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孩子──獻給母親樓小英
■一
小時候,在田野間
我們拾過麥穗、稻子
運氣好的時候
也拾過新鮮的鴨蛋
生銹的銅錢
和天上落下的星星屎
長大了,在城市裡
我們拾過青春、愛情
熱血的時候
也拾過偉大的理想
幻滅的書籍
黑夜中的雪花與銀子
■二
拾荒老人樓小英
拾到的就多了
一生都在拾東西
彎腰俯拾的時間
甚至要遠遠多於行走
在污穢的水漬中
看見黎明升起
又在腐朽的空氣中
拾回落日、雲煙
啤酒瓶、舊報紙、碎玻璃
泡沫、皮革、電線、鑰匙
還有發霉的餅乾和糖果
這些,是她和家人
生活的全部來源
活下去的希冀
■三
如果能撿到半斤
賊亮的黃銅絲
或一箱變質的速食麵
那無異於發現一座
月光下的寶藏
足以讓樓小英開心
幾個月的意外收穫
常人任意施捨的恩惠
對於拾荒老人來說
竟是人生難得一相逢
世界的構造
多麼精密又偏心啊
我們拋棄的
正是別人夢想的
一條殘酷的生物鏈
穿過虛偽和良知
■四
各種賴以活命的物質
與四十四年前那個風雪黃昏
樓小英拾到的
第一個孩子相比
都顯得那麼
那麼瑣屑那麼冰冷
生命實在太昂貴了
即使是裝在鞋盒子裡
丟在糞池中的孩子
也無比的昂貴
無物堪比擬
■五
拾到小麒麟時
他可真小啊
比垂死的小貓還要瘦弱
還要令人心碎
一顆細小的心臟
就要跳出單薄的胸腔
一朵微弱的火苖
眼看就要熄滅
身上殘留著臍帶
表明也是人母所生
這位披著母親華服的母親
扔掉廢屑般,把親生骨肉
扔進醫院垃圾箱
身上沒有掛上哪怕一絲
東陽土布的繈褓
樓小英俯下身去
望著赤祼烏青的可憐蟲
像菩薩凝望
懷中的蓮花童子
■六
樓小英的家
沒有完整的東西
就連暫避風雨的五里亭
也是用殘磚、敗絮
和塑膠布搭成
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
也難以想像:百年破屋
一間清朝留下的涼亭
由於一位蒼老的
拾荒母親的頑強存在
(一度還背上販嬰
或破壞計劃生育的罪名)
成為我們祖國
棄嬰的樂土
■七
十幾個髒孩子
每天傍晚依門眺望山頭
當佝僂的身影
隨著巨大的籮筐出現在天邊
孩子們泥鰍一樣活躍起來
鑽進襤褸的懷中
鑽進母親背回的破世界
這時,樓小英坐在旁邊
欣賞著滿地亂滾的孩子
如同工筆大師
欣賞著瓷器上的百子圖
這時,荒蕪的五裡亭
猶如一面塵世的鏡子
映照著歡樂、悲傷、愛情
也映照著時代瘡痍
以及活著的痛楚■八
樓小英聲音很小
由於早年患過喉疾
說話輕如耳語
其實,天下的母語
大多時候都是如此
我一直覺得
母親愛憐的語言
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祕密
來自水星或仙女座
沉默、呢喃而又堅定
只有她的孩子
才聽得懂真諦
■九
也有例外的時候
當有人責難樓小英
養活自己都難
為啥還要養別人的孩子
樓小英突然吼道:我們
垃圾都撿,何況是人!
那聲音好大
勝過五月的炸雷
人們迄今記得
那是她唯一一次大聲說話
彷彿不是出自樓小英之口
而是出自憤怒的菩薩
■十
像所有的母親一樣
樓小英為每一個拾來的孩子
取上好聽的名字
這種命名行為是神聖的
造物者為萬象命名
名字是兒女們
活在世上的證明
樓小英要他們
光明正大地活著
擁有自己的尊嚴和性格
方方、圓圓、晶晶、菊菊
法天象地,明淨如花
男孩子健壯
如傳說中的麒麟
女孩子當然要美貌天成
十六歲的美仙,名字最好聽
正從山裡捧來雪水
餵養弟弟妹妹們
■十一
每個女兒出嫁時
儘管生活艱辛
無法置辦成套的妝奩
無錢訂制浪漫的嫁衣
樓小英仍然要竭盡所能
為女兒們購買
一個印花的臉盆
一個木制馬桶
並且,親手縫製一床被子
徹夜刺繡一對戲水鴛鴦
還有一叢清翠的並蒂蓮
期待女兒和夫婿
相親相愛度一生
黎明到來,養女方出閣
由哥哥張福田背出門
張福田是樓小英的獨子
四十多歲仍孑然一身
■十二
再偉大的母親
終究要離開孩子
蒼白的病房中
樓小英望著一張精緻賀卡
從英國寄來的祈福
遙遠的英國在哪兒
樓小英並不怎麼清楚
她曾在黑白電視機前
見過那個陌生國度
樓小英還記得
那兒好像有一座巨大的鐘擺
還有一條美麗的河流
她的女兒費莉希蒂
住在種滿草莓的莊園裡
雪白的大簷帽下
半掩比草莓更紅的笑臉
樓小英嘴角努力地
向上微微翹了一下
那是天下幸福的母親
慣常浮現的表情
■十三
長明燭照耀著
樓小英生前的家
透風的老牆上
縱橫粘貼著三十五張照片
九十一歲的樓小英
拾荒的送子觀音
四十四年拾回三十五個孩子
讓骯髒的世界
綻放三十五朵乾淨的蓮花
■十四
四歲的囡囡走過來
呆望著樓小英的遺容
然後上前輕吻
相片中山崖般的額頭
似乎是在親吻
剛剛睡去的母親
也許,小女孩
還沒有弄明白死亡
到底意味著什麼
■十五
秋風如水
日月不息
浙江金華東關公墓
九歲的小麒麟
蜷臥於樓小英的墳前
像一隻古代的
守衛靈魂的石刻瑞獸
守衛著拾荒的母親
和更加荒寂的蒼茫世界
■一
小時候,在田野間
我們拾過麥穗、稻子
運氣好的時候
也拾過新鮮的鴨蛋
生銹的銅錢
和天上落下的星星屎
長大了,在城市裡
我們拾過青春、愛情
熱血的時候
也拾過偉大的理想
幻滅的書籍
黑夜中的雪花與銀子
■二
拾荒老人樓小英
拾到的就多了
一生都在拾東西
彎腰俯拾的時間
甚至要遠遠多於行走
在污穢的水漬中
看見黎明升起
又在腐朽的空氣中
拾回落日、雲煙
啤酒瓶、舊報紙、碎玻璃
泡沫、皮革、電線、鑰匙
還有發霉的餅乾和糖果
這些,是她和家人
生活的全部來源
活下去的希冀
■三
如果能撿到半斤
賊亮的黃銅絲
或一箱變質的速食麵
那無異於發現一座
月光下的寶藏
足以讓樓小英開心
幾個月的意外收穫
常人任意施捨的恩惠
對於拾荒老人來說
竟是人生難得一相逢
世界的構造
多麼精密又偏心啊
我們拋棄的
正是別人夢想的
一條殘酷的生物鏈
穿過虛偽和良知
■四
各種賴以活命的物質
與四十四年前那個風雪黃昏
樓小英拾到的
第一個孩子相比
都顯得那麼
那麼瑣屑那麼冰冷
生命實在太昂貴了
即使是裝在鞋盒子裡
丟在糞池中的孩子
也無比的昂貴
無物堪比擬
■五
拾到小麒麟時
他可真小啊
比垂死的小貓還要瘦弱
還要令人心碎
一顆細小的心臟
就要跳出單薄的胸腔
一朵微弱的火苖
眼看就要熄滅
身上殘留著臍帶
表明也是人母所生
這位披著母親華服的母親
扔掉廢屑般,把親生骨肉
扔進醫院垃圾箱
身上沒有掛上哪怕一絲
東陽土布的繈褓
樓小英俯下身去
望著赤祼烏青的可憐蟲
像菩薩凝望
懷中的蓮花童子
■六
樓小英的家
沒有完整的東西
就連暫避風雨的五里亭
也是用殘磚、敗絮
和塑膠布搭成
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
也難以想像:百年破屋
一間清朝留下的涼亭
由於一位蒼老的
拾荒母親的頑強存在
(一度還背上販嬰
或破壞計劃生育的罪名)
成為我們祖國
棄嬰的樂土
■七
十幾個髒孩子
每天傍晚依門眺望山頭
當佝僂的身影
隨著巨大的籮筐出現在天邊
孩子們泥鰍一樣活躍起來
鑽進襤褸的懷中
鑽進母親背回的破世界
這時,樓小英坐在旁邊
欣賞著滿地亂滾的孩子
如同工筆大師
欣賞著瓷器上的百子圖
這時,荒蕪的五裡亭
猶如一面塵世的鏡子
映照著歡樂、悲傷、愛情
也映照著時代瘡痍
以及活著的痛楚■八
樓小英聲音很小
由於早年患過喉疾
說話輕如耳語
其實,天下的母語
大多時候都是如此
我一直覺得
母親愛憐的語言
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祕密
來自水星或仙女座
沉默、呢喃而又堅定
只有她的孩子
才聽得懂真諦
■九
也有例外的時候
當有人責難樓小英
養活自己都難
為啥還要養別人的孩子
樓小英突然吼道:我們
垃圾都撿,何況是人!
那聲音好大
勝過五月的炸雷
人們迄今記得
那是她唯一一次大聲說話
彷彿不是出自樓小英之口
而是出自憤怒的菩薩
■十
像所有的母親一樣
樓小英為每一個拾來的孩子
取上好聽的名字
這種命名行為是神聖的
造物者為萬象命名
名字是兒女們
活在世上的證明
樓小英要他們
光明正大地活著
擁有自己的尊嚴和性格
方方、圓圓、晶晶、菊菊
法天象地,明淨如花
男孩子健壯
如傳說中的麒麟
女孩子當然要美貌天成
十六歲的美仙,名字最好聽
正從山裡捧來雪水
餵養弟弟妹妹們
■十一
每個女兒出嫁時
儘管生活艱辛
無法置辦成套的妝奩
無錢訂制浪漫的嫁衣
樓小英仍然要竭盡所能
為女兒們購買
一個印花的臉盆
一個木制馬桶
並且,親手縫製一床被子
徹夜刺繡一對戲水鴛鴦
還有一叢清翠的並蒂蓮
期待女兒和夫婿
相親相愛度一生
黎明到來,養女方出閣
由哥哥張福田背出門
張福田是樓小英的獨子
四十多歲仍孑然一身
■十二
再偉大的母親
終究要離開孩子
蒼白的病房中
樓小英望著一張精緻賀卡
從英國寄來的祈福
遙遠的英國在哪兒
樓小英並不怎麼清楚
她曾在黑白電視機前
見過那個陌生國度
樓小英還記得
那兒好像有一座巨大的鐘擺
還有一條美麗的河流
她的女兒費莉希蒂
住在種滿草莓的莊園裡
雪白的大簷帽下
半掩比草莓更紅的笑臉
樓小英嘴角努力地
向上微微翹了一下
那是天下幸福的母親
慣常浮現的表情
■十三
長明燭照耀著
樓小英生前的家
透風的老牆上
縱橫粘貼著三十五張照片
九十一歲的樓小英
拾荒的送子觀音
四十四年拾回三十五個孩子
讓骯髒的世界
綻放三十五朵乾淨的蓮花
■十四
四歲的囡囡走過來
呆望著樓小英的遺容
然後上前輕吻
相片中山崖般的額頭
似乎是在親吻
剛剛睡去的母親
也許,小女孩
還沒有弄明白死亡
到底意味著什麼
■十五
秋風如水
日月不息
浙江金華東關公墓
九歲的小麒麟
蜷臥於樓小英的墳前
像一隻古代的
守衛靈魂的石刻瑞獸
守衛著拾荒的母親
和更加荒寂的蒼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