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茶農】
是不是純正的有機茶,是很難辨認的。我曾經遇到感覺相當靈敏的人,只要吃到不是有機的東西,身體馬上感到不適,這類人算是奇人異士,不是人人具備這種能力。
就是因為要辨認是不是有機茶,相當困難,所以愛好有機茶的茶客,一定要清楚它的來源,否則是沒有信心的。
曾經獲得神農獎,經營有機茶園的王有里,是個相當老實的茶農,他的有機茶,已經建立品牌,得到消費者的信心,想喝他的茶,必須事先預約。有一年我介紹我的學生跟他預訂了六斤春茶,可是到時只分配到一斤茶。原因是當年產量不足,而預購量又多,所以他只好按比例分配,預購五十斤的人,只分配到五斤。
王有里說,他不貪圖方便,希望他的有機茶,能讓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按比例分配,讓想喝的人都能喝到。
王有里是個非常誠實的茶農,他的產量少而預購量又多,他不會去買別人的茶來充數,因茶友只信任他自己的茶。他也不會因產量少,而故意提高價錢。我覺得他的純有機茶,賣得很便宜,不像別人是按公克在賣。他很容易滿足,他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他是個不貪心的茶農,實實在在的茶農。
消費者喜歡眼見為憑,不願當冤大頭。像王有里的茶,已經建立信譽,在產地就預定一空,怎有可能流到市上。市上標榜有機茶,有那些是道地確實的,難以辨認,冒充的恐怕不計其數。有的人是不管那麼多,買個安心就好了。
大家知道王有里貫徹他的有機理念,現在有很多人,指定要買他的蔬菜。
黑心食品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歡抓住有信譽的產品,才會安心。
【法國人訪茶】
台灣茶已經風行世界各地,想認識台灣文化,台灣的茶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一環。法國駐台代表潘柏甫先生,是個傑出的外交官,曾經派駐日本,北京,二年前派駐台灣,對於東方文化,頗為熟識。
潘代表夫人滿里子女士,是當代的日本作家,二年來隨潘代表走遍台灣各地,深入民間,發現台灣有許多讓她感到驚奇的事,因此想把她這些年來的經驗,寫成「台灣驚艷」一書,她久聞坪林的包種茶,以清香聞名,想納入她的書中,向日本人推薦,因此特地走訪坪林茶鄉。這些年來,我在坪林擔任文化導覽工作,也在茶業博物館擔任解說員,遇到許多愛茶的人士,而此次與潘代表夫婦相處,印象尤其深刻,他們已經喝遍台灣各地的好茶,仍然虛心求教,在我為他們講解的過程中,他倆隨時認真做筆記,遇到不清楚的地方,立即發問,身為高等知識分子,走遍世界各角落,見聞廣闊,仍然虛心向學,令人敬佩。
我為他安排參觀王成益先生的茶園,及製茶工廠,他們也保持高度的興趣,隨時聆聽主人的說明,隨時記錄,可見他們對茶有很深的感情,真正的想了解茶。
除了參觀茶園,實際品茗之外,茶餐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項,坪林合歡餐廳的茶餐很有特色,當她發現每道餐都把茶應用得恰到好處,頗為讚賞。相信藉著滿里子女士的著作,把坪林的包種茶推廣到日本,可以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坪林的好茶。
【坪林的冠軍茶】
春茶比賽得獎名單公布了,特等獎又被鬍鬚茶園的王成益拿走了。
連續好幾年,坪林春茶、冬茶比賽的特等獎,全被王成益拿走了,有時候前面的大獎,幾乎全被他一個人包辦了。能夠連續得大獎,一定要有實力,光靠運氣是不可能做到的。
「您是得獎高手,您能連續得大獎,有何祕訣。」有一次,我帶領法國駐台代表,參觀他的茶園時,順便問他。
「我是經過多年的實驗摸索,才找到最佳的處理原則,完全是在人為條件的控制下製出來的茶,很穩定。」
「您掌握了那些原則?」
「不外乎溫度、濕度、時間。掌握得宜,自然可以製出好茶。」
「別人學不來嗎?這些都是科技可以辦到的。」
「我曾經把我的方法,告訴朋友,朋友照我的方法去處理,雖然做出來的茶也不錯,但是沒有得獎。」
「問題出在那裡?」
「我的方法是依據我的製茶環境、空間位置,有一定的海拔高度、緯度、屋子坐向,陽光照射的程度等等客觀環境摸索出來的原則。環境、空間改變了,雖然用同樣的方法,做出來的茶,不可能一樣。」
原來如此,茶是千變萬化,變化莫測的,任何一個小小的因素,都會改變茶的品質。難啊!製茶真難!
是不是純正的有機茶,是很難辨認的。我曾經遇到感覺相當靈敏的人,只要吃到不是有機的東西,身體馬上感到不適,這類人算是奇人異士,不是人人具備這種能力。
就是因為要辨認是不是有機茶,相當困難,所以愛好有機茶的茶客,一定要清楚它的來源,否則是沒有信心的。
曾經獲得神農獎,經營有機茶園的王有里,是個相當老實的茶農,他的有機茶,已經建立品牌,得到消費者的信心,想喝他的茶,必須事先預約。有一年我介紹我的學生跟他預訂了六斤春茶,可是到時只分配到一斤茶。原因是當年產量不足,而預購量又多,所以他只好按比例分配,預購五十斤的人,只分配到五斤。
王有里說,他不貪圖方便,希望他的有機茶,能讓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按比例分配,讓想喝的人都能喝到。
王有里是個非常誠實的茶農,他的產量少而預購量又多,他不會去買別人的茶來充數,因茶友只信任他自己的茶。他也不會因產量少,而故意提高價錢。我覺得他的純有機茶,賣得很便宜,不像別人是按公克在賣。他很容易滿足,他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他是個不貪心的茶農,實實在在的茶農。
消費者喜歡眼見為憑,不願當冤大頭。像王有里的茶,已經建立信譽,在產地就預定一空,怎有可能流到市上。市上標榜有機茶,有那些是道地確實的,難以辨認,冒充的恐怕不計其數。有的人是不管那麼多,買個安心就好了。
大家知道王有里貫徹他的有機理念,現在有很多人,指定要買他的蔬菜。
黑心食品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歡抓住有信譽的產品,才會安心。
【法國人訪茶】
台灣茶已經風行世界各地,想認識台灣文化,台灣的茶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一環。法國駐台代表潘柏甫先生,是個傑出的外交官,曾經派駐日本,北京,二年前派駐台灣,對於東方文化,頗為熟識。
潘代表夫人滿里子女士,是當代的日本作家,二年來隨潘代表走遍台灣各地,深入民間,發現台灣有許多讓她感到驚奇的事,因此想把她這些年來的經驗,寫成「台灣驚艷」一書,她久聞坪林的包種茶,以清香聞名,想納入她的書中,向日本人推薦,因此特地走訪坪林茶鄉。這些年來,我在坪林擔任文化導覽工作,也在茶業博物館擔任解說員,遇到許多愛茶的人士,而此次與潘代表夫婦相處,印象尤其深刻,他們已經喝遍台灣各地的好茶,仍然虛心求教,在我為他們講解的過程中,他倆隨時認真做筆記,遇到不清楚的地方,立即發問,身為高等知識分子,走遍世界各角落,見聞廣闊,仍然虛心向學,令人敬佩。
我為他安排參觀王成益先生的茶園,及製茶工廠,他們也保持高度的興趣,隨時聆聽主人的說明,隨時記錄,可見他們對茶有很深的感情,真正的想了解茶。
除了參觀茶園,實際品茗之外,茶餐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項,坪林合歡餐廳的茶餐很有特色,當她發現每道餐都把茶應用得恰到好處,頗為讚賞。相信藉著滿里子女士的著作,把坪林的包種茶推廣到日本,可以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坪林的好茶。
【坪林的冠軍茶】
春茶比賽得獎名單公布了,特等獎又被鬍鬚茶園的王成益拿走了。
連續好幾年,坪林春茶、冬茶比賽的特等獎,全被王成益拿走了,有時候前面的大獎,幾乎全被他一個人包辦了。能夠連續得大獎,一定要有實力,光靠運氣是不可能做到的。
「您是得獎高手,您能連續得大獎,有何祕訣。」有一次,我帶領法國駐台代表,參觀他的茶園時,順便問他。
「我是經過多年的實驗摸索,才找到最佳的處理原則,完全是在人為條件的控制下製出來的茶,很穩定。」
「您掌握了那些原則?」
「不外乎溫度、濕度、時間。掌握得宜,自然可以製出好茶。」
「別人學不來嗎?這些都是科技可以辦到的。」
「我曾經把我的方法,告訴朋友,朋友照我的方法去處理,雖然做出來的茶也不錯,但是沒有得獎。」
「問題出在那裡?」
「我的方法是依據我的製茶環境、空間位置,有一定的海拔高度、緯度、屋子坐向,陽光照射的程度等等客觀環境摸索出來的原則。環境、空間改變了,雖然用同樣的方法,做出來的茶,不可能一樣。」
原來如此,茶是千變萬化,變化莫測的,任何一個小小的因素,都會改變茶的品質。難啊!製茶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