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自序:超越崇拜的野球武士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先從日本的兩份民調開始說起。

二○二三年二月,第五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開打前,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發布「理想的新進社員」形象調查,大谷翔平高居第一名。不意外,自律嚴苛、工作全能、貼心好相處,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谷,對吧!

有趣的是同年四月,亦即WBC經典賽結束後一個月,東京商工會議所做了「理想上司」形象調查,大谷又拿下第一名。有日本網友就開玩笑說:「怎麼才打了個經典賽,大谷就從『新進社員』晉升為『上司』了?」

這則笑話啟發我寫這本書的動機。大谷就是大谷,始終是那個熱愛棒球的野球少年,可是為什麼經過十三天的經典賽之後,他在日本社會被賦予理想上司的形象?

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大谷在WBC冠軍戰前「撼動靈魂」的圓陣喊話:「不要去崇拜我們的對手,光是崇拜對手是無法超越的。」這是大谷在日本武士隊展現領導力、團結力、言語力最經典的一幕。而我在這本書想呈現的是:不只是有形的比賽經過、數據紀錄,更多了大谷無形的「野球腦」與「精神力」。

上述大谷的圓陣喊話,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段話的關鍵字不是「崇拜」,而是「超越」,因為這是他初高中時期對學長菊池雄星從崇拜到追隨、再到超越的真實人生。

‧他體察隊友在準決賽險勝墨西哥後的鬆懈心情,加上冠軍戰前「神鱒」楚奧特的簽名球事件,於是他在最適當的時機發出最精準的訊息,給隊友當頭棒喝。

大谷在WBC冠軍戰再見三振天使隊友楚奧特的「橫掃球」,我想讓你知道的是:他如何在事前與天使高層「直球談判」,而「武士隊的大腦」達比修有又如何操盤「神鱒攻略法」,才會有這場世紀對決以及壓倒性的勝利。

大谷二○二三年登上美聯全壘打王,還擊出全大聯盟最遠的全壘打。我想讓你知道的是:他改用楓木棒、球棒增長一英寸、五月下旬調整握棒位置,種種變革的幕後祕辛與堅定決心。

大谷為了「投打二刀流」及天使的季後賽,付出手肘韌帶二度受傷的代價。我想讓你知道的是:天才運動員該有什麼樣的體調管理;栗山監督「如果他受傷,就算犧牲我的生命也無法彌補」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道奇端出破全球運動史紀錄的十年七億美元簽下大谷,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谷優先考慮的從來不是金錢,而是夢想與勝利。

‧不要用「運動決策」來看待道奇球團,這是個「商業決策」。

‧道奇球團如何結合古根漢集團、財務操作、西岸地理位置優勢,讓這筆天價合約突然間變成超級划算的交易?

棒球迷們,我們共同歷經了棒球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年:誰能想到二○二三年棒球界最絕殺的一球,竟然在大聯盟開季前就發生了?誰又能想到剛動完手肘韌帶手術、未來投球生涯打上問號的日本棒球選手,竟能簽下運動史上總額最高的合約?

二○二三年的大谷翔平不斷寫下紀錄:六月份二十七戰十五轟,日本人自豪地說,他們的早餐是白飯、味噌湯,配上大谷的全壘打;七月二十七日被美國媒體譽為「棒球史上最傳奇的一天」,雙重賽第一戰一安打完封勝,第二戰單場雙響砲。回顧這一年,「史上第一位生涯兩度全票獲選年度MVP」,就成為這個偉大球季的最佳註腳。

《紐約郵報》稱呼二○二三年為「大谷翔平之年」,謹以本書為不朽的歷史作見證。

 

19 大谷翔平──不要崇拜對手,光是崇拜則無法超越

 

「不要崇拜對手,光是崇拜則無法超越。」——大谷翔平

 

「圓陣」的起源是美式足球,英文為“Huddle”,每次進攻前由四分衛召集,所有人圍成緊密的圓圈,藉以進行戰術傳達、激勵喊話等。召集時通常由主導者喊“Huddle up!”,解散時則喊“Break!”後各自回到列陣的位置。強大的團隊能迅速集合與解散,並在短短數十秒完成溝通、促使意見一致,這是團隊紀律與凝聚力的證明。

一般認為“Huddle”的發明者是美國高立德大學(Gallaudet University,位於華盛頓特區)美式足球野牛隊(Bison)四分衛保羅‧D‧哈伯德(Paul D. Hubbard)。高立德大學是一所專為聽覺障礙者設立的私立大學,一八九四年,野牛隊與另一支聽障球隊比賽,哈伯德不想冒險讓對手看到他用手語向隊友說明戰術,於是要求隊友們圍成一個緊密的圓圈以防止對手看到他的手勢。畢業後他擔任堪薩斯啟聰學校的美式足球隊教練,幾年後,幾乎全美國的美式足球隊都採用同樣作法。

時至今日,“Huddle”廣泛運用在棒球、籃球、袋棍球(lacrosse)等各種團隊運動,例如棒球比賽過程中教練喊暫停,與投捕、內野手圍在投手丘討論,就是其中一種形式的呈現。

 

成為「世界一」不只是實力,更是精神力

在公布與美國的冠軍戰先發名單之前,日本武士隊栗山英樹監督先向全隊信心喊話:「為了擊敗實力堅強的美國隊,我們召集了各位。但只要大家正常發揮,我們才是最強大的一方。」接下來賽前練習結束後、正式上場前,就是大谷翔平在球員休息室這段被形容為「撼動靈魂」的「圓陣」演說。

只是在此之前還發生了一件意外插曲,栗山監督在五月七日受邀上朝日電視台《緊急特報!日本武士隊WBC世界一的狂熱》特別節目時透露這段祕辛:賽前大谷專屬翻譯水原一平抱著大約兩打的球從監督室門口經過,隔沒多久又抱著球折回來。栗山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周東佑京是「神鱒」楚奧特的鐵粉,他託一平去要簽名球,楚奧特不但答應,還很爽快地為每個人都簽一顆,據說所有日本選手在賽前收到簽名球時都非常開心,最後就連栗山監督也拿了。

球評古田敦也聽到這段內幕之後就說:「大谷大概是看到後才這麼說的吧!」栗山監督則表示,雖然他沒有問過大谷,但的確有這樣的可能性。

一名日本運動記者表示:「我相信大谷能理解周遭人的心情吧!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認為有必要平復一下心情,讓所有人的思緒回到正軌。成為『世界一』不只是實力,精神上更不能輸給對手。那段『不要崇拜對手,光是崇拜則無法超越』的發言,應該蘊含了這樣的心情。」

毫無疑問,大谷這場激勵演說,必將成為運動史上未來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後傳頌的經典。不過我認為這段名言不僅僅是大谷看到楚奧特簽名球之後的反射性思考,更融入了他一路走來超乎年齡與外表、無與倫比的強大心理素質。

 

超越對手,才能成為頂尖

還記得花卷東高校棒球隊監督佐佐木洋「先入為主的觀念,將使可能成為不可能」這句話嗎?這堪稱是影響大谷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話。就如同許多人形容大谷的圓陣精神喊話撼動靈魂,大谷同樣形容佐佐木監督的這句話「撼動他的靈魂」。

至於大谷為什麼向隊友喊話要「超越對手」?「超越」對他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眾所周知,大谷是因為崇拜高他三屆、同樣出身岩手縣的左投菊池雄星,才選擇就讀花卷東高校。可是從大谷的思考模式、談話內容、目標設定,你會發現他要的不只是追隨,更是超越。理由很簡單:不超越菊池,怎麼成為全國最佳投手?

佐佐木監督從不否認他是「以雄星為教科書來育成大谷」,雖然他勉勵大谷「追隨成功者(即菊池)的腳步,才是確保成功的方法」,但他卻給大谷訂定更高的目標:「這就是為什麼我告訴大谷『不要有想成為雄星那樣的想法』,因為如果你只想和別人一樣,那你永遠不會比他們好。你要想的是如何超越他們。」

佐佐木監督曾經給菊池填過一張曼陀羅計畫表,菊池的高中目標之一是「投球極速一五五公里」,不過三年後當大谷填同一張表時,他將目標設定在難度更高、近乎不可能的一六○公里;菊池在日職選秀會獲得六支球團第一指名,大谷便將目標進一步設定在「八支球團第一指名」。為了達成上述目標,高中入學時體重只有六十三公斤、被形容為「鉛筆人」的大谷,被佐佐木監督要求一天吃十碗飯(早餐三碗,午晚餐七碗),常常吃了又吐,吐了又吃;此外,他還被嚴格要求一天至少睡足八個半到九個小時。

看到這裡,你發現了嗎?大谷為人稱道的「谷巨肌」與「睡眠管理」,其實從高中時代就根深蒂固地內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一切的動機,不只是因為他「崇拜」菊池,「模仿」松井與達比修,或是想「追隨」一朗成為職棒選手,更重要的是「超越」他們。

這就是大谷向隊友喊話「超越對手,成為頂尖」的目的所在。因為對他來說,「超越」才是對偶像最崇高的致敬。大谷在賽後記者會也說明這樣的想法:「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對美國棒球懷抱非常尊敬的心情,這會讓我們的眼神變得謙卑而軟弱。只要今天,我希望大家暫時忘掉這件事,以平等的立場,務必贏得勝利。」

 

戰勝自己、超越極限,才是真正的強者

大谷也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其一是隊友楚奧特。大谷剛到美國時被問到最想要的東西,他的回答是「向隊友楚奧特請教打擊技巧,畢竟水原常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選手之一」;另一位則是「木屐」貝茲(Mookie Betts),二○二三年明星賽期間,大谷被問到誰是他心目中「最厲害的選手」,他回答貝茲:「他能守游擊,又能守右外野,沒有人能做到如此高水準的全方位表現,他實在太強大了。」

在大谷「不要崇拜對手,光是崇拜則無法超越」的演說中提到三名大聯盟選手,其中兩位正是楚奧特與貝茲,不難想像他在潛意識中對這兩名球星的景仰之情。不過正如他在冠軍戰後所言:「如果什麼都不想,就會不自覺對著『啊!那是楚奧特耶!』這樣的選手產生敬畏之心。所以我想保持『不能輸』的心態去面對他們。」

對大谷來說,想要成為世界一,光是崇拜對手是無法超越的。然而超越偶像談何容易,除非摒棄「崇拜對手」、「自認不如人」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反過來說,如果只想成為某個人,而不是有意識地超越你所憧憬的存在,那要如何開創新局?這就是為什麼大谷立定志向「要做就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老子《道德經》有云:「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勝對手固然是力量的展現,但老子認為更進階的是「自勝者」。就如同大谷在冠軍戰再見三振楚奧特的那一球,大谷在賽後自評「如果不投出超越自己極限的球,就無法壓制這樣的打者。」換言之,唯有戰勝自己、超越極限,才是真正貫徹意志力的強者。

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曾說:「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峻峰的人。」敢於挑戰,不斷超越,這不就是大谷野球人生的寫照?從他說過的這幾句話,不難看出他對自己的期許:

「期待不是用來被滿足,而是要加以超越。」

「就算是處在極佳狀態,與其維持,我更希望去嘗試能超越的方法。」

除此之外,深究大谷的圓陣演說,還有以下兩個更深層的意義:

一、恩師栗山監督在宮崎訓練營的第一天曾說:「我們要在棒球的發源地打敗美國隊」,大谷則在大會的最後一天以「超越對手、成為頂尖、只要想著贏球就好」加以呼應。

二、日本武士隊首席教練白井一幸透露,前一天在準決賽驚險逆轉擊敗墨西哥之後,內部確實有鬆懈的跡象,選手間似乎萌生一種「比起『絕對要贏美國』,更多的是『終於能和美國交手』」的放鬆心情。大谷感受到團隊的氛圍,於是在最適當的時機發出最精準的訊息:「我們是為了超越美國隊,成為世界一,才會來到這裡」,這番話一舉扭轉了團隊的氣勢。白井教練就說:「如果沒有這番話,我們還不知道能否贏得冠軍。」

 

敢於挑戰、不斷超越的野球少年

由三木慎太郎執導、本屆WBC日本武士隊的紀錄片《超越崇拜的武士們邁向世界一的紀錄》,這個片名的靈感正是來自大谷圓陣的精神喊話。栗山監督在電影首映會上這麼回應:「大谷翔平之所以如此了不起,不僅在於他的天賦與能力,更在於他的『野球腦』(棒球智慧)。」

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二○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亦即WBC結束後一個月,東京商工會議所發布「理想上司」形象調查,大谷高居第一名。相較於同年二月WBC開打前,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調查顯示大谷是「理想的新進社員」第一名,這種感覺就像在WBC之後,大谷一下子從新進社員晉升為上司了。

東京商工會議所分析大谷獲選為第一名的原因,在於他重視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包括冠軍戰的圓陣演說鼓舞全隊士氣、八強賽對義大利「我沒有把自尊置於勝利之上」的發言,在在彰顯他團隊至上的態度。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大谷的價值觀對日本社會的逆襲」。大谷所說「不要崇拜對手,光是崇拜則無法超越」這句話,就像網路社群的短語,對於不同年齡層都能引起共鳴。

長久以來,日本國內一直有「國際競爭力下降」、「低成長」的批判,對於世代論有深入研究的千葉商科大學常見陽平副教授就說:「由於社會普遍存在的停滯感,對於不斷超越極限的大谷翔平特別嚮往。若能思考如何才能像他一樣活躍,世界一定變得更加明亮。」

敢於挑戰,不斷超越,大谷正以這樣的姿態,吸引全日本、甚至全世界的目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