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1.切割人生的一天
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十日,一個將我生命一分為二的日子。在這一天以前,我只是個住在苗栗通宵的偏鄉小孩,過著平凡無憂的童年生活,然而這驚天動地的一天,卻讓我的人生急轉直下,甚至險些揮別人世。此後,我的生活再也不平靜,等在我面前的是重重的障礙與苦痛……
當時,我還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六學生。三月十日傍晚,通霄國小四點的放學鐘聲剛響起,同學們互相問著:「今天誰要留下來練球?」前一天我們剛代表學校贏得了一場躲避球賽,士氣旺盛的我們決定加緊練習,為下一場比賽做準備,而我從來沒想過,那竟是我人生最後一場躲避球賽。
留下來練球的同學個個饑腸轆轆,我們相偕到學校對面買鹹酥雞解饞,正吃得高興時,我的頭開始隱隱作痛。我原以為只是感冒頭痛,心想吃完鹹酥雞或許就不痛了,沒想到愈吃頭愈痛,彷佛有人拿了一把大鐵鎚拚命往我頭上敲一樣,暈眩漲痛的侵襲讓我忍不住痛哭失聲,眼前幾乎一片昏黑,在場的同學都嚇壞了。
全身無力的我,根本無法走路回家,一直挨到了五點多,同學李彥仲才把我背到校門口,匆匆打電話給我爸爸,請他來接我回家。
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當家的兄弟要在大年初二宴請回娘家的姊妹,但大年初二爸爸因工作忙碌之故,無法宴請姑姑們,於是挪到三月十日補請。當天四位姑姑均攜家帶眷前來赴宴,家中席開四桌,客人少說也有四、五十人,身為東道主的爸爸,正好是位外燴主廚,這次宴客從食材採買到下廚作菜,爸爸全都一手包辦,五點多正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接到電話以後,立刻騎機車到學校接我。
爸爸載我回家後,我已無力招呼親戚,上了二樓後,立刻倒在沙發上。爸爸一直以為我只是感冒頭痛,加上家中有太多客人要接待,實在無暇照顧我,而附近的小診所下午又休診,也無法立刻就醫,爸爸只好先讓我休息,打算等到晚上七點小診所開門,再帶我去就診。
然而頭痛的感覺並未隨著躺下休息而稍減,反而不斷加劇,活像一列列火車輪流從我頭上輾過,痛得我死去活來,淚水也始終沒有停過,因為除了呻吟流淚之外,我幾乎什麼事也做不了。腦中閃過千萬個疑問:我到底怎麼了?頭為什麼會這麼痛?我快死掉了嗎?……
聽著時鐘規律的滴答聲,我不斷祈求七點鐘快快來到,讓我可以趕快看醫生,解除令人窒息的頭痛。意識朦朧中,我聽見媽媽的車子的聲音,她出其不意地回家了。
媽媽平時在彰化工作,為了方便上班,在彰化租了房子住,並不是每天通車回家,而那天媽媽原本也沒打算回家,但正好帶到不用過夜的團,不知是不是出於母親的直覺天性,她突然覺得該回家一趟,也才因此撿回了我一條小命。
躺在沙發上的我,隱約聽見爸爸在跟媽媽敘說我頭痛欲裂的事,媽媽很快上樓來,看到我掙扎的模樣,擔心地問我:「友友,你要不要緊?要不要帶你去看醫生?」我虛弱地回了一句「好」,媽媽立刻帶我下樓,開車送我到小診所。
到了診所,媽媽等不及掛號,立刻衝進診間請醫生先為我診治,結果醫生一檢查,才發現大事不妙:「陳太太,你兒子可能得了急性腦膜炎,要趕快帶他到大醫院檢查!」
媽媽一聽簡直無法置信:「怎麼可能?!我兒子身體一向很好,怎麼會得這種病?」
在醫生的堅持下,媽媽只好帶著我步出診所,打算送我到附近的李綜合醫院,豈料一出診所,我立刻腳軟沒辦法走路,媽媽只好揹我回車上,一上車我開始嘔吐,把後座吐得亂七八糟,吐完以後,馬上就休克不醒人事了。
意外的休克終於讓我暫時脫離疼痛,沉入一望無際的黑暗之中。只是沒想到等我再度張開眼睛時,我的身體、我的世界已經全變了樣。
那之後的事,我都是從別人口中輾轉聽來的……。
02.驚心動魄的急救過程
那天媽媽見我休克之後,立刻折斷車上一雙竹筷,用筷子把我的嘴巴撐開,以免我被嘔吐物塞住口鼻,無法呼吸。接著折回診所,請醫生幫忙叫救護車,急忙送往不遠處的李綜合醫院。
媽媽一邊照看我,一邊聯絡家中的爸爸,說明我的情況,爸爸先打電話給好友陳文清叔叔,請陳叔叔就近先過去醫院了解情況,陳叔叔是一家知名家具公司的老闆,當時正送貨給客人,接到爸爸的電話,連貨都來不及卸,就趕到醫院來。而爸爸掛上電話,也急忙趕往李綜合醫院。
李綜合醫院的急診室醫生要我們等各科醫師會診、還要排斷層掃描……一大堆陌生的程序,讓媽媽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斗大的淚珠沒斷過,深怕時間一延誤,我從此一昏不醒。陳叔叔覺得再等下去不是辦法,當機立斷要求轉院,此時媽媽已經六神無主,哭成了淚人兒,實在不知道該把孩子往哪兒送,只想到鄰近的大甲光田醫院。
陳叔叔比較鎮定,他建議送到梧棲的童綜合醫院,因為兩家醫院車程只差十分鐘,但童綜合醫院的儀器和設備卻先進多了,還有自家親戚在裡頭上班,有人可以照應。沒想到此時李綜合醫院竟不肯放人,雙方相持不下,陳叔叔也火了,對著院方大喝道:「萬一這孩子出了什麼事,你們醫院要負責嗎?」
院方一聽也沒輒,只好讓我二度上了救護車,刺耳的呼叫聲一路劃破黑夜,急急駛向童綜合醫院。
到了童綜合醫院之後,我立刻被送進急診室,做了斷層掃描之後,發現我腦子裡浸滿了血塊,而且腦部失血量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情況十分危急。甚至呼吸器往口鼻一插,當場立刻噴出大量鮮血,媽媽看了幾欲昏厥,醫師護士更是忙成一團。
因邱小妹妹人球案而聲名大噪的李明鍾醫師當天剛好值班,人就在醫院,他立刻就趕來會診,他看著斷層掃描結果說:「友友媽媽,這孩子若再晚半小時來,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李醫師當下決定立刻進手術室,但我的失血狀況實在太嚴重,即使醫術高明如李醫師,仍不免面有難色地對媽媽說:「友友媽媽,如果這孩子在開刀過程中繼續出血,可能就活不成,就算不死也會變成植物人。但是,即使手術成功,左半身也會癱瘓,你們夫妻要有心理準備。」當時我開的是右腦的刀,註定要造成左半身癱瘓。
「醫生,你只要幫我把人救活,現代科技那麼發達,癱瘓的部分以後慢慢復健就好,謝謝你了!」淚如雨下的媽媽已別無所求,只希望我能活下來,一旁的爸爸更是憂心如焚、自責不已。
我被推進手術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了。童綜合醫院的手術室外大概很少看見陣容如此龐大的親友團,因為當天應邀到我家作客的親戚幾乎都來到醫院,陪伴我爸媽和兩個哥哥。看到親人哭成一團的畫面,哥哥們的心裡十分難受,大哥就曾表示:「看到大家那個樣子,我想哭卻哭不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欲哭無淚吧!」
即使一路全程陪伴,媽媽依然無法接受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幸,幾乎處於絕望的狀態,只能一邊哭一邊跪在手術室外,哀求媽祖娘娘保佑我平安無事,遠在大甲的一位姨婆連夜跑到鎮瀾宮擲筊,求媽祖娘娘救我一命,偏偏姨婆一連擲到好幾個笑筊,彷彿連神明也不確定我能不能逃過此劫。媽媽無視擲筊的結果,依舊垂淚向媽祖娘娘苦苦哀求,請祂大發慈悲出手相救。
手術長達五個小時,眾人個個如坐針氈,直到在凌晨兩點多,手術終於結束,媽媽也整整跪了五個小時。李醫師步出手術室後,欣慰地表示:「手術百分之百成功了,如果再晚半小時,你兒子就變植物人了。」聽到這樣的結果,眾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沒想到李醫師接著又說:「但還有五天的危險期,如果能平安度過這五天,那就真的安全了!」這幾句話又讓爸媽提心吊膽了起來。
看著我被護士們推出手術室、推進加護病房,爸媽的淚又落了下來,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殊不知這只是苦難的開始。
如果沒有這一天,或許我現在已是個快樂的大學生,跟所有人一樣,忙著念書交友談戀愛,畢業後找個合適的工作,然後娶妻生子,平淡平凡地過完一生。然而老天卻在這一天,開了我一個大玩笑,狠狠地斬斷了我的無憂歲月,讓我在接下來的六年裡吃盡了苦頭,在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中痛苦掙扎。
然而,在這一天以前,我一直是父母眼中最乖巧健康的孩子……
…………
得到加倍的愛,也付出加倍的愛
在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張主任和同事們耐心地教導我日常庶務工作,學習規劃每月的老人慶生會以及生活新知講座,之後更帶著我和志工團隊一起去探訪生活困苦的家庭與老人,定期發送餐點、麵包、飲用水等資源,讓我看到了這個社會上許多不為人知的角落。
我曾經去過窮到沒有自來水,只能到河邊取水或收集雨水的家庭,也訪視過父親是智障人士、小孩也是智障孩童的窮苦人家,一家人住在破落的三合院土角厝,光是看到那樣的場景,都會讓人忍不住鼻酸掉淚,原來這個社會上有這麼多極需幫助的人。
第一次和志工作做訪視是在我進協會工作一個月後,我們一天要拜訪好幾戶人家,但每戶人家都給我一樣的心痛與不捨,有些老人家因貧病纏身,甚至過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日子,你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好過些。
孤單寂寞的黃柑阿嬤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個八十六歲的魏黃柑阿嬤,她身患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丈夫已在三年前過世,他們夫妻只生養了一個女兒,所幸女兒十分貼心孝順,曾經對阿嬤說:「媽媽,妳只有我這麼一個女兒,如果我嫁出去,就沒有人照顧你了。所以我不要結婚了。」女兒為了她,果然終身未嫁,一直對黃柑阿嬤不離不棄。
沒想到在黃柑阿嬤七十八歲那年,四十九歲的女兒竟因為胃癌不治而離開人世,留下黃柑阿嬤一個人獨活於世,七、八年來無人陪伴照料,她時常感嘆:「一個人活在世間,孤單無伴,想走又走不掉,實在很痛苦。」
由於黃柑阿嬤的眼睛不好,不方便一個人出門,所以志工們常會陪她外出就醫或購物。只要志工們去看她,她就非常開心,還會主動唸ㄅㄆㄇㄈ給我們聽,要我們陪她唱天黑黑要落雨,訪視的一個小時裡,一直跟我們有說有笑,每次時間一到,我們必須到下一戶人家訪視時,黃柑阿嬤甚至會抱著張主任,哭著說:「你們不要走啦,你們走了,又剩我一個人了啦,嗚嗚嗚……」看了真讓人鼻酸不已!
一窮二白的張早阿嬤
還有一個七十五歲的張早阿嬤,也讓我想起就很心疼,她雖然有兒有女,不像黃柑阿嬤那樣孤單一人,但卻是一貧如洗,一口牙幾乎快掉光了,只剩兩三顆,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吃東西的。他們一家住在破爛的土角厝裡,只有兩房間有屋頂,屋裡一條長達四公尺的主要廊道完全沒有屋頂遮蔽,一半的廊道則用來養鴨。每次下大雨,屋裡就漲起好幾公分的積水,然而這些水還不能清掉,得存下來用,以省下自來水費。
這樣的家庭當然也不會有瓦斯爐,要洗澡還得用木柴燒熱水,作菜也得燒柴點火。他們一家的三餐不但沒有大魚大肉,連飯都沒有,每餐吃的都是淡如水的稀飯,配菜只有自家種的地瓜葉,最多加上自己養的鴨肉。
張早阿嬤五十歲的兒子因為年紀太大,一直找不到工作,已失業多年;四十七歲的女兒則是智障人士,一家三口僅靠低收入戶補助和殘障補助維生,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塊。
志工們常帶著麵包、飲用水等物資去接濟他們,遇有善心人士捐贈洗髮精、沐浴乳、洗衣粉等日用品,志工們也一定會送給張早阿嬤一份,讓張早阿嬤十分感激。張早阿嬤看見志工們來訪,有了傾吐心裡話的對象,總是開心地和志工們閒話家常。
貧困孤獨的楊娶阿嬤
七十多歲的蔡楊娶阿嬤,是我覺得最可憐的一個個案,她身高不到一百三十公分,體重應該也不滿三十五公斤,整個人瘦得跟皮包骨似的。家裡不但沒有電話、電視等電器用品,甚至沒錢接自來水,每天只能到附近的通霄國中接水使用,所以除了洗澡和上廁所之外,她幾乎不用什麼水。
楊娶阿嬤每個月只有六千塊的低收入戶補助維生,家裡不但沒有自來水,也沒有瓦斯爐,所幸協會向縣政府提報楊娶阿嬤的個案情況之後,海青養老院每天都會送中餐給她吃。她住的矮房子連八坪都不大,只在屋外養了幾隻雞做伴(或許也當做食物)。
她沒有丈夫、兒女,總是孤伶伶的一個人,所以平時也以回收資源補貼家用。在通霄鎮的大街小巷裡,經常可以看見楊娶阿嬤騎著小三輪車撿回收物資的身影。因為以此維生,所以楊娶阿嬤家裡堆滿了雜物,簡直就跟垃圾場沒兩樣,看了就讓人為她心疼。
志工們常會幫楊娶阿嬤打掃家裡,也常會煮些東西送去給她吃,楊娶阿嬤雖然孤苦無依,個性卻樂觀開朗,經常笑容滿面,總是和來訪的志工們是笑有說有笑,是一位很可愛的老人家。
見到這些弱勢家庭的景況,我都會忍不住心想:「這世界上居然還有人這樣活著,不像我有得吃有得住,還有家人的陪伴與照顧,原來我是這麼地幸福啊!」
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是一個努力送愛的單位,每次看到志工們的無私奉獻,我都不禁心生佩服,他們以無比的熱情與耐心服務個案時,總是讓我熱血沸騰,暗下決心有一天自己也有足夠的財力時,一定要幫助更多獨居老人和弱勢家庭。
進入協會跟這些了不起的人工作,我深感榮幸,身旁的人事物總是不斷地提醒我,我有多麼幸運,不僅被愛包圍,也懂得參與更多的公益活動,無論是義講、捐錢、捐發票等等,只要是我能力所及,我都很樂意盡一分心力。
我很喜歡自己的改變,也希望自己能幫協會照顧更多弱勢族群,看到這本書的讀者們,如果你們願意,也有餘力,歡迎你們將家裡多餘的物資捐到協會裡來,不方便親自前來的話,也可以將物資寄到:(郵遞區號三五七四四)苗栗縣通霄鎮平新一路九十六號,協會定會將您的愛心傳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