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7
智慧心要珍寶
大圓滿開示

禮敬上師!
偉大鄔金導師曾云:

萬象根源莫尋覓,  別探究萬物的根源,
唯應探究心之根,  而是探究心的根本!
若悟心由何處生,  一旦已找到心之根本,
知一而能全解脫。  你將了解一事,而一切都因此解脫。
此心根本如未得,  倘若你無法找到心的根源,
雖知萬象不得悟。  縱使知道一切,卻毫無領會。

開始禪修心性時,要把身體坐直,讓呼吸自然來去,看著前方虛空,不需閉上,也不要張大眼睛。想著為了曾當過自己母親的一切眾生,你將要觀照覺性,那即是普賢王如來之本來面貌。竭力祈請自己的根本上師,且了知上師和來自鄔金國的上師蓮花生大士無二無別,接著自己與上師的心合而為一,安住在這平和的禪定之中。

當你安住時,卻會發現無法在這空且明的覺性中維持太久。你的心將開始移動且鼓譟,它變得像猴子一樣坐立不安,跑到這或那,又或是任何地方。這時你所體驗到的並不是心的自性而是念頭,若是讓念頭持續、讓自己被牽著走,你會發現自己記起很多事情、想很多需求、計畫各種活動。過去正是因為這些心理活動(意業)而把你捲進了輪迴深海,毫無疑問未來也會再次重演。如果你能斬斷無盡蔓延的漆黑妄念,事情就會好得多。

要是你能掙脫這些綿延不絕的念頭呢?覺性是什麼樣子?它是空、明燦、絕妙、輕盈、自由且帶著喜悅的!它不被自身的性質束縛,也無法被界定。輪迴與涅槃當中無有一物不被覺性所涵攝。自無始以來它就在我們之中,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們從未與覺性分開,覺性超越一切行為、超越作意,也超越了想像。

也許你會問,如果能認出覺性、本覺的面目,會是什麼樣子呢?縱使你體驗到它,仍舊無法形容,這就好比愚人想要描述他的夢一樣!安住於覺性的你,和你正在體驗的覺性,這兩者無法被區別。當你保持靜定、自然赤裸地安住於無邊無際的覺性中,一切疾速的纏繞念頭,連片刻都無法停留;所有讓你陷入困境的回憶、盤算,都沒了力量。它們消散在廣袤無雲的覺性虛空中。它們粉碎、崩塌、消失,在覺性裡失去力氣。

在你之中確實有這樣的覺性,它是法身的透徹裸然智慧。但誰能為你引介?你應該安住何處?你應該要確信什麼?一開始,是上師為你指出覺性的狀態,而當你認出它的那一刻,便稱為獲得「自性」之引介。輪迴與涅槃二者的一切顯相,都不過是你自身覺性的展現,要專一安住於你的覺性境界中。就像大海湧起的浪濤又沉入海裡,所有現起的念頭又再次融回覺性之中。要對念頭的消融獲得確信,你將發現自己徹底離於禪修者和禪修對境,全然超越禪修的概念。

你也許會想:「喔!這樣一來,就不需要禪修了。」那麼,我可以向你保證禪修是絕對必要的!僅僅認出覺性並不能讓你解脫。從無始以來,你的生生世世都被錯謬的信念和迷惑的習性覆蓋,直至現在的每一刻,你都是念頭的奴隸,不幸又可悲!到你死亡時,也不能確定自己將投生何處,你將跟隨業力流轉且為之受苦。這就是你為何需要禪修,要時時刻刻保任你被引介的覺性。遍知者龍欽巴曾言:「或許你已認得自性,但若不禪修並對此獲得熟稔,你將有如被留在戰場上的嬰兒,被念頭的無情敵軍奪去性命!」基本上,禪修的意思是,以本然、持續且自然的正念,逐漸串習(熟悉)無造作的本初自性。意思是,要讓自己習慣覺性的境界而不作打擾,無有任何的散亂和執取。

要如何安住於心的自性並加以熟習呢?禪修時,如果念頭來了,就讓它來,不把念頭當成敵人。當念頭生起,就安住在那生起之中。相反地,若是沒有念頭生起,也毋須緊張地猜疑念頭會不會生起,只要安住在念頭的空缺之中。在禪修時如果有巨大、明確的念頭突然現起,很容易就能認出它們。但若是發生輕微、細小的擾動則很難認出,得過陣子才能發覺。這就是所謂的潛藏的念頭(namtok wogyu,藏),即散亂的心念暗流。這會偷走你的禪修,務必要注意提防。倘若你能在禪修時以及下座後的行住坐臥之間,都持續保持正念,這樣就對了!

偉大上師蓮花生大士曾說:

千百講傳千百誦,  或許已有百種解說、千種講授,
唯有一事汝應持,  但唯有一事,你應該執持,
安住自性本然覺,  那就是安住於你的內在自性,你的覺性中,
知此一者全解脫。  了知這一點,一切皆能得到解脫!

此外,若不禪修就無法獲得確信,反之亦然。是怎麼樣的確信呢?當你以有力且喜悅的精進來禪修,將會出現徵兆,顯示你已逐漸熟稔於安住在自性裡。那些你原本對現象二元分別體驗所抱持的猛烈、緊繃執著會漸漸鬆開;念念不忘的痛苦和快樂、希望與恐懼等,都會慢慢消減;對上師的虔敬與上師教導的真誠信任將會增長。假以時日,你強烈的二元分別傾向將會蒸發,而將到達一種境地,此刻對你而言,黃金與礫石、食物與穢物、天人和妖魔、善與惡已無分別,甚至不知道要選擇天堂還是地獄!但是,在達到這個境地之前(當你仍被困在二元感知的體驗之時),善與惡、淨土與地獄、快樂與痛苦、行為與後果,這一切對你來說都是真實的。正如蓮師曾說的:「我的見地比天空還高,但我
對行為業果的取捨比麵粉還細。」

所以,若你實際上是個渾身酒臭、荒誕放逸的放屁粗人,那就別到處嚷嚷,自稱是大圓滿的偉大修行者!

對你來說,有淨觀和三昧耶的穩定基礎是極為關鍵的,同時也要具備堅強、喜悅的精進,並且要保持不鬆不緊的良好平衡。若是你能修持,就要完全放下此生的生活與擔憂,如此即可確定,你將獲得大圓滿甚深之道的非凡功德。何必等待來世呢?就在此刻,你將能在此生抵達本初佛果之境。

諄諄忠告皆我心中血語。務必把握、永勿忘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