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秦始皇

7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首次的大一統出現於何時?

我國幅員遼闊,當東北的河川還處於冰凍狀態時,僻處一隅的海南島卻已是春暖時節!
現在,讓我們沿著歷史的潮流,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先秦時代。當時,在那片廣大的土地上,諸國林立,爭戰不已!
後來,西方的秦國逐漸嶄露頭角,經過幾代的努力,終於在秦始皇時完成我國歷史上首次的大一統。
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尤其是在河南省境內,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兩岸地帶,自古即被稱為「中原」。因為只要能控制這個地區,就能進而稱霸全國,所以,爭奪「中原」的戰爭此起彼落,有人以打獵來形容這種爭鬥,而有「逐鹿中原」的說法(這是出自魏徵的詩:「逐鹿於中原,投筆事我軒」)。
秦國的統一大業並非一朝一夕完成的。在昭襄王時代(在位期單:西元前三○六年—二五一年)曾經重用名將白起,並以范睢為相,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步地擴張領土,而寫他的曾孫——即秦始皇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始皇姓嬴名政,他所處的時代,正好是由奴隸制到封建制的過渡時期。
他在十三歲那年繼承王位,然而,政治的實權卻是丞相呂不韋、宦官嫪毒所掌握。
當他二十二歲時,遵照秦國的制度,舉行冠禮,表示他已長大成人。嫪毒等趁此機會叛變,結果被鎮壓平定,過了不久,呂不韋遭到罷黜,自殺身死,於是,他的親政時代開始了。
在此之前,秦國擴張領土的行動,大多是以苦戰來獲得成功。但是從這時起,秦軍以破竹之勢,逐次拼滅了韓(西元前二三○年)、趙(西元前二二八年)、魏(西元前二二五年)、楚(西元前二二三年)、燕(西元前二二二年)等國,西元前二二一年,齊國終於也豎起了降旗,於是我國歷史上首次的統一國家就這樣誕生了!
2他為何被稍為秦始皇?
秦王政完成統一大業後,搖身一變成為全天下的支配者,擁有絕對的權威。因此他命令臣下,選定一個適合他身份的稱號。
經過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以及學者們的會商,而將結果上奏道:「在這個世界上,被認為最尊貴的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又以泰皇的地位最崇高。所以,新的稱號應該定為「泰皇」……」
秦王政卻自行決斷,除去「泰皇」的「泰」字,而以「帝」來取代,遂產生「皇帝」一詞。
後人對此稱號的解釋是:秦王政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決定自稱為「皇帝」。其次,「皇帝」一詞含有「光輝而絕對的上帝」的意思,由此可見秦王政的鬥志雄心。
此外,他還規定朕、制、詔等字以後都屬於皇帝專用。
「皇帝」一詞,日後成為我國歷代君主正式的稱號,一直被沿用到清朝結束為止。
接著,秦王政又下達命令,將諡號廢除,自稱為「始皇帝」,他在詔書中說:「……太古時代,只有稱號而沒有諡號;中古以後,除了稱號以外,又產生諡號的制度,就是在君王死後,配合他生前的事蹟,給與一個名號。如此一來,等於兒子批評父親,臣下批評君上,成何體統?所以這個規定要從此廢止。由於朕是第一個皇帝,故稱為「始皇帝」,此後按照順序稱二世、三世……皇帝,而傳之於永久……」
於是,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始皇帝」這個名稱。然而,在嬴政生前並未被稱為「始皇帝」。關於這一點,我們可由史料中看出,例如:在頌揚其功績的石刻上,只記載著「皇帝」一詞:又如瑯琊石刻,在末尾刻著「二世皇帝」,再補刻上「始皇帝」。
由此可見,「始皇帝」是嬴政死後的稱號,但是,後世慣於把生前的他也用如此稱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