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節奏分析】
美學家朱光潛表示:「從多方面的證據看,在起源時詩歌音樂跳舞是一種混合的藝術。在古希臘酒神祭的歌舞,澳洲土人的歌舞以及苗猺諸族的歌舞中,歌舞樂三種藝術都是不分家的。它們公同的命脉在節奏,或者說,它們是同一節奏的三方面的表現。在這種混合藝術中,詩歌可以忽略意義,跳舞可以忽略姿態,音樂可以忽略和諧(melody)。它們的主要功用都在點明節奏。後來原始的歌樂舞混合的藝術逐漸分化,詩歌偏向意義方面走,音樂偏向和諧方面走,跳舞偏向姿態方面走,於是逐漸形成三種獨立的藝術。它們雖然分立,卻都還保存它們的原始的公同的命脉―節奏。」1西方學者早有此說。詩歌後來獨立成為一門藝術形式,但仍然保持音樂性,古典詩如此,新詩亦然。有些學者述及詩歌的音樂時,往往以節奏、韻律代稱,本文亦從眾。
所謂節奏(rhythm),其正確又最簡要的定義出現在幾本著名的辭典中,《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如此界定節奏:
有規律的重覆發生。2
《辭海》對節奏一詞的解說如下:
樂調之抑揚緩急曰節奏。………關於音之強弱者,即強音與弱音反覆配合而起之節奏。3
這兩個定義前者是廣義的,指包括音樂、美術、建築、植物、大自然現象等「有規律的重覆」者,後者則僅指音樂而言。這兩者有一共同的要點:重覆,也就是「反覆」。足見重覆或反覆乃是節奏的充分必要條件。專門研究詩歌節奏的大陸學者陳本益說:「節奏是在一定時間間隔裡的某種形式的反覆。」4此定義亦述及「重覆」。
進而言之,詩歌中的節奏又是指何而言?陳本益表示:
詩歌節奏一般指詩歌語言的節奏。作為一種節奏,它必然也包含上述兩方面的因素,即一定的時間間隔和某種形式的反覆。它與其他非語言節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時間間隔這個因素上,而在某種形式的反覆這個因素上:它是某種語音形式的反覆。5
瞭解節奏與詩歌節奏後,以下即以此為基礎,從幾個角度來分析徐志摩名作〈再別康橋〉的節奏。
據筆者所掌握的有關〈再別康橋〉的論述資料看來,討論此詩節奏者以丁旭輝〈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永恆魅力〉6最詳細。
美學家朱光潛表示:「從多方面的證據看,在起源時詩歌音樂跳舞是一種混合的藝術。在古希臘酒神祭的歌舞,澳洲土人的歌舞以及苗猺諸族的歌舞中,歌舞樂三種藝術都是不分家的。它們公同的命脉在節奏,或者說,它們是同一節奏的三方面的表現。在這種混合藝術中,詩歌可以忽略意義,跳舞可以忽略姿態,音樂可以忽略和諧(melody)。它們的主要功用都在點明節奏。後來原始的歌樂舞混合的藝術逐漸分化,詩歌偏向意義方面走,音樂偏向和諧方面走,跳舞偏向姿態方面走,於是逐漸形成三種獨立的藝術。它們雖然分立,卻都還保存它們的原始的公同的命脉―節奏。」1西方學者早有此說。詩歌後來獨立成為一門藝術形式,但仍然保持音樂性,古典詩如此,新詩亦然。有些學者述及詩歌的音樂時,往往以節奏、韻律代稱,本文亦從眾。
所謂節奏(rhythm),其正確又最簡要的定義出現在幾本著名的辭典中,《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如此界定節奏:
有規律的重覆發生。2
《辭海》對節奏一詞的解說如下:
樂調之抑揚緩急曰節奏。………關於音之強弱者,即強音與弱音反覆配合而起之節奏。3
這兩個定義前者是廣義的,指包括音樂、美術、建築、植物、大自然現象等「有規律的重覆」者,後者則僅指音樂而言。這兩者有一共同的要點:重覆,也就是「反覆」。足見重覆或反覆乃是節奏的充分必要條件。專門研究詩歌節奏的大陸學者陳本益說:「節奏是在一定時間間隔裡的某種形式的反覆。」4此定義亦述及「重覆」。
進而言之,詩歌中的節奏又是指何而言?陳本益表示:
詩歌節奏一般指詩歌語言的節奏。作為一種節奏,它必然也包含上述兩方面的因素,即一定的時間間隔和某種形式的反覆。它與其他非語言節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時間間隔這個因素上,而在某種形式的反覆這個因素上:它是某種語音形式的反覆。5
瞭解節奏與詩歌節奏後,以下即以此為基礎,從幾個角度來分析徐志摩名作〈再別康橋〉的節奏。
據筆者所掌握的有關〈再別康橋〉的論述資料看來,討論此詩節奏者以丁旭輝〈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永恆魅力〉6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