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參閱事項

1. 本書中所參考的《意識結構:重新設定生命源頭,開啟最高

自我的終極進化程式》一書,是指「遠流出版社2019/06/27

出版,作者李國榮Vidya、黃逸美Amy」,參考網址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388

2. 書中內容提及「頁數」的參照,是指《意識結構:重新設定

生命源頭,開啟最高自我的終極進化程式》這本書。

3. 書中有一些內容相關的網址連結,若讀者有興趣可逕自上網

查詢。

4. 本書所探討的內容,均來自於「LINE 社群」,社群名稱為

「意識/心靈/靈性」,網址為:

https://line.me/ti/g2/g2OzCuFovDkC6Oeq7GWatrtr7XTiEpTtI23zFg

 

 

‧‧‧  ‧‧‧  ‧‧‧  

 

第二章 心智理解

 

(章節簡述Vidya)其實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只要我們「繼續往下想」,總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理解」,因為心智理解的過程與本質,也就只是「繼續往下想」這件事。那麼甚麼是「繼續往下想」呢?這也不複雜,是一件「找尋原因」的過程,也就是詢問「為什麼」的過程。這個「屬於自己的理解」至關重要,因為這個理解的結果會顯化在你的腦神經網路結構上,然後製作各類頻譜,形成你的感受,而「感受的集合」便是你的「人生」了。所以這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你需要親自實現這個「找尋原因」的過程。

那麼如何「繼續往下想」呢?首先,你需要的是可以「專心想一件事」的能力,也就是「專心」的能力。「專注」是一種「注意力焦點集中」的能力。之所以說這一種能力,主要是由於「腦部能量場」會隨外界能量而變化,而我們可以使用「專心」來調控自己的「腦部能量場」,才能驅動相關的思維功能。若你發現自己經常無法專心地做一件事(任何事),那麼就可以來練習「專心」這件事,以獲得專心這項能力。要練習專心其實也不用特意到甚麼地方、想方設法的使用甚麼複雜的方法,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是可以練習的。比如說,你專心走面前的路、吃眼前的飯、聽眼前的人說話、看面前這部影片、做眼前的工作……。

有了「專心的能力」,我們就能開始來找尋生活中所發生各種事情的原因。比如說你想了解「股市」究竟是怎麼運作的,那就可以從對於股市的基本方式開始思索。大家都知道股票是一個「買賣股票」的平台,股票是公司的持有權,買了某公司的股票,就是把自己的現金拿去給該公司使用,一個公司會生產各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利賺錢,然後該公司賺了錢就會分給持有股票的人(股東),這樣你就能賺到錢,當公司越能獲利,大家對這家公司的獲利「期望」越高,所以就會有人出更多的錢來買該公司的股票,這樣股票的價格(股價)就會開始上漲,相對的,若獲利「期望」越低,股價就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股市是一個以期望來交換(買賣)股票的運作模式。那麼大家對該公司的「期望」是怎麼來的?這跟該公司的生產能力、經營能力、市場需求……都有關係。那具備生產能力的原因是甚麼?來自於員工的「期望」。經營公司的能力哪裡來的?來自於主導者的「期望」。市場需求的原因是甚麼?來自於大眾的「期望」。那為什麼會產生「期望」?……。此外,有沒有可能有些人,會不管公司的實際獲利來製造公司賺錢的假象,來欺騙投資人藉此賺錢呢?他們的「期望」又是甚麼?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相關的現象,都是可以來「找尋原因」的題材。又比如說,教育為什麼現在是這樣運作?政治運作的原因為何?為什麼有人富有,有人貧困?為什麼司法無法獲得大家的支持?為什麼有無差別刑事案件?為什麼房屋這麼貴?為什麼氣候改變?……如果我們能夠「專心」的去思考這些事情的原因,這樣才能對於「生活」或者說「人生」有一些了解,構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詮釋系統」來解釋這個世界運作的原理。

但如果你覺得「找尋原因」很沒有意思,當然也不用急著去思索這些事情,等到我們有一天發生了「無法接受的事」,你的內心自然會驅動你去思索事情發生的原因,因為這正是我們都需要完成的能力。

 

 

‧‧‧  ‧‧‧  ‧‧‧  

 

2.9 何謂需求

 

V:開個新議題,來談談「需求」這件事好了。那先說說,你認為「需求」是什麼意思呢?(需求的定義為何?)

(1+1):想到心理學的「馬思洛需求層次理論」,「因為需要而去追求」。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zh-tw/需求层次理论。

V:為何會有這些需求?比如說,為何會有最基本(底層)的「生理需求」呢?

Z:是一種誤會嗎?

V:哈,過度解讀與過度簡化,也算是誤會啦。

(1+1):想到V大的意識層次圖。

V:呵,說好了要解釋萬物的啦。

V:後來又加了一個「超越需求」。

(1+1):覺得這層次像是「群體化過程」,為通往第四密度的意識修煉。

H:嗯,沒聽過這個,你覺得是為什麼?超越「個體化」了嗎?

V:是超越「個體化」的現象阿,有些人觸及了一些「星光訊息」,然後加上去的阿,這其實也表示馬兄(馬洛斯)對於星光層尚未觸及或太過模糊阿。

Z:我現在的意識是感受到需求是波動性的,也是會隨階段性不同調整,前提都是一種滿足性,有的滿足了基本才要求其他不同層面,有的要求很低的基本需求,因為有其他更重要目標,也因為不同個體與群體需求差異而有互相協助合作的情形產生。

(1+1):要不給個提示或方向大家來思考看看?

H:或許可以先考慮一下人類是「身心靈複合體」,至少有物質層次、生理層次、心智層次、星光層次。以及我們先前談過,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聯。

V:與「載體」的性質有關嗎?

(1+1):原本想說答案會不會就在生物演化的進程裡?你這樣提示好像又指向另一個方向?

V:「載體」的範圍不僅是演化啦,況且生物進化論也未必是我們的事實啦。

(1+1):剛想著想著忽然覺巴豆夭,我聽到生理本能在呼喚:食物食物~~於是我忽然有了這樣的頓悟──人沒吃東西會死掉欵!所以,生理需求是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這樣的答案可以嗎?我也覺得上面那個答案好像未對到頻?

V:也是阿,這是「載體」運作中,對你發出的通知阿。

H:我是覺得持續有在「思考」,無論你找到的答案是什麼,都是在「對頻」啦。

V:是阿,持續思索,可以調整妳腦部的能量場頻譜阿。

H:生理需求是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對啊。雖然我們是第三密度的實體,透過介接方式,而能使用生理這個載體,不當使用搞到壞掉的話,就沒辦法介接了。所以底層會是生理層次的需求,當然它的range很大,有些人的生理欲望極低,如原始部落只需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得吃能繁衍後代即可。

 

 

以上內容節錄自《意識探索:內在規則的思索與調校》李國榮(Vidya Lee)、「意識/心靈/靈性結構」LINE社群◎合著.李國榮出版/白象文化代理經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0116385.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