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試閱文一

在現在的大環境似乎要效法古德得取外丹真實之境,實如緣木求魚、水底探針一般,反倒是長久以來緣循吐納、存想、內查諸景......藉由導引之法吞嚥伏氣之方,似乎漸有小得,於經脈諸竅行走之徑彷彿稍進於前。於是,多年之中把自己過往所習之古代諸種調理經絡行走之術,如龍馬負圖陰陽蹻引術、奇經八脈行氣法......等先秦以降傳習下來多種行氣導引之學,從過往所集和中國歷代導引相關的資料早就流行於古代文人雅士之中,我們可以從莊子所著之「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等等行文中可見一斑。真實而言,古中國所傳一切導引之學皆需暗合心會於呼吸吐納,若更進一步可以做到心神統一,這已經是現代人所說的氣功之學。如此一來,連孔聖人門下之賢者及莊子等似乎也都曾經在顛沛流離之際體悟到上乘之導引,例如某一次,顏回在和孔子對談中便稍有透露其中之訊息,顏回告訴孔子說:「我似乎在修養上更勝以前......」

孔子有一點好奇地問說:「在哪些部分有進步呢?」

顏回似乎有一點得意地回答孔子說:「我好像已經沒有那麼在意執著於仁義的實踐......」

孔子聽了以後稍作停頓地回答說:「這個部分很不錯,但是應該還可以更有突破。」

如此又過了數日,顏回再度跑來對孔子報告自己的心得,這次顏回覺得自己又比之前更進步,因為這一次他連禮樂都可以不執著了,可是孔子給他的答案還是覺得稍嫌不足沒有到位。顏回於是再回去用心體會,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顏回覺得自己又提升了不少,這一次他不僅僅把前面的全部都放下,更進一步已經到了坐忘的地步。當孔子聽到了顏回所謂「坐忘」的境界時,孔子聽了也相當地驚訝,他問顏回說:「你所說的『坐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顏回很歡喜地向孔子報告說:「我已經對於身體的感受完全不在意、不執著,對於自己的思維上面的一切,還有心中所有的念頭、想法、煩惱、善惡、世俗的人情世故也完全不在意。現在我連對於自己本身形體相關的一切感知和覺受也可以放下知覺和大自然同根同氣,渾然合一,我私下地認知這應該就是『坐忘』的境界......」

孔子聽了顏回這一番話,除了內心暗自驚喜,對顏回更是讚嘆有加,認為他的境界已經到達了賢者之位。至於孔子和顏回師弟之間所傳遞的是否和仙道至理相合,姑且不談,但如果真如其云如此的境界,豈非已經到達了外境不入,內情不生,一切情欲無所動搖,到達了平常心無欲、無求、無心的階段......道家所主張的性命雙修,所謂「無身不成道,有身不歸真」,從這裡便可以了解色身的放下是非常重要的。

 

試閱文二

一般來講,普通人所認知的氣大約都是停留在這個人有沒有元氣?中氣夠不夠飽滿?沒有錯,這也是一種氣的概念。但是,以先天和後天做為一種說明,便可以理解許多人其實是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狀態。先天是代表每一個人從父母親那邊所遺傳得到的體質夠不夠優良,在道家來講分為元氣夠不夠,這個元氣也就是每一個人的先天之氣。中國道家後來為什麼會發明了這麼多令後人望而生畏的名詞,使得有些有心人士根本無法輕易地入門?這點要追溯到春秋戰國那段百家爭鳴的時期,連老、莊所著作的經典中早就談及和氣息相關的論點,亦可說用「山包海匯,變炫無極」來形容,所以便有後來的諸子百家結合宇宙萬象,氣的作用小至人身小宇宙,外至天地水火陰陽宇宙,都是和氣有直接的關係。

既然了解了呼吸和氣息的關係,以現代人的生活模式,要像過去古代專業的修士天天講究「抽添補髓,文武升降」,現代人除了極具慧根者,要他窮半生之力在故紙堆裡尋找長生不老之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事實上,不管是古代或今時,只要人脫離了氣息,遠離了呼吸,則命在旦夕之間是必然的。因此,對於現今的人類而言,適合現代人可以接受的功法其實極多,只是要把它從古文字轉成現代人熟悉和貼切的用語,做為學習的橋梁,這一點便成為極重要的辨識。

 

試閱文三

在周梅顛所著《赤鳳髓》裡面,也有教導時人如何利用呼吸吐納的嘴型用來健體養身,後代流傳甚久取名為「六字訣」。所謂「六字訣」就是在我們的呼吸應用上透過嘴巴的形狀用「噓」、「呵」、「呬」、「吹」、「呼」、「嘻」這六個字,一邊觀想身體內部的器官,把五臟六腑裡邊所含的病氣,透過呼吸之間做為養生調理機能的功法。過去有不少認識的出家眾他們會利用每天出缽之餘,把六字訣、八段錦、五禽戲......透過導引的動作伴隨著呼吸吐納之氣息,成為修持之外的外功。過去曾經見聞過道友提及,在十九世紀末,青城山有一位老道長平日是以教導太極八卦輔以六字訣、十二長生沐浴等功法,一如其他道人一般早課、晚課、靜坐煉丹,倒也看不出有何過人之處。但其實,根據長期隨侍他的人所見聞的卻不只如此,尤其透過他家學深厚的岐黃之術,聽說曾經醫治了難以計數的民眾,往往在號脈問診的過程中,患者有的已經可以完好如初,有的久咳不癒,醫藥罔效,在一席話之間對方已經毫無咳嗽之舉,一旁隨侍莫不嘖嘖稱奇。據說他自幼便遇有高人傳授丹功,授與極秘之導引呼吸法,可惜的是隨著他的羽化,此學已成斷弦絕響......。

據這位道友所云,此位老道長平生便是不斷地廣泛傳授六字訣呼吸法,並且春夏秋冬所用的法訣卻又不同。這位道友曾透露他自己本身根據老道長所流傳下來的調息法堅持修習,確實有其功效,例如在春季的時候,曾經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度肝疾復發,甚至於打了高蛋白仍然全身終日軟綿綿,嚴重時下榻寸步難行,頭暈目眩......後來想起了曾經學習過的這套六字訣呼吸術,並且當時正值春寒料峭之際,便當成活馬嘗試看看,一連三天都是用噓字訣配合部位觀想,沒想到第四天暈眩之感漸除,偶爾可以啜飲著粥品,卻不像之前有嘔吐之感,心中暗自竊喜,便在床上多行此功,配合過去所學靜坐呼吸法,到了第七天已經可以下床,三餐自如,已無倦怠、暈眩等症狀......從這次的經驗之後,便日日早晨必須操演一輪六字訣呼吸法,至今尚未停息過,並且連小感冒的機會都未曾發生過......。

 

試閱文四

黃元吉也特別地教導門人要入靜煉丹,在平日就必須要先從不受外境干擾,心中沒有任何的好壞、美醜、是非的想法,遠離一切的雜思,過濾一切的妄念才有辦法凝神專注、守中調息,漸次使得匯聚於丹田中之真陰真陽,元神元氣融合凝聚......我們都知道仙道是主張性命雙修,所以不管他有沒有入道,懂不懂道,更重要的是他有沒有熱誠。什麼是性?什麼是命?命所講的就是指我們人本身的肉體,人本身的身體透過現代化的儀器,馬上就可以測知,另外,命所強調的就是指我們人類本身的肉體。兩者之間如果組合起來看的話,那麼性就是我們人類的精神狀態,一切主宰都在於心,而命就是我們人用來呼吸的氣息,這兩者之間如果要把一個人的生命力發揮在極致的身心狀態下,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會有提升價值的作用,實際上來講,為了讓自己寶貴的生命不要受到任何的騷擾,更下決心在世俗的大染缸中不斷地度化人心,這種精神跟態度其實很直接地反應出如何可以修煉到神氣同靈的境界。同時,也讓更多的眾生可以透過實修實證把自己的生命力重新點燃,最重要的是,神與氣如果可以得到統合,那對於煉丹以及奇經八脈是有絕對性的意義......。

仙道之家經常會談論到所謂奇經八脈,它的名稱分別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蹻脈、陰蹻脈、陽維脈、陰維脈,稱之為八脈。它的特質是它不屬於五臟六腑,和中醫所說的臟腑表裡配合也是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對於道家演練所有的功法,無論是靜功與動功關係至為重要,八脈裡邊的任脈、督脈和衝脈它們的原始點都是從胞中,任脈、督脈同樣出自於會陰,衝脈出自於氣衝。行走的路線督脈是走背部的正中線,任脈是走前胸的正中線,衝脈走腹部會合於足少陰腎經,帶脈橫走於腰部,陽蹻脈沿走下肢外側以及肩部、頭部,陰蹻脈行走於下肢內側和眼睛,陽維脈行走於下肢外側以及肩膀和頭項,陰維脈所行走的路線是在於下肢內側、腹部和頸部......。

 

試閱文五

一般而言,道門當中無論是靜功與動功,有許多的功法都會配合人體上八個主要的脈而修煉,主要是奇經八脈它既不屬於身體裡面任何的五臟六腑,也無表裡配合,同時,對於十二經脈在身體的作用上其實互相調理,讓自身的身體機能氣血走向愈來愈順暢,所以如果可以有效的方法透過導引功法,人類靠自力養生無病、無災、無惱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在做任何功法以前,最起碼一定要熟記奇經八脈,譬如剛開始接觸到站樁的功法,指導者會教導你如何透過呼吸及觀想強化自己的身體,因此,都會指導什麼時候吸氣,什麼時候吐氣,在一呼一吸吐納之中要切切實實的了解到做每一套功法有沒有因為方法不對,對自己的健康充滿著憂慮,例如我們舉督脈為例,它是如何配合行者在做氣功的時候在身體上面的循行圖做到最確實的觀想法,奇經八脈裡面的督脈它的走向是從胞中那邊開始配合呼吸,接著從會陰一路從後面的尾閭繼續朝著脊椎一節一節往上爬行,經過大椎後腦到達頂輪的百會,接著繼續往下經過前面的額頭筆直下達鼻尖準頭之處,再經由人中直抵上顎牙齦交接之處......。

在所有的八脈裡面,許多功法都需要透過它做為啟動,無論男女,任脈都可以說是一條生死之路,所以,從古至今所有靜坐練武之人最期待的是如何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事實上,任脈所經過之處不管是從哪一個角度上來講,對於氣血是極為關鍵的途徑,它所行經的腰腹相關之經脈主宰著極重要的功能,與其他經脈也因為交通之故,也變成了它主導陰陽兩方面經絡當中屬陰的功能性,都須經由任脈做為樞紐調節,可見重要之一斑。更重要的是人體十二個經脈經常很密切關聯性的,也離不開任脈跟督脈,如果以陰陽來做區隔,那督脈所行經之處都是從背部開始,背部在身體的陰陽劃分上來說,它所代表的又屬陽氣,人體全身一切屬陽的經脈都歸屬於督脈所掌控......在許多醫典經驗案例中,有許多人吃藥打針似乎也不見痊癒,反倒是透過古代傳承下來的呼吸導引,再經由傳統醫療手法把多年宿疾不藥而癒,這期間在做調息功法過程中,任督兩脈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曾經有一位習慣性每年到了一個固定季節癲癇便會發作的女學生,後來練習了開發八脈其中的某一項功法,經過了七八年的期間從未再發生過癲癇口吐白沫的現象,也有一位年過七十但因為沒有運動的習慣,長年累月久坐導致於腸胃蠕動不正常而引發了習慣性便秘,甚至於有時長達一星期也無法通便,最後需經由軟便劑強行灌出,經常弄得便血淋漓,痛苦異常,最後,也是經由調息和八脈運動獲得緩解......也有長期腰椎痠痛導致行動不便,站立不舒服之老毛病,經由運行任督二脈調整呼吸功法,竟然每日可以步行超過五千步......。

一般人比較不會去注意到奇經八脈跟我們日常生活中到底會有什麼關聯性,其實八脈裡面的任何一條脈只要掌握到任何一個功法和它有關係,努力用心地去鍛鍊操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都會有莫大的助益,譬如說我們前面講到的任脈和督脈,督脈它所走的路線舉例來說,從背肌後面的脊椎一路沿線直達到腦部,從這些經過的脈絡跟神經都有關聯,例如如果學過中醫就了解基礎上在《本草綱目》裡面就有講到這點,腦就是我們元神之府,這不是老祖宗已經很明顯告訴我們人的全身精神的活力跟腦的直接關係,人身內部五臟六腑嚴格來說,一切的運作功能和督脈也是有息息相關之處,因為它是一切陽脈的根本,所謂陽維主要是協助交通一切陽經通達於督脈,而陰維則是疏通於任脈,懂得針灸醫學原理的就了解,和陽維有關係的穴位所經過的穴點其實非常地多,各有其會,並且也有其交會之處,最後全部通往陽脈匯歸之海即是督脈,同樣的如陰維從身體的下肢部位沿線行走經過密密麻麻的穴位通往身體的腹部旁側匯集,這個稱為諸陰交,最後全部通往陰脈匯集之所就是任脈......這裡邊學問頗為複雜,如果不是專業的中醫很難一時半會兒掌握全貌,其中的升、降循環交會的原理便屬於比較專業性的問題,若是光從運動導引的角度上來說,那是醫學上較專業性的問題,在此不必詳細地去探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