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為創造奇蹟的人
聰明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別人。──美國作家埃爾伯特‧哈伯德
某家公司有一個傳統,每年聖誕節夜都會舉辦晚會,並舉行抽獎。
抽獎的規矩是這樣的:每個員工都會繳交十元美金做為基金,全公司共有三百人,換句話說共能募集到三千美金,而被抽中的幸運兒,就可以將這些錢全抱回家。
抽獎當天,辦公室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每個人紛紛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投進抽獎箱中。
但是,一個年輕男子下筆時卻猶豫了。因為他想到,公司的清潔阿姨體弱多病的兒子最近要開刀,但她卻沒有錢支付手術費用,讓她非常煩惱。
於是,儘管知道抽中的機會渺茫,只有三百分之一的機會,但男子還是在紙條上,寫下了那名清潔工的名字。
緊張的時刻來臨了,老闆在抽獎箱中翻攪了一番,最後抽出一張紙條,而男子也在心中不斷地禱告:「希望清潔阿姨可以得獎……」
接著,老闆慎重宣布得獎人的名字……奇蹟發生了!中獎的竟然真的是那位清潔工!
辦公室爆出歡呼聲,清潔阿姨連忙上台領獎,幾乎喜極而泣的她,感動地說:「我真是幸運!有了這一筆錢,我兒子就有希望了!」
晚會開始,男子一面想著這個「聖誕奇蹟」,一面踱步到抽獎箱旁。他順手摸出一張紙條,漫不經心地打開一看,上面寫的,竟然也是清潔阿姨的名字!男子非常吃驚,接連又抽出好幾張紙條,上面的字跡雖然不一樣,但寫的名字全都相同──都是那清潔阿姨的名字!
男子紅了眼眶。他赫然明白,世界上真的有聖誕節的奇蹟,只不過,奇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要人們自己去創造。
有一天下午,我跟一個朋友到郊區散步。突然,有一個穿著破爛的老人靠了過來,手中提著一袋袋青菜推銷。那些青菜的賣像很差,菜葉脫水枯黃,上面還有一個個蟲咬的小洞。但朋友二話不說,一口氣買了三袋。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地解釋:「這菜是我自己種的。前陣子下大雨,菜都泡爛了,樣子不好看,真抱歉。」
老人離去後,我問朋友:「你回家真的會吃這些菜嗎?」
他想也不想地說:「不會,這些菜已經不能吃了。」
「那你為什麼要買?」
「因為那些菜不可能有人買。如果我也不買,那個老人恐怕就沒有收入了。」
朋友的善行讓我十分佩服,所以我追上老人,也跟他買了一些菜。那老人非常高興地說:「我今天賣了一整天,只有你們肯買,真是謝謝你們。」
幾把根本不能吃的青菜,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
心靈小語
有人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奇蹟,有人老是盼望奇蹟降臨在自己身上。但我們是否曾經做過那個「製造奇蹟」的人?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去做,微小的善行,其實也能凝聚出龐大的希望!
慾望越低的人,就是苦難越少的人
當被慾望控制時,人是渺小的;當被熱情激發時,人是偉大的。──佚名
五個年輕人在大學時代是好朋友,畢業後各分西東,分別在不同的領域發展。闊別多年後,他們後終於再見面,但大家不但沒有再聚首的喜悅,反而各個唉聲嘆氣。有人悲嘆工作得不到賞識,有人抱怨自己沒錢沒勢……
突然,席間有個人提起,他知道某間寺廟中有一名很有智慧的高僧,提議大家一起去拜訪高僧,請他幫大家祈福。所有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同意了。
五個人跋山涉水,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到達廟中,全都滿身大汗,口乾舌燥。高僧問明幾人的來意後,親自端了幾杯水,將水杯放在桌上,請這些年輕人飲用。
年輕人紛紛拿起水杯就喝,這時候,高僧開口了:「請問你們是要喝水,還是要喝杯子呢?」
「當然是要喝水呀!杯子怎麼能喝呢?」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麼高僧要問這麼奇怪的問題。
高僧呵呵地笑了。他指著桌上剩下的最後一杯水,說:「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為什麼這杯水沒有人喝?」
這時候,大家才發現,裝水的杯子原來各個不同,有些是漂亮的玻璃杯,有些是精緻的馬克杯……而留在桌上,沒有人要的那只杯子,不但是個粗糙的陶杯,而且還缺了一個角。
「其實這個不起眼的杯子,裝的水才最多。」高僧說:「你們雖然要喝水,卻把目光放在杯子上;你們想要揮灑人生,卻只把心力放在人生附加的財富、地位上,這也難怪不會快樂!」
青年們恍然大悟,連忙拜謝師父。
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抱怨更容易的事了。有一個朋友,一天到晚抱怨自己交不到女朋友;好不容易跟一個女孩交往,開始天天煩惱兩人能不能修成正果;後來終於結婚了,他又開始感嘆婚後壓力大、沒有自由……
從相識到戀愛到步上紅毯,在大家的眼中,朋友的愛情似乎再順遂也不過了。但當事人卻不這麼認為,總是愁眉深鎖的他,似乎只有永無止盡地抱怨、抱怨和抱怨……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類似的例子了。失業的人煩惱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後,開始覺得自己薪水不夠多;好不容易加薪了,又開始憂慮自己怎麼還不能升遷……
其實,無論生活再怎麼幸福快樂,我們的慾望從來都不會停止增生,「好還想要更好,有還想要更多」,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如果我們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還錯把慾望解讀成「人生中的挫敗」,或「人生中的不順遂」,放任慾望無限蔓延,那麼想當然,快樂只會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慾望越低的人,往往也就是苦難越少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才懂得享受當下,不讓慾望折磨自己。
心靈小語
銀行有了存款,我們希望它再多出一個零;工作上受到看重,我們希望職位可以向上攀升……也許,「永遠不嫌多」就是人性,但如果我們不能認清自己的慾望,反而因為慾望無法滿足而痛苦,那麼我們的心靈將被慾望禁錮,永遠得不到自在。
向苦難說聲感謝
什麽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紐西蘭數學家威廉‧菲利普斯
有一個年輕人不幸發生車禍,因此失去了雙腳。他的脾氣從此變得很古怪,不但拒絕接受復健,還把自己封閉在家裡,動不動就對父母大吼大叫。但青年的母親始終對他非常有耐心。
有一天,年輕人又在家中大發雷霆,兩手一揮把母親辛苦準備的午餐翻倒在地上。但母親沒有責怪他,只是嘆了口氣,默默收拾地上的食物。
接著母親坐在床緣,指著對面公寓的一扇窗戶說:「你看到那間公寓了嗎?住在那裡的女孩,跟你一樣因為意外不良於行。但她樂觀又有才華,每天都在家畫畫直到深夜。你不是也喜歡畫畫嗎?也許你也可以學學她。」
年輕人聽了,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但從此他也開始留意起那間公寓。果然如同母親所言,那間公寓總在傍晚時分亮起燈光,直到午夜燈光才會熄滅,應該是那個女孩正在畫畫吧?
他對那個女孩感到十分好奇。她長得什麼模樣?個性怎麼樣?除了畫畫還有什麼興趣呢?想著想著,青年竟也翻出塵封已久的畫筆,開始作畫了。他封閉的心靈也慢慢敞開,開始定期上醫院復健,跟家人也逐漸恢復正常互動。
在養病期間,他累積了不少作品,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帶著自己的畫作,去找住在對面的那個女孩。
可是,他按了好久的電鈴,卻沒有人應門。倒是隔壁公寓走出一個老先生,問他:「請問你有什麼事嗎?」
「我想找住在這裡的女孩。」
「這間公寓一直是空的,沒有人住啊!」老人說:「不過,有一個中年婦人付了我一點錢,要我每天傍晚把燈打開,深夜再關起來。那個婦人說她就住在對面呢。」
年輕人愣住了。原來,女孩根本就是母親編出來的故事,為的是替他編出一個希望呀!
青年沒有告訴母親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從此更孝順母親,也更努力的畫畫,後來成為傑出的畫家。
在現實生活中,我聽過非常類似的真實故事。有一次我採訪一位技藝高超的玻璃藝師,他製作的玻璃藝術品屢屢到國外展出,還曾經獲得大獎。而這位藝師,也沒有雙腳。
他說自己年輕時是個流氓,酗酒賭博吸毒樣樣都來,讓家人傷透腦筋。一次飆車出了意外,他從此失去了雙腿,但行動不便也讓他因禍得福,從此與那群狐群狗黨徹底斷了聯繫。爾後他為了餬口,開始學習玻璃藝術,沒想到人生從此改觀了。
「如果我沒有失去雙腳,我想我的人生早就已經毀了。」他說:「命運真的很奇妙,以前我咒罵老天讓我失去雙腿,現在我感謝老天讓我失去雙腿。」
也許,不到最後一刻,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所遇到的苦難,會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到了那一天,我們也將會衷心感謝老天讓我們遇到這些不順遂。
心靈小語
生命的轉折是非常奇妙的,往往到了最後,我們才發現老天給我們的磨難其實不是災難,而是最珍貴的禮物!讓自己靜下心、沉住氣,靜靜等待苦難羽化成彩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