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想說服別人,得打動對方最深沉的渴望
東田的情婦藤澤未樹想要開一間自己的美甲店,她所認知脫離酒店生活唯一的方式就是依靠男人的錢開一間屬於自己店,所以她接近東田、接近板橋,都是為了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半澤看出藤澤是一位有夢想的女性,知道她不是真心的愛東田,也知道她怕東田被抓到其實是害怕自己無法完成夢想,因此從解決她最懼怕的事情著手:幫她找方法開真正屬於自己的一間店。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不分貴賤
當半澤苦無方法拿到東田外資銀行戶頭時,發現藤澤其實和板橋互通款曲,第一個想到的方法自然是「威脅」,以為用揭發把柄這樣的方式能讓藤澤成為自己的同盟,但是,這樣真的管用嗎?
每個人都有夢想,藤澤自然也有,為了夢想人可以做到甚麼程度呢?為了夢想藤澤自認為可以幫東田洗錢、被呼來喚去,甚至去解釋為什麼劈腿板橋。但藤澤用這樣得來的錢開了店後,真的會開心嗎?從此就脫離了被包養的生活嗎?當然不是,如果藤澤選擇了這條路,就得一輩子成為東田的俘虜,活在東田的陰影下,被打被罵不說,最糟的是,或許還會因為協助洗錢而入獄。
但是半澤說出了她內心真正的渴望:「妳真的要開店,真的有夢想,就不要依靠東田,堂堂正正的貸款去開店,銀行就是這樣才存在的。」而且既然已經有五百萬日幣的存款了,那就用這五百萬去和銀行借貸吧!
身為一位銀行行員,核貸的過程是多麼嚴格,半澤能輕易承諾要借貸給藤澤嗎?他憑藉的是自己身為銀行行員的信譽,憑藉的是自己的專業,他說:「銀行就是這樣才存在的。」「就像妳利用東田一樣,也利用銀行和我吧。」
在這裡我們再次看到半澤說服人的技巧,既然威脅沒有用,那就利誘吧!而這個「利」就是自尊心,再加上銀行行員的保證,這樣保證不失敗、絕對可行的方法,讓藤澤決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的去開店。
被信任是自信前進的原動力
「你真是一個笨蛋,是迷上了我嗎?」在半澤說服藤澤的過程中,藤澤仍然不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夢想,即使半澤──一位男人,不斷的向他佐證她可以辦得到的實例,她仍然以為對方只是想拿回五億,或者根本就是和其他人一樣是「迷上了她」。的確,酒店小姐出身的藤澤,一直用這樣的方式生活著,要她一下子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確實很難,更何況第一次的談判經驗並不愉快,也難怪她會說出:「你好像變了一個人。」「我再也不相信銀行了。」這樣的話。
或許,半澤真的是不擇手段只想要完成使命,但他不會只使用一種方法,而是看到人最深沉的渴望──被信任。他用銀行行員的身分做保證,也看出藤澤堅強的個性。
就像他相信同期盟友、相信部屬一樣,要讓對方成為同盟,一定要懂得抓住對方的心,如果只是用金錢、用脅迫,這樣的關係很快就會消失,就像東田和藤澤的關係一樣。東田應該怎麼樣也想不到,一向唯命是從、任打任罵,還會為了他兩度敲破半澤腦袋的藤澤,居然會為了想靠自己而背叛他。
所以,無論是主管、師長還是父母,鼓勵人、說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他的心,相信他,給他機會。好師傅不是給你魚,而是教你怎麼釣魚,教授方法,放手讓你做,父母亦然。現代的父母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自己悶著頭賺錢,以為讓孩子吃好穿好,將存很多錢給孩子用當做人生目標,殊不知孩子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與自信。一個懂得方法又自信能做得好的孩子,將來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能迎刃而解。相信藤澤也是。
Box:
半澤直樹教我們的第11件事:自信心能戰勝一切
人的潛力無窮,當別人相信你能做到時,為什麼要覺得自己辦不到呢?
半澤不是憑空相信藤澤的,他有憑有據的說出為什麼藤澤可以,只要藤澤也這樣認為,就能靠自己的力量貸款開美甲店。許多時候夢想達成的起始,都是因為相信自己能做到,如果這時再加上有力人士的鼓勵,就能完美的成就一切。
超馬好手林義傑曾經是位沒有人支持的孩子,因為選擇體育,他離家出走。當時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有橫跨撒哈拉沙漠的一天,但因為紀政女士的手,讓他握住了身為運動員的溫度、使命與責任,他開始相信自己能辦得到,開始不顧一切的跑。林義傑說:「You never try, you never know! Never give up till the end!」
所以即使是擁有美麗天賦的藤澤,一定也相信自己有除了美貌之外的能力,能靠自己的力量開店,假使之後營運不善,應該也會感謝半澤幫她完成心願吧?!25.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別像機器人一樣工作
一心想追回西大阪鋼鐵五億元欠款的半澤,得到情報前往鳥谷造船廠找西大阪鋼鐵前任經理課課長波野,以威脅的語氣讓波野吐出用來自保的祕密帳簿,還不斷逼問東田人在何處及私吞的錢藏在何處。不料既驚又怕的波野突然心臟發病倒地,目送救護車遠去之際,半澤忽然墜入父親仍健在、雙手按住自己肩頭的少年回憶裡,父親殷切叮嚀著千萬別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的畫面一再出現,今天自己不小心使得波野病發,如同高利貸逼債的行徑,到底算不算違逆了父親的遺願?
職場上的理性與感性,如何拿捏?
在北陸金澤開設螺絲工廠的半澤家,直樹的雙親全心投入工廠作業,工廠裡的工作看似制式而枯燥,但父親慎之助一直對自己的產品懷有夢想,更以輕量化的樹脂螺絲引以為傲。父親並沒有強迫直樹要繼承家業的束縛,但是卻慎重其事地告訴兒子:「聽好了,直樹。你做什麼工作都行,一定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可不能做那種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慎之助不僅是口頭對兒子這麼說,當半夜被同行通知?田工業倒閉,而支付貨款時限又即將到期時,父親沒有推?迴避,直說自己會去和銀行交涉,並拼命彎腰道歉。當問題上門的當下,承擔責任,確實是第一個沈重的抉擇,因為它難堪而且還得處理善後;動腦筋想個理由推諉,或者乾脆一走了之,相對輕鬆省事輕鬆,自私一點就能辦到。但是父親言行合一,他的工作真諦,不僅止於賺錢,讓他挺直腰桿的,是對得起一干合作伙伴和灌注在樹脂螺絲上織造出的理想。
對照利字當頭的產業中央銀行行員大和田,按照多數銀行「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自保守則辦事,逼得慎太郎上吊後,前往吊唁之後還在如廁時談笑風生,絲亳沒有任何內疚不安。或許「機器人」一詞,已經不足以形容這種把金錢看得比人命重要的惡劣行為了。
對於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對於父親的這番教誨必定是懵懂的,一旦出社會工作,隨著人際間的利害關係接踵而來,半澤愈來愈能體會父親的意思,對於弱者也一直將此概念奉為圭臬。值得一提的是,半澤並沒有因此一時同情就浮濫撥款,不管是飯店還是機械工廠,他還是以「有可能收回貸款」為前提,積極幫助對方重整人事、開拓客源,甚至要求將商品申請專利保障利益,這些做法有時不能立竿見影,必需花時間談判、花心思磨合,但得到的往往是穩定的雙贏結果。
達成工作目標的途徑不止一條,如果不能做到利人利己的圓滿、至少想想是否有不損人不損己的折衷方式,切莫專挑捷徑把未來的路走窄了,為彼此留一條生路,以免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正眼瞧你。
「別做機器人」效應,不只作用在半澤直樹身上,還悄悄地改變了半澤同期進銀行工作的好友——近藤直弼。
自從被銀行「流放」至關係企業宮田電機之後,擔任會計部長的近藤,不斷地被同事和交涉的銀行奚落,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他只是負責四處融資借款,根本碰不到公司的帳務,除了隱忍和退縮之外,近藤只能一愁莫展。直到半澤在劍道場上喚起了他的鬥志之後,一次在辦公室裡,他採於強硬的態度,喝斥了帶頭孤立他的經理課課長野田以及其他看衰他的同事,終於拿到帳本,進而發現公司做假帳的內幕。
近藤質問了公司的老臣野田,野田滿腹委屈地說:「我只是被釘到柱子裡的釘子,掛在牆上的日曆還能每年換新,而我直到生?被扔掉之前都不能動彈,你能想像這樣的人生嗎?」藉此表明自己只是個受僱者,所提的建議又不被社長採納,久而久之就習慣隨波逐流。
這席話道出上班族最深沈的無奈與無力,能夠感同身受的近藤,卻沒有同意野田的說法,反而將半澤的家訓牢記在心,內化成自己的職場心法教訓了野田。的確,說『是』往往比說『不』簡單,但是,如果所有人面對所有事都只會說『是』的話,那工作就成了單純的執行;只是執行的話,機器人也可以。和主管意見相左是難免的,如果因為意見不被採納,而默默繁衍出自己只是枚爛釘子的喪志心態,別人如何還會想要倚重你?如此自我放逐的消極態度,無疑是提前為個人的職業生涯送終。
一份工作,或許只是營生的工具,也可以是成就感的來源,更能昇華為通往夢想的墊腳石,結果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做的人懷有不同的抱負。把自己調整最到不傷神的機器人模式,終生庸庸碌碌,不帶感情和頭腦地執行指令,或是投入更多同理心和創意,與周遭的人串聯,尋求發光發熱的可能,不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Box:
半澤直樹教我們的第25件事:既生為人,就該有溫度
學習藝術、熱衷提倡生活之美的蔣勳,是「美學」的佈道者。要對「美」有所感悟體會,是刻意看一場連名字都唸不全的畫家展覽、還是去聽一場從頭睡到尾的音樂會?他認為與其如此,不若重拾人與人之間感情,找回「像個人樣」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竹科工程師求教於蔣勳,該讓五歲的女兒學小提琴還是鋼琴比較好?蔣勳建議經常工作到深夜的他:「有時間的話,還是多抱抱女兒,比較重要」。擁有父親身體溫度的記憶,更勝藝術帶來的感動,有感動的人,才能對四周的人、事、物產生同理心,這樣的世界,才叫「美」。
半澤在修理平時總要盯著平板電腦裡資料才有安全感的對手福山時,直指福山「只顧『平板』上談兵,寫出來的企劃案沒有人情,不在乎眼前活生生的人」的痛處。既然生為有著七情六慾的人,別忘了散發你的溫度,讓自己從機器人行列中脫隊,活得更像個「人」吧!
東田的情婦藤澤未樹想要開一間自己的美甲店,她所認知脫離酒店生活唯一的方式就是依靠男人的錢開一間屬於自己店,所以她接近東田、接近板橋,都是為了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半澤看出藤澤是一位有夢想的女性,知道她不是真心的愛東田,也知道她怕東田被抓到其實是害怕自己無法完成夢想,因此從解決她最懼怕的事情著手:幫她找方法開真正屬於自己的一間店。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不分貴賤
當半澤苦無方法拿到東田外資銀行戶頭時,發現藤澤其實和板橋互通款曲,第一個想到的方法自然是「威脅」,以為用揭發把柄這樣的方式能讓藤澤成為自己的同盟,但是,這樣真的管用嗎?
每個人都有夢想,藤澤自然也有,為了夢想人可以做到甚麼程度呢?為了夢想藤澤自認為可以幫東田洗錢、被呼來喚去,甚至去解釋為什麼劈腿板橋。但藤澤用這樣得來的錢開了店後,真的會開心嗎?從此就脫離了被包養的生活嗎?當然不是,如果藤澤選擇了這條路,就得一輩子成為東田的俘虜,活在東田的陰影下,被打被罵不說,最糟的是,或許還會因為協助洗錢而入獄。
但是半澤說出了她內心真正的渴望:「妳真的要開店,真的有夢想,就不要依靠東田,堂堂正正的貸款去開店,銀行就是這樣才存在的。」而且既然已經有五百萬日幣的存款了,那就用這五百萬去和銀行借貸吧!
身為一位銀行行員,核貸的過程是多麼嚴格,半澤能輕易承諾要借貸給藤澤嗎?他憑藉的是自己身為銀行行員的信譽,憑藉的是自己的專業,他說:「銀行就是這樣才存在的。」「就像妳利用東田一樣,也利用銀行和我吧。」
在這裡我們再次看到半澤說服人的技巧,既然威脅沒有用,那就利誘吧!而這個「利」就是自尊心,再加上銀行行員的保證,這樣保證不失敗、絕對可行的方法,讓藤澤決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的去開店。
被信任是自信前進的原動力
「你真是一個笨蛋,是迷上了我嗎?」在半澤說服藤澤的過程中,藤澤仍然不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夢想,即使半澤──一位男人,不斷的向他佐證她可以辦得到的實例,她仍然以為對方只是想拿回五億,或者根本就是和其他人一樣是「迷上了她」。的確,酒店小姐出身的藤澤,一直用這樣的方式生活著,要她一下子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確實很難,更何況第一次的談判經驗並不愉快,也難怪她會說出:「你好像變了一個人。」「我再也不相信銀行了。」這樣的話。
或許,半澤真的是不擇手段只想要完成使命,但他不會只使用一種方法,而是看到人最深沉的渴望──被信任。他用銀行行員的身分做保證,也看出藤澤堅強的個性。
就像他相信同期盟友、相信部屬一樣,要讓對方成為同盟,一定要懂得抓住對方的心,如果只是用金錢、用脅迫,這樣的關係很快就會消失,就像東田和藤澤的關係一樣。東田應該怎麼樣也想不到,一向唯命是從、任打任罵,還會為了他兩度敲破半澤腦袋的藤澤,居然會為了想靠自己而背叛他。
所以,無論是主管、師長還是父母,鼓勵人、說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他的心,相信他,給他機會。好師傅不是給你魚,而是教你怎麼釣魚,教授方法,放手讓你做,父母亦然。現代的父母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自己悶著頭賺錢,以為讓孩子吃好穿好,將存很多錢給孩子用當做人生目標,殊不知孩子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與自信。一個懂得方法又自信能做得好的孩子,將來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能迎刃而解。相信藤澤也是。
Box:
半澤直樹教我們的第11件事:自信心能戰勝一切
人的潛力無窮,當別人相信你能做到時,為什麼要覺得自己辦不到呢?
半澤不是憑空相信藤澤的,他有憑有據的說出為什麼藤澤可以,只要藤澤也這樣認為,就能靠自己的力量貸款開美甲店。許多時候夢想達成的起始,都是因為相信自己能做到,如果這時再加上有力人士的鼓勵,就能完美的成就一切。
超馬好手林義傑曾經是位沒有人支持的孩子,因為選擇體育,他離家出走。當時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有橫跨撒哈拉沙漠的一天,但因為紀政女士的手,讓他握住了身為運動員的溫度、使命與責任,他開始相信自己能辦得到,開始不顧一切的跑。林義傑說:「You never try, you never know! Never give up till the end!」
所以即使是擁有美麗天賦的藤澤,一定也相信自己有除了美貌之外的能力,能靠自己的力量開店,假使之後營運不善,應該也會感謝半澤幫她完成心願吧?!25.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別像機器人一樣工作
一心想追回西大阪鋼鐵五億元欠款的半澤,得到情報前往鳥谷造船廠找西大阪鋼鐵前任經理課課長波野,以威脅的語氣讓波野吐出用來自保的祕密帳簿,還不斷逼問東田人在何處及私吞的錢藏在何處。不料既驚又怕的波野突然心臟發病倒地,目送救護車遠去之際,半澤忽然墜入父親仍健在、雙手按住自己肩頭的少年回憶裡,父親殷切叮嚀著千萬別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的畫面一再出現,今天自己不小心使得波野病發,如同高利貸逼債的行徑,到底算不算違逆了父親的遺願?
職場上的理性與感性,如何拿捏?
在北陸金澤開設螺絲工廠的半澤家,直樹的雙親全心投入工廠作業,工廠裡的工作看似制式而枯燥,但父親慎之助一直對自己的產品懷有夢想,更以輕量化的樹脂螺絲引以為傲。父親並沒有強迫直樹要繼承家業的束縛,但是卻慎重其事地告訴兒子:「聽好了,直樹。你做什麼工作都行,一定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可不能做那種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慎之助不僅是口頭對兒子這麼說,當半夜被同行通知?田工業倒閉,而支付貨款時限又即將到期時,父親沒有推?迴避,直說自己會去和銀行交涉,並拼命彎腰道歉。當問題上門的當下,承擔責任,確實是第一個沈重的抉擇,因為它難堪而且還得處理善後;動腦筋想個理由推諉,或者乾脆一走了之,相對輕鬆省事輕鬆,自私一點就能辦到。但是父親言行合一,他的工作真諦,不僅止於賺錢,讓他挺直腰桿的,是對得起一干合作伙伴和灌注在樹脂螺絲上織造出的理想。
對照利字當頭的產業中央銀行行員大和田,按照多數銀行「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自保守則辦事,逼得慎太郎上吊後,前往吊唁之後還在如廁時談笑風生,絲亳沒有任何內疚不安。或許「機器人」一詞,已經不足以形容這種把金錢看得比人命重要的惡劣行為了。
對於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對於父親的這番教誨必定是懵懂的,一旦出社會工作,隨著人際間的利害關係接踵而來,半澤愈來愈能體會父親的意思,對於弱者也一直將此概念奉為圭臬。值得一提的是,半澤並沒有因此一時同情就浮濫撥款,不管是飯店還是機械工廠,他還是以「有可能收回貸款」為前提,積極幫助對方重整人事、開拓客源,甚至要求將商品申請專利保障利益,這些做法有時不能立竿見影,必需花時間談判、花心思磨合,但得到的往往是穩定的雙贏結果。
達成工作目標的途徑不止一條,如果不能做到利人利己的圓滿、至少想想是否有不損人不損己的折衷方式,切莫專挑捷徑把未來的路走窄了,為彼此留一條生路,以免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正眼瞧你。
「別做機器人」效應,不只作用在半澤直樹身上,還悄悄地改變了半澤同期進銀行工作的好友——近藤直弼。
自從被銀行「流放」至關係企業宮田電機之後,擔任會計部長的近藤,不斷地被同事和交涉的銀行奚落,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他只是負責四處融資借款,根本碰不到公司的帳務,除了隱忍和退縮之外,近藤只能一愁莫展。直到半澤在劍道場上喚起了他的鬥志之後,一次在辦公室裡,他採於強硬的態度,喝斥了帶頭孤立他的經理課課長野田以及其他看衰他的同事,終於拿到帳本,進而發現公司做假帳的內幕。
近藤質問了公司的老臣野田,野田滿腹委屈地說:「我只是被釘到柱子裡的釘子,掛在牆上的日曆還能每年換新,而我直到生?被扔掉之前都不能動彈,你能想像這樣的人生嗎?」藉此表明自己只是個受僱者,所提的建議又不被社長採納,久而久之就習慣隨波逐流。
這席話道出上班族最深沈的無奈與無力,能夠感同身受的近藤,卻沒有同意野田的說法,反而將半澤的家訓牢記在心,內化成自己的職場心法教訓了野田。的確,說『是』往往比說『不』簡單,但是,如果所有人面對所有事都只會說『是』的話,那工作就成了單純的執行;只是執行的話,機器人也可以。和主管意見相左是難免的,如果因為意見不被採納,而默默繁衍出自己只是枚爛釘子的喪志心態,別人如何還會想要倚重你?如此自我放逐的消極態度,無疑是提前為個人的職業生涯送終。
一份工作,或許只是營生的工具,也可以是成就感的來源,更能昇華為通往夢想的墊腳石,結果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做的人懷有不同的抱負。把自己調整最到不傷神的機器人模式,終生庸庸碌碌,不帶感情和頭腦地執行指令,或是投入更多同理心和創意,與周遭的人串聯,尋求發光發熱的可能,不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Box:
半澤直樹教我們的第25件事:既生為人,就該有溫度
學習藝術、熱衷提倡生活之美的蔣勳,是「美學」的佈道者。要對「美」有所感悟體會,是刻意看一場連名字都唸不全的畫家展覽、還是去聽一場從頭睡到尾的音樂會?他認為與其如此,不若重拾人與人之間感情,找回「像個人樣」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竹科工程師求教於蔣勳,該讓五歲的女兒學小提琴還是鋼琴比較好?蔣勳建議經常工作到深夜的他:「有時間的話,還是多抱抱女兒,比較重要」。擁有父親身體溫度的記憶,更勝藝術帶來的感動,有感動的人,才能對四周的人、事、物產生同理心,這樣的世界,才叫「美」。
半澤在修理平時總要盯著平板電腦裡資料才有安全感的對手福山時,直指福山「只顧『平板』上談兵,寫出來的企劃案沒有人情,不在乎眼前活生生的人」的痛處。既然生為有著七情六慾的人,別忘了散發你的溫度,讓自己從機器人行列中脫隊,活得更像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