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生活特色篇

1.歐洲人渡假表示懂生活,手頭緊也得假裝出門渡假

定期渡假代表過得還不錯
歐洲人很愛曬太陽
沒錢渡假也要休假在家裝渡假
歐洲人跟我們一樣愛面子
西方愛定點東方愛移動渡假模式大不同

歐洲人有渡假的習慣,夏天到海邊、湖畔、山上,冬天則會安排滑雪假期,或到熱帶島嶼、相對溫暖的地中海濱渡假享受陽光,還有很多歐洲人會在小島、海濱、湖畔或山上購買渡假別墅,作為家族親友渡假的地方。出門渡假一方面是紓解工作壓力及增進家人間感情,同時也告訴大家他們重視生活品質,懂得享受生活,並不是只有工作;但另一方面的意義是在向親朋好友及同事們宣告「我們家今年過得很好」、「我們家今年生活有餘裕」,那如果真的經濟不寬裕,沒錢去渡假,那該怎麼辦,這時也會裝一下,請個長假待在家裡,假裝出遠門渡假。

在以往的年代裡,渡假是貴族及富裕人家的專利,歐洲各國王室都有夏宮、冬宮、狩獵宮殿等等,不同季節會住到不同類型的宮殿,貴族們也會跟著在王室宮殿附近置產。在那時代,富裕家庭多數是貴族,他們在各地都有房地產,會依季節選擇適當的地方度過炎炎夏天或寒冷冬季;夏日避暑、冬日避寒,白天男士狩獵、女士喝茶聚會,夜裡辦宴會等,都成為貴族們的休閒活動,說起來在承平時期,休閒幾乎是多數貴族主要生活重心,慢慢的到郊區踏青也是渡假活動之一;但這時還沒什麼人爬山,這活動並不適合當時的貴族,因為那時山區還是很危險的,只有探險家及山區居民會進入,直到19 世紀,阿爾卑斯山開始興起滑雪渡假,也差不多同時,海濱渡假也漸漸成為休閒活動的主流之一;羅馬時期流傳至今的溫泉浴,到今天,仍然是歐洲人重要的養生渡假活動或療養方式!大家沒有看錯,歐洲人也愛泡溫泉或喝溫泉,德國巴登巴登Baden-Baden、瑞士洛伊克巴德Leukerbad、捷克卡羅維瓦利KarlovyVary、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等地都是著名的溫泉勝地。

19 世紀後,渡假已經不是貴族階級的專利,隨著中產階級人數增加,生活逐漸寬裕,也開始有經濟能力從事休閒活動,就跟貴族們一樣,開始享受渡假;附帶一說,觀光業也從此發展,加上鐵路運輸的發展,以及登山纜車系統的建立,不需要有私家馬車,也可以很容易抵達山區、海濱、溫泉等地區渡假。進入現代後,越來越多的庶民家庭也開始有能力渡假了,渡假成為歐洲人生活的一部分,也藉此告訴大家我過得還不錯,甚至演變到後來,努力工作的目的轉化成為了渡假、為了能有機會與家人親友享受假期!

當然富裕家庭會在海濱、湖畔、山區、溫泉區或海外等自家渡假別墅中享受假期,一般家庭則會租下1 至2 週,甚至1 個月的國內外各類型渡假中心、私人渡假會館等,享受各種類型的休閒活動!歐洲的企業也習慣員工每年請1 至2 次的長假渡假;多數歐洲地區能享受陽光的時間並不長,所以人們喜歡陽光,也不怕曬黑,在海邊、湖畔或雪地都會曬黑,沒有錯,雪地也會曬黑,因為白雪直接反射陽光,很容易曬傷的,小易自己就曾因為在雪地來不及補防曬,回到旅館後,發現臉曬黑了,還有太陽眼鏡痕跡,總
之,曬得黑黑的成為渡假的代名詞,也是渡假時節社會地位的象徵!

並不是每個人經濟條件都那麼充裕,雖然可以因預算考量,選擇不同的地區或方式渡假,這代表他們至少過得還可以,但如果真的手頭比較緊時怎麼辦?

其實,許多歐洲人也跟我們一樣,非常在乎面子,猜猜他們會怎麼做?當地朋友說,他們為了怕讓別人說「愛工作」或「過得不好」,記得,在歐洲「愛工作、愛賺錢」,可不是稱讚的話,反而是一種負面評價。他們會向公司請2 週的假,也先偷偷在冰箱存滿2週的食物,並告訴同事、朋友、鄰居要去海外渡假,但實際上躲在家裡,但如果擔心沒曬黑會被發現,就會在家裡用燈泡助曬,或者利用大家都去上班的時間,到陽台、頂樓、日曬中心做日光浴,把自己曬得黑黑的,假期時間結束後,開心的告訴大家已經悠閒地享受了假期。從另一個角度說,還真的是渡完假,只不過是個全程都在家裡渡過的假期而已,這可是相當有趣的真實情況!!


‧‧‧  ‧‧‧  ‧‧‧  

第五章 行程規劃篇

1.歐洲旅遊跟團自助各有優點,適合自己最重要

歐洲旅遊跟團自助各有優缺點
需要專人安排選擇跟團最洽當
喜歡依據自己步調自助旅遊佳
自住旅遊交通距離語言體力都要考慮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旅遊方式
朋友出遊可安排客製化行程

想到巴黎左岸享用浪漫下午茶,想到北歐追尋帶來幸福的極光,想到瑞士欣賞金色馬特洪峰日出美景,想到西班牙巴塞隆納親眼見到建築大師高第的作品,想到義大利威尼斯感受水都風情,想到匈牙利布達佩斯泡個溫泉。大家決定好旅遊目的地後,最常問小易的就是,到歐洲旅遊,到底要跟團或自助,要怎麼選擇才適合,這也是到歐洲旅遊前大家都會思考的事,其實兩種旅遊方式各有優勢。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不少答案,大致上都這麼說,跟旅行團方便,自助旅行自主彈性高,確實跟團旅行最方便,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行程報名付款,一切都有旅行社專業的安排;出國時也有領隊隨團服務,挑到適合自己的行程,也可以有開心、符合期待的旅程。而自助旅行彈性真的大、自主性的高嗎?這就真的挺難說的,交通、語言、距離、體力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當然規劃行程時彈性及自主性很大,但確定行程後,同樣有所限制,不一定如大家所想的;比較容易安排理想中的旅程,實際上跟走到哪裡玩到哪裡並不一樣,得自己認真做功課好好規劃,才能玩的盡興。

依據小易的經驗,簡單來說,想探索交通不便不容易抵達的地區,像是北歐的北角、挪威的大西洋海濱公路、北馬其頓的奧赫里德湖等,或是想在短短假期內去很多景點的,愛聽專業導覽介紹的,不喜歡自己做功課預定行程的,對自助旅行有畏懼的,這些朋友都適合參加旅行團。其他像是愛自己決定想要的行程、不介意沒有行程的,喜歡冒險嘗鮮的,挺適合自助旅行,當然有一群同好一起出遊,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自己規劃,委託旅行社安排客製化包團行程。

歐洲國家多、語言種類多、腹地範圍大,一般旅行社多安排2 週左右行程為主,安排單國或多國行程,也會在這期間內走訪區域內主要景點;住宿、餐廳、交通都有專人預訂安排,同樣的行程、食宿等級如果自己走,通常得花更多時間、更多費用,畢竟團體有巴士接送、領隊帶團、專人導覽,且有一定人數,團體票、團體餐、團體住宿,價格都較優惠,所以才說適合想要在短期間走最多行程的朋友,也適合喜歡CP值高的朋友。當然因為是跟團,也不用擔心語言、路不熟等問題,只須要選擇最喜歡的行程,也適合不愛自己預訂、不想自己走的朋友們,但跟團畢竟是跟團,享受團體行的便利,自由的時間就會比較少,那該挑什麼樣的行程才適合自己,另外再分享。

那自助呢?歐洲鐵路、公路、航空發達,願意花時間安排行程,可以突破語言障礙順利溝通、認路的朋友,也可自己設計出喜歡的行程,依據預算選擇住宿餐飲等,不會受到團體套裝行程約束。但還是有限制,例如航班、車次、住宿需要預訂,自己開車也需要認路及體力等,預訂後也必須按時Check in,以免沒車搭、地方住;實際上並沒想像那麼自由,當然可以安排輕鬆一點的行程,或在喜歡的地方多待幾天。小易唸書的時候,也曾只訂第一晚飯店,第二天起拉著小旅行箱隨興決定下一站,在當年網路不發達的年代,糟糕,透露年齡了,到了每個城市就得找旅遊中心索取或購買當地地圖,同時訂飯
店;印象最深的是前往盧森堡時,火車延誤,抵達時旅遊中心已關門,只能一家一家問有沒有空房,恰巧遇到環歐自行車賽到盧森堡,差點只能在車站或公園過夜,找了2 小時才有房間住。雖然現在網路發達,隨興的行程比較沒問題,隨時可以查資料,但如果選擇走到哪裡算哪裡的旅遊方式,得臨時安排住宿及交通,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仍然不少!

剛剛說到幾個要考慮的重點,溝通、住宿、餐飲、交通;溝通部分,歐洲各有不同語言,還好有現在翻譯軟體可以幫忙,基本上還可以克服,只是得花點時間查詢翻譯。住宿餐飲,該預訂的先預訂,事先注意餐廳休息時間就好,例如週日許多店家、餐廳是不營業的,自助最難處理的是交通這段,可以自駕的問題不大,只是停車費不低,且許多老城區會限制車輛進入,搭大眾運輸,就需要多考慮該怎麼安排、轉乘等,還有遇到延誤、取消,這些真的挺常發生的,也得想好應對方式,當然能夠處理得很好的朋友們,挺適合自助的。

依個人經驗,旅行歐洲每次14 天左右天數剛好,天數太多會出現疲憊感,跟旅伴的甜蜜期容易過,衣服不好準備,也得找地方洗衣服。這樣的天數,跟團就幾乎可以在短時間內走訪當地所有景點,但如果是自助,這天數能去的地方不多。雖然參加旅行團也會因天候、罷工等遇到延誤等風險,但總是有專人會處理這些事,只要跟著安排就好;相對來說,參加旅行團最簡單,倒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跟著團體旅行,比較有自己步調的就不合適跟團,跟團的朋友也同樣害怕遇到步調比較不一樣的團員,行程容易被影響;團體人數不少,畢竟參加團體就得犧牲一點自己,行程較能開心順利,不計較能跟著開心旅遊、愛交朋友的最適合跟團。

小易自己帶團多年,同時有跟團經驗,也會在休假時到歐洲自助旅行,渡假兼考察採點,關於跟團或自助這疑惑有個小小的結論;畢竟在台灣工作的假期較少,歐洲距離比較遠,可以利用為期不長的假期,先選擇跟團,在短時間內把喜歡的國家或地區走一遍;期間又有專業導遊、領隊詳細介紹各地歷史風情,未來有機會可以選擇其中喜歡的城市,來個深度城市旅遊,再來細細體驗當地文化風情。或者可以幾個好友家族組成小團,請專人安排食宿交通,客製化團體旅遊較市場上的行程更可以符合需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其實只要身心都準備好,知道自己的選擇,跟團或自助都將是美好的旅程。


以上內容節錄自《寫在歐洲行起飛前:36個旅途中的生活文化與行程規劃答疑》易堅立◎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2577.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