者進入了不擅長的市場等。
許多人使用3C分析時,往往會陷入一個情況:把蒐集資訊當作主要目的,花費許多時間和勞力,來蒐集和解析資料。然而,3C分析的目的,充其量只是推導企業自身的成功因素。
因此,做3C分析之前要釐清目的,專注焦點,才能變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