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言

神蹟和你想的不一樣

文/真光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懋禛

 

很難想像真光福音教會已經滿十五年了,當初在我和Dennis 家的第一場聚會仍讓人難忘。那時我們憑著一股愛神、愛人、愛土地的熱情,雖不清楚將來會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只單純希望能聚集一群渴望經歷上帝無條件大愛的人、建立一個能打破各樣藩籬的教會。

一開始我們就有許多想推動的理念、想服務的對象。我們構思「健康、熱情、豐盛」的核心價值,訂下「信徒、門徒、使徒」的宣教異象,也設定自己是一間「不為特定族群設立,歡迎所有人的教會」。

在我們各樣策略和事工規劃、異象和信息傳遞中,「神蹟」這個詞其實不常出現。但如今,當我們想為這本訴說真光福音教會故事的書找尋一個關鍵字時,「神蹟」竟成為每一位執筆人都認同,最能代表真光十五年來與眾不同的見證。

 

▌神蹟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怎樣為尼尼微人成了神蹟,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了神蹟。」(路加福音11:29-30)耶穌曾感嘆很多人想看他行神蹟,但縱使他已經使許多人經歷神蹟,不少人卻仍不願意悔改。

耶穌的這段話一直提醒我們,雖然真光福音教會有許多經歷神蹟的故事和生命見證,但我們始終不把追求神蹟當作目標。我們把追求上帝主權(神的國和義) 的實現視為最重要的事。我們認為神蹟是「指向上帝的記號」!重點是上帝,而非神蹟。神蹟的目的若不是為了讓人認識和經歷耶穌、若非彰顯上帝的屬性和能力,就不算是神蹟。

我們相信最大的神蹟就是人心的轉變,就是願意「渴望經歷和相信耶穌,在他愛中察覺自己身為人的罪和黑暗面;進而轉向上帝、接受耶穌為救主,活出愛上帝、愛人如己的生命」。而神蹟就會在上帝的恩典裡,加上人的信仰實踐,自然而然發生。

大多數教會教導同性戀是罪,需要悔改。但真光福音教會特別之處,在於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需要上帝拯救的罪人,透過聖經研究和生命見證,我們宣告同性之間的委身和親密關係並不是罪。這本書所記錄的,就是在這個神學觀和信仰行動下,十多位不分異同的獨特生命,在這間多元又合一的教會所經歷到的神蹟,所見證到耶穌慈愛、公義、超自然的福音大能。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因為這福音啟示上帝怎樣使人跟他有合宜的關係:是起於信,止於信。正如聖經所說的:「因信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關係的人將得生命。」(羅馬書1:16-17)

 

▌上帝用神蹟加強我們的見證

 

本書不進行聖經和同志與多元性別的神學辯論,是因為這類討論已有不少出版品和網路資源可供參考,但上帝肯定同志(LGBTQI+)與多元家庭的生命見證卻不多見。因此我們分享基督徒同志和支持同志的異性戀基督徒們的信仰觀和生命故事,讓上帝透過在真光福音教會的許多神蹟奇事來證實:上帝不只愛同志和多元家庭,更是要肯定、支持、呼召、重用他們,並跟他們爭取尊嚴、平權站在一起。

讀這本書你也會明白,神蹟不是一般人所以為的「超自然事件」。神蹟更包括思維更新、信仰改革、公義彰顯等上帝作為。我們不僅在新約聖經關於耶穌基督的記載中看見,也從舊約聖經許多先知的話語和教訓中聽見。在這本書,你會看見一個又一個上帝偉大拯救的神蹟、聖靈醫治生命和轉化社會的工作。

透過這些故事,我們見證:「既然這樣,我們該怎麼說呢?只要上帝在我們這一邊,誰能敵對我們呢?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顧惜,給了我們眾人。既然這樣,他不會也把萬物白白地賜給我們嗎?誰會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上帝已經宣布他們無罪了!那麼,誰還會定他們的罪呢?絕不是基督耶穌!」(羅馬書8:31-34a)

 

▌神蹟方程式

 

從聖經記載和這本書的生命故事裡,我們發現神蹟是基於「恩典」—上帝無條件的賞賜。但人若要經歷神蹟,也不總是只單坐在那裡,等上帝幫我們做事。上帝的恩典和人的行動是神蹟發生的兩個必要條件,而透過本書,你將發現一個能依循的神蹟方程式:大夢想+敢行動+神介入。

這裡的夢想指的是上帝的旨意和作為,當一個人或群體願意把自己的夢想臣服於上帝的夢想時,「呼召」就因此產生。當人願意用勇氣回應上帝呼召、敢持續靠信心採取行動、肯在過程中接受上帝調整,神蹟就會持續發生。而上帝的夢想絕對是人無法靠自己的理解力和能力完成的,所以神一定要介入在整個過程中。

人願意讓上帝介入到什麼程度、人的做法是否真的是上帝要做的,就會影響神蹟最終的結果。

邀請你敞開心胸,跟著真光福音教會一起進入這趟超乎你想像的神蹟之旅。也讓我們不只希望領受神蹟,更渴望成為神蹟。因為當我們成為神蹟,眾人就會渴望認識耶穌。有限的你,可以跟無限的上帝,一起讓神蹟發生!

 

 

 

第二章

確定異象,堅持就能看見神蹟

 

 

在懋禛牧師領受異象、要開拓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之後,他和他的伴侶Dennis 以及幾個同工開始禱告,尋求更多關於這間教會的細節,也開始為期半年到不同教會觀摩、學習。

有一次Dennis 問懋禛牧師:「你希望當別人提到真光福音教會時,除了是歡迎所有人的教會之外,還希望別人想到什麼?」懋禛牧師回答:「我希望大家喜愛這間教會的敬拜,在敬拜中每個人都能經歷到上帝。我也希望這是間充滿神蹟的教會,每個人都能在這裡真實感受到耶穌的愛,知道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

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卻很難做到的事,因為想達到這樣的目標,絕非是人手所能做的;唯有緊緊倚靠上帝,也唯有上帝才能做到。「如果要實現這樣的異象與夢想,那就必須時時警惕自己,在神面前謙卑並時刻仰賴上帝的大能。」Dennis用堅定的口吻說出他的信念。

 

▌歡迎所有人?

 

在二○○八年,光是一間同志的教會,都可能遭受批評、攻擊,更遑論什麼叫做「建立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來自各界的聲音與質疑從四面八方傳到懋禛牧師、Dennis 以及教會同工耳中:「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同志怕出櫃、怕被認出來,才不敢去呢!」、「異性戀有那麼多教會可以去,為什麼要去一間有同志、而且牧師是同志的教會?」、「歡迎所有人只是一種說法,終究是誰都無法討好,也不會有人想去的一間教會!」

面對各種質疑,懋禛牧師和Dennis 仍緊緊抓住那一開始的異象,相信教會本來就應該是歡迎所有人的,更相信在上帝國度中,每個人都應該被視為美好。因

為〈創世記〉1章31節寫著:「上帝看他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

「歡迎所有人不應該只是個口號,而是需要學習從內心用上帝創造的眼光去尊重、尊榮每個人。」懋禛牧師不斷在教會中傳達這樣的訊息,即使在一開始還不到十個人聚會時,懋禛牧師就開始教導著會眾如何尊榮個體。二十多歲才信耶穌的Dennis 也表示:「要建立起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就必須看待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美好的創造,不應該用性傾向去區分人。上帝的愛是廣大且深闊的,祂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那麼誰又能夠將神的愛與人隔絕呢?」

 

▌尊榮家庭和小孩

 

即使有尊榮思維的教導,但似乎還少了些什麼?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的異象,似乎應該被更大的擴張。Dennis 在初期就對會友們說:「我們必須想像真光福音教會真正的模樣!如果我們希望之後在真光不只有同志,更有異性戀、家庭、小孩,那麼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建立起有小孩在我們當中的思維。」

成為一間歡迎所有人的教會,意味著有不同性傾向與家庭樣貌的人在當中,即使在還沒看見成就之前,就需要嘗試用更遠的眼光看待這間教會。在生活中,當有小孩在群體中的時候,大家都會謹言慎行,每個人會關心、在意小朋友,知道小朋友都在學習大人們的說話方式。Dennis 認為,即使教會教導尊榮每個獨特的個體,但同時也必須知道每個人的所言所行也可能帶給小孩影響,甚至就是在雕塑教會的文化。

尊榮的文化同時也需要落實在每個孩子身上,所以十五年來,你會發現在真光的禮拜堂裡,即使在牧師講道時,都可能發生小朋友到處跑,或者大叫或哭泣的狀況。但每個會友都仍平靜地看待這一切,甚至對小朋友的單純感到喜樂。因為往往從小孩的身上,所謂的大人們反而可以學習到更多!就像〈馬可福音〉10章14—16節耶穌的教導:耶穌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你們要記住,凡不像小孩子一樣來接受上帝主權的人,絕不能成為他的子民。」於是他抱起小孩子,一個一個地摸他們,給他們祝福。

 

▌去標籤化

 

為了建立一間真正歡迎所有人的教會,在一開始就必須慎重並有所取捨。雖然真光在一開始大部分是同志,也希望有更多同志能知道上帝愛同志、希望有更多同志的生命能認識並被神的愛所碰觸。但因著異象、同時明白在教會初期是很容易被標籤化的,因此真光做了一個特別的決定,就是在教會初期不參加同志遊行。

這個決定,在當時並不被所有的會友所認同,甚至覺得既然要讓同志認識上帝,為何放棄同志遊行這樣一個傳揚福音的大好機會?但在懋禛牧師與Dennis 不斷討論思考下,依然覺得在初期參與同志遊行很容易被誤解真光福音教會是一間同志教會,而一旦這樣的標籤被貼上,將更難將真光真正的異象—歡迎所有人—這樣的思維,讓大家知道且看見。

「我們不是要建立一間同志教會,而是要打破藩籬,讓所有人知道有一間教會可以讓每個人自在地用神所創造的樣式來親近祂。」Dennis 和懋禛牧師都希望,當人們來到真光,是因為想要親近神,自然地每個人就會把目光聚焦在上帝身上,而不只是尋求同伴、尋找身分的庇護所。因為在神國裡,人人都需要上帝庇護,無論是否為同志。

這樣的取捨,的確慢慢地讓更多人看見,真光福音教會的確不是一間同志教會,而是一間真實想要歡迎所有人的教會。雖然過程中有同志會友因此離開,卻也有更多異性戀、異性家庭,甚至是離婚的媽媽或爸爸帶著小孩來到真光,一起敬拜與渴慕上帝的愛、經歷上帝的恩典。

在幾年過去後,已有更多人—不論性別與性傾向—明白「歡迎所有人」的異象;真光於是開始參與同志遊行,甚至加入同志婚姻平權運動當中。而無論是同志遊行或是婚姻平權,真光福音教會從來都不是只有同志會友參與在這些運動中,而是每一個真光人都熱切響應。

在這樣沒有區分的教會中,歡迎所有人的異象也不再被質疑,甚至有更多的教會也想要成為「歡迎所有人的教會」。感謝上帝的賜福以及台灣社會的進步,真光如今在生理性別和性傾向上,女男的比例、主流性別與多元性別的比例,都呈現平衡發展的趨勢。

 

▌敬拜聚焦在神

 

有了歡迎所有人的思維、去標籤化的文化,真光福音教會創立時的另一個異象—讓人們來教會時能聚焦在神,甚至讓大家在敬拜中可以深刻經歷到上帝,該怎麼做到呢?真光福音教會的詩歌敬拜有一個很不同的特點,就是會唱英文詩歌。「明明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而且我的英文也不太好,為什麼要唱英文詩歌?」這是每個來到真光的新家人時常感到疑惑、甚至不解的地方。

在教會創立初期人手不夠的狀況下,即使過去沒有什麼帶領敬拜的經驗、甚至是第一代基督徒的身分,Dennis 為了減輕懋禛牧師的負擔,自告奮勇站出來帶領敬拜。但也因為少了一些過去教會經驗的束縛,反而成為Dennis 勇敢跳脫框架的思考。他分享了跟懋禛牧師當時的一段對話。

「我聽了許多中文的詩歌,我有點不太明白。」Dennis 對懋禛牧師說。

「是哪個部分呢?」牧師問。

「為什麼許多中文詩歌的主體是﹃我﹄而不是神呢?感覺似乎是在對上帝唱,但重點卻時常僅停留在述說自己的難過或是遭遇。雖然是可以帶給人感動與共鳴,但似乎不是單單來敬拜神。」

「但我發現許多英文歌反而是很簡單地在敬拜上帝的屬性、讚美神的偉大作為。」Dennis 說,於是「可以用英文詩歌帶敬拜嗎?」這樣的想法就很直接地產生了。

懋禛牧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體認後,也很同意Dennis 所說的。他們相信,重點或許不是中文詩歌或英文詩歌,而是敬拜的焦點是誰? Dennis 認為:「我始終相信當我們敬拜聚焦在神身上的時候,上帝必會對每個人說話。」於是真光福音教會的詩歌敬拜會安排至少一半的英文詩歌。

即使許多人第一次到真光聚會,聽到英文詩歌可能無法立刻跟著唱,但十五年期間,教會卻不斷聽到真光家人們分享:當他們第一次來到真光、當台上開始敬拜,雖然唱的是英文詩歌,即使不熟悉,但眼淚卻無法停止掉落,甚至真實地感受到「我回到家了」。最常聽到的分享是:「即使不明白為何流淚,但卻又清楚地感受到神在對我說話,是我從未有過的經驗。」

每次聽到這些分享,Dennis 知道從一開始的敬拜異象,以及堅持敬拜需要聚焦在上帝身上這件事,是正確且美好的堅持。他說:「不是我們人做了什麼所以感動人,而是聖靈運行在敬拜中。當上帝透過音樂、歌詞、聖經、意念等方式親自對人說話、親自撫慰安慰人心,這一切是何等美好!」當人們專心來尋求神、單單敬拜祂、讓神成為那唯一的焦點,上帝自然會做祂要做的事,包括醫治與神蹟。

Dennis 依舊堅定地說:「創立真光福音教會十五年來,即使人數逐漸成長,也有更多人知道、認識真光福音教會。但無論是在歡迎所有人理念的落實、尊榮每個人的思維,以及敬拜詩歌的選擇,我們都仍堅持一開始創立的異象,就是『這是間可以讓人真實感受到上帝的愛、同時也充滿神蹟的教會』。這樣的堅持在十五年後仍在繼續。」

也因為這種堅持,真光許許多多姊妹弟兄家人們的生命充滿了上帝神蹟的記號;而這些記號,也將持續吸引更多人想要來經歷上帝、渴望認識耶穌。「願上帝的榮耀持續照亮真光福音教會,而上帝的智慧也帶領真光繼續走向更大、更美好的未來,繼續為世上更多人帶來祝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