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此序主要目的在給「基督教認識促進會」進言。論文中經常引用威爾生主教的話。對我和促進會會員,主教的大名和文章無疑仍不陌生;但主教這類老一輩的人正被世界快速拋離,我最近訝異發現,一位崇信科學的傑出人士竟然沒聽過威爾生主教,還以為是我杜撰的人物。法院不久前撤銷禁令,再度允許如這位傑出友人者週日講道以饗大眾,其口才即將在聖馬丁音樂廳與阿罕布拉音樂廳再度彰顯,這批主導新時代的科學人士大多瞧不起主導舊時代的教會人士、渾然不知前輩之思想精華,想到這點令人神傷。此忽視部份源於「基督教認識促進會」之疏忽。該會早前曾印發威爾生主教的《基督教虔信格言》;我用的版本就是該會產品,印有該會出版資訊,書皮是我們孩提時代熟知、標誌該會的棕色小牛皮;但我的版本印於1812年。我只見過這個版本,據我所知該會也不再印發此書。因此前述知名物理學家才會有此令我本人自滿,而令他人遺憾的無知。

話說回來,作為宗教書籍,威爾生主教的《基督教虔信格言》值得流傳,不止因為好過目前大量流傳的劣等宗教書籍,也因為該書確有價值,在主教的著述中也獨佔鰲頭。比起主教更有名的《聖靈私語》,《基督教虔信格言》好在是主教為自己而寫,而《聖靈私語》是為公眾而寫。如同馬庫斯‧奧勒留感人更深的《沉思錄》,主教原本不打算出版《基督教虔信格言》,此書因之更真誠,更直接。《基督教虔信格言》部份精華收入《聖靈私語》,但前者保留了原貌;在後者,作者經常以神職人員身份對同道說話,而在前者,他總是以「人」的身份說話。我不是批評《聖靈私語》,我極為尊崇此書;但我覺得《基督教虔信格言》更好,更啟人深省。閱讀《基督教虔信格言》應該採取朱貝對閱讀尼科的主張:即知即行。

讀者可以略過不合時宜的觀點導致的內容;剩下的仍足以代表我國我族宗教文學的顛峰。米雪雷先生指責英國人說,在猜測《效法基督》一書的作者時,從來沒人認為可能是英國人。沒錯,《效法基督》的確不可能是英國人所寫;書中細緻的宗教情操和深度的禁慾思想都不符英國人的性情。假使英國人沒有寫過偉大的詩,這種指責會更有理,因為詩需要的敏感靈性不下於宗教;另一理由也減輕了此項指責的力度:《效法基督》盡管辨理精闢,但我在別處指出過,這類作品處理人性失衡,就宗教文學而言,其內容過激、令人反感,其形式也不盡完美。相比之下,盡管層次較低,對心弦的觸動也不那麼詩意細緻,威爾生主教的《基督教虔信格言》做為宗教文學反而更好。他在書中極端誠摯熱切地結合了坦誠與理性,而英國人正是靠這兩點才能成功面對宗教之不可度以常情者,才能將宗教溶入日常生活,才能盡責將天國帶臨人間。但我們知道,誠摯熱切適足以導致狂熱執著,坦誠理性適足以導致平淡無奇;坦誠理性加上誠摯熱切結果很可能是狂熱執著於一個平淡無奇的宗教。威爾生主教好就好在既能讓這四者充分發揮,又能取得平衡,不至於有負面結果;其熱切適中,與其理性搭配完美,熱切因此轉為溫婉誠摯的慈悲;其理性也適中,與其熱切搭配完美,理性因此轉為中庸通透。因此主教《基督教虔信格言》展現的宗教情操雖屬英國,但境界比一般英國人要高超許多;但也因其情操屬英國,故一般英國人仍有可能企及。說到這裡,我的結論呼應開端,要進言「基督教認識促進會」再度刊印散發本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