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 逃家又離鄉的牧羊少年
那是十六世紀的尾聲,再過三年,就要邁入十七世紀了。
正如古諺「彷若池塘的上阿里三圍、有如農田的下多康三岡、恰似水渠的中衛藏四如」所云,西藏依地勢可分為阿里、多康、衛藏三區。而故事的起點—恰域—乃位於衛藏境內之南。據說此地散發清聖之氣,美如仙境,並有一座名為「神觀天山」的神山。相傳天界眾生透過天索,從天而降來到了恰域,逐步繁衍出人間後嗣,是故此地亦以天境和天宮為名,傳說有五百天仙仍留駐恰域。拉尊如是帶有詩意地描述他的家鄉:「北依金剛岩山,前有旃檀等各種樹木如供雲一般搖曳生姿,右山如佛塔突起,左山有勇父空行聚集的尸陀林,山頂如須彌一般高聳壯麗。在此具有許多吉祥地貌之地,來自天界特別族系後裔,代代延綿。」
在這個來自天界的後裔裡,一位名為薏蓊菩噶的西藏女子在懷孕期間,夢見自己肩上扛著一支白水晶長矛,矛上覆蓋著一頂絲綢編織的禪修帽。她的丈夫也做了一個特別的夢,帝釋天王現身夢中親賜寶珠。也許是這個夢的緣故,兩人所生下的這個男孩,就取名為「拉旺諾布」,意為「天王寶珠」。儘管有如此奇夢,夫妻兩人都沒有料到,自己的孩子會在日後成為名留青史的拉尊南卡吉美。
拉尊在自傳當中,帶著濃厚的情感描寫母愛道:「剛出生時,身體晃動,不會說話……身體像愚笨的動物一樣時,她會喚著『我的兒啊』,然後將我放在她如蓮花般的雙手中,讓我依靠她胸口的溫暖。她用如花瓣一樣的舌頭,將奶、酪、食物的精華餵給我。她會用漂亮的柔布擦拭我不淨的口水、鼻涕、塵垢。還會擔心我有沒有生病、憂慮我會不會死掉……凡此種種,她因為那顆關愛的心,連一天都捨不得分開似地照顧著我。」
稍微懂事時,拉尊的兩個哥哥前去為當地的人王做事,而年邁的父親也過世,家計重擔於是落在母親和姊姊們身上。拉尊自己負責照顧綿羊、馬匹和各式牛隻,一刻也不得閒。在夏雨、冬風、春寒當中,行跡遍及各處川谷,生活艱辛,不得自主,他形容自己的處境是「變成像妖鬼的僕從一樣」。
身長蚤蝨、手腳裂傷、衣食簡陋等遭遇,似乎成為家常便飯,如此刻苦的處境讓拉尊對三界輪迴產生強烈的厭離心。他這樣敘述道:「有時,我獨自哭泣想著……輪迴當中,有寒熱、飢渴、鬥爭、遷轉墮落之眾多痛苦……像是火坑煎熬難忍,像是牢獄無法解脫,像是川流沒有間歇。無法遠離苦業,哪裡也沒有安樂,像是待在兵器鋒刃上一樣,該當如何解脫?此生如竭油之燈、枯水之池、草尖之露、峰頂之陽、天中閃電一般,不知死主何時到來,死緣不可思議。臨死之際,累積的財富、堆造的樓堡、摯愛的同伴、親愛的父母、孩子親眷,任何人連剎那也幫不上忙……將這一生的景象全都放下後,那獨自一人走掉的痛苦,令人感傷……由不得想要做這個、做那個、去哪裡、待哪裡,確定要獨自在中陰險道漂泊。沒能想起上師和三寶的救護,沒有正法之道,沒有博學實修的僧友,連帶走財富、一滴水、一口糧的自由也沒有。……過去就是因為衣食庸碌而漂泊輪迴,我想,現在倘若又受制於衣食瑣事,肯定會永遠在輪迴裡飄盪。於是,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我都將心思寄託在三寶和正法上。」
十一歲那年,拉尊對佛法的信慕不由自主地生起。在那之前,雖然在母胎
當中就已經取了法名,但始終沒有機緣真正修學佛法。而這一年,難擋心血來
潮的他,離家出走到鄰近自家的誦年寺出家,並在祖古55烏金班究座下受沙彌
戒,出家法號為「袞桑南傑」,56意為普賢昭勝。然而,僅僅只是剃光頭髮、披上僧服,而沒有紮實的修學,顯然無法滿足這位牧羊少年對佛法的渴求。在誦年寺,拉尊除了學習藏文讀寫和背記課誦之外,並沒有機會深入研學佛法核心。他如是說道:「一直到十七歲之間,都還需要混雜著世間法。」由此可見,拉尊在年少時期就已立定修學純正佛法的志向,表面出家而實際不離世間法的半調子學佛處境讓他悲痛不已。他敘述道:「那時,日夜不離淚水,在巨大傷悲策發之下,我想,此生倘若不能修行純正佛法,那就和一個痲瘋病人在監牢中腐爛一樣沒有差別了。」
既知拉尊對修行的理想如此崇高,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繼十一歲出離家鄉
後,再於十七歲時出離寺院了。此回出離的目的地,是位於東方的工布,距離
家鄉有三天的路程。既然這次不只是離家,還要遠赴他鄉,親人的不捨和百般
反對自然可想而知。他們紛紛透過溫和與威脅等等各種方式,試圖阻止拉尊前
去工布。就連誦年寺的道友和上師們,也異口同聲加入勸阻的行列。他們說
道:「你這樣離去是不好的,去工布的人裡頭,沒有出現過好的前例。要學習的話,在這裡學難道不行嗎?這裡的道友和上師都好,別在母親和家人在世的時候跟他們分離,這樣才合理呀!」
然而,心意已決的拉尊如是回應:「我去工布不是為了溫飽,也不是為了財
富。祈求,是向三寶祈求;要做的,除了正法以外沒別的了;想要待的地方,
除了山間之外沒別的了。我如果明天死去就算了,即使活到百歲,我這人的快
樂和痛苦,你們從今天起就別操心了,我已經下定決心修行佛法,誰的話我都
不聽了!」
親友軟硬兼施,沒人為他準備行囊,他描述說:「連給一滴水的人也沒有。」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拉尊來到母親面前辭行,母親徹夜流淚悲傷地說:
「我死的時候,你人卻不在……」拉尊再次表明自己的決心:「從母胎出生至
今,我都在做僕人,空度人生,實在是很大的損失,要寄望別人,也只是徒增
淚水。現在是我空手遠行的時候了。」母親淚濕衣襟,十分擔憂兒子的旅途安
危,也憂心兒子除了沒有口糧之外,連拜見上師時的供養也沒有。拉尊在淚眼
之中回覆說: 「媽媽,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都身處痛苦輪迴的深淵,眾生
沒有閒暇時間來修行佛法,我不知道何時會死,對於往昔漂泊在輪迴當中的處
境,我深感懊悔。現在,就算賠上性命,我也要去!媽媽,請您保重身體,跟
兒媳、鄰人要和睦相處,好好向本尊大悲觀世音祈求,不要再為我的苦樂掛心了。」
母親知道孩子去意堅定,只能諄諄囑咐說:「我們倆的關係,今天走到最後了,你死了,我幫不上忙,我死了,也沒辦法和你碰面。那麼現在你好好聽我
說,保持謙下,穿著簡陋就好。不論是苦是樂,都要向上師祈求,途經山川險
處,自己要小心……永遠不要忘記我這個媽媽……」
翌日,拉尊與兩個同伴啟程東行,途中曾在達波地區澤樂仁增南傑處待上兩個月,最終復與另一位同伴,行經語言迥異之境,衣衫襤褸、負重苦旅。在淚水和汗水交織之下,於數日後抵達了目的地—敏卓給奏林寺。
當時,鄉人眼中看到的,是一意孤行、滿腔熱血追求純正佛法的懵懂少年,沒有人能夠體會那少年對於純正佛法的標準究竟有多麼高遠。於是,自然沒有人會料到這位鐵了心、離了家、離了鄉的少年,會在數年後脫胎換骨,成為名揚四方的一代大師。
5 從瓶入瓶的甘露醍醐
求法若渴的十七歲少年,如願來到工布的敏卓給奏林寺。
這所寺院裡約有四百多位僧人,寺規清淨,要入寺為僧,必須立誓斷酒。
開頭的兩年,拉尊完成課誦的學習,在接下來的五年當中,他深入學習八大法
行、《密意總集》、《長壽修持金剛鬘》、《如意寶藏論》等法要。拉尊不僅渴求佛法知識,更想學以致用、付諸實修,這在他這段自述當中表露無遺:「就連夜晚,我也拄著手杖到岩石上,由於要防止自己睡覺、修持不倒單,身體亂掉了,還有一次得了水病。之後,我也圓滿了畫壇城、唱誦唄調、金剛舞以及製作朵瑪等等的學習。」
幾年前還在牧羊的拉尊,在短短數年之間,就以突飛猛進之勢,儼然成為
寺中學習表現最優秀的僧人。眼看他的寺院生活就要步入高峰,殊不知對他來
說,這只是又一次出離、進一步突破的起點。他敘述道:「然後我在想,在這寺院為僧,還是有貪、有瞋,還是有散亂,還是在看面子,必須吃善信供養的食物,以及為亡者超薦而供奉的食物。而且,我也非常擔心會與師兄弟和上師產生違背誓言的情形。再者,僧人仍然汲汲營營於衣食,諸如此等眾多現世瑣
事,並沒有純正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實修。」
看到有僧人披著莊嚴袈裟,內心煩惱卻無法調伏的情狀,每每讓拉尊生起
強烈的厭離心。不喜華而不實的表面工夫,是拉尊鮮明的個性標誌。對於純正
佛法要求之高,讓他對在制式學院裡出類拔萃毫無眷戀,於焉展開了拜師求法
之旅。從二十一歲那年開始,拉尊先後依止了三十七位上師,62求法的內容,
下至聲聞乘,上至大圓滿立斷、頓超,習得法門數百,典籍上千。他敘述道:
救拔吾脫三界輪迴主,如父至尊上師三十七。下至聲聞乃至大圓滿,
求得深要上百耳傳法。若要計數則典籍數千,總括諸法所詮心要義。
基之本來清淨見,道為任運而成修,果為自 生心要行,三者無別一本覺。
卓越成辦虹身道,淨界明燈法身澤,光點空燈報身澤,界覺妙力金剛鏈,
見則意斷見地歿,聞則淨除多劫罪,修則直通諸地道,證則身蘊化成光。
在數十位上師當中,拉尊的首要根本上師,當屬工布大圓滿成就者——索南 旺波。在拉尊的自傳中,第一個提到的上師也正是他。在他撰寫的諸多證道 歌、祈請文當中,出現次數最多、行文之間最富情感溫度的,也是索南旺波這 位大師。拉尊曾提及,索南旺波乃是噶當派祖師種敦巴尊者的化現, 在他眼 中,這位上師亦集釋迦牟尼、蓮師、薩拉哈、妙音天女、噶拉多傑等聖賢於一 身。他如是寫道:
本來光明自生本淨基,輪涅任運五光界覺道,共同果實殊勝身與智,
開顯勝者索南旺波 尊,宣說續傳竅訣如妙音,示物本質如真薩拉哈,
顯示修相神通如蓮師,無住涅槃如同真噶拉,遺留身舍利如淨飯子,
願我勝皈依處得昭勝。
拉尊也曾提及自己是印度大班智達卑瑪拉密札的子嗣、蓮師的傳承持有 者、二十五王臣弟子的修行傳承持有者以及索南旺波的心子:
索南旺波工布成就者,聖地當中四相法身淨,
神變示現輪涅本無別,我乃彼賢父之心子也。
在另一篇祈請文當中,拉尊充滿感性及詩意地描述自己的根本上師:
無比的嚮導索南旺波,您之功德像虛空一般無量,且容我在此稍述少許。
您是橫渡輪迴大海的良舟船長,您是去除苦惱的如意寶珠,您是熄滅煩惱火焰的甘露河川,您是降下善法清涼雨的利樂白雲,您是讓人見聞生喜的天界鼓,您是去除三毒病症的藥王,您是去除無明黑暗 的智慧明燈,您是滿足希願的滿願樹。
拉尊在索南旺波的座下前後三次求法,在總計十二個月的時間當中,求得 龍欽巴《四心滴》之《上師心滴》圓滿灌頂、口傳、教授,以及噶瑪林巴伏藏 《寂忿密意自解脫》、大圓滿《空行心滴》、大手印《廣界離邊》、《成就者美隆 多傑全集》、《密意總集斷法》等等諸多深奧法門。直至索南旺波圓寂,依止長 達十七年的時間。索南旺波將這些珍貴的法訣,如同滿壺醍醐甘露般傾注給 他。他曾形容索南旺波的竅訣像是煉金液,陶冶自己如鐵的心續,使一切感知 都化成了黃金珍寶。 他也曾在上師尊前發下了圓滿自利利他的願,並且得到 恩師授記,將具有利益眾生的能力。
拉尊另一位重要的根本上師,乃是百大伏藏師之一的嘉村寧波,又名雷綽 林巴。嘉村寧波的轉世世系,最初來自賢劫千佛當中的過去佛—自在王祥佛。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示現為虛空藏菩薩,後於西藏轉生為拉托托日年贊和孃丁增 桑波等士夫。
拉尊也曾提到,嘉村寧波是印度五百大班智達之頂嚴卑瑪拉密札之心子, 他如是簡述嘉村寧波的功德,並視自己為嘉村寧波的法脈子嗣:
彼大班智達心子,勝士嘉村寧波尊,首先得勝共悉地,幻化有漏五大種,
復取新舊深伏藏,結緣百千萬億眾,度化空行本來剎,佛與蓮師之補處 ,
如今東部工布住。彼持明尊之子嗣,悟者南卡吉美也。
在嘉村寧波的座下,拉尊求得《甘珠爾經續總集》以及眾多伏藏傳承,包
括伏藏師「十一林巴」、「三大勝化身」等大師的伏藏品,乃至嘉村名揚後世的 伏藏品《三寶總攝》。 拉尊後來曾多次應各地弟子之請,傳授嘉村寧波的《馬 亥如意寶》等伏藏法灌頂,是得到嘉村親賦傳法權的心子之一。
嘉村寧波神通無礙,他曾問拉尊:「你的前世是阿柔謝拉炯內,你還記得 嗎?」隨後,他便將拉尊的前世經歷說給他聽。此外,這位持明聖者也特別為 拉尊授記、慰諭、加持、發願,乃至將自己全身所穿的衣服、特別的聖物以及 頭髮、手腳指甲都賜給拉尊,師徒之親由此可見一斑。 尤其是拉尊前往秘境 錫金一事,亦依嘉村寧波的囑咐。
貝瑪雷竹澤,又名澤樂納措壤卓、噶瑪仁增南巴給瓦,也是拉尊時常提到的 主要上師之一。拉尊曾在觀看貝瑪雷竹澤時,不見肉身上師,而見到四臂觀音 真身。 他曾如是向這位上師祈請道:「諸佛相好圓滿於您身,教巖竅訣言理水 源頭,現今眾生天人唯一怙,此時至誠虔信思憶您!」
拉尊在貝瑪雷竹澤座下得到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戒律傳 承,以及《寧瑪密續全集》、《龍欽七寶藏》、《四心滴》、《密意總集》等法教。
帕當巴桑傑的化身—竹札桑波—亦是拉尊親近依止的一位上師。拉尊在一 篇祈請文中,同時描述了貝瑪雷竹澤和竹札桑波兩位上師:「三世諸佛之源、引 導眾生的成就者,菩薩之父母、九乘本尊主眷尊之首、成熟解脫生圓次第耳傳 之水源、引導眾生到達解脫的首領、救度輪迴大海之船舟、去除無明黑暗的明 月、見修覺受與證悟的根基、空性悲心菩提心之大樹、中觀大手印大圓滿之自 性、輪迴涅槃無基離根之本智、二重清淨果位的密庫—殊勝法王貝瑪雷竹、學 修雙全竹札桑波。」
在竹札桑波座下,拉尊求得了《密意通徹》、《心性休息》、《空行心滴》、《如意寶藏論釋》等法教。此外,拉尊也在祖古烏金班究、大譯師阿格旺波賢 遍多傑、稱雷倫竹、龍欽巴尊者語化身祖古慈誠多傑、傑尊瑾巴彭措等上師座 下,習得顯密諸法心要。
這一切聽聞佛法的歷程,無非都是為了實修。因為即使亟欲修行,倘若沒有經過紮實廣大的聽聞來了解修行的目的和方法,盲修瞎練的結果,便是一事 無成。拉尊曾引用經文說明道:「聽聞乃是照亮愚痴昏暗的明燈,是小偷帶不走 的珍寶,也是摧滅愚蒙大敵的武器。」 針對廣大聽聞的必要性,他也精要闡 釋道:「如果聽聞少許便自以為足,在沒有得到口訣的情況下又妄想安住禪境, 當知是被魔的鐵勾給套住了。」此外,對只務聽聞而未付諸實修者,他亦教誨 道:「佛法經論眾多,即使各個層次有許多意義的法門,如果不實修自己取得定 解的一個口訣,聽再多法、求再多法,也都很難有幫助。」
總之,經過多年求學,他在佛學上的知識廣博、通達無礙,可以稍從他著作的三律儀、唯識與中觀宗義、大手印四瑜伽,乃至大圓滿等論著當中窺見一二。曾經的放牧牛羊的少年,離家離鄉又離寺,經歷拜師聞法後,求得浩瀚絕學。
而對拉尊南卡吉美來說,一切的所學乃是邁向實修的起點。作為一代大圓滿宗師,他的傳奇才正要展開。
6 與密勒日巴爭鋒的工布瘋子
對拉尊來說,出離以佛教外貌包裝世間法的寺院,讓他得以無拘無束展開 純正修行的追求和實踐。想要開悟,必經之路乃是實修,而想要實修,就必須 先嚴以律己。拉尊在他的著作《三律儀教法心要》當中提到:
怙主止貢巴云:「戒律若違犯,密咒德不生,故說甚珍視。無上瑜伽云,若無下戒律,不生 上功德,城堡無基石,豈能成高堡,若無戒基石,不生密咒德,亦離密咒名。」⋯⋯
《利益央掘摩羅經》中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首句揭示別解 脫戒,第二句揭示菩薩戒,第三句則揭示了密咒戒的學處。
根據拉尊自述,他似曾在薩迦派貢噶索南倫竹以及祖古巴森旺波的座下求 得比丘戒。 除了持戒嚴謹,從以下這段自述,可看出他樸實無華、堅毅不拔 的修行風骨:
將諸法的心要彙整為實修,一心放下此生,由於煩惱和一切輪迴束縛的紛擾業力,總是阻 撓我們成辦解脫。想要用心修行正法,會有眾多障礙,如來一切顯密法教當中均說是所斷。莫 要待在有惡人、紛擾、散亂的城鎮。印度和西藏的大師們至為讚嘆的清淨寂靜處,在那邊緣地 帶,立誓「壽命與修行同在」。在這般具格的地方,不落入怠惰閒晃、懶散好睡之中,心中憶念 正法,如果沒有火烤生肉般的強烈希求和精進,就和山中的鳥獸沒有差別了。不要看他人面 子,也不落入睡覺與散亂,乃至人與非人的障礙。衣食方面,也是隨遇而安,除了得以維生 外,不染指三寶的信施,不吃信食和亡食 這般食物,對於追求解脫和一切遍知將有所阻 礙,來世也會把我們拋向無邊無際的惡道當中,所以縱使犧牲性命,也絕不食用。長時間依靠 過往祖師們所說的苦行和攝取精華法 過去漂泊在輪迴無始無終的根本,就是因為放不下衣 食而執取.⋯..此身短瞬,如果了悟這點,就知道衣食和一切好壞事物都僅僅是夢幻一場。如果不能了悟,則由於貪著而成輪迴之因。
他曾如是向上師本尊承諾道:
上師持明天尊空行眾,無餘聖眾為我作證主。我誠懺悔往昔二蓋障,
今以清淨之心立誓諾。如同有毒大海之輪迴,有如地獄使者之親友,
及如瘋心毒藥之妙欲,於我無有助益當盡斷。
拉尊在二十一歲離寺拜師的那一年,立誓除了利益眾生和教法的事情以 外,一天也不會住在城鎮中。 他從此雲遊各山林聖地,苦行實修,在苦行這 場征戰中,站在第一線的肉身首當其衝。在一次病痛之中,拉尊如是道出轉化 病痛為道用的體悟:「這病痛乃如掃把一般,清除宿世二障,可回遮此生常執貪 著,亦能直顯無餘萬象皆是明覺等,豈不是真實了義的上師嗎?」
拉尊心儀的祖師,盡是經歷苦行的閉關實修者。諸如悉達多太子、《大般若 經》中不辭艱辛萬苦求法的常啼菩薩、大圓滿祖師噶拉多傑、文殊友、蓮花生 大士、印度大成就者古古日、薩拉哈、畢哇巴、那洛巴與帝洛巴尊著等苦修聖 者們,都是拉尊在道歌中屢屢歌頌讚嘆的對象。特別是西藏成就者密勒日巴尊 者,更是拉尊矢志追隨的榜樣。他曾寫道:
如淨飯子 揚棄諸受用,如密勒般靜處勤修持,如畢哇巴妙欲化道用,
如薩拉哈吟唱證道歌,如同蓮師一般持聖教。
拉尊的修行足跡遍佈衛藏的青朴、雅隆晶巖、薩普隆等蓮師聖地以及蓮師 秘境貝瑪林、榮莫頂、錫金、門域的僧給宗等高山靜處,還有誦年、敏卓給奏 林等寺院關房、工布尸陀林等地。他在這些聖地裡閉關修行的時間,共計十九 年又九個月。 在許多嚴峻環境中艱苦修行時,他往往僅靠著飲水和攝取精華 法維生,然而內心狀態卻是心曠神怡,無有牽掛。在這一段道歌中,他表達了 追隨佛陀出離以及與密勒日巴爭鋒的志向:
六道幻影之境域,無常尋香之城鎮,見此輪迴之實況,佛陀捨棄其王位。
我亦打從心裡想,過往祖師之行跡,思及山中寂靜處,無人空曠之地帶,
白雪湖洲之圍籬,岩舍土山之下方,依靠攝精華苦行,修持大秘阿底法,
樂時不為仇敵知,苦時不為親眷見,病老死時亦開懷,我與密勒相爭鋒!
在明心見性的旅程中,雖常獨自苦修,但在內心深處,拉尊從未捨棄、遠 離自己的上師。不論境遇是苦是樂,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不論是對時局和教法 深感憂心,還是修行臻達心意舒坦境界,隨處可見他對於上師們的呼喚和祈 求。從修行基石皈依,直到最高深的大圓滿,都涵括在他對上師的聲聲呼喚當 中。以下這段尤其撼動人心:
上師吾父!上師吾父!上師吾父!我的希願處索南旺波! 現在,請怙主以您的大悲心,不要把我遺棄在無底輪迴的海洋,不要讓我落入無邊際的惡道,不要讓我感受餓鬼的飢渴,不要讓我觸及地獄的寒熱,不要讓我經歷畜牲的愚蒙。請拉拔我前去善道,請引導我前去淨土,請帶領我成為佛子,請加持我身口意,請直指吾心即上師,請揭示萬象皆上師……
吾父上師佛,您的本質,乃是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三藏樞紐、四續部精華、九乘心 要、殊勝五道的究竟、圓滿十地之終點、擁有一切淨土之主、完整教法的主人。無盡的加持與 大悲,如土山崩落而下,如雲霧繚繞而至,如蜜雨滂沱落下,如大海般漩湧。請在這一座修 持、這一場聚會中賜予加持!請加持我和父親您一樣!
另一篇上師祈請文如是寫道:
嗡!在自明的身壇城中,任運自生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自然而無造作,願在無恃無執當中解脫!
阿!在無滅的語壇城中,響空無可言詮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本淨離戲,願在無滅無詮當中解脫!
吽!在大悲光明的意壇城中,無有執著、超越心思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寬廣離邊,願在寬闊法盡中解脫!
舍!在四身圓滿的壇城中,輪涅同解脫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法身一味,在無間斷的光明中解脫!
獻上寬廣實相之供養,獻上無詮見地之梵音,
獻上無間修持的供養,獻上全然解脫行持的遙喚之歌!
祈求上師與修持上師瑜伽有何功德利益呢?拉尊如是闡述道:
實修的心要、竅訣的要點、數十萬三昧耶誓言的究竟、同時現證成熟解脫二道之方便、救 拔輪迴、惡道、聲聞獨覺等劣道以及邪道、下道、歧道等所有怖畏者、使我見高山崩落、不為 魔擾及歧途謬誤所傷、一切障礙妖魔無能侵犯。總之,不被任何不順所壓制,所有功德、妙 善、殊勝及共同悉地,均僅透由祈求而生。透過加持而生起證悟、對於生起證悟無有懷疑、不 被魔所轉、成果應時成熟等等這一切的功德,全都是打從心底、心口如一地向上師佛祈求而 來。除此以外,即使千劫當中攪拌經續大海,也將一無所得。
是故,正法的心要乃是向上師祈求,把對這一生的期望拋在風中,了知所有的苦樂都是師 恩,覺受和證悟依虔信恭敬而現起,明了本來面目即是上師佛,依著上師加持而行利眾,成果 是上師與自心合而為一,了知輪迴涅槃的自性中無有好壞之別等等,一切緣起都是完全從祈求 上師和上師瑜伽中生起的。
拉尊在各地雲遊閉關實修,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均得不同修行驗相。97 在工布的敏卓給奏林,他揚棄世間八法,專務修持,清晰親見虛空無垢佛以及 諸多寂靜及忿怒天尊。這時,他徜徉在「輪迴、涅槃、身、心,以及一切覺受 證悟,都在空性境界當中成為一味」的境界當中。在九頭尸陀林中的一個黎明 時分,在安住本覺當中,體驗四喜樂空的遊戲,是為圓滿次第的驗相。在澤樂 密咒宮依金剛手為本尊,修持生起次第法門時,現起修行驗相,也激起妖鬼的 各種幻變,隨即安住在明覺當中,瞬間了悟輪迴涅槃不離法身,持咒觀修無助 無傷。在大寶晶山山脈聖地虎穴喜苑,如同八瓣蓮花地勢之中央入定之際,親 見三世諸佛。在耀眼的萬丈光芒當中,世間共同的有漏景象都止息,在本覺當 中現起無漏的空性剎土。在聖地之王晶山峰頂,依密咒瑜伽士衣飾,日以繼夜 修持禁行,親見具誓護法會眾以及持明聖眾如飛鷹般環繞山間,法藥甘露的氣 息瀰漫四周。在強秋林寂靜處,親見密意總集壇城出現在空中。在印度聖地拘 尸那羅,透過肉眼和覺受,現見諸多印度成就者。在門域的柔藍寂靜處,親見 密勒日巴現身,以關愛之姿,唱著道歌賜予教言。在門域大勒瑪之竹房中,於 覺受中親見蓮花生大士,身體熱病也得以痊癒。在衛藏一聖地實修時,見到許 多噶舉派祖師現身空中。在另一個山峰修行時,從「康日妥噶」(白顱雪山)的 方向,親見龍欽巴尊者以持説法印之姿,出現在雲端之上。在青朴的尸陀林 裡,多次見到蓮師的王臣弟子眾。
總之,拉尊的修行生活,要不是在閉關實修,要不就是在前往閉關實修的 路途上。而實修時出現的驗相、淨相、覺受不勝枚舉,不論是生起次第、圓滿 次第等各種法門的修行,都出現相對應的驗相。特別是大圓滿的修持,更達爐 火純青,人法合一。拉尊在將自己的證悟獻給薩拉哈為首的印度大成就者們時 如是寫道:「已獲基覺光明地,輪涅戲論本清淨,臻達解脫之寂境,盡諸輪迴取 捨際。」
在〈四相覺受證悟現為一味〉這首證道歌中,拉尊寫道:「證悟自顏本力覺 受中,決斷覺受為基乃證悟,無二成熟為果大圓滿,絕妙金剛心要密道也。親 見法性現前行消隕,覺受增長我執便散佚,明覺臻量圓滿地與道,法性窮盡臥 處匯光身。」
了達自心與上師無別的主題,更是常見於拉尊的道歌。例如他曾寫道:「自 心本來即是佛,彼澤顯為金剛持,力為世尊釋迦佛,戲乃索南旺波尊。」
他在了知普賢王如來不離自心本性之下寫道:「普賢王佛一切諸功德,若說 心性以外它處有,如尋虛空邊際劬勞因,如是輪迴高低希懼等,迷亂未悟之時 雖真實,悟時見地銷盡之節目,輪涅攝於明覺啊啦啦!」
在了知諸大成就者不離本覺之下如是寫道:「薩拉哈尊安住自生覺……畢哇 巴亦安住自生覺……」 了悟本覺即佛而寫道:「在無戲論的大圓滿法界中央, 親見了本覺本來就是佛,一切三世諸佛均非在外……」
相傳密勒日巴尊者在苦行時以蕁麻為食,故而體膚呈現綠色。而拉尊南卡 吉美身體略呈藍色,是否是苦行所致,抑或是為特殊徵相或緣起,在他本人的 著作和相關文獻中均未見說明。
拉尊有許多不同的稱謂,有時他以出家法號「袞桑南傑」自稱,有時依自 己的膚色而自稱「藍拉尊 」和「藍人」。有時又因自己修持他人難以理解的禁 行,而自稱「瘋拉尊」和「工布瘋子」。有時,他還自稱「嘿如嘎巴南卡吉 美」、「拉尊楚希南卡吉美」、「查同南卡吉美」、「瘋人南卡吉美」。有時又稱自己 為「白拉尊」、「拉尊巴」、「澤樂證悟者」等等。
文獻及後人則多稱他為「拉尊南卡吉美」,或簡稱他為「拉尊」。他的肉身 離開世間已逾三百六十年,世上最緬懷他功德事蹟的地方,當屬秘境之王哲孟 雄,也就是現在的錫金。
在那裡,人們稱他「拉尊千波」,意為:偉大的拉尊。
4 逃家又離鄉的牧羊少年
那是十六世紀的尾聲,再過三年,就要邁入十七世紀了。
正如古諺「彷若池塘的上阿里三圍、有如農田的下多康三岡、恰似水渠的中衛藏四如」所云,西藏依地勢可分為阿里、多康、衛藏三區。而故事的起點—恰域—乃位於衛藏境內之南。據說此地散發清聖之氣,美如仙境,並有一座名為「神觀天山」的神山。相傳天界眾生透過天索,從天而降來到了恰域,逐步繁衍出人間後嗣,是故此地亦以天境和天宮為名,傳說有五百天仙仍留駐恰域。拉尊如是帶有詩意地描述他的家鄉:「北依金剛岩山,前有旃檀等各種樹木如供雲一般搖曳生姿,右山如佛塔突起,左山有勇父空行聚集的尸陀林,山頂如須彌一般高聳壯麗。在此具有許多吉祥地貌之地,來自天界特別族系後裔,代代延綿。」
在這個來自天界的後裔裡,一位名為薏蓊菩噶的西藏女子在懷孕期間,夢見自己肩上扛著一支白水晶長矛,矛上覆蓋著一頂絲綢編織的禪修帽。她的丈夫也做了一個特別的夢,帝釋天王現身夢中親賜寶珠。也許是這個夢的緣故,兩人所生下的這個男孩,就取名為「拉旺諾布」,意為「天王寶珠」。儘管有如此奇夢,夫妻兩人都沒有料到,自己的孩子會在日後成為名留青史的拉尊南卡吉美。
拉尊在自傳當中,帶著濃厚的情感描寫母愛道:「剛出生時,身體晃動,不會說話……身體像愚笨的動物一樣時,她會喚著『我的兒啊』,然後將我放在她如蓮花般的雙手中,讓我依靠她胸口的溫暖。她用如花瓣一樣的舌頭,將奶、酪、食物的精華餵給我。她會用漂亮的柔布擦拭我不淨的口水、鼻涕、塵垢。還會擔心我有沒有生病、憂慮我會不會死掉……凡此種種,她因為那顆關愛的心,連一天都捨不得分開似地照顧著我。」
稍微懂事時,拉尊的兩個哥哥前去為當地的人王做事,而年邁的父親也過世,家計重擔於是落在母親和姊姊們身上。拉尊自己負責照顧綿羊、馬匹和各式牛隻,一刻也不得閒。在夏雨、冬風、春寒當中,行跡遍及各處川谷,生活艱辛,不得自主,他形容自己的處境是「變成像妖鬼的僕從一樣」。
身長蚤蝨、手腳裂傷、衣食簡陋等遭遇,似乎成為家常便飯,如此刻苦的處境讓拉尊對三界輪迴產生強烈的厭離心。他這樣敘述道:「有時,我獨自哭泣想著……輪迴當中,有寒熱、飢渴、鬥爭、遷轉墮落之眾多痛苦……像是火坑煎熬難忍,像是牢獄無法解脫,像是川流沒有間歇。無法遠離苦業,哪裡也沒有安樂,像是待在兵器鋒刃上一樣,該當如何解脫?此生如竭油之燈、枯水之池、草尖之露、峰頂之陽、天中閃電一般,不知死主何時到來,死緣不可思議。臨死之際,累積的財富、堆造的樓堡、摯愛的同伴、親愛的父母、孩子親眷,任何人連剎那也幫不上忙……將這一生的景象全都放下後,那獨自一人走掉的痛苦,令人感傷……由不得想要做這個、做那個、去哪裡、待哪裡,確定要獨自在中陰險道漂泊。沒能想起上師和三寶的救護,沒有正法之道,沒有博學實修的僧友,連帶走財富、一滴水、一口糧的自由也沒有。……過去就是因為衣食庸碌而漂泊輪迴,我想,現在倘若又受制於衣食瑣事,肯定會永遠在輪迴裡飄盪。於是,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我都將心思寄託在三寶和正法上。」
十一歲那年,拉尊對佛法的信慕不由自主地生起。在那之前,雖然在母胎
當中就已經取了法名,但始終沒有機緣真正修學佛法。而這一年,難擋心血來
潮的他,離家出走到鄰近自家的誦年寺出家,並在祖古55烏金班究座下受沙彌
戒,出家法號為「袞桑南傑」,56意為普賢昭勝。然而,僅僅只是剃光頭髮、披上僧服,而沒有紮實的修學,顯然無法滿足這位牧羊少年對佛法的渴求。在誦年寺,拉尊除了學習藏文讀寫和背記課誦之外,並沒有機會深入研學佛法核心。他如是說道:「一直到十七歲之間,都還需要混雜著世間法。」由此可見,拉尊在年少時期就已立定修學純正佛法的志向,表面出家而實際不離世間法的半調子學佛處境讓他悲痛不已。他敘述道:「那時,日夜不離淚水,在巨大傷悲策發之下,我想,此生倘若不能修行純正佛法,那就和一個痲瘋病人在監牢中腐爛一樣沒有差別了。」
既知拉尊對修行的理想如此崇高,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繼十一歲出離家鄉
後,再於十七歲時出離寺院了。此回出離的目的地,是位於東方的工布,距離
家鄉有三天的路程。既然這次不只是離家,還要遠赴他鄉,親人的不捨和百般
反對自然可想而知。他們紛紛透過溫和與威脅等等各種方式,試圖阻止拉尊前
去工布。就連誦年寺的道友和上師們,也異口同聲加入勸阻的行列。他們說
道:「你這樣離去是不好的,去工布的人裡頭,沒有出現過好的前例。要學習的話,在這裡學難道不行嗎?這裡的道友和上師都好,別在母親和家人在世的時候跟他們分離,這樣才合理呀!」
然而,心意已決的拉尊如是回應:「我去工布不是為了溫飽,也不是為了財
富。祈求,是向三寶祈求;要做的,除了正法以外沒別的了;想要待的地方,
除了山間之外沒別的了。我如果明天死去就算了,即使活到百歲,我這人的快
樂和痛苦,你們從今天起就別操心了,我已經下定決心修行佛法,誰的話我都
不聽了!」
親友軟硬兼施,沒人為他準備行囊,他描述說:「連給一滴水的人也沒有。」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拉尊來到母親面前辭行,母親徹夜流淚悲傷地說:
「我死的時候,你人卻不在……」拉尊再次表明自己的決心:「從母胎出生至
今,我都在做僕人,空度人生,實在是很大的損失,要寄望別人,也只是徒增
淚水。現在是我空手遠行的時候了。」母親淚濕衣襟,十分擔憂兒子的旅途安
危,也憂心兒子除了沒有口糧之外,連拜見上師時的供養也沒有。拉尊在淚眼
之中回覆說: 「媽媽,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都身處痛苦輪迴的深淵,眾生
沒有閒暇時間來修行佛法,我不知道何時會死,對於往昔漂泊在輪迴當中的處
境,我深感懊悔。現在,就算賠上性命,我也要去!媽媽,請您保重身體,跟
兒媳、鄰人要和睦相處,好好向本尊大悲觀世音祈求,不要再為我的苦樂掛心了。」
母親知道孩子去意堅定,只能諄諄囑咐說:「我們倆的關係,今天走到最後了,你死了,我幫不上忙,我死了,也沒辦法和你碰面。那麼現在你好好聽我
說,保持謙下,穿著簡陋就好。不論是苦是樂,都要向上師祈求,途經山川險
處,自己要小心……永遠不要忘記我這個媽媽……」
翌日,拉尊與兩個同伴啟程東行,途中曾在達波地區澤樂仁增南傑處待上兩個月,最終復與另一位同伴,行經語言迥異之境,衣衫襤褸、負重苦旅。在淚水和汗水交織之下,於數日後抵達了目的地—敏卓給奏林寺。
當時,鄉人眼中看到的,是一意孤行、滿腔熱血追求純正佛法的懵懂少年,沒有人能夠體會那少年對於純正佛法的標準究竟有多麼高遠。於是,自然沒有人會料到這位鐵了心、離了家、離了鄉的少年,會在數年後脫胎換骨,成為名揚四方的一代大師。
5 從瓶入瓶的甘露醍醐
求法若渴的十七歲少年,如願來到工布的敏卓給奏林寺。
這所寺院裡約有四百多位僧人,寺規清淨,要入寺為僧,必須立誓斷酒。
開頭的兩年,拉尊完成課誦的學習,在接下來的五年當中,他深入學習八大法
行、《密意總集》、《長壽修持金剛鬘》、《如意寶藏論》等法要。拉尊不僅渴求佛法知識,更想學以致用、付諸實修,這在他這段自述當中表露無遺:「就連夜晚,我也拄著手杖到岩石上,由於要防止自己睡覺、修持不倒單,身體亂掉了,還有一次得了水病。之後,我也圓滿了畫壇城、唱誦唄調、金剛舞以及製作朵瑪等等的學習。」
幾年前還在牧羊的拉尊,在短短數年之間,就以突飛猛進之勢,儼然成為
寺中學習表現最優秀的僧人。眼看他的寺院生活就要步入高峰,殊不知對他來
說,這只是又一次出離、進一步突破的起點。他敘述道:「然後我在想,在這寺院為僧,還是有貪、有瞋,還是有散亂,還是在看面子,必須吃善信供養的食物,以及為亡者超薦而供奉的食物。而且,我也非常擔心會與師兄弟和上師產生違背誓言的情形。再者,僧人仍然汲汲營營於衣食,諸如此等眾多現世瑣
事,並沒有純正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實修。」
看到有僧人披著莊嚴袈裟,內心煩惱卻無法調伏的情狀,每每讓拉尊生起
強烈的厭離心。不喜華而不實的表面工夫,是拉尊鮮明的個性標誌。對於純正
佛法要求之高,讓他對在制式學院裡出類拔萃毫無眷戀,於焉展開了拜師求法
之旅。從二十一歲那年開始,拉尊先後依止了三十七位上師,62求法的內容,
下至聲聞乘,上至大圓滿立斷、頓超,習得法門數百,典籍上千。他敘述道:
救拔吾脫三界輪迴主,如父至尊上師三十七。下至聲聞乃至大圓滿,
求得深要上百耳傳法。若要計數則典籍數千,總括諸法所詮心要義。
基之本來清淨見,道為任運而成修,果為自 生心要行,三者無別一本覺。
卓越成辦虹身道,淨界明燈法身澤,光點空燈報身澤,界覺妙力金剛鏈,
見則意斷見地歿,聞則淨除多劫罪,修則直通諸地道,證則身蘊化成光。
在數十位上師當中,拉尊的首要根本上師,當屬工布大圓滿成就者——索南 旺波。在拉尊的自傳中,第一個提到的上師也正是他。在他撰寫的諸多證道 歌、祈請文當中,出現次數最多、行文之間最富情感溫度的,也是索南旺波這 位大師。拉尊曾提及,索南旺波乃是噶當派祖師種敦巴尊者的化現, 在他眼 中,這位上師亦集釋迦牟尼、蓮師、薩拉哈、妙音天女、噶拉多傑等聖賢於一 身。他如是寫道:
本來光明自生本淨基,輪涅任運五光界覺道,共同果實殊勝身與智,
開顯勝者索南旺波 尊,宣說續傳竅訣如妙音,示物本質如真薩拉哈,
顯示修相神通如蓮師,無住涅槃如同真噶拉,遺留身舍利如淨飯子,
願我勝皈依處得昭勝。
拉尊也曾提及自己是印度大班智達卑瑪拉密札的子嗣、蓮師的傳承持有 者、二十五王臣弟子的修行傳承持有者以及索南旺波的心子:
索南旺波工布成就者,聖地當中四相法身淨,
神變示現輪涅本無別,我乃彼賢父之心子也。
在另一篇祈請文當中,拉尊充滿感性及詩意地描述自己的根本上師:
無比的嚮導索南旺波,您之功德像虛空一般無量,且容我在此稍述少許。
您是橫渡輪迴大海的良舟船長,您是去除苦惱的如意寶珠,您是熄滅煩惱火焰的甘露河川,您是降下善法清涼雨的利樂白雲,您是讓人見聞生喜的天界鼓,您是去除三毒病症的藥王,您是去除無明黑暗 的智慧明燈,您是滿足希願的滿願樹。
拉尊在索南旺波的座下前後三次求法,在總計十二個月的時間當中,求得 龍欽巴《四心滴》之《上師心滴》圓滿灌頂、口傳、教授,以及噶瑪林巴伏藏 《寂忿密意自解脫》、大圓滿《空行心滴》、大手印《廣界離邊》、《成就者美隆 多傑全集》、《密意總集斷法》等等諸多深奧法門。直至索南旺波圓寂,依止長 達十七年的時間。索南旺波將這些珍貴的法訣,如同滿壺醍醐甘露般傾注給 他。他曾形容索南旺波的竅訣像是煉金液,陶冶自己如鐵的心續,使一切感知 都化成了黃金珍寶。 他也曾在上師尊前發下了圓滿自利利他的願,並且得到 恩師授記,將具有利益眾生的能力。
拉尊另一位重要的根本上師,乃是百大伏藏師之一的嘉村寧波,又名雷綽 林巴。嘉村寧波的轉世世系,最初來自賢劫千佛當中的過去佛—自在王祥佛。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示現為虛空藏菩薩,後於西藏轉生為拉托托日年贊和孃丁增 桑波等士夫。
拉尊也曾提到,嘉村寧波是印度五百大班智達之頂嚴卑瑪拉密札之心子, 他如是簡述嘉村寧波的功德,並視自己為嘉村寧波的法脈子嗣:
彼大班智達心子,勝士嘉村寧波尊,首先得勝共悉地,幻化有漏五大種,
復取新舊深伏藏,結緣百千萬億眾,度化空行本來剎,佛與蓮師之補處 ,
如今東部工布住。彼持明尊之子嗣,悟者南卡吉美也。
在嘉村寧波的座下,拉尊求得《甘珠爾經續總集》以及眾多伏藏傳承,包
括伏藏師「十一林巴」、「三大勝化身」等大師的伏藏品,乃至嘉村名揚後世的 伏藏品《三寶總攝》。 拉尊後來曾多次應各地弟子之請,傳授嘉村寧波的《馬 亥如意寶》等伏藏法灌頂,是得到嘉村親賦傳法權的心子之一。
嘉村寧波神通無礙,他曾問拉尊:「你的前世是阿柔謝拉炯內,你還記得 嗎?」隨後,他便將拉尊的前世經歷說給他聽。此外,這位持明聖者也特別為 拉尊授記、慰諭、加持、發願,乃至將自己全身所穿的衣服、特別的聖物以及 頭髮、手腳指甲都賜給拉尊,師徒之親由此可見一斑。 尤其是拉尊前往秘境 錫金一事,亦依嘉村寧波的囑咐。
貝瑪雷竹澤,又名澤樂納措壤卓、噶瑪仁增南巴給瓦,也是拉尊時常提到的 主要上師之一。拉尊曾在觀看貝瑪雷竹澤時,不見肉身上師,而見到四臂觀音 真身。 他曾如是向這位上師祈請道:「諸佛相好圓滿於您身,教巖竅訣言理水 源頭,現今眾生天人唯一怙,此時至誠虔信思憶您!」
拉尊在貝瑪雷竹澤座下得到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戒律傳 承,以及《寧瑪密續全集》、《龍欽七寶藏》、《四心滴》、《密意總集》等法教。
帕當巴桑傑的化身—竹札桑波—亦是拉尊親近依止的一位上師。拉尊在一 篇祈請文中,同時描述了貝瑪雷竹澤和竹札桑波兩位上師:「三世諸佛之源、引 導眾生的成就者,菩薩之父母、九乘本尊主眷尊之首、成熟解脫生圓次第耳傳 之水源、引導眾生到達解脫的首領、救度輪迴大海之船舟、去除無明黑暗的明 月、見修覺受與證悟的根基、空性悲心菩提心之大樹、中觀大手印大圓滿之自 性、輪迴涅槃無基離根之本智、二重清淨果位的密庫—殊勝法王貝瑪雷竹、學 修雙全竹札桑波。」
在竹札桑波座下,拉尊求得了《密意通徹》、《心性休息》、《空行心滴》、《如意寶藏論釋》等法教。此外,拉尊也在祖古烏金班究、大譯師阿格旺波賢 遍多傑、稱雷倫竹、龍欽巴尊者語化身祖古慈誠多傑、傑尊瑾巴彭措等上師座 下,習得顯密諸法心要。
這一切聽聞佛法的歷程,無非都是為了實修。因為即使亟欲修行,倘若沒有經過紮實廣大的聽聞來了解修行的目的和方法,盲修瞎練的結果,便是一事 無成。拉尊曾引用經文說明道:「聽聞乃是照亮愚痴昏暗的明燈,是小偷帶不走 的珍寶,也是摧滅愚蒙大敵的武器。」 針對廣大聽聞的必要性,他也精要闡 釋道:「如果聽聞少許便自以為足,在沒有得到口訣的情況下又妄想安住禪境, 當知是被魔的鐵勾給套住了。」此外,對只務聽聞而未付諸實修者,他亦教誨 道:「佛法經論眾多,即使各個層次有許多意義的法門,如果不實修自己取得定 解的一個口訣,聽再多法、求再多法,也都很難有幫助。」
總之,經過多年求學,他在佛學上的知識廣博、通達無礙,可以稍從他著作的三律儀、唯識與中觀宗義、大手印四瑜伽,乃至大圓滿等論著當中窺見一二。曾經的放牧牛羊的少年,離家離鄉又離寺,經歷拜師聞法後,求得浩瀚絕學。
而對拉尊南卡吉美來說,一切的所學乃是邁向實修的起點。作為一代大圓滿宗師,他的傳奇才正要展開。
6 與密勒日巴爭鋒的工布瘋子
對拉尊來說,出離以佛教外貌包裝世間法的寺院,讓他得以無拘無束展開 純正修行的追求和實踐。想要開悟,必經之路乃是實修,而想要實修,就必須 先嚴以律己。拉尊在他的著作《三律儀教法心要》當中提到:
怙主止貢巴云:「戒律若違犯,密咒德不生,故說甚珍視。無上瑜伽云,若無下戒律,不生 上功德,城堡無基石,豈能成高堡,若無戒基石,不生密咒德,亦離密咒名。」⋯⋯
《利益央掘摩羅經》中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首句揭示別解 脫戒,第二句揭示菩薩戒,第三句則揭示了密咒戒的學處。
根據拉尊自述,他似曾在薩迦派貢噶索南倫竹以及祖古巴森旺波的座下求 得比丘戒。 除了持戒嚴謹,從以下這段自述,可看出他樸實無華、堅毅不拔 的修行風骨:
將諸法的心要彙整為實修,一心放下此生,由於煩惱和一切輪迴束縛的紛擾業力,總是阻 撓我們成辦解脫。想要用心修行正法,會有眾多障礙,如來一切顯密法教當中均說是所斷。莫 要待在有惡人、紛擾、散亂的城鎮。印度和西藏的大師們至為讚嘆的清淨寂靜處,在那邊緣地 帶,立誓「壽命與修行同在」。在這般具格的地方,不落入怠惰閒晃、懶散好睡之中,心中憶念 正法,如果沒有火烤生肉般的強烈希求和精進,就和山中的鳥獸沒有差別了。不要看他人面 子,也不落入睡覺與散亂,乃至人與非人的障礙。衣食方面,也是隨遇而安,除了得以維生 外,不染指三寶的信施,不吃信食和亡食 這般食物,對於追求解脫和一切遍知將有所阻 礙,來世也會把我們拋向無邊無際的惡道當中,所以縱使犧牲性命,也絕不食用。長時間依靠 過往祖師們所說的苦行和攝取精華法 過去漂泊在輪迴無始無終的根本,就是因為放不下衣 食而執取.⋯..此身短瞬,如果了悟這點,就知道衣食和一切好壞事物都僅僅是夢幻一場。如果不能了悟,則由於貪著而成輪迴之因。
他曾如是向上師本尊承諾道:
上師持明天尊空行眾,無餘聖眾為我作證主。我誠懺悔往昔二蓋障,
今以清淨之心立誓諾。如同有毒大海之輪迴,有如地獄使者之親友,
及如瘋心毒藥之妙欲,於我無有助益當盡斷。
拉尊在二十一歲離寺拜師的那一年,立誓除了利益眾生和教法的事情以 外,一天也不會住在城鎮中。 他從此雲遊各山林聖地,苦行實修,在苦行這 場征戰中,站在第一線的肉身首當其衝。在一次病痛之中,拉尊如是道出轉化 病痛為道用的體悟:「這病痛乃如掃把一般,清除宿世二障,可回遮此生常執貪 著,亦能直顯無餘萬象皆是明覺等,豈不是真實了義的上師嗎?」
拉尊心儀的祖師,盡是經歷苦行的閉關實修者。諸如悉達多太子、《大般若 經》中不辭艱辛萬苦求法的常啼菩薩、大圓滿祖師噶拉多傑、文殊友、蓮花生 大士、印度大成就者古古日、薩拉哈、畢哇巴、那洛巴與帝洛巴尊著等苦修聖 者們,都是拉尊在道歌中屢屢歌頌讚嘆的對象。特別是西藏成就者密勒日巴尊 者,更是拉尊矢志追隨的榜樣。他曾寫道:
如淨飯子 揚棄諸受用,如密勒般靜處勤修持,如畢哇巴妙欲化道用,
如薩拉哈吟唱證道歌,如同蓮師一般持聖教。
拉尊的修行足跡遍佈衛藏的青朴、雅隆晶巖、薩普隆等蓮師聖地以及蓮師 秘境貝瑪林、榮莫頂、錫金、門域的僧給宗等高山靜處,還有誦年、敏卓給奏 林等寺院關房、工布尸陀林等地。他在這些聖地裡閉關修行的時間,共計十九 年又九個月。 在許多嚴峻環境中艱苦修行時,他往往僅靠著飲水和攝取精華 法維生,然而內心狀態卻是心曠神怡,無有牽掛。在這一段道歌中,他表達了 追隨佛陀出離以及與密勒日巴爭鋒的志向:
六道幻影之境域,無常尋香之城鎮,見此輪迴之實況,佛陀捨棄其王位。
我亦打從心裡想,過往祖師之行跡,思及山中寂靜處,無人空曠之地帶,
白雪湖洲之圍籬,岩舍土山之下方,依靠攝精華苦行,修持大秘阿底法,
樂時不為仇敵知,苦時不為親眷見,病老死時亦開懷,我與密勒相爭鋒!
在明心見性的旅程中,雖常獨自苦修,但在內心深處,拉尊從未捨棄、遠 離自己的上師。不論境遇是苦是樂,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不論是對時局和教法 深感憂心,還是修行臻達心意舒坦境界,隨處可見他對於上師們的呼喚和祈 求。從修行基石皈依,直到最高深的大圓滿,都涵括在他對上師的聲聲呼喚當 中。以下這段尤其撼動人心:
上師吾父!上師吾父!上師吾父!我的希願處索南旺波! 現在,請怙主以您的大悲心,不要把我遺棄在無底輪迴的海洋,不要讓我落入無邊際的惡道,不要讓我感受餓鬼的飢渴,不要讓我觸及地獄的寒熱,不要讓我經歷畜牲的愚蒙。請拉拔我前去善道,請引導我前去淨土,請帶領我成為佛子,請加持我身口意,請直指吾心即上師,請揭示萬象皆上師……
吾父上師佛,您的本質,乃是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三藏樞紐、四續部精華、九乘心 要、殊勝五道的究竟、圓滿十地之終點、擁有一切淨土之主、完整教法的主人。無盡的加持與 大悲,如土山崩落而下,如雲霧繚繞而至,如蜜雨滂沱落下,如大海般漩湧。請在這一座修 持、這一場聚會中賜予加持!請加持我和父親您一樣!
另一篇上師祈請文如是寫道:
嗡!在自明的身壇城中,任運自生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自然而無造作,願在無恃無執當中解脫!
阿!在無滅的語壇城中,響空無可言詮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本淨離戲,願在無滅無詮當中解脫!
吽!在大悲光明的意壇城中,無有執著、超越心思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寬廣離邊,願在寬闊法盡中解脫!
舍!在四身圓滿的壇城中,輪涅同解脫的上師,祈您眷知,
請加持我法身一味,在無間斷的光明中解脫!
獻上寬廣實相之供養,獻上無詮見地之梵音,
獻上無間修持的供養,獻上全然解脫行持的遙喚之歌!
祈求上師與修持上師瑜伽有何功德利益呢?拉尊如是闡述道:
實修的心要、竅訣的要點、數十萬三昧耶誓言的究竟、同時現證成熟解脫二道之方便、救 拔輪迴、惡道、聲聞獨覺等劣道以及邪道、下道、歧道等所有怖畏者、使我見高山崩落、不為 魔擾及歧途謬誤所傷、一切障礙妖魔無能侵犯。總之,不被任何不順所壓制,所有功德、妙 善、殊勝及共同悉地,均僅透由祈求而生。透過加持而生起證悟、對於生起證悟無有懷疑、不 被魔所轉、成果應時成熟等等這一切的功德,全都是打從心底、心口如一地向上師佛祈求而 來。除此以外,即使千劫當中攪拌經續大海,也將一無所得。
是故,正法的心要乃是向上師祈求,把對這一生的期望拋在風中,了知所有的苦樂都是師 恩,覺受和證悟依虔信恭敬而現起,明了本來面目即是上師佛,依著上師加持而行利眾,成果 是上師與自心合而為一,了知輪迴涅槃的自性中無有好壞之別等等,一切緣起都是完全從祈求 上師和上師瑜伽中生起的。
拉尊在各地雲遊閉關實修,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均得不同修行驗相。97 在工布的敏卓給奏林,他揚棄世間八法,專務修持,清晰親見虛空無垢佛以及 諸多寂靜及忿怒天尊。這時,他徜徉在「輪迴、涅槃、身、心,以及一切覺受 證悟,都在空性境界當中成為一味」的境界當中。在九頭尸陀林中的一個黎明 時分,在安住本覺當中,體驗四喜樂空的遊戲,是為圓滿次第的驗相。在澤樂 密咒宮依金剛手為本尊,修持生起次第法門時,現起修行驗相,也激起妖鬼的 各種幻變,隨即安住在明覺當中,瞬間了悟輪迴涅槃不離法身,持咒觀修無助 無傷。在大寶晶山山脈聖地虎穴喜苑,如同八瓣蓮花地勢之中央入定之際,親 見三世諸佛。在耀眼的萬丈光芒當中,世間共同的有漏景象都止息,在本覺當 中現起無漏的空性剎土。在聖地之王晶山峰頂,依密咒瑜伽士衣飾,日以繼夜 修持禁行,親見具誓護法會眾以及持明聖眾如飛鷹般環繞山間,法藥甘露的氣 息瀰漫四周。在強秋林寂靜處,親見密意總集壇城出現在空中。在印度聖地拘 尸那羅,透過肉眼和覺受,現見諸多印度成就者。在門域的柔藍寂靜處,親見 密勒日巴現身,以關愛之姿,唱著道歌賜予教言。在門域大勒瑪之竹房中,於 覺受中親見蓮花生大士,身體熱病也得以痊癒。在衛藏一聖地實修時,見到許 多噶舉派祖師現身空中。在另一個山峰修行時,從「康日妥噶」(白顱雪山)的 方向,親見龍欽巴尊者以持説法印之姿,出現在雲端之上。在青朴的尸陀林 裡,多次見到蓮師的王臣弟子眾。
總之,拉尊的修行生活,要不是在閉關實修,要不就是在前往閉關實修的 路途上。而實修時出現的驗相、淨相、覺受不勝枚舉,不論是生起次第、圓滿 次第等各種法門的修行,都出現相對應的驗相。特別是大圓滿的修持,更達爐 火純青,人法合一。拉尊在將自己的證悟獻給薩拉哈為首的印度大成就者們時 如是寫道:「已獲基覺光明地,輪涅戲論本清淨,臻達解脫之寂境,盡諸輪迴取 捨際。」
在〈四相覺受證悟現為一味〉這首證道歌中,拉尊寫道:「證悟自顏本力覺 受中,決斷覺受為基乃證悟,無二成熟為果大圓滿,絕妙金剛心要密道也。親 見法性現前行消隕,覺受增長我執便散佚,明覺臻量圓滿地與道,法性窮盡臥 處匯光身。」
了達自心與上師無別的主題,更是常見於拉尊的道歌。例如他曾寫道:「自 心本來即是佛,彼澤顯為金剛持,力為世尊釋迦佛,戲乃索南旺波尊。」
他在了知普賢王如來不離自心本性之下寫道:「普賢王佛一切諸功德,若說 心性以外它處有,如尋虛空邊際劬勞因,如是輪迴高低希懼等,迷亂未悟之時 雖真實,悟時見地銷盡之節目,輪涅攝於明覺啊啦啦!」
在了知諸大成就者不離本覺之下如是寫道:「薩拉哈尊安住自生覺……畢哇 巴亦安住自生覺……」 了悟本覺即佛而寫道:「在無戲論的大圓滿法界中央, 親見了本覺本來就是佛,一切三世諸佛均非在外……」
相傳密勒日巴尊者在苦行時以蕁麻為食,故而體膚呈現綠色。而拉尊南卡 吉美身體略呈藍色,是否是苦行所致,抑或是為特殊徵相或緣起,在他本人的 著作和相關文獻中均未見說明。
拉尊有許多不同的稱謂,有時他以出家法號「袞桑南傑」自稱,有時依自 己的膚色而自稱「藍拉尊 」和「藍人」。有時又因自己修持他人難以理解的禁 行,而自稱「瘋拉尊」和「工布瘋子」。有時,他還自稱「嘿如嘎巴南卡吉 美」、「拉尊楚希南卡吉美」、「查同南卡吉美」、「瘋人南卡吉美」。有時又稱自己 為「白拉尊」、「拉尊巴」、「澤樂證悟者」等等。
文獻及後人則多稱他為「拉尊南卡吉美」,或簡稱他為「拉尊」。他的肉身 離開世間已逾三百六十年,世上最緬懷他功德事蹟的地方,當屬秘境之王哲孟 雄,也就是現在的錫金。
在那裡,人們稱他「拉尊千波」,意為:偉大的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