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 正確姿勢?

 

 

很多人對學鋼琴的印象是,鋼琴老師拿著一支鉛筆打在小朋友的手指,為的是糾正小朋友的手指的姿勢,可見糾正姿勢在初學琴時占有很大的地位!

但究竟何謂彈琴正確姿勢?彈琴真的有正確姿勢嗎?

 

其實我在這邊想指出的是:彈琴沒有正確姿勢!只要你彈得出美妙的音樂,誰管你是跪著彈?躺著彈?背對鋼琴彈?還是用腳彈?!

 

但是當你對美妙的音樂要求有一定程度時,一些關鍵的姿勢問題就會顯現出來。譬如當你想彈蕭邦的快速隨想式音群,卻怎麼彈都跛腳,聽起來一點都不「行雲流水」;又或者彈大聲,老師說你太暴力;彈小聲,老師說你彈給誰聽,小鳥嗎?好像手指總是不聽話,叫它們快又快不了、彈慢又無力、圓滑不夠圓滑、跳音又跳得不夠跳,到底老師在追求什麼?問題又出在哪裡呢?

 

其實彈鋼琴的方式,有的老師說這樣,有的老師說那樣,真的有標準答案嗎?

我並不覺得。在多年教學之後,我會強調最重要的姿勢要求是:第一指關節不凹陷(第一指節為最靠近指尖的關節)。因為唯有第一指關節站好不凹陷,彈出來的聲音才會直接、扎實、時間才不會拖延,才有辦法彈得快。但這主要是針對初學者,一旦建立好扎實且獨立的觸鍵,偶爾沒有影響觸鍵的凹陷就沒那麼重要囉。

所以雖然我認為第一指關節不凹陷是最重要、最不受爭議的姿勢要求,但為了讓看此書的初學者對彈鋼琴的姿勢有一些基本了解,以下列舉一些我自己教學累積的重點供參考:

 

坐姿

◎手臂與鍵盤的距離、高度

手臂與鍵盤可以保持大約平行、甚至手臂微高於鍵盤,這樣是為了方便使力。但你會看到巴哈專家顧爾德,用他那低於鍵盤的手臂,坐在隨身攜帶、量身訂做的低椅上彈琴。顧爾德聲稱沒有那把椅子他不會彈琴。所以沒有按照標準姿勢就無法彈出美妙音樂嗎?

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但是絕對不是鼓勵你像顧爾德一樣喔!

 

◎身體與鍵盤的距離

身體和鍵盤不宜太近,因為你的眼睛必須要能夠不擺動,就能夠看到整個鍵盤,所以當你坐太近,第一你的眼睛視線會比較狹隘,第二你的手臂也會比較侷限、無法自由伸展,而且也會不好施力。

 

◎身體與頭成一直線

Alexander Technique亞歷山大技巧是一個可以用來幫助音樂家放鬆的理論。它主張想像有一條線從身體往頭頂上拉,往下到臀部,讓脊椎呈現一個身體最自然的曲線。因為任何不是身體原來的曲線都會造成身體負擔,因而造成不放鬆,久了就會產生疲累。譬如我們的脖子很自然會低頭看琴鍵,因此就會造成頸椎緊繃;如果彎腰駝背,長久下來就會腰痠背痛,手臂太緊等等;甚至手的過多動作都會被視為多餘,增加身體負擔。

這樣聽起來可能大部分人的姿勢都是有問題的,的確,我自己也很難做到,但是如果你在初學時就有意識到要抬頭挺胸,想像有一條線把你從臀部,到身體,到頭的往上拉,我想還是有機會減少肌肉緊繃的問題的。

 

◎兩隻腳放哪裡?

如果依照亞歷山大技巧的理論,兩腳理所當然要著地,但彈鋼琴沒有辦法不用到踏板,所以腳會需要放在踏板上。但是是一隻腳就好?還是兩隻腳呢?一般的曲子通常只會用到最右邊的踏板,也就是制音踏板,因為它在最右邊,所以當然用右腳踩;但是當你彈到比較高階的曲子,有時候就會用到最左邊的弱音踏板,因為在最左邊,所以用左腳踩。中間是持音踏板,幾乎不會用到。我自己養成一個習慣,就是當我坐在鋼琴前,兩腳就是都放在踏板上,不管會不會用到,因為每台鋼琴、環境、音色共鳴等都會變化,所以就算左腳踏板比較少用到,我還是會把左腳放上去,隨時視耳朵聽到的聲音,來做運用。而且當兩腳都放在踏板上,在生理上也是比較平衡的。不過,很多時候,練習時因為要慢練且大聲,或者整首曲子都不會需要用到太小的音量,這時就不需要把左腳一直放在左踏板上,所以最終還是得依照練習方式、或樂曲需要來做最後決定。

 

 

 

 

以上內容節錄自《古典鋼琴大哉問 我的鋼琴之旅》魏美惠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723.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