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其實, CPI和物價逐年增加,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在《塔木德》裡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建築工地裡,好幾個工人在為一棟新修的大樓安裝電梯,他們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狀況─要把電線穿過一根立在牆裡面直徑只有三公分而長十公尺的管子,現場的工人們試了好幾種辦法,都無法解決問題。這時,其中一個猶太年輕人想到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找到一公一母兩隻老鼠,將電線拴在公的老鼠身上,將母老鼠放在電線管道的另一端。這時,使勁一捏母老鼠,牠就會發出「吱吱」的叫聲,公老鼠聽見母老鼠的聲音,飛快地穿過管道向另一邊跑去,順利地將電線穿過去。每隔一陣子,新聞就會公布最新的 CPI 指數,讓每個人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膽戰心驚。自從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金融體系都遭受重創,而不斷向上攀升的 CPI 指數,讓原本低迷的景氣更是雪上加霜,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當 CPI 上漲而你的薪水卻沒有跟著漲,這就是我們無法不面對的殘酷現狀。CPI攀升、通貨膨脹,是每個人難逃的夢魘CPI 和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成正比, CPI 愈高,表示流通的貨幣愈多。每一次CPI 上揚,整個市場會自行做出調整,以跟上 CPI 的腳步,這時候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假設整個市場只需要一百公斤的白米,隨著 CPI 上漲,市面上流通的資金變多,每個人口袋裡的錢也變多,但是白米的需求量卻不會跟著變多,這時候就會發生花更多錢去買同一包米的情況。換句話說,當流通貨幣數量大於實際需求量的時候,將造成貨幣貶值,原本一包一千元的米,現在要一千一百元,這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一般說來, CPI 的漲幅是相對性的,假設去年一個七十元的便當,今年,在薪水、房租、原物料等經營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要賣到八十元,這些都是 CPI 不斷向上攀升的結果,也是我們未來所無法避免的情況。 CPI 愈高表示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愈多,但是商品的數量有限,每天生產的咖啡數量不會因為每個人的口袋裡都有一百萬而增加,最後的結果就是得花更多的錢去買一個便當。 CPI 上漲的結果就是貨幣貶值。你口袋裡的錢開始一年比一年還薄,總有一天一百元只能到便利商店買顆茶葉蛋,這就是未來的趨勢,真正愈來愈不值錢的是「錢」。一個理想的經濟環境是,當 CPI 愈高,通膨指數也愈高,商品的售價相對變高,對商家來說營業收入增加,會加薪或者請更多員工來增加生產力,整個經濟應該受到通膨的刺激而成長,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但是目前卻是物價上漲,就業率卻沒有跟著提升,經濟成長處於停滯狀態,變成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停滯型通膨可怕之處在於物價漲、薪水不漲,失業問題節節升高,連帶GDP 下降,對景氣是雪上加霜。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猶太人總是在不停地累積財富,從不曾停下腳步的原因,因為他們早已經掌握住 CPI 指數的不可逆原則,沒有人比猶太人更早體悟到錢變薄的速度,就如一架失控而停不下來的飛機,鈔票在 CPI 指數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只會愈變愈薄,而資產只不過是複雜精密一點的數字遊戲而已。為什麼 CPI攀升、通貨膨脹,猶太人反而覺得高興?猶太富商哈維在發跡之前,曾經投資一家小型保險公司,但是在他投資之後不久,紐約就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火災。當時許多保險同業認為這次實在是太倒楣了,肯定賠大了,紛紛將自己的股份轉讓出去。哈維卻認為這是一次機會,他逆向操作買下了這間保險公司全部的股份。沒有人知道約瑟芬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在這種需要拿出大量資金理賠的風險底下,這簡直是在拿自己的人生當賭注!出人意料的是,在火災事件理賠後,哈維的保險公司的商譽,在民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紛紛前往他的公司投保。雖然哈維將保險金提高了一倍,但是公司還是保單不斷,因為人們對他的公司很放心,哈維的投資最後也大賺了一筆。哈維沒有像其他同行一樣,選擇轉讓股份來減少投資風險,因為其他人在困難面前,總是先擔憂自己的處境,沒有發現存在於風險背後的巨大商機。哈維發現了,於是他抓住機會順勢而起。很多人就是因為無法在危機當中看到與別人不同的出路,而與財富失之交臂。在猶太人看來,每次風險都潛藏著商機,風險愈大,商機就愈大,只有敢於冒險的人才能賺取大量財富。向上攀升的 CPI,是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個自然發展的趨勢,就如同地球會公轉自轉,人會有生老病死一般,是不可逆轉的定律, CPI 不斷往上走,連帶著所有利率指數跟著浮動,水電瓦斯等各項民生費用更是無一不漲, CPI 只會是一條不斷往前的單行道,不會有走回頭路的可能。CPI 永遠是往上走,差別只在於漲幅的相對大小而已,今年漲得比去年多,也可能明年漲得比今年少,這種震盪的情形是正常的,無論通膨或者通縮, CPI絕對不可能下跌。假如你每年都不調薪,不設法使自己的資產增值, CPI 指數升高,就等於這個社會主動在幫你扣薪水。物價高漲既然是無法改變的大環境,猶太人是不會讓自己一直被困在這個框架裡,或是走進死胡同裡,他們會轉換思路,選擇用其他的辦法將問題解決,在猶太人的觀念裡面認為「上帝是不會讓人走投無路的」,如果制度規則成了解決問題的障礙,猶太人就會想方設法改變制度規則上的缺陷,畢竟制度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是由人來制定制度,而不是被動地活在制度之下。當 CPI 升高,通貨膨脹開始幫你扣薪水,大環境正在將你的資產一點一滴蠶食鯨吞,在景氣沒有復甦,而經濟環境各項利空的情況下,企業獲利大幅縮水,公司完全不敢為員工調薪,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你該如何應對?你要如何運用猶太人的思惟才能幫自己加薪?阿傑是在高級音響行上班的業務,當景氣變差,每個人理財的方式開始轉為保守,手上可以分配做為娛樂花用的閒錢變少,公司的業績自然下滑,阿傑當然沒有能力去改變整個大環境的景氣,但是他又想要為自己提升業績、增加收入,於是他拿著企畫案去找銀行談購買音響、刷卡分期零利率的合作模式,當這樣的方案推出之後,公司的業績反而一路長紅,他也獲得了非常亮眼的業績,以及口袋裡一筆優渥的報酬。也許眼前實質薪資負成長的環境,正在讓你的資產慢慢縮水,但是在充滿危險的環境中,依然有逆向操作的空間,不但可以幫你打平 CPI吃掉的薪水,甚至可以開始獲利,這就是猶太人在危難環境中的韌性,與真正致富的祕訣。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殘酷戰爭,每天都在上演,不只是個人,企業也都面臨著危機,國際環境的變化、市場的需求、人民的生活,每個環節都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只有利用猶太人千年來從磨難中淬鍊出來的智慧和思惟,才有機會在無數個風險中尋找生存和致富的出路。一般而言, CPI 指數若持續上揚,代表通貨膨脹開始加溫,在相同的所得水準下,民眾的購買力將隨物價上揚而下降,CPI 數據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也因此世界各國央行皆以控制通膨做為重要的政策目標之一。致富一點靈為什麼C P I數據的影響如此大?消費者物價指數(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為CPI,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消費者的立場,來衡量財產貨幣以及勞務的價格。目前台灣的 CPI 共分七大類,包括食物類(肉類、魚介、蔬菜、水果)、衣著類(成衣)、居住類(房租、水電燃氣)、交通類(油料費、交通服務費)、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教育娛樂類(教養費用)以及雜項類(理容服務費)。CPI 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也是市場非常重視的通貨膨脹指標,因此只要 CPI 一公布,往往對一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18其實,所有的蕭條和不景氣,都會反彈回升猶太富商利奧在成為百萬富翁前,曾經在當時的舊上海開了一間洋行,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整個上海一片混亂,百業蕭條。很多同業面對當時的狀況都紛紛慌了手腳,在歸國與滯留之間猶豫不決,利奧卻從這一片衰敗的景象當中,看見了大好的機會。利奧在這時候反其道而行,乘機大量購買地皮,蓋了許多房屋。中外商人見到利奧的舉動,反而漸漸定下心來。不久後,戰爭結束,原來遷出租界的人又重新回流,而且浙江、福建等地有許多人為了工作而移居上海。當環境變得穩定,房地產價格開始飆漲,光是地產獲利就高達幾百萬兩銀元,而利奧也憑藉這期間的低價,一下子成了百萬富翁。風險總是與利益相伴。如果你只是整天做著白日夢,想著要成功發財,賺大錢,卻又害怕承擔風險,對眼前不確定的未來心存膽怯,那最終還是會與成功失之交臂。猶太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敢冒險的民族,但他們從不主張進行無謂的冒險,那樣的冒險等於是在自討苦吃。只有在該冒險的時候,猶太人才會果斷地出手,抓住機會翻身。冒險是一種必須付出代價的遊戲,但是你的代價絕對不能輕易就付出。以猶太人的思惟來說,遇到經濟蕭條和不景氣的情況,他們會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進行改變,除了因應短期的市場狀況,同時景氣愈差,他們就愈是投入更多資源創新發展,等到景氣回升時,再從中獲取極大的收益。當每個人都對於大環境有所猶疑或短視近利時,猶太人總是比別人更早出手,他們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投資良機。猶太人這樣積極進取的精神,讓他們在任何場合、任何環境、任何時間,都能夠保持著在逆境中生存的樂觀意識,這正是猶太人成功的祕訣之一。景氣衰退才是讓你翻身致富的最佳時機猶太民族在二千多年前失去了家園,流散在世界各地,但他們沒有因此喪失了民族的凝聚力,在世界各地流浪了許多年的猶太人,最終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以色列,然而猶太人卻被迫把國家選在一個既缺資源,氣候條件又惡劣的沙漠之地。在很多人看來,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以色列這個國家根本就建立不起來。沒想到,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這個先天環境非常貧瘠的以色列,竟然發展成一個農業發達的國家,現在不但糧食、蔬菜、水果可自給自足,並成為出口貿易的重要來源。猶太人充分利用了所擁有的科技和人才等條件,徹底改造沙漠的環境,創造了滴水灌溉法,將這片黃沙滾滾的不毛之地,變成一片奇蹟的綠洲。在猶太人的信念裡面,無論眼前的現實環境看起來有多麼的艱難絕望,只要你有心搜索,可以活用的出路到處都在。總是抱怨著找不到腳下金礦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睜眼瞎子。大多數的猶太人都認為,每個人致富的機會是均等的,財富大量存在於你的周圍和各種潛在的條件中,關鍵在於你是否能練就出開發財富的意志和眼光。從經濟大蕭條時期,到近期的金融海嘯,再到歐債危機,我們從未見識過眼前這樣險峻嚴苛的經濟情勢,但是猶太人總是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指引的方向,他們的想法是,很多產業從來不會因為景氣衰退而停下腳步,創新產業也跟景氣循環不是完全相關的,反而是景氣較差時,投資創新卻有更多的優勢,所以這時候正是以較低的成本,以取得更大利潤的大好機會。從以前到現在,保持著成功不墜的大企業,都是在不景氣時逆向積極投資,在日後往往獲得可觀的收益,在不景氣時堅持投資創新的策略,在景氣復甦後,會成為贏在起跑線上,享受勝利的贏家。舉例來說,經濟大蕭條時期,杜邦公司(DuPont)仍然積極投入研發工作,例如人造纖維、琺瑯等。等到景氣復甦之後,當時沒人看好的創新產品,為杜邦日後的業務提升了四成的營收。 HP (Hewlett Packard)和拍立得(Polaroid)這兩間公司,就是靠著大蕭條時期的創新,最後快速發展,科技大廠 IBM也照樣在經濟不景氣時大膽投資在研發上,當景氣反彈回升時,當初的決定,都幫助他們一舉搶下事業版圖和市佔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