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 校園理財實境,讓孩子立於不敗之地
「您的孩子懂得怎麼用錢嗎?」為人父母的您,如果就此一課題誠懇深刻的捫心自問,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不確定的。
「錢」,為何物?在孩子自己眞正開始賺錢之前,有沒有可能助其建立正確的認識?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錢是汗水的報償,智慧的結晶,能力的證明,它是一種尊嚴,更是一種肯定」,您認同嗎?
理財,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可惜在目前的學校課程中,孩子們無法學得正確且良好的金錢觀念與使用方法。但如果認為銅臭味很下流,孩子們或許就只能在出了社會,跌跤了、困窘了、繳了一大筆學費之後,才能學到深刻的理財觀念;一定要花上白花花的銀子、刻骨銘心,才能學會寶貴的經驗嗎?
人生的旅途中除了追夢之外,有很大的一環是必須賺錢、儲蓄,以及消費,金錢可以養活自己與家人,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得到富足感;所有的夢想,都需要經濟的支柱才有辦法實現,而良好的理財觀念是實現夢想的底藴,追夢的過程才能不受制於五斗米而被迫放棄。
太多人出了社會後,因為經濟的緣故,必須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人生充滿著遺憾。而這一切都可以透過教育來改善,讓學子們在求學的階段,除了學習課本內的知識之外,還能學習並親身體會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二0一五年,我們在新北市文林國小建構一個貼近眞實社會金融運作的環境,在當時,國內尙未有如此大型的金融理財教育機制在校園內實施。透過重新改造既有校園獎勵制度,將校園視為經濟體的概念,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嘗試操作賺錢與花錢——第一次對金錢有主控權,在儲蓄與消費的循環中拿捏需要與想要、衡量價格與價値、建立消費前的思考脈絡,逐步形塑正確的金錢觀。
我們甚至懷抱著一個夢想,如果全台灣的學校都能夠建置讓學生實際體驗的金融環境,在眞正賺錢之前,使小朋友具備管理資產的基礎認知,那麼,這個世代的孩子未來將立於不敗之地。

 我們要合資買下「鎮店之寶大娃娃」
文林銀行第一屆的柑仔店店員,幾乎都來自於同一個班。店員們的導師,是位非常嚴謹與認眞的資深老師,對於在班級內部實施文林銀行計畫並不認同;導師認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教育不應該以金錢作為獎勵,所以沒有申請加入整個計畫的運作。
但令人開心的是,導師雖不在班上實施計畫,卻也不會限制自己的學生追求計畫底下任何工作機會,反而鼓勵學生積極的爭取,甚至親自幫學生訓練面試的各種技巧與注意事項。這群孩子在老師的協助下,大量取得了第一屆店員的錄取資格,也不負期待,在執勤期間總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合作精神的具體實踐,裡面有幾位的計算能力卓越,甚至可能超越了許多眞正便利商店的店員,著實令我佩服。
柑仔店貨架上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商品,每樣都在向小孩們熱情招手:來喔來喔!快來買我喔!從文林幣三元的沙士糖,到文林幣三千元的坦克積木,此外我們還會在貨架上擺幾隻超大娃娃,因為體積大,價格自然很高。那些超大娃娃,是一種鎭店之寶的概念,擺在那邊讓人瞻仰,哪天不見了,就是被某個富翁買走的。
娃娃怕灰塵,都要拿大塑膠袋套著,每隔一段時間,還要更換新袋子維持賣相。
通常這種娃娃因為價格太高,買得起的人少之又少,擺在架上的時間都很長,有時候會長到不禁令人心生懷疑,眞的有人把它當作目標來存錢嗎?
有一天,這群店員突然跑來找我,問我能不能讓他們合資買下一隻大娃娃,我聽了之後反問:「你們這群人有男有女,買這隻娃娃要幹嘛?而且買回去你們打算怎麼分配啊?」
他們只說:「我們要合買一隻,送我們的同學啊!」
他們單純而堅定的回答,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原來,他們班上有一位同學的媽媽,前陣子因癌症過世,此刻這位同學正承受著喪母之痛。身為同學又是好朋友的他們,除了言語上的安慰,也想透過做些什麼實質行動,來幫助他減緩傷痛。大家討論後,決定合資購買貨架上最大隻的史迪奇巨型布偶,因為這是同學最愛的角色,希望這隻大布偶能夠陪伴同學每晚入眠。
因為有取捨,決定才顯珍貴。

 柑仔店前,那一捲皺巴巴的文林幣
常常在柑仔店的營業時間,看到孩子們三五成群相約駐足貨架前,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等一下要買些什麼?彼此身上還有多少文林幣?偶爾會在討論的人群中,可聽到發出驚呼的聲音,這些是發生在柑仔店的日常。
但也不乏有些孩子是獨自來到柑仔店的,這些孩子是我特別喜歡觀察的對象。某一天就有這麼一個孩子,他前來柑仔店消費,彷彿是進行一場愼重的儀式;只見他看著手中緊握的文林幣,再看看架上的商品標籤,眼神停留在紅色爆炸樣式的特價牌上許久,臉上的表情有點複雜,好像是自己的文林幣沒有帶夠,又好像在決定是否要把手中文林幣一次花完,我不確定︙︙不忍心打斷他小腦袋奔流的思緒,可是眼看著又要上課了,我示意小小店員前往詢問他是否需要協助。
「請問你有想好要買什麼了嗎?」「需要我的幫忙嗎?」店員很和善的展現了他的專業,可是孩子卻完全沒有理會店員,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店員繼續說:「如果你考慮好了,要趕快結帳喔!因為快上課,我們也要打烊了。」
孩子仍然沒有回應,鐘聲響了,他立刻被拉回現實,意識到已經上課了,頭也不回的往教室的方向跑去……留下錯愕的我,與準備忙著收拾的小小店員。
不知道過了多久,某一天我又在柑仔店的營業時間看到了這位孩子,他的表情相較之前愉悅、篤定了許多。結帳時,只見他買了一塊巧克力餅乾,到手後立刻拆開來吃掉了。我走上前問他:「上次我有注意到你考慮好久,最後沒有買,今天發現你買了巧克力餅乾,我很想知道,你覺得値得嗎?」
孩子立刻陷入沉思,想了很久才跟我說:「我覺得……有一點點不値得。」我驚訝的問:「為什麼?為什麼不値得還要買呢?」他悠悠的說:「因為我眞的存了很久,原本不想買巧克力的,可是我現在眞的很餓,巧克力可以讓我不餓,可是吃完就沒了……覺得可惜。」
我想了一下,繼續問他:「那……等到你下次存夠錢後,你會怎麼選呢?」他想了想說:「我應該會買可以用的東西,如果怕肚子餓,我可以從家裡帶一些麵包或是餅乾,餓了可以吃,這樣就不用花到我的文林幣了……」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 我突然回想到那疊握在他手中發皺的文林幣;每一條摺痕,都代表著成長的印記,他體認到了錢不好賺,認淸了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必須做出選擇,對於每一份資產的運用都要仔細考慮。
這讓我再次確信,「需要」與「想要」的拿捏,是一次次的經驗練習累積而來的;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不同的環境與需求下,人在當下做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好的決定,但的確都是為了解決某個當下急需被解決的問題,而所謂的聰明消費,都是在不斷嘗試錯誤並反省,用成熟的觀點重新選擇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