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不賣人情,而是賣最棒的商品

我還在當業務員時,有位同事N先生。N先生的總成交數雖然偏少,但他卻與客戶的關係十分密切。例如,在客戶家吃晚餐,對他來說再自然不過。他甚至還會與客戶一起喝酒,住在客戶家、跟對方一家人去旅行等,相處起來就像家人一樣。
你或許難以想像,但像這樣的銷售風格,以前確實存在。
當時,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那天是N同事的客戶「上梁」的日子。上梁的意思是,招集10至20位木匠和工匠職人,一口氣完成建築的梁柱和屋頂等基礎架構。
那棟建築的工法,是以鋼箱堆疊組合而成的「結構工法」,必須在工廠先組裝好各個房間的結構,並設置好窗戶及牆壁之後,再搬運到建造現場,利用20噸起重機現場進行組合。
盯著施工過程的客戶,嘴裡一直叨念著:「原來房子是鋼骨結構啊?」或是:「原來窗戶跟牆壁都已經蓋好了!」
我站在一旁,深感不可思議,隨即問他:「N先生沒向您說明我們公司的結構工法嗎?」結果客戶回答:「沒有啦,沒關係,我相信N先生。」
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畢竟買房是一輩子可能只有這麼一次的大事。我見證了「成交的重點取決於人,而不在於商品」這件事。
能讓客戶信任到這種程度,對於N先生,我由衷感到敬佩。
在那之後,我成為了一位頂尖的業務員。我也曾被信任的客戶說:「我並沒有特別中意你們公司,只是因為菊原先生,才會想委託你們。」
身為一位業務員,沒有什麼比被客戶這麼說還要開心的事了。在當面銷售中,最理想的就是與客戶建立這樣的互信關係。

讓客戶覺得「無論業務員是誰,我都想買!」

那麼,遠距銷售又該怎麼做呢?
雖然不是絕對辦不到,但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建立,確實會比當面銷售要來得更有挑戰性。
透過電子郵件或視訊螢幕,能夠進行的交流畢竟還是有限,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多少會較為平淡。若加上客戶對商品本身不夠了解,就很難順利簽約了。
先前提過,以電子郵件或行銷信,持續發送實用情報給客戶,目的就是為了同時與對方建立更長期的良好關係。
在提供情報的同時,也必須傳達給客戶以下的重點。

●自家公司所提供的商品,能夠實現客戶的夢想。
●強調成本、時間效率等方面的商品優勢。
●以客觀角度,與競爭對手的商品比較。

能否做出好成績,可以說完全取決於,你是否能讓客戶覺得「無論負責的業務員是不是你,我都會想購買這麼棒的商品」。

老說「應該」、「大概」,客戶就會失去耐心

當面回答顧客疑問時,態度要不慌不忙,仔細考慮後再回答。
如果只以模糊的記憶,回答:「我想大概是○○左右。」是行不通的。一旦出錯,就會失去客人的信任。不僅是失去信任,之後還可能會被客人投訴,或衍生其他問題。
因此,慎重考慮後再回答比較好。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一般來說都會把目前的問題,帶到下次碰面時再回答。
那麼遠距銷售呢?比起考慮過後再回答,更理想的做法是瞬間判斷狀況,並且立刻回答對方。
在洽談中,總會有事情發展出預想不到的狀況,或是客戶突然說了預料之外的事情,能否迅速回答,關係到遠距銷售的成功與否。
譬如,客人問:「如果事情變成這樣的話要怎麼辦?」這時,你要馬上準確的回答:「關於這件事,因為○○,所以沒問題。」
在談話中,當客戶提出質疑,如果你還支支吾吾的回應:「這個問題,我想……。」是沒辦法達到成效的。
能否瞬間說出具有說服力的話,是勝負的關鍵。

頭腦靈活的人,其實只是做好事前準備

要怎麼做,才能瞬間做出判斷並馬上回答呢?那就是提前列出客人可能會問的問題,並準備好回答。
比方說:「現在是最適合購買的時機嗎?」「會不會有其他好房子也釋出?」「和其他公司相比,性價比怎麼樣?」諸如此類,客人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疑問。
你可以從以下的問題著手:

●價格或支付方式的問題。
●對提案感到不安:「這個決定真的沒問題嗎?」
●擔心「購買之後會確實提供售後服務嗎?」

接著,將你想到的問題,區分為「價格」、「時間」、「商品」等類別,再一個個思考如何回答。
與此同時,最好也同步準備說明的補充資料。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的話,即使在面談中,被客戶問到很難的問題,也會因為是在自己設想的範圍內,而能在當下立刻給予客人最佳回覆。
「頭腦靈活」的業務員,並不是與生俱來,他們只是事先做好準備而已。
平時就要考慮客人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將這些問題的解答放進腦海裡備用。

每次開口,不要超過1分鐘

正如先前所提到的,遠距銷售比當面銷售更難集中注意力。
當面銷售時,花時間暖場和閒聊是可以的,但在遠距銷售中就不能這麼做。
由於時間有限,為了能傳達必要的內容,直接進入正題,開場就提出「對客戶有益的內容」。這種開門見山的做法,通常效果最好。
實際上,談話要讓人容易理解,通常都是從結論開始說起,這是一種溝通的基礎技巧,在與忙碌的客戶交談時尤其有效。
許多業務員改不掉當面銷售的習慣,在與客戶進行遠距銷售時,依然從「我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開始閒聊。
運氣好的話,雙方可能會聊到渾然忘我;但如果聊過頭,業務員自己有時也會困惑的想:「我今天是來做什麼的?」這是有良好溝通技巧的人,反而經常犯的錯誤。
在時間有限的遠距銷售中,漫長閒聊會成為致命傷。無論你的故事有多精彩,都會讓客戶覺得「我無法與這種業務員合作」。
與客戶進行遠距商談時,請在視訊開始後的數秒內,先簡單說一句「謝謝您今天給我提案的機會」,感謝客戶抽出寶貴的時間。之後就立刻進入正題,例如「接下來提出的方案,將能夠降低貴公司15%的營運成本」。
依照上述的做法,可以避免談話脫離主題。

以為把重點說完很專業,但客戶只想關掉視窗

掌握「從正題切入」的方法後,還有一件事需要多加注意。那就是「一次談話的長度」。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許多人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曾經與一家客戶管理軟體公司的業務員,在Zoom上進行商談。這位業務員為人不錯,但他說起話來卻停不下來。即使我想提出問題,也完全找不到可以打斷他的切入點。
這位業務員將想說的話,一口氣說完了,因此他可能感覺非常暢快。但對於只能聆聽的我(客戶)來說,聽他說話只會讓我感受到壓力而已。
視訊時,必然會靜下來聆聽對方說話,但如果一次談話時間太長,對談的節奏就會變差,聽者也會逐漸喪失注意力。
與這位業務員商談的過程中,我幾乎無法插話,心裡只想著:「真想趕快結束會談。」
雖然我忍到最後,聽完了所有內容;但換作是其他客戶,也許會委婉的說:「我還有其他事要忙。」然後退出視訊。
如果是實際面對面,或許還可以試著改變話題。但在視訊時,想阻止對方像機關槍一樣不停說話,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此,業務員要避免商談成為獨角戲,將每一次談話都控制在1分鐘之內。
最後總結一下。
遠距銷售時,要直接從正題切入,並將每一次的談話都控制在1分鐘以內。每次自己講完話時,都不要忘記詢問客戶:「到目前為止,您有任何疑問嗎?」或「您對當前的產品有任何疑慮嗎?」
如果還不習慣控制自己的談話長度,可以使用計時器作為輔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