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群人一艘船
廖鴻基


執行「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需要一群人、一艘工作船及一筆預算來運行。
計畫成形於二〇二二年初,但尋求支持的籌備階段,如春季一波三折冷暖多變的天氣,計畫的起跑並不順利。提案被拖延、被拒絕、被潑冷水。這輩子執行不少海上計畫,不是沒有挫折經驗,但這次受挫的屈辱感特別強烈。現實上,提案被拒絕後若要繼續,必須從零開始:必須成立一個立案的人民團體來承辦計畫,必須徵求一群理念相同且具備能力的人來參與,必須募集到計畫開辦基本經費……必須一步一腳印從頭開始。
海上航行,起伏是常態,波折是無可豁免的經歷,三十年海上生活教我最多的是遭遇惡劣海況時必要面對、必要進取和堅持,最怕的是退縮或是陷在漩渦裡浮不上來。
跟幾位理念相同願意一起航向遠大目標的朋友說,「被瞧不起,所以要更努力。」二〇二二年底「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成立。透過招募與培訓,找到一群有理想、有熱情和有能力的海洋新鮮人。感謝多羅滿賞鯨公司配合一艘二十噸賞鯨船「多羅滿號」為工作船。募得一點基本費用。一年生聚教訓,二〇二三年二月十九日計畫首航。
撲倒而崛起,從谷底奮起的這一年,心中盈滿感激。一年來攜手走來的每位朋友,無論是籌備參與、海上工作參與、經費贊助或航行參與,感激每一筆雪中送炭的恩情。
我們承諾,資源取之於社會,必得回饋於社會,三年計畫收集到的資料和成績, 將提供給對海洋、對鯨豚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做進一步分析與研究,或是對海洋藝文感興趣的朋友延伸這些資料轉化為海洋藝文作品。
我們相信,三年計畫累積的資料及其延伸出來的成績,將在台灣陸地與海洋間架起許多道橋樑,讓台灣社會走過這些橋樑看見並珍視我們的海。
我們也相信,繼一九九六年「花蓮海域鯨豚生態調查」,以及一九九七年以海洋教室理念創辦的台灣賞鯨活動,從獵殺到觀察,逆轉台灣社會與鯨豚的關係,翻轉改變了台灣社會的「鯨豚文化」後,再一次,我們以二〇二三至二〇二五年「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實質影響台灣社會向海的腳步。我們承諾,以榮耀呈顯台灣海洋。

開放與傳承
藍振峰


協會成立之前,承蒙邀約,成為協會籌備期間討論、協商的夥伴。
我們對於協會草創期主要參與者的專長進行討論。過去,協會成員有幾位海洋專業,而我則對於陸地不能忘情,因而共同決定,這個協會的目標不僅關心海洋,同時也關心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因此選擇了十六世紀葡萄牙水手航行於海上,驚見這座島嶼而忘情讚美的典故,取名為「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
協會成立有兩個重要宗旨:
一、公開:我們希望成立一個透明公開的平台。每一項調查或研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基礎資料的累積,而資料的累積往往需要耗費人力及資源來執行調查工作,越來越少單位或組織願意支持或執行,然而沒有這些調查資料為背景,所有的結論將被質疑為臆測,我們希望鼓勵及號召更多人投入建立資料累積的工作,做出的成果將提供給有需求的單位或個人來分析、討論或使用。我們的經費來自社會,成果理當回饋給社會。
二、傳承:為了讓關心這片土地、這片海洋的觀念及相關工作能持續下去,善用協會的資源,將理念及方法傳承給下一代的年輕朋友,成為善的種子,將保育的工作世代接續下去。
協會成立後,有感於要做的事情太多,協會的人力太少,我們的好夥伴多羅滿賞鯨公司一力擔起人員招募、協尋講師及教育訓練,並無償出借場地讓協會志工可以有地方上課、討論、訓練及整理資料。種種協助,銘感於心。之後更以極優惠的價格提供調查工作船,讓這群追求夢想的人有實踐夢想的工具及寄託。
透過海幫手的招募及訓練,看到了許多年輕人願意發揮本質學能,帶著熱情投入協會的志工行列,令我感到欣慰。好幾位海幫手,不但主動擔起調查工作任務,並很快展現其領導能力,發揮主動協調、主動承擔的精神令人佩服。
協會目前已完成兩梯次共約九十人海幫手培訓工作,希望能以正向的工作目標感動大家,成為關心台灣這片土地及海洋的種子,未來持續投入本會進行的相關計畫,期待大家的努力下讓台灣更美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