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合神心意的起頭
撒母耳記上十七章41 ∼ 49 節

前言

2021年4月9日,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於溫莎城堡離世,還有兩個月零一天就是他的一百歲生日。菲利普親王年輕時高大俊帥,與女王婚後的幽默風趣與熱心公益,在英國人民心中印象深刻。菲利普親王也是超過七百八十個社會組織的實際贊助人,在青年、環保、社福、動物保護等議題上都有巨大貢獻,愛丁堡公爵獎就是他所設立的。2017 年8 月2 日,他於例行的王室職責中宣布退休,結束六十五年的王室公職生涯。
1921 年菲利普親王出生於希臘科孚島一幢建於1828 年的別墅,他當時同為希臘和丹麥王室成員,擁有希臘王位繼承權,在他十八個月大時,他的家人就因當時不穩固的政治局勢而被流放出國。他在法國、德國和英國成長並接受教育後,1939年,十八歲的他正式加入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從1939 年7 月起他開始與時年僅十三歲的伊麗莎白二世通信。
二戰期間,他在地中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表現出色。戰後,英王喬治六世許諾菲利普與伊麗莎白成婚。1947 年7 月正式宣布訂婚前,他放棄了希臘和丹麥的頭銜和王位繼承權,歸化為英國公民;同年11 月20 日,菲利普與伊麗莎白結婚。大婚前,國王喬治六世冊封他為愛丁堡公爵等頭銜。1952年,伊麗莎白正式登基成為女王,時為英國皇家海軍中校的菲利普退出現役,成為王夫。
他與女王相守近七十五年,經歷英國皇室的風風雨雨,走遍世界的大小角落。即將滿一百歲的菲利普親王就陪伴女王到這裡了,2021 年4 月17 日英國為他舉行葬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某位著名、偉大的人物去世的消息,大部分報導他們的文章或新聞,都會提到他們做過哪些事情,有哪些成就值得我們尊敬、效法,比較少去探究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偉大的人物。因為這世代的思考模式注重的是表面的文化、行動及作法,人們知道觀念及眼光會決定人的行動,但通常對改變人的觀念沒多大興趣,因為那太花時間、太慢了。
這種思考模式也影響了基督徒,聖經中有許多被神使用的聖徒,我們通常留意他們做了哪些事,也想效法他們做的那些事,卻很少思考為什麼他們能夠做那些事。聖經說效法聖徒是從內在生命(觀念、眼光)的改變開始。

經文背景

聖經裡有一位非常有名、被神使用的聖徒,連耶穌都被稱為是「他的子孫」(太1:1),這個人就是大衛,他在聖經中有個獨特的稱呼─合神心意的人。在聖經中,除了主耶穌之外,只有他被神稱為「合神心意」的人。合神心意四個字出自撒母耳記:「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13:14)使徒行傳十三章講到保羅和巴拿巴被安提阿的教會差派出去,做第一次的巡迴佈道,他們從敘利亞的安提阿來到土耳其的安提阿,保羅在猶太人中間向他們傳講耶穌,他講到神怎樣帶領以色列人,並藉著撒母耳對掃羅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 。」(徒13: 22)「合我心意」直譯就是「跟著耶和華的心」,也就是說他明白神的心意、跟著神的心意走。
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家喻戶曉,不單主日學的孩子們很熟悉,連許多未信耶穌的人也不陌生。這個古老的故事要教導我們什麼?是說個頭矮但是長得帥的人一定會打贏?甩石彈弓比刀槍厲害?還是信靠神的人一定能以寡擊眾?都不是。這個故事真正的目的是大衛被撒母耳膏立之後,第一次公開出現,正
式被介紹在以色列眾人眼前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信息並不是要我們急著去學大衛做的事情,而是要教導我們,大衛能夠成為合神心意的人,是因為他從起初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眼光和心志。

一、不同的眼光

大衛看事情有與眾不同的眼光:大衛是從神的眼光看事情。故事一開始提到掃羅王帶領以色列人,面對他們最大的敵人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的武器性能(鐵器)遠遠勝過以色列人,過去以色列人遇到非利士人,都是輸多贏少,當時以色列人從上到下都非常懼怕、恐慌:「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
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17:11)「以色列眾人看見那人就逃跑,極其害怕。」(撒上17:24)為何以色列人會這麼懼怕?因為他們從人的眼光只看到外表;當他們看見歌利亞外表的威武、巨大的盾甲武器就被嚇倒了。「以色列人彼此說:『這上來的人你看見了嗎?他上來是要向以色列人罵陣。若有能殺他的,王必賞賜他大財,將自己的女兒給他為妻,並在以色列人中免他父家納糧當差。』」(撒上17:25)
以色列人看對方是強大的非利士人,看自己則是一群軟弱無能、武器陳舊、沒有鐵器的以色列人,根本不可能打贏。經文提到打勝的賞賜是娶國王的女兒,通常給出這種賞賜都代表不大可能。以色列人號稱是神的選民,但是在這些以色列人的眼光中,他們沒有想到神、沒有提到神,耶和華跟這場戰爭毫無關係。
大衛呢?他在這場戰爭中負責給哥哥送食物和水,勉強只能算是後勤部隊而已。他當時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人,眾人都看不起他,連他的哥哥都覺得他很煩。「大衛的長兄以利押聽見大衛與他們所說的話,就向他發怒,說:『你下來做什麼呢?在曠野的那幾隻羊,你交託了誰呢?我知道你的驕傲和你心裡的惡意,你下來特為要看爭戰!』」(撒上17:28)
大衛的哥哥認為他是來看好戲、嘲笑他們的。然而大衛看這場戰爭的眼光和其他以色列人完全不同:「大衛問站在旁邊的人說:『有人殺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恥辱,怎樣待他呢?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竟敢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嗎?』」(撒上17:26)「未受割禮」代表他們是不認識耶和華神的人。在大衛眼中,非利士人不只是外邦人、敵人而已,而且是想敵擋、羞辱耶和華神的人;而以色列軍隊並不是擺陣四十天不敢出戰的老弱殘兵,乃是屬乎神、是神的選民組成、是永生神的軍隊。從神的角度看,非利士人不是來敵擋弱小的以色列人,而是來敵擋神。其實大衛是在責備以色列人:為什麼你們允許這個敵擋神的外邦人謾罵、侮辱神的軍隊,而不去阻止他?大衛從年少就開始從神的眼光看事情,這是他能夠合神心意的根源。
聖經作者非常深刻的描寫歌利亞的身高、銅盔、鎧甲、護膝、短柄手戟、手上拿著長槍;除了他之外,還有個隨從在他前面,拿著他可以立起來的方形盾牌。歌利亞看起來真的可怕極了!但是掃羅和以色列人對於上帝的強大,卻沒有任何感覺,以至於他們越看歌利亞就越害怕。各位讀者,我們的歌利亞是什麼?是事業?婚姻?親子關係?過去的失望、挫敗和無助讓我們越來越失志,也失去得勝的盼望。但我們是否可以像大衛一樣,仰望神的大能,信心被恢復,再次鼓起勇氣,帶著勇敢和盼望迎向困難?

二、不同的解讀

大衛的眼光與眾不同,對於事情的解讀自然也與眾不同。「掃羅對大衛說:『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年紀太輕,他自幼就作戰士。』大衛對掃羅說:『你僕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啣一隻羊羔去。我就追趕牠,擊打牠,將羊羔從牠口中救出來。牠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牠的鬍子,將牠打死。你僕人曾打死獅子和熊,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大衛又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掃羅對大衛說:『你可以去吧!耶和華必與你同在。』」(撒上17:33 ∼ 37)這裡我們看到掃羅與大衛的對比。
先看掃羅王,他看的是年紀、戰鬥經驗、裝備,也是看外表的人。單從人的角度來看,當時最有資格出去和歌利亞對抗的應該是掃羅王。其實聖經並沒有說歌利亞是巨人,只是說他比一般人高,掃羅王也不矮,撒母耳記上十章23 節說:「眾人就跑去從那裡領出他來。他站在百姓中間,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掃羅也有戰衣、銅盔、鎧甲,但是他躲在王宮裡面。王不能出去打,萬一死掉了,國家就沒有王了。掃羅以前有沒有得勝過?在這次跟非利士人對陣前,掃羅遭遇過三次戰爭。頭一次他戰勝亞捫人,拯救基列.雅比城的人;第二次他和兒子約拿單帶領以色列人,奇妙的戰勝非利士人;第三次是神命令
他滅盡亞瑪力人,他也爭戰得勝。但是掃羅是個信仰不好的國王,他跟神的關係不密切,後來神也遺棄了他。他對於過去得勝的解釋是:打贏亞捫人那次,那時自己年輕、有力氣;打贏非利士人那次,算約拿單運氣好、湊巧;打贏亞瑪力人那次,是因為亞瑪力人不多,當然打得贏。但是這次是這次,對於眼前所遭遇的事情,和耶和華沒有關係,所以他還是膽顫心驚。
至於大衛,他不只說以色列是永生神的軍隊,還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在他眼中,這場戰爭跟神有關,神一定會出手干預。所以大衛提到過去的經歷:他在牧羊時,有獅子和熊來咬羊羔,他不單搶救羊羔,還把獅子和熊打死,這可以跟參孫媲美了。大衛怎麼解釋這些事情?他不是說自己力大無窮、聰明能幹、運氣好,他說這些都是耶和華拯救他。他把獅子、熊和非利士人的軍隊相提並論,他認為神如果能夠救他脫離獅子、熊的口,當然也可以拯救他脫離非利士軍隊。可能有人會嘲笑大衛實在太天真,是超級傻瓜,獅子或熊怎麼可以跟千軍萬馬的非利士軍隊相比?打死一隻獅子、一頭熊是一回事,要打敗強敵非利士軍隊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時候我們比較像掃羅,把事情分為屬靈和屬世兩類,神只管屬靈的一邊,生活、家庭、事業這些屬世的事,神是不管的。或許以前曾經體驗過神的幫助,但我們常認為上次是上次,這次神不一定會幫助,以至於我們落在灰心、懼怕當中。原因是我們很難用神的眼光去看生活的周遭,我們日常的心思
裡面沒有神,自然看不見神的作為。我們和以色列人、掃羅一樣,焦點是在所面對的困難,那是「我們」的困難;而在大衛的解讀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不重要,最重要的關鍵是,那是全能的神要面對的,他只是與神同工而已。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